第69章 汴京之變

王、童貫和折彥直告辭離去。

董小丑一直把他們送到關外,並一再向鄆王保證,虎烈軍將不惜代價幫助鄆王登基稱帝。

宇文虛中和張孝純跟在後面。王本想找個機會叮囑他們幾句,但一直沒有找到恰當時機,不過以這兩位對大宋的忠誠,一定會全力看住李虎。只要不讓李虎進入汴京,接下來就是王主宰天下了。

就在董小丑恭送鄆王的時候,李虎則在另外一座大帳裡,和黃涉、柴雲等人緊急擬製命令,急召侯概、張關羽、張高兒、高緣等人率軍火速趕赴長安,搶佔關中。

=

大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六月。

=

六月初三,劉光世帶着麟延軍,童師閔和張師正率勝捷軍趕到洛陽。

河南府沒有接到西北軍東進的消息,但現在是非常時期,汴京比較混亂,而朝廷又頻繁調動軍隊,沒有通知河南府也情有可原,所以河南府上上下下都沒有意識到一場狂風暴雨正在逼近。

劉光世、童師閔進入河南府後,馬上派軍隊包圍了府署,把河南府大大小小的官員全部羈押。

初五。林沖帶着虎烈第八軍進駐洛陽。接管了西京。

初六。李虎帶着行轅進駐洛陽。

=

初四日。汴京接到种師道地戰報。种師中部全軍覆沒。种師中戰死於君子館。詹度、陳敗逃永靜軍。

初六日。汴京接到姚古地戰報。大軍戰敗。退守冀州。

初七日。汴京接到劉地戰報。攻擊中山失敗。大軍再次遭到金軍地重擊。退守真定府。現金軍主力已經包圍真定城。形勢萬分危急。請汴京速速支援。

=

汴京一片恐慌。

小皇帝和中樞大臣們憤怒不已,下旨斬殺熙河統制焦安節,罷去姚古河北制置使一職,貶爲節度副使,安置廣州。罷去种師道河北宣撫使一職,責令致仕。詹度和陳也被罷職。

河北大戰打敗了,遭到重擊的不僅僅是河北戰場上的軍隊,還有小皇帝和中樞。小皇帝和中樞割地賠款,本來就顏面掃地,後來撕毀了宋金盟約,指望在河北大戰中一舉扭轉局面,誰知瓦上加霜,連打敗仗,威信蕩然無存。

主和派因此指責主戰派大臣策略錯誤,矛頭一起指向了李綱。小皇帝對李綱也是一肚子怨氣,當即下旨,命其出任河北宣撫使,重整軍隊,雖然反攻是不可能了,但無論如何要保住黃河防線。李綱建議小皇帝,向西北大元帥府借兵,請李虎調遣虎烈軍進入河北作戰。此議遭到徐處仁、吳敏、耿南仲等人地堅決反對。李綱無奈,匆忙出京,趕到河北籌建黃河防線。

主和派大臣耿南仲、唐恪建議小皇帝,馬上和金國議和,再割三鎮,以土地換和平。

小皇帝無計可施,答應了,但此議在朝會上遭到部分東西兩府大臣的反對,爭論非常激烈。反對議和的大臣認爲,今日北疆形勢並沒有到絕望的地步,代北還有李虎,大宋還有西北軍,朝廷應該把這兩支軍隊調到河北戰場,如此必能收復河北和幽燕。

自北伐開始,打一仗敗一仗,不要說小皇帝沒有信心,大臣們也是一樣。小皇帝其實還有一個擔心,那就是太原的王,所以小皇帝即使丟掉了河北,也不會下旨調遣虎烈軍進入河北作戰。

然而,越是怕什麼,越是來什麼。

初九日,鄭州急報,西北軍東進勤王,距離汴京還有兩百里。

=

小皇帝頓時嚇出一身冷汗。

西北軍已經分裂了,种師道、姚古和种師中的西北軍現在正在河北戰場上,而折彥直、楊可世的西北軍和鄆王趙楷、漢王李虎是一條船上的人,這支西北軍千里迢迢趕到汴京,顯然不是勤王,而是要幫助鄆王奪取皇統。

