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西路(八)

大宋洪武五十七年六月初三。壬寅。

耶穌撒冷。

夏季的地中海東岸,乾燥而又酷熱。耶穌撒冷城中,也是一般的赤日炎炎。在烈日之下,城中的街道上看不到多少行人,如午夜一般寂靜。透過扭曲蒸騰的空氣,遠處的聖殿山也是歪斜而模糊。

只是在耶穌撒冷高聳的城牆之上,有着一個帶着銀質面具,佝僂而瘦弱的身影——麻風王鮑德溫四世,耶穌撒冷如今的國王,在侍從們的攙扶下,勉力站在城牆頂上。銀色的面具之下,是五官潰爛的面容。就算在醫療水平遠高於當世的大宋,麻風病也是屬於不治之症。病人發病之後,只能送到遠離人煙的荒野中,任其自生自滅。而在基督教中,麻風病也被視作神靈懲罰之症。

但沒有一個耶穌撒冷的臣民會因鮑德溫四世的惡疾而不忠。因爲他是天命的國王。鮑德溫四世在受洗時,便被他的伯父,前任耶穌撒冷國王鮑德溫三世以王位繼承權作爲洗禮的贈禮。而在麻風王十三歲加冕時,一隻老鷹飛進禮堂,站在王冠之上張開雙翅,如同一個十字。就算羅馬教廷不想看到一名喚了神罰之症的少年成爲聖地的國王和守護者。但耶穌撒冷各大教區的主教們,都回話說國王已是塗了聖油的王,請不要置疑主的世間權威和決定!

在耶穌撒冷,鮑德溫四世有着絕對的權威,也只有他才能彌合國中各派之間的分裂。在麻風王的率領下,耶穌撒冷的騎士們曾經殲滅過薩拉丁的馬穆盧克騎兵,也曾經擊潰過東方惡魔的突厥附庸軍。擁有令人仰望的戰績,但年輕國王的病情仍是一日比一日嚴重。五官腐爛,四肢扭曲,雙眼也幾乎全瞎了。身上的腐臭味撒上再多的香水也壓不下去。歐洲最好的醫生爲年輕的國王診斷,他最多還有三年到五年的時間。

“陛下!”

兩名貴族騎士來到城頭之上。他們是耶穌撒冷國王的重臣,雷蒙德和居伊。的黎波里伯爵雷蒙德是鮑德溫四世的監護人,在麻風王十六歲加冕以前曾經擔任過攝政。而居伊則是鮑德溫四世的姐夫,是王位的第一繼承人。另外一位重臣,是娶了鮑德溫四世寡母的巴里安【就是天國王朝的主角,可惜他不是鐵匠,也不是姐夫,而是繼父,現在去了哈丁城,還沒有回來。

不過鮑德溫四世沒有理睬他們,他的注意力完全被身前一門在熾陽下閃爍着金屬光澤的火炮所吸引。耶穌撒冷的城頭之上,安放着的超過六十門的青銅火炮。這是在鮑德溫四世的全力支持下,耶穌撒冷王國動用大批國庫資金,從歐洲召來最出色的鑄鐘匠所鑄造。是麻風王守護聖城不落的信心所在。

火炮的原理並不是什麼秘密。穆斯林與宋人打了幾十年的交道,而基督徒也跟西洋商業協會的僱傭兵們拼過幾仗。觀察火炮的外形,探究其中的原理,在東方惡魔們的威脅下。造出幾門堪用的火炮並不是很難。

手掌貼上被烈日曬得炮身,一股熱流頓時從掌心傳入體內。短時間的接觸,鮑德溫四世的右手已經滾燙的炮身灼傷,但甚至可以煎制雞蛋的高溫,讓年輕的國王感覺到自己還是一個活人。

鮑德溫四世收回手,在侍從的攙扶下回轉身來,“有什麼事?”

麻風王因惡疾而扭曲變形的身軀,瘦小而乾枯。但比起身前兩名高大健壯的騎士,給人的存在感卻遠遠超出百倍。

雷蒙德和居伊不敢正視銀色面具,低下頭去,“這裡天氣酷熱,請早點下城回宮!”

