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初見秦檜

月二十八日,洛陽。

這天上午,李虎和董小丑、黃涉、柴雲等人正在商討變革大計的時候,原野匆匆走了進來,“總帥,汴京來人了,殿中侍御史秦檜來洛陽宣旨。”

什麼?秦檜?李虎霍然擡頭,難以置信。

秦檜,那個投降賣國賊,他到了洛陽?李虎心裡的怒火驟然爆發,面如寒霜,差一點就要下令把他拖出去砍了,話到嘴邊驀然意識到這是在真實世界,這個世界和老爹故事裡的世界並不一樣,這個世界裡的秦檜未必就是故事裡面的那個秦檜。

李虎搖搖頭,頗爲自嘲地笑了笑,臉上的冷色和殺氣隨即斂去。

“請他進來吧。”李坐在案几後面沒有動。董小丑看他沒有起身迎接的意思,隨即帶着黃涉、柴雲到府門處迎接。

李虎緩緩站起來,負手在裡來回走了兩趟。記得自己曾在很久以前,大概是第一次見到馬擴的時候,從馬擴嘴裡得知秦檜的存在,當時秦檜好象剛剛進士登第,還沒有什麼名氣。此後再也沒有聽說過這個人,而自己也把他遺忘了。

“秦檜……”李虎低叨了兩遍,極力把對他的憎恨埋藏到心底。這個憎恨來源於老爹的故事,即使老爹的故事是真的,秦檜投降賣國包括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岳飛,那都是大宋南遷之後的事。今天的秦檜地位不高,聲名不響朝政根本沒有影響力,也沒有做出人神共憤的惡事,自己必須以平常心來對待他,再說現在不過是個殿中侍御史,是個到洛陽來宣旨的小官,和自己的地位相差太大,沒有必要爲難他,更沒有必要殺他以絕後患。

李虎很快調整了情緒,把思緒集到汴京和秦檜帶來的聖旨上。這次童貫沒有約見自己是很快派人來宣旨,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汴京迫於形勢不得不妥協,向自己低頭了?或者貫打算將計就計,先把自己騙到河北戰場,然後馬上帶着皇帝南下江寧?

屋外傳來腳步聲。跟着門推開小丑陪着一個人走了進來。

李虎定睛望去。秦檜大約三十六七歲。材削瘦。長相俊雅。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看上去堅毅而充滿了睿智。給人地第一印象非常好。李虎愣了片刻很難把眼前這個人和故事裡地賣國賊聯繫到一起。

秦檜一次看到李虎。雖然早就知道李虎很年輕此刻站在這個年輕人面前。切身感受到這個年輕人強大地權勢還是心存畏懼。董小丑介紹之後。秦檜舉步上前身行禮。極力保持着笑容。不卑不亢地說了幾句場面話。

李虎從最初地驚愣和遲中恢復過來。臉上露出一絲矜持地笑容。然後不冷不熱地請他坐下。

“秦御史帶來了什麼好消息?”李虎問道。

秦檜從懷裡掏出一封信。恭敬地遞給了李虎。

這封信是童貫寫的。汴京同意了李虎的所有奏請,把陝西六路和河東路的財政大權授予大元帥府,允許大元帥府派人到川蜀和京西、荊湖等地督領和,同意柔福公主出任監當使臣,到川蜀、京西和荊湖三地監察財政收支情況。至於給虎烈軍調撥三個月錢糧以及武器的事,童貫也答應了,但考慮到汴京的實際情況以及河北戰局的危急,童貫希望李虎先帶着軍隊進入河北,然後汴京再把這批錢糧武器直接送到河北戰場。

