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華麗的遮羞布

貫沒有馬上答應,他必須回去和皇帝商量。

御駕親征說起來的確是解決眼前危機的最好辦法,而且對皇帝本人,對激發軍民士氣,都有莫大的好處,但問題是現在的形勢太複雜,御駕親征的背後是激烈的權力和利益鬥爭,稍有差錯,皇帝就危險了,童貫和他的一幫親信們也危險了。

這麼大的事,童貫當然做不了主。李虎沒有逼他,只是告誡童貫,金軍已經開始進攻,時間不多了,請早作決斷,這其實就是脅迫皇帝和童貫,假若不幹,自己考慮後果。

李虎以武力相脅,這是童貫最懼怕的事。

以李虎對大宋的熟知程度,以李虎的那幫遼東手下,想不出來“御駕親征”這一招,由此可以推測,這個主意肯定是西北人想出來的。西北人在汴京沒有獲得預期的權力和利益,隨即改變了策略,再度與李虎攜手合作,也就是說,自己已經成爲李虎和西北人誅殺的對象。自己敗亡了,李虎和西北人就能控制皇帝和中樞,繼而共享權柄。此刻,自己唯一的辦法,就是帶着皇帝和軍隊南遷江南。

但是,現在西北軍就在黃河南岸,李虎在洛陽,汴京稍有風吹草動,這兩支大軍必定圍追堵截,要想安全南遷,首先就要把李虎和西北人拖進河北戰場。

童貫決定將計就計,一面說服皇帝御駕親征,把李虎和西北人拖進河北戰場,一邊加快撤離步伐,只待時機合適,則掉頭南下。

=

李虎接着說到了錢糧武器民的事。

大同方向在激戰,太原要支援河北戰場,而陝西諸路的鎮戍軍要維持宋夏邊境的安全,虎烈軍的日常支出更是龐大,這都需要錢糧支撐,但陝西與河東的財賦顯然不夠,西北迫切需要錢糧,爲此,李虎提出,把川蜀四路、京西南北兩路和荊湖南北兩路的和(di)做爲西北的軍需。

和是官府出資向百姓公平購買糧食。一般分爲置場和與抑配徵購兩類。

置場和是官府在指定地點招徠富豪和商賈出售糧草。因爲官商勾結。糧草價格被人爲操縱。官府常常虧損本。所謂本就是官府用來購買糧食地錢財。包括銅錢、鐵錢、鹽茶、官告、度牒等等。

爲了扭轉本地虧損局面。大宋後來實行抑配徵購地辦法。就是按人戶地戶等家業錢額稅錢額稅糧額頃畝額等強制攤派和。尤其到了財政危機地時候。更是採用支移折變大等名目額外加稅。

和說白了就是讓老百姓在交足賦稅地基礎上再額外繳納糧草。如果收成好。百姓家裡有餘糧。官府低價強行收購。百姓吃點虧也就算了。胳膊擰不過大腿。但假如收成不好。官府強行徵購。那就是把老百姓往死路上逼了。

大宋開歷史之先河。採取“田制不立”、“不抑兼併”地土地政策。所謂“田制不立”、“不抑兼併”。從本質上說就是授田制基本被廢棄。承認並保護土地有產權地合法性及土地地商品化。允許其自由流轉買賣。國家不再幹預。甚至國家也參與其中。

這一土地政策導致國家、官府、軍隊、官僚、富豪、地主可以恣意兼併土地。導致土地地大量集中。繼而發展出了租佃制。租佃制對農業生產起到了促進作用。佃農最大程度地規避了風險。國家徵收地民田稅、官田稅、和和買都集中到了土地所有者身上。但是。當土地所有者和權力相結合。貪贓枉法盛行之時。稅賦隨即就轉嫁到了佃農頭上。而和和買到了後期。官府幹脆不給錢了。直接搶。(和買就是官府強制收購民間布抽。)

大宋到了今天,官僚**到了極致,而戰爭和災禍卻接連不斷,導致賦稅減,財政陷入嚴重危機,這時候官府只有橫徵暴斂一條路。橫徵暴斂對權勢者而言,是發財地機會,對普通百姓而言則意味着破產,甚至失去生存機會。

