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序幕拉開

李虎有心求穩,強攻喀羅川,但從歷次攻擊規模來看,童貫動用的兵力都在十萬以上。第一次用兵十五萬,拿下了震武城;第二次用兵還是十五萬,但兵分兩路,僅僅在鞏固浩水河防線的基礎上攻佔了仁多泉城;第三次用兵超過了十五萬,不過劉仲武的秦鳳路軍隊沒有到。

由此可以看出,西夏人在佔據地利的情況下輔以重兵防守,虎烈軍如果正面強攻,至少要動用十五萬到二十萬的兵力,也就是說,李虎還要從其它戰場調兵過來,但這顯然不現實。就陝西戰場來說,有東西兩線。東線的折可求集結了環慶路、涇原路和秦鳳路的軍隊,大約五萬人,這個兵力不能再減了;羅青漢在麟延路集結了大約五萬人馬,也不能再減了。河東和代北的虎烈軍主力除了要時刻防備金軍的反擊外,還要準備參加西征第三階段攻打賀蘭山的戰鬥,也不能再大量徵調了。

至於中原戰場,已經抽調了五萬軍隊,岳飛已經捉襟見肘了,如果再徵調,岳飛就要退守洛陽了。

算來算去,只有十萬人攻打喀羅川,這迫使李虎不得不放棄正面強攻的想法,轉而尋求其它的攻擊辦法。

“南北夾攻,首先要拿下仁多泉城,其次要拿下西涼府,但這時候就算河西甘肅軍司和朔方卓囉和南軍司的軍隊數量不多,賀蘭山方向的援軍也到了。”李虎眉頭深皺,無奈說道,“此策若想成功,必須先圍攻賀蘭山,把党項人的主力軍隊牢牢牽制住,否則突襲軍隊必定陷入包圍。”

侯概、張高兒、楊可世、姚平仲等人聽到這句話,精神頓時爲之一振,知道李虎已經放棄了正面強攻的打算,開始謀劃南北夾擊之策了。這是件好事,不管是虎烈軍還是西北軍,誰都不願意打這種攻堅戰,損失太大還沒有勝算,吃力不討好啊,而南北夾擊之策雖然突襲軍隊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但最起碼主力大軍不會受損過大,即使這一仗無功而返,大家手上的軍隊還在。在這個亂世,有軍隊就有保障,腰桿子就硬,否則哪有前途?

“大帥,要想成功突襲西涼府,首先要隱瞞我們的攻擊意圖。”姚平仲馬上說道,“我覺得這是此仗能否取勝的關鍵。只要在我們攻佔西涼府之前成功欺騙了党項人,那麼南北夾擊之策至少取得了五成勝算。”

的確,西涼府距離統安城、蓋朱城不足六百餘里,大軍日夜狂奔,三四天內絕對可以趕到戰場,如此一來,喀羅川防線唾手可得。拿到了喀羅川,十萬大軍北上,再進西涼府,那就完成了對賀蘭山的包圍,接下來的戰就好打了。

宣化府距離西涼府六百餘里,西涼府距離興慶府有八百餘里。無論是甘肅軍司,還是賀蘭山的軍隊,假如事先沒有估猜到虎烈軍的意圖,那麼他們絕對無法在虎烈軍實施夾擊之前,趕到喀羅川戰場。

李虎站了起來,揹負雙手,在帳內來回踱步。

若想隱瞞攻擊意圖,唯一的辦法就是率先攻擊賀蘭山,把党項人的注意力和兵力都吸引到賀蘭山一線。

在西征策略裡,第一階段是攻打河西,耶律馬哥、羅青漢和折可求在南、北兩個方向實施佯攻,以牽制党項人的軍隊。第二階段則由耶律馬哥、羅青漢和折可求發動攻擊,掃清賀蘭山外圍,與楊可世的大軍一起四面包圍賀蘭山。

目前看來,第二階段的攻擊要提前,要讓耶律馬哥、羅青漢和折可求即刻發動攻擊,掃清賀蘭山外圍,讓党項人誤以爲虎烈軍還是像先前兩次西征一樣,南北夾擊賀蘭山,以攻佔興慶府爲最終目標。假如党項人判斷錯誤,調集重兵固守賀蘭山,那虎烈軍就能在朔方戰場贏得先機。

“我可以調整一下西征步驟,先行攻擊賀蘭山。”李虎站在地圖前停了下來,面對衆人說道,“但是,我們何時攻打仁多泉城?我們的攻擊肯定會引起党項人的警覺,他們是否意識到我們要攻佔朔方,繼而合圍賀蘭山?”