就在此時,清真寺中正午的鐘聲響起。

聽見鐘聲,就到了到了穆斯林們做禮拜的時間,一日五次禮拜,是伊斯蘭教的宗教禮儀。尚在街上行走的穆斯林們紛紛跪倒在地,對着被毀滅的聖地的方向,念着讚頌真主的禱詞。禮拜已經結束,但穆斯林並沒有立刻站起來,而是繼續念着另一段禱詞。是對惡魔的詛咒,也是向真主發出的誓言。

幾名身穿白袍。背後繡有紅色十字標誌的聖殿騎士,就從在街邊禮拜的穆斯林身旁走過,對異教徒的異教之禮視若無睹。

雖然自二十年前開始,在薩拉丁的提議下,穆斯林和基督徒開始坐下來討論和平。不過因爲幾百年來的積怨,雙方几次和解,可很快便又翻臉。就算兩人不情不願,鮑德溫四世和薩拉丁也不得不狠拼過幾仗。但自從五年前,東方的惡魔終於將手伸到了西奈半島,設立了穩固的據點後,每一名基督徒和穆斯林都立刻明白,再也不能這樣白白消耗雙方的戰力。

有了臣民們的支持,鮑德溫四世和薩拉丁在泉水谷定下來盟約,共同對抗來自東方的敵人。耶穌撒冷不再拒絕穆斯林,城中的幾大清真寺也歸還給穆斯林。現在城中,已經有了近萬名穆斯林常駐。

位於城中的兩大騎士團,對此也並沒有多少怨言。他們都希望在未來面對惡魔的戰爭中,盟友越多越好。在大宋的壓力下,穆斯林和基督徒不得不聯合起來。耶穌撒冷的上一任國王阿莫利一世,鮑德溫四世的父親就是死在西洋商業協會的一支僱傭兵的槍下。而近幾年,聖殿、醫護兩大騎士團,在火槍、火炮前,也受到了不小的損失。

這不是一個時代的戰爭。參戰的都是征戰幾十年的宿將,每一名騎士也都是勇猛無畏,但面對人數據與劣勢的敵軍,卻還是吞下了失敗的苦果。必須要有更多的盟友,這是如今每一名耶穌撒冷騎士的共識。

視察過城頭上火炮之後,鮑德溫四世回到宮殿中。不同於外界的酷熱,石頭壘起的宮殿中充滿着陰溼之氣。殿堂的牆壁上掛着鮮麗的毛氈。不僅是爲了裝飾,更重要的還是爲了掩蓋牆角處滲出的水漬。

一名宮廷侍從上前稟報,“陛下,那個猶太商人。他自稱從亞丁的惡魔那裡,探查到了重要的軍情。”

“讓他進來!”

猶太商人帶着一頂小帽,遮蓋了頭頂禿髮。撲通一聲,跪下去親吻鮑德溫四世的靴子。“聖墓的守護者,耶穌撒冷的國王陛下。您最忠實的僕人阿布納,向您問安!”

麻風王沒有多餘的話,擡了擡手,示意他站起。

猶太人沒有國家,沒有忠誠,他們只忠心於金色和銀色的錢幣。就像這位阿布納先生,奔走於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間,撮合兩教的聯合。但同時也來往於被宋人稱爲紅海港的亞丁港,獲得與西洋商業協會進行交易的權力。二十年來,他的身家已經高達幾十萬佛羅林金幣,是爲耶穌撒冷的首富。

鮑德溫四世和他的臣子對阿布納以及所有的猶太人都不會有多少信任。不過他們相信,爲了保護自己的財產,阿布納不會背叛耶穌撒冷。

阿布納小心翼翼的站在麻風王的面前,稟報着自己在亞丁港探聽到的敵情:“十四艘東方惡魔的戰艦,已經在亞丁港集結。就算不計入投靠了惡魔的突厥軍隊,亞丁港中的兵力也超過了三千人。”

“三千?!”雷蒙德驚道。在他的記憶裡。每一次與西洋商業協會的僱傭軍交戰,對方的兵力從來都沒超過一千五。

“亞丁港中的三千人,不過是西洋商業協會的兵力,真正的大軍還在後面。據稱惡魔的皇帝已經動員了國中的所有的軍隊,發誓要踏平整個歐洲。”

“如果是普通的士兵再多也無所謂,關鍵是裡面的騎士有多少?!堪戰的僱傭兵又有多少?!”居伊立刻問道。

與東方的大宋不同,在西方,僱傭軍的實力往往超過正規軍的戰鬥力。埃及蘇丹薩拉丁手下最爲精銳的馬穆魯克騎兵,雖然被稱爲奴隸騎兵,但實際上還是僱傭兵性質。而守護東羅馬帝國幾百年的軍團,也幾乎都是來自亞美尼亞等中歐的僱傭兵。或者乾脆就是突厥人。

而僱傭兵的戰鬥力,又遠遠不及騎士的實力。三百名騎士,就算不帶扈從,也能輕易擊敗十倍的穆斯林輕騎兵。只有騎士,纔是真正的戰鬥力,所以居伊並不認爲惡魔的普通軍隊能有多強悍,他在意的是其中的騎士和僱傭兵有多少。

不過阿布納看起來對大宋的內情頗爲了解:“擊敗阿拔斯王朝,攻下巴格達的惡魔,不過四千兵力。而毀滅穆斯林聖地的東方軍隊,也才兩千人。在惡魔口中,這些軍隊被稱爲野戰軍,比起西洋商業協會的僱傭軍來,不論從裝備還是戰鬥力,都是遠遠勝出。在東方,號稱一個軍團,就能毀滅一個國家。聽過參加這一次西征的惡魔軍隊,足足有八個軍團!