大宋的賦稅中,除了商稅針對特殊羣體外,其它諸如民田稅、官田稅、身丁稅、雜變、和和買的徵繳對象都包括普通百姓,隨着橫徵暴斂地開始和變本加厲,普通百姓也就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

李虎現在主掌西北軍政大權,沒有財權,財權還是控制在汴京手上,陝西和河東的轉運使還是由汴京任命並直接聽從汴京的命令,但陝西和河東的財賦有限,全部截留也不夠用。

現在汴京地財政嚴重危機,再考慮到要遏制李虎,當然不會再給西北調撥錢糧,所以李虎無奈之下,只好強搶了。

和的目的就是備邊,所徵購的錢糧就是用於鎮戍和戰爭,因此李虎從

手強搶錢糧是最冠冕堂皇的理由。

童貫遲疑不語。

過去西北爆發戰爭的時候,都是從陝西、河東和京西南北兩路徵調和,現在汴京下旨,要求京西南北兩路把和送到汴京,這導致西北軍需驟然減少。李虎提出這個要求,朝廷也沒有理由不答應,但把川蜀四路和荊湖南北兩路地和都給西北,這就不能答應了。

李虎其實早就派軍隊南下川蜀去搶了,這次之所以提出來,主要是考慮到大軍南下荊湖,必須要通過京西南北兩路,而京西距離汴京太近了,虎烈軍南下必定會驚動汴京,後果難以預料,因此,李虎打算和汴京達成協議,以免過早翻臉。

“只要河北大戰結束,金軍退走,這個約定隨即廢止。”李虎非常嚴肅地說道,“值此危難之際,陛下應該顧全大局,果斷採取一些非常手段以確保國祚的安全。”

童貫嗤之以鼻。你李虎要搶就搶,還扯塊虎皮遮在臉上,說這些無恥地話幹什麼?

“使相,時下百姓苦啊。”童貫一副悲天憫人之態,大倒苦經,就差沒有聲淚俱下了。

李虎初始還忍着,後來實在受不了了,直接問道:“你家有多少田地?有多少宅院園林?有多少酒樓作坊?有多少家財?”

童貫愣了片刻,正待說話,李虎已經先說了,“據我所知,你家至少有上億貫的財產。現在國祚危難,你能否捐獻五千萬貫以解燃眉之急?”

童貫暗自心驚,沒想到李虎突然把矛頭對準了他,一時手忙腳亂,張口結舌,半天說不出話來。

“我聽人說,蔡京家裡地各種收藏價值就高達五六千萬貫。”李虎冷笑道,“你和蔡京一樣,在大宋權勢傾天,想來你也不會是個窮光蛋吧?你如果是窮光蛋,那蔡京早就完了,還輪到他猖狂到現在?就憑他貪污受賄這一項,你就可以把他打入地獄。”

童貫眉頭深鎖,知道李虎對財政大權勢在必得。李虎的目標是大宋國祚,他想在中國立足,首先要贏得中國人心,所以他現在每做一件事,都要合理合法,都要披上一件華麗地遮羞布。汴京雖然沒有授予李虎西北財政大權,但李虎也絕不會把西北財政大權給汴京,但爲了合法化,他需要皇帝的聖旨,同樣,他現在要到京西、荊湖和川蜀去搶錢,他也需要皇帝的聖旨。

那麼,如果皇帝拒絕,李虎會怎麼做?他會不會指揮虎烈府直接佔據襄陽,從而控制京西南北兩路和荊湖南北兩路?如果李虎這麼做了,皇帝和朝廷還有機會遷到江南嗎?即使遷到了江南,又能擺脫李虎的威脅嗎?

童貫考慮再三,還是一句話,“我馬上稟奏皇帝。”

=

李虎提出了第三個要求,解禁元佑黨人。

童貫至今不知道李虎的真實身份,趙楷不知道爲什麼至今也沒有告訴童貫這個秘密,所以當李虎提出解禁元佑黨人,給元佑黨人平反昭雪的時候,童貫非常吃驚,他很難理解,爲什麼李虎會鄭重其事地提出這個要求。

就算解禁了元佑黨人,那也是皇帝的功績,和李虎扯不上關係。李虎想利用這件事拉攏士人,得到大宋人的認可,事實上不可能。既然無利可圖,李虎爲什麼關心元佑黨人案?