汴京沒有下旨調遣西北軍,而西北軍擅自東進,這本身就是造反,所以小皇帝和中樞大臣們都知道,鄆王趙來了,西北軍和虎烈軍也來了,他們選擇了一個非常好的時機,一個讓小皇帝和汴京沒有任何還擊之力的好機會。

汴京陷入恐懼,有人開始逃跑了。

小皇帝登基之後,大開殺戒,把老皇帝地親信幾乎殺得一乾二淨,沒死的也被罷職驅趕,另外鄆王趙楷的親信也遭到了血洗,可以想象,趙楷回來之後,肯定要報復。趙楷的目標是皇位,他要把老皇帝請出來,要廢黜小皇帝。老皇帝和王聯手,小皇帝只能坐以待斃,而追隨小皇帝地人必將遭到殺戮,要想活下來,只有逃跑。

初十日,汴京官員的逃亡已經形成了一股浪潮,沒

以阻止。

小皇帝和中樞大員們商議了一夜,竟然沒有商議出一個對策。

耿南仲極力勸說小皇帝馬上逃亡東南,而徐處仁和吳敏則請小皇帝急召李綱,讓李綱帶着河北軍戍守京畿,同時向東南、荊湖等地下旨調遣勤王大軍。

上次金軍入侵就是一個很好地例子,只要把李綱請回來,只要各地的勤王大軍到了,鄆王趙楷就無法進京。汴京一旦陷入僵局,金軍極有可能南下。如果王一意孤行,非要兄弟相殘,最後就會陷入金軍和汴京的夾擊之中,腹背受敵。徐處仁和吳敏非常肯定地認爲,王無奈之下,只好和李虎迎戰金軍。這兩支軍隊打得頭破血流,最後就是便宜了小皇帝。

這種想法聽上去頗有道理,但仔細一推敲,根本就是胡扯淡。一幫紙上談兵的文臣到了這個時候了,還在自以爲是的誇誇其談,然而,小皇帝竟然就相信了,採納了徐處仁和吳敏的計策,一面下旨各地調軍勤王,一邊急召李綱回援京師。

=

十一日,西北軍抵達汴京城下。

十二日,王趙楷、童貫和折彥直帶着主力大軍趕到汴京城外。

同日,折可求率河東四個將,虎烈第八將和梁山軍、義勝軍急速趕赴滑州一帶,陳兵於黃河南岸渡口。

十二日夜,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曹打開了陳橋門,西北軍殺進了汴京城。

王軟禁了小皇帝,抓捕了中樞大臣,然後到龍德宮把老皇帝請了出來。

童貫在汴京大開殺戒,徐處仁、吳敏被罷職,耿南仲、唐恪等主和派大臣因爲賣國被殺,張邦昌、趙野等大臣同樣因爲議和賣國被流放。因爲割地賠款而受到牽連地大臣多達兩百多人,全部被罷職驅趕。

汴京的中樞和東西兩府一時間人去樓空。

童貫意猶未盡,隨即又開始誅殺昔日地老對手。他首先就把高俅殺了,接着下旨,誅殺被貶在外的蔡京、蔡攸、蔡絛父子,誅殺朱及其親信僚屬。去年底,很多追隨蔡京逃離京城地官員以爲逃到東南就萬事大吉了,誰知僅僅過了幾個月,汴京局勢突變,他們的死期也到了。

=

六月十八日,小皇帝趙恆下罪己詔,並於同日禪位於趙楷。

趙楷登基稱帝。

=

趙楷做了皇帝,第一件事就是把老皇帝請回了龍德宮,老皇帝再度被軟禁。老皇帝氣得破口大罵,但他除了罵人還能幹什麼?趙楷能讓他頤養天年就算很不錯了。

李綱回到京城,出任宰相。宇文虛中被召回,出任副相。

童貫主掌樞密院,折彥直爲同知樞密院事,种師道爲簽署樞密院事。趙良嗣得到重用,出任中書舍人。

姚古恢復原職,並授開府儀同三司,出任河北戰場地統帥。

=

六月二十日,洛陽。

李虎接到了聖旨,皇帝授予西北大元帥府軍政大權。

趙楷知道李虎要什麼,在他沒有鞏固皇位,沒有穩定汴京,沒有收復河北幽燕之前,他需要李虎的武力給他以強有力的支撐。雖然授予西北大元帥府軍政大權,事實上讓李虎成了西北王,但這個代價必須付出,否則李虎一聲令下,十幾萬大軍殺進汴京,他就完了,大宋也完了。