“而且這八個軍團在惡魔的軍隊中仍然只佔很小的一個部分,如果。在東方,都是數十萬人的戰爭,任何一個國家都能調集十萬以上的大軍。但那些國家,包括印度和波斯,在五十年來,都被宋人佔領和屠殺,如今所有的國民都成了奴隸。因爲宋人,擁有一百萬的大軍!而現在,他們終於將目標移到了歐洲!”

阿布納伸開雙臂劃了一個大圓,向耶穌撒冷的國王和臣子表示,一百萬是個多麼龐大的一個數字。

居伊和雷蒙德臉色泛白,無法掩飾臉上的震驚。而宮廷內的侍從們,更是人人發出了壓得很低的驚呼。

“沒有船隻能將這麼多兵力送來,能有五六萬就很難得了。如果只有這麼一點,不可能勝過守護聖墓的騎士和我們盟友的聯軍!”出言化解臣子們的驚懼,銀色的面具遮掩了青年國王臉上的表情,不過就算沒有面具遮擋,潰爛的五官也不會透露鮑德溫四世內心中的憂慮。

“去請大主教和傑勒德、羅格兩位大團長來。”斥退了阿布納,麻風王對自己的侍從下達命令。幾名侍從行禮接令之後,轉身就跑出了宮殿。

耶穌撒冷大主教。常駐於聖墓大教堂中,是羅馬教會在聖城的代表,在耶穌撒冷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也是鮑德溫四世最堅強的支持者。

聖殿騎士團的大團長傑勒德,管轄着千餘名聖殿騎士,還有十倍於此的士官,以及從屬於騎士團的農人——他們任務是經營騎士團的財產,而不是種地——和牧師。聖殿騎士團是爲了保護前往聖地朝覲的教徒,由九名貧窮的法國騎士組建,全稱是‘基督和所羅門聖殿的窮騎士’,連騎士團的標誌也是雙人共騎一馬。不過現在的聖殿騎士團擁有遍及歐洲的土地,同時還不用交稅,只服從教皇的命令。

而羅格大團長,則是醫護騎士團的領袖。醫護騎士團成立時間並不比聖殿騎士團稍晚,本是照顧受傷的十字軍而成立的組織,而後逐漸演變成軍事修士會,在耶穌撒冷王國,也同樣擁有極大的勢力。

侍從趕去通知大主教和大團長去了。麻風王問着雷蒙德:“如果向教皇請求支援,十字軍還有多久才能集結?”

“至少半年以上!也許更長!”雷蒙德不看好十字軍的動員速度,“紅鬍子已經老了,三年前慘敗被俘,承認了意大利各城邦的自治權,不但要親吻教皇的靴子,連參與紅衣主教任命的發言權也全都丟盡了。”

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腓特烈一世,俗稱爲紅鬍子的暴君。曾經在四十年前,第二次十字軍東征中大放異彩。但如今,也不過是個落魄失意的君主。丟掉了領土,失去了教權。剩下的,只有歲月無情的失意。雖然仍有着皇帝的地位,但很難想象,他還能爲十字軍起到多少作用。

居伊道:“聽說紅鬍子的太子是個勇敢無畏的戰士。希望他能比得上紅鬍子當年的水平。”

“不要想紅鬍子了,還是說法國和英國!”鮑德溫又道。歐洲三大國,神聖羅馬、法國、英國。他們是十字軍的主力。至於其他國家,根本沒有多少實力。

“除非愛琳娜王后現在就死掉,不然鬍子戰爭恐怕不會結束。而且英王亨利二世現在又與他的三個兒子打起來了,很難在有什麼作爲!”

法蘭西和英格蘭是世仇。英國王后愛琳娜原本是先代法王路易七世的王后,不過在三十年前,與當時還未得到王位、僅僅是安茹伯爵的亨利二世勾搭上,與路易七世離婚——按照流傳於世的八卦,這是因爲路易七世剃掉了愛琳娜王后所喜愛的長鬚,惹得王后翻臉,轉而愛上了留着一把漂亮的鬍子、比她小十二歲的金雀花伯爵。

由於愛琳娜另一個身份是亞魁當女公爵,她改嫁後,便把自己領地作爲嫁妝帶給了亨利二世。在法國本土上,屬於路易七世的領地,還不如英王亨利。路易七世爲了領地,與亨利二世打了幾十年的仗,沒有勝過一次。最後含恨而亡。