在書信的最後部分,童貫着重說到了皇帝御駕親征的事。皇帝已經做出決定,御駕親征,行營就放在大名府。八月初一,皇帝將率軍出汴京。

李虎看完書信,隨手遞給了董小丑。

這件事太順利了,順利得讓人不得不懷汴京另有圖謀。難道皇帝和童貫打算提前南下江寧?汴京想把自己騙到河北戰場,唯一的辦法就是答應自己所有的要求。仔細想一想,皇帝和童貫也沒有理由不答應,反正他們要南遷江寧,要和金國劃河而治,要放棄半壁江山。西北在他們的放棄之列,這塊地方不是李虎的就是女真人的,現在汴京答應李虎的所有要求,將來李虎爲了西北就會和女真人打得頭破血流,這對大宋有利。

大宋放棄半壁江山是以退爲進之策,最終大宋還是要殺回來的。李虎和女真人爭霸中原,既能給大宋贏得喘息時間,又能爲大宋的反攻提供便利和機會,皇帝和童貫完全沒有必要在西北這件事上和李虎糾纏不休。

汴京滿足了李虎,那麼李虎就要兌現諾言,即刻率軍進入河北戰場。李虎到了河北戰場,和金軍殺到一起

和童貫就可以順利南遷了。

“你回覆陛下,我的軍隊馬上渡河進入懷州,然後迅速趕赴、大名府一線。”李虎沉吟良久,緩緩說道,“但河北戰局非常危險,爲了確保陛下的安全,我要親自護駕。”

董小丑、黃涉、柴雲等人互相看看,當即明白了李虎的意思。皇帝答應了御駕親征,但是否兌現,誰都不知道,即使兌現了,皇帝出了汴京,但他不過黃河,依舊可以乘着河北戰場打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急速南下,所以,李虎藉着護駕的名義親自趕赴行營,一來可以監控皇帝,防止他突然南逃,二來可以部分控制戰場指揮權,三則可以督請朝廷迅速給虎烈軍調撥錢糧武器,免得上了皇帝和童貫的當。

前幾天,李虎等人曾打算暫時不到河北參戰,但現在河北戰局一天比一天危急,而汴京一反常態,答應了李虎的所有條件,連討價還價的意思都沒有,顯然是害怕了,要提前逃跑了,這時候,李虎也不得不改變計策。

但這裡有個頭痛的問題,就是西北人和童貫之間的矛盾已經激化,西北人肯定要殺童貫。內部如果亂了,前方就沒辦法打仗,李虎爲此決定親赴行營,先把局面穩住,既不讓皇帝逃跑,也不讓西北人殺童貫,維持三方鼎立的局面。

聽說李虎親自赴行營護駕,秦檜的臉色馬上就變了。

李虎看穿了他的心思,微:一笑,“你告訴陛下和童使相,虎烈軍主力由董副帥統率到河北作戰,我帶四千虎衛給陛下護駕。雖然四千虎衛少了一點,但陛下還有殿前司馬諸班直,實力也還可以,完全可以保證陛下的安全。”

秦檜不敢說麼,他不過是個宣旨的使臣,位卑言輕,哪敢在李虎面前說三道四。

李虎當即寫了份奏章。秦檜宣旨畢,匆忙返回京城。

當天晚上,李虎召集部議事,詳細部署。

董小丑趕赴懷州,與虎烈軍主力會合,待李虎的命令。

黃涉、逍遙率虎烈第五軍和部分官員留守洛陽。

李虎率虎衛軍趕赴鄭州,等待汴京的反應,如果皇帝迫於威脅,御駕親征,那麼李虎就直接趕赴皇帝行營,反之,李虎將進一步威逼。

李虎書告鄲李綱、岳飛,虎烈軍很快就要進入河北戰場作戰,虎烈軍和西北軍要齊心協力,爲此必須竭盡全力援救姚古。

李虎再告隆德府的羅青漢,接到命令後,馬上進入河北戰場。

七月三十日,汴京。

李虎的主力大軍過了黃河,但李虎本人卻帶着軍隊逼近汴京,這讓朝廷上下惶恐不安。

河北戰局對宋軍非常不利。根據最新消息,岳飛敗回邢州,目前正在金軍的攻擊下,步步後撤,而姚古和他的大軍生死未卜。現在女真人的大軍馬上就要殺到了,被圍,大名府也就危在旦夕。大宋的西北軍一部分戍守黃河南岸,一部分北上阻擊,但實力遠遠不夠,能否守住黃河一線,目前只能指望李虎的虎烈軍主力了。