“現在就打。”侯概毫不猶豫地說道,“按照原定計策,熙河裡的軍隊要攻打吐蕃,以配合耶律馬哥、羅、折兩位使相威脅賀蘭山,迫使党項人從河西、朔方抽調援兵。如果大帥決定以南北夾擊之策攻打朔方,那麼不管是不是提前攻擊賀蘭山,這一計策都不會改變,我們都要在熙河路發動攻擊。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就把目標由吐蕃人改爲党項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打仁多泉城。”

“然後呢?”張高兒問了一句,“如果暴露了意圖怎麼辦?”

“接下來就是耶律馬哥和羅、折兩位使相由陳兵威脅變爲攻擊,要直殺賀蘭山了。”侯概笑道,“這段時間我們偃旗息鼓,讓党項人做出錯誤的判斷,認爲我們攻擊仁多泉城只是爲了牽制河西、朔方的軍隊,阻止這些軍隊支援賀蘭山。”

“現在是九月中,到了十月底或者是十一月初,天就要下雪了。在那麼惡劣的天氣裡,大軍怎麼翻越雪山?”諸夏也問了一句。

“仁多泉城距離西涼府只有兩百里,即使中間隔着一座大雪山,但翻越雪山能耗費多少時間?”侯概不以爲然,“仁多泉城和西涼府之間肯定有山路,再說,大雪封山,可以有效掩護我們的突襲。”

李虎轉頭望向姚平仲,“仁多泉城到西涼府之間的路況如何?”

“有一條羊腸小道。”姚平仲回道,“人可以牽馬而行,馬可以馱運物資,大山南北兩端都有扼守要隘的堡寨。雪天攻擊,有一定的難度。”

“只要有路就行。”李虎點頭道,“雲帥這個想法不錯,可以嘗試一下。”接着他朝衆人招招手,“我們仔細商討一下,拿出一個具體的攻擊計策,然後稟奏長安,請董使相和劉使相急速給各戰場統帥下令。”

經過一夜的磋商,李虎基本擬定了攻擊方案。九月初六日上午,姚平仲把劉正彥和瞿進請到了帥帳。劉正彥是劉法的兒子,瞿進則是劉法帳下的猛將,這兩人都參加了當年攻打仁多泉的戰鬥,對仁多泉城和雪山一帶的地形比較熟悉。

李虎詳細詢問了一下情況,然後正式承諾,他將稟奏天子,追贈劉法,以彌補當年的遺憾。劉正彥和瞿進感激涕零,發誓效忠李虎。

“大帥,楊惟忠曾追隨劉帥在河湟打了二十多年的仗,對攻打喀羅川更是有豐富的經驗。當年仁多泉城一戰,就是由何灌和他指揮的。”瞿進作戰勇猛,爲人也非常耿直,他當着李虎的面,直接提出了召回楊惟忠的建議。

李虎不假思索,一口答應。楊惟忠現在在中原戰場出任都統制,以他在西北的戰績和熙河軍裡的威信,完全可以承擔奔襲西涼府的重任。

十三日,李虎的奏章送達長安。

董小丑、劉延慶看完書信,略感吃驚。李虎擬定的攻擊之策大大出乎兩人的預料,尤其是劉延慶,更是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他把童貫的三次西征策略和劉法的三次攻打喀羅川的戰鬥經過詳細告訴了董小丑,他的結論是,在西夏人的實力已經摺損過半的情況下,應該採取穩妥的正面推進之策,而不應該行此險計。河西之戰敗不起,一敗就滿盤皆輸。

李虎的決策是最後決策,董小丑雖然也覺得過於冒險,但此刻無法和李虎商量,只能按李虎的決策來執行了。

董小丑下令,急調楊惟忠趕赴蘭州。

同時,書告太原高寶龍,命令他在九月底,從太原調五萬虎烈軍趕赴綏德軍的銀川城,會合羅青漢,攻打夏州,直逼賀蘭山。按照原定計策,爲了以最快速度掃清賀蘭山外圍,羅青漢要和高寶龍聯手攻擊,以十萬大軍的絕對優勢,在最短的時間內拿下平夏路和瀚海路,把戰線推到賀蘭山下。