不過愛琳娜王后爲亨利二世生了四個兒子,這對英格蘭來說並不是好事。前三個兒子與他們的父親並不親近,而亨利二世也想將王位卻想傳給小兒子約翰。在現任法王菲力的支持下,英王亨利二世,被三個兒子羣起圍攻。不過老亨利老而彌堅,把三個兒子打得屁滾尿流,其中的二兒子理查,便是名揚後世的獅心王,不過現在只是在老爹面前俯首稱臣的小貓而已。

英法兩國如今亂成一團,就算教皇下達聖戰的詔令,也不知什麼時候能將一團散沙的各國騎士們召集起來。

“地中海的航線比惡魔們從本土趕來的航程要近得多,不管再怎麼耽擱,十字軍總會更快一點。”鮑德溫四世安慰着兩位重臣,但他的語氣並不是很確定。居伊和雷蒙德也都沒有什麼精神。

大主教和兩位大團長此時終於到來。大主教身穿紅袍,而兩位大團長也都在鎖子甲外披掛了所屬騎士團標誌的外袍

“惡魔已經來了!”年輕的國王開門見山的說道,“自從他們在1153年毀滅了巴格達和麥加。在這之後的二十多年見,中東的穆斯林被惡魔幾乎屠殺一空。到了現在,在耶穌撒冷之前,阻擋惡魔的國家,已經不復存在。所有的穆斯林,不是逃到了埃及,就是被殺或是被俘去成爲了奴隸。而叛教的突厥人,現在成了惡魔的幫兇。

他們下一個目標,就是耶穌撒冷!在亞丁港,西洋商業協會召集了所有僱傭軍。但這僅僅是前鋒,惡魔的皇帝已經召集了數萬大軍,準備渡海西來。我們已經沒有多餘的時間,爲了主的榮光,爲了聖城和聖墓的安危,我們必須立刻行動起來!”

不同於居伊和雷蒙德,虔誠的大主教和大團長的信心更爲高昂。“我們該怎麼做?!”

“去埃及!通知薩拉丁蘇丹陛下,已經到了他履行盟約的時候!”

“去君士坦丁堡!讓東羅馬皇帝做好開戰的準備!”

“去梵蒂岡!向教皇陛下請求動員歐洲每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準備第三次聖戰!!!”

:還剩兩天,求下月票。

第37章 戰線(上)第37章 股票(中)第55章 涌金(下)第28章 攤牌(上)第21章 戰船(上)第3章 滅國(上)第38章 股票(下)第26章 開春(上)第40章 內附(上)第19章 衢山(上)第38章 湄嶼(中)第14章 父兄(下)第48章 江山(下)第31章 戰備(下)第17章 商戰(中)第46章 江山(上)第3章 夜話(下)第31章 局勢(上)第11章 宣傳(下)第56章 西軍(上)第24章 輿論(上)第5章 西路(二)第14章 包圍(中)第36章 決戰(上)第39章 土着(下)第29章 連橫(中)第37章 島南(下)第31章 人心(下)第2章 平安(下)第6章 對手(下)第13章 父兄(上)第14章 西路(六)第3章 新港(上)第26章 失算(下)第40章 內附(上)第12章 靖安(下)第十二 卷琉球中第6章 天津(下)第40章 關山海(上)第9章 四方(下)第7章 未雨(上)第27章 帝國(中)第10章 靖安(上)第37章 異變(中)第47章 道阻(一)第5章 滿萬(上)第7章 投奔(上)第1章 奇襲(上)第8章 四方(中)第47章 江山(中)第43章 交涉(上)第19章 衢山(上)第7章 四方(上)第19章 海嘯第39章 故人第28章 連橫(上)第43章 帝位(下三)第34章 出戰(上)第22章 白山黑水(完)第10章 靖安(上)第23章 萬馬(下)第26章 天子(中)第4章 滅國(下)第28章 攤牌(上)第16章 變奏(上)第18章 神機(下)第26章 開春(上)第6章 戰前(下)第27章 帝國(中)第11章 宣傳(下)第1章 北行(上)第43章 餘波(中)第41章 後續(下)第31章 輕取(中)第42章 餘波(上)第47章 助守(上)第10章 宣傳(上)第50章 道阻(四)第21章 開局(下)第18章 商戰(下)第52章 杭州(中)第41章 大石(上)第37章 湄嶼(上)第33章 經濟(上)第17章 傳承(三)第30章 回航(上)第21章 開局(下)第13章 西路(五)第58章 九五(下一)第23章 清化(上)第26章 開春(上)第7章 未雨(上)第51章 杭州(上)第23章 武功(下)第17章 豐收(上)第23章 清化(上)第43章 改制(下)第28章 攤牌(上)第15章 包圍(下)第20章 義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