元佑黨人案至今已有二十四年了,而當年受到元佑黨人案牽連的大宋士人成千上萬,如今這些人散居各,一旦這個案子給翻了過來,元佑黨人和他們的子孫後代、親戚,還有弟子門生,轉眼之間重新獲得了做官的資格,而這嚴重損害了汴京士人的利益。另外,元佑黨人案爆發後,名列黨藉的和受到牽連的官員、文士都被驅趕出京,他們的財產受到了嚴重的損失,現在這個案子翻過來了,朝廷就要償還或者賠付他們的損失,而朝廷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錢。

童貫不假思索,一口拒絕了。

“元佑黨人案不是想翻就可以翻的,首先它牽扯到了太上皇的臉面,牽扯到了皇族的尊嚴。”

“這個案子當年是太上皇和蔡京聯手操縱的,雖然現在蔡京倒臺了,但太上皇還在,所以這個案子暫時不能翻。”童貫說道,“陛下誅殺蔡京,理由很多,但主要罪責是貪贓枉法,是禍國殃民,而不是否決新政。新政不否決,就不能翻轉元佑黨人案,而新政是不能否決的,因爲這牽扯到更多人的利益,牽扯到以文公(王安石)爲首的元豐黨人的利益,牽扯到大宋的國策和根基。”

第64章 殺了他第32章 代北變化第64章 梁山好漢第23章 不做老大了第37章 致命一招第10章 有話好好說第87章 契丹人的美夢第2章 我只要一個女人第94章 童貫的本事第18章 見鬼了第92章 夜襲第57章 小刀舞大刀第58章 舉旗造反第97章 共同的敵人第4章 我喜歡第97章 突擊第81章 請霍帥開陣第6章 再吃你一口第6章 逃走一個第23章 驃悍無敵的折家軍第63章 撕開最後一道防線第40章 火器第92章 必須打敗第70章 田賦貨幣化第70章 抱好大腿第69章 打你一個巴掌第61章 內鬼第2章 大宋第一富豪第19章 金兀朮和哈迷蚩第24章 風雨欲來第44章 皇帝也難做第38章 不是我的我不要第8章 追殺第36章 我能值多少?第89章 可怕的未來第17章 逃跑第11章 夜襲第83章 誰的錯?第69章 掃蕩西京第89章 誰是你們的仇人?第63章 我不會離開第60章 沙河談判第84章 難懂的戰場第59章 合圍第64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62章 賣國當真是爲了救國?第17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59章 一進一退第11章 援助第84章 舉步維艱第4章 集結第7章 我有高招第1章 今晚殺人第6章 只要給我錢糧第61章 前浪死在沙灘上第72章 阻截第28章 蕭後的真正目的第91章 單騎赴會第21章 致命錯誤第12章 大餅夾羊肉第21章 摧枯拉朽第45章 到嘴的肥肉丟了第87章 戰雲密佈白水濼第68章 大結局第64章 生存機會第87章 我該回家了第42章 幸福的未來第52章 以身爲餌第98章 天生的死對頭第44章 緊迫第64章 殺了他第100章 恭喜恭喜第67章 夫人也會騙第42章 暴力第22章 刨地三尺第50章 中國的草民第28章 吃了去死第93章 閹帥之計第31章 我來賄賂你第53章 決戰態勢第92章 必須打敗第63章 有得必有失第70章 誰能說服李虎?第48章 西北農夫第17章 援兵到了第82章 可愛的小公主第12章 我叫馬擴第6章 混亂第50章 合圍第9章 聽皇帝的不會錯第95章 佯攻第66章 欺騙第73章 挽救崩潰的財政第36章 怕你個鳥啊第18章 岳飛的近憂第64章 致命決策第46章 戰局惡化第64章 生存機會第16章 張浚的選擇第17章 我們憤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