皇帝和中樞大臣們仔細商議後,不得不接受事實,按照原定部署,於八月初一離開汴京,御駕親征。

皇帝非常害怕,向童貫問計。童貫似乎料到李虎有此對策,胸有成繡,“陛下,御駕親征只是個形式,你只要離開汴京,做出親征的姿態就行了,完全沒有必要趕赴前線,但李虎現在不依不饒,非要親自給你護駕,那你只好北上了,不過陛下可以放慢北上的速度,一天走個十里、二十里就行了。河北戰場的局勢瞬息萬變,李虎哪裡有耐心陪你慢慢走?要不了幾天,他就會先期北上。”

“這個朕知道,朕擔心的不是這個。”這種小花招皇帝當然知道,他擔心的是李虎會一直盯着他,讓他無法脫身,耽誤了南下江寧的時間。

童貫最擔心的也是這個,但他知道李虎之所以親自護駕,就是要牢牢盯住皇帝,也就是說,皇帝和朝廷南遷江寧的事可能泄漏了。童貫一方面冒着和西北人激化矛盾的危險,不停地逼着西北軍和金軍作戰,一方面把張邦昌拉出來主持與金國的議和,其真正的目的就是要混淆視聽,以掩護他暗中實施南遷大計。此計一旦暴露,結果可想而知,不但他保不住,恐怕就連皇帝都保不住。

童貫決定到龍德宮去一趟。

第2章 各有難處第70章 賭一把第22章 請君北伐第37章 打土賊第49章 又一個鳥人給騙了第23章 不做老大了第51章 下次再來第82章 可愛的小公主第61章 再見秦檜第43章 北上第55章 我也很無恥第33章 宵小之事第15章 夫人的雷霆手段第57章 走投無路第34章 事事牽掛第47章 養寇自重第7章 我太冤枉了第98章 天生的死對頭第3章 大宋第一腐敗第75章 與狼共舞第6章 突襲第96章 一腔怨氣第7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4章 折家女兒第4章 包圍第75章 李虎的雄心第24章 只爲你第23章 再建一個藩鎮第12章 夜戰第45章 獅子和狼的戰爭第31章 崩潰第85章 皇帝的賭注第95章 八字不好不能娶第51章 車軲轆第88章 恩怨情仇第32章 打不死的馬哥第33章 強藩謀國第30章 逃跑第96章 怒氣沖天第54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61章 對策第52章 深夜來客第84章 女真人來了第86章 漢蕃共治第31章 東進之策第26章 一切鬥爭源於利益第69章 害你沒商量第54章 決戰前夜第35章 有失必有得第9章 急赴平州第1章 兵貴神速第98章 馬哥好胃口第99章 失算了第76章 馬擴之約第86章 陳兵飲馬河第59章 夜襲第47章 遷都之議第26章 一切鬥爭源於利益第66章 河北戰局第48章 東線調兵第38章 沒底氣第51章 自尋死路第45章 這就是戰場第81章 大家庭第85章 代價第41章 自掃門前雪第2章 脅迫馬哥第21章 海盜第17章 我們憤怒了第20章 汴京風雨第45章 老帥定計第24章 不要忘記大宋第89章 棄子第84章 騎虎難下第90章 童貫的權力有多大?第80章 兀剌海城第20章 汴京風雨第58章 得失之間第82章 必須殺一個人第72章 我是你的孩子第26章 總帥第8章 老大抓鬮第85章 扮虎吃豬第31章 計中計第92章 大漠的吸引力第99章 美麗的陷阱第52章 利大還是弊大?第73章 鎮川河第40章 火器第15章 背後的勾當第21章 我虞爾詐第92章 西夏梁氏第82章 騙人騙到這份上第83章 借公主一用第51章 車軲轆第81章 雨霧朦朦第58章 陷城第81章 大夏使者第38章 西征第63章 我不會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