前來宣旨的是禮部侍郎馬擴。童貫對在北伐中做出貢獻的人非常慷慨,一律予以重用。年紀輕輕的馬擴連升數級,就是因爲他是締結海上盟約的功臣。

李虎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見到馬擴了,接旨之後,隨即設宴招待。

“陛下請你來宣旨,是不是想催我返回太原?”

“虎王陳兵於西京,不要說陛下寢食不安,就是汴京的普通百姓也是膽戰心驚啦。”馬擴笑道,“虎王打算何時返回太原?”

“我既然主掌西北軍政,那就要承擔起這個責任。”李虎一語雙關,“現在虎烈軍鎮戍西北,地方大了,耗費也就大了……”

“這件事,陛下和東西兩府正在商議,但考慮到河北戰場,估計短期內有困難很大。”

李虎笑笑,沒有說話。

“還有一件事。”馬擴繼續說道,“太上皇有意招你爲婿。我這次來,就是受太上皇之託……”

“想聯姻?”李虎打斷了馬擴,冷笑道,“我現在需要的錢糧,不是聯姻。”

“虎王,這時候聯姻對雙方都有好處。”馬擴勸道,“我希望你能答應,然後馬上撤回太原。”

第95章 亂了方寸第78章 機遇第54章 誰利用誰?第49章 無法喘息第90章 華麗的遮羞布第23章 不做老大了第75章 誘敵第21章 有錢就是大爺第79章 追殺第94章 兩跛子第54章 只要腦袋第24章 了無生機第82章 可愛的小公主第29章 反間計第99章 大旗第17章 我們憤怒了第77章 你喜歡她?第62章 我當然要搶第93章 做最壞的打算第73章 無可救藥第10章 倒黴蛋第98章 不可思議的君主第13章 困獸第75章 三個和尚沒水吃第82章 可愛的小公主第19章 怎麼打都是輸第11章 援助第81章 我就怕他不貪婪第45章 又深又大的坑第35章 契丹人的掙扎第13章 天亮了第23章 驃悍無敵的折家軍第16章 張浚的選擇第28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96章 一日十萬裡第35章 一隻虎崽兩條狗第70章 濮陽戰場第19章 初見秦檜第58章 機不可失第35章 契丹人的掙扎第78章 弄巧成拙第77章 坐井觀天第14章 千古鐵律第69章 害你沒商量第53章 折家的厚禮第40章 陷進死局第39章 選擇第85章 耐心第18章 蠹國害民第63章 我不會離開第47章 黑山鐵騎第95章 丟棄第89章 可怕的未來第20章 絕不拋棄第9章 急赴平州第74章 我會帶你回家第90章 最好機會第100章 猛擊第1章 無法拒絕的誘惑第71章 最瘋狂的人第67章 突圍第八日第73章 使者第55章 開始攻擊第33章 血色星河第11章 等你的好消息第80章 殺人殺得手發軟第75章 與狼共舞第40章 陷進死局第9章 駱駝河第65章 龍困淺灘第5章 人有這麼無恥的嗎?第10章 國力第6章 一杆大旗三個兵第45章 這就是戰場第4章 王者之子第24章 馳援信都第39章 好大一個坑第17章 會師第97章 退敵之策第50章 個陷阱也太深了第30章 一箭多雕第30章 發財了第77章 你喜歡她?第25章 我喜歡你第71章 變計第53章 北岸紮營第71章 鏖戰第14章 儒家學派第28章 一個響亮的耳光第76章 狼煙升起第31章 崩潰第33章 血色星河第81章 我就怕他不貪婪第85章 扮虎吃豬第61章 前浪死在沙灘上第22章 協調兩府第25章 錦州策略第37章 打土賊第78章 忐忑第84章 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