書告羅青漢、折可求,第一批糧草武器和其它各類物資將於九月底運抵戰場前沿,相約於十月初十發動攻擊。

書告耶律馬哥,命令他在十月初十南下攻打賀蘭山,切斷党項人的北撤之路。其糧草武器將在會合羅青漢、折可求之後得到補充。

回書李虎,已經調整好部署,各戰場將在十月初十發動攻擊。按照他的估計,送到蘭州的糧草武器要在十月中旬以後才能抵達,請李虎妥善安排攻擊時間。

西夏興慶府。

九月上,西夏皇帝李乾順陸續接到了前線奏報,虎烈軍在涇原路、麟延路集結,另外耶律馬哥的契丹大軍調動頻繁,近期大同更是向兀剌海城運送了大量糧草武器,種種跡象表明,李虎要再一次攻打西夏。

李乾順急召樑乞申、李察哥、李安惠等文武大臣商討對策。

樑乞申、李安惠等大臣認爲李虎近期根本不可能攻打西夏。今年春天,李虎調動了幾十萬大軍向女真人發起了反擊,攻佔了代北,並把女真人趕出了中原,這一仗的損耗之大可想而知。女真人不甘心失敗,在撤離中原的時候,掘開了黃河大堤,給了李虎沉重一擊。

如今中土三分,李虎自顧不暇,哪有實力打西夏?前段時間劉韐到西夏議和,態度溫和,一忍再忍,一讓再讓,由此可見李虎現在處境的艱難。

李察哥也認爲李虎近期沒有攻打西夏的可能,但前線將帥的奏報卻是事實,李虎陳兵邊境,到底想幹什麼?當真要攻打西夏?他哪來的錢糧發動一次規模巨大的戰爭?

第39章 序幕拉開第95章 拖死你第15章 我很掛念第35章 一隻虎崽兩條狗第99章 搶人、搶錢、搶糧第5章 時機第67章 夫人也會騙第47章 遷都之議第41章 計在明月第15章 我很掛念第35章 一隻虎崽兩條狗第24章 馳援信都第26章 嘔心瀝血第14章 儒家學派第61章 變數第91章 單騎赴會第12章 夜戰第51章 談笑間第32章 下山第66章 談判(二)第96章 陰謀第39章 燕京危局第21章 擬策第10章 倒黴蛋第86章 棄守應天府第74章 打一坨子第27章 虎烈五軍第73章 挽救崩潰的財政第11章 援助第92章 大漠的吸引力第33章 強藩謀國第9章 大宋使者第84章 破開死局第18章 我有自信第72章 我是你的孩子第58章 舉旗造反第55章 比你更狠第42章 暴力第54章 打兔子第17章 援兵到了第37章 打土賊第78章 神秘而強悍的西夏第90章 童貫的權力有多大?第94章 殺將第13章 國是第67章 夫人也會騙第83章 手足相殘第18章 黑暗中的明燈第66章 欺騙第45章 一個不留第71章 強大的對手第62章 生存第96章 陰謀第80章 殺人殺得手發軟第92章 必須打敗第8章 是男人就喝酒第59章 做人還是做鬼第68章 吞噬第23章 交子制度第61章 不要臉第29章 完全錯了第66章 宗望的攻擊第34章 河北義士第44章 百姓苦第26章 總帥第21章 設套第29章 從英雄到叛賊第27章 毀滅自己第56章 自食其果第61章 對策第68章 大誘惑第15章 毀滅性擄掠第30章 王者之淚第44章 決戰?第85章 我們還有希望第87章 閹豬的小方第52章 以身爲餌第98章 合法掠奪第12章 大被同眠第93章 點火第96章 利器第23章 交子制度第30章 發財了第91章 沒鳥的人更厲害第71章 危機來臨第33章 靖康元年的寒春第92章 大漠的吸引力第79章 以虜殺虜第16章 欲速則不達第43章 遠水難解近渴第73章 中京突變第85章 十萬貫買來的消息第13章 困獸第36章 我能值多少?第99章 大旗第14章 驚變第75章 李虎的雄心第91章 默契第15章 騎牆第15章 變革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