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決戰(下)

長箭離弦而出,劃過兩船之間區區數丈的水面,直直的飛向敵船。箭矢如電,把主桅下的操帆手牢牢地釘在絞盤上,半截翎尾立在胸口上輕輕晃動。那操帆手被長箭貫胸而入,雖然已是無救,卻一時不得就死,淒厲地慘嚎着,掙扎着試圖把箭矢從胸口拔去。

可怖的景象驚呆了周圍的官軍,這艘船和周圍十幾艘殿後的船隻上,皆是剛從淮東調來的水軍。他們從軍以來就沒經歷過戰火,這次隨徵衢山,也是抱着旅遊兼爭功的心情。只以爲敵酋皆以擒斬,餘孽能手到擒來,根本沒有半點接戰的準備。突然間遭受到海盜軍的突襲,他們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反應,更別提回擊了。

趙武的這一箭如同敲響了開場鑼,三國號上列隊於左舷弩手們隨即射出一排箭雨,密密麻麻的弩矢把主桅下射成了一片死地。與此同時,站在他們身後的一隊弓手也射出了幾十只火箭,如同一陣火雨,落到了敵船的主帆上。

火箭刺破船帆,箭頭緊緊勾在編織出船帆的篾條間,火舌舔上了刷過桐油的竹製帆蓬,登時就燒了起來。如果船上的官軍能及時反應過來,立刻斬斷帆索,那船帆落下時因重力而產生的風壓,尚能把剛燃起的火頭撲滅。可是主桅下的操帆手們受了一陣箭雨,非死即傷,而甲板上的其他水手,都如被雷驚的蛤蟆,傻愣愣的站着,不知如何是好。滅火的良機轉瞬即逝,幾十點火苗在主帆上擴散、相聯,化作一條火龍,直撲桅頂。眨眼間,這艘來自黃水洋、體態臃腫的防沙平底船【注1的正中央就升起了一把巨大的火炬。

三國號的船速其實極快,兩船相交的時間也甚短,只射出這一波箭雨,熊熊燃燒的官軍戰船就已被拋到船後。海盜船上無人回頭顧盼,海戰中,失去機動力的船隻沒有任何威脅性,是不值得再浪費時間和箭矢的。蹬弩上弦,點燃火箭,三國號上的弩弓手們又瞄上了另外一艘戰船。

“這小子!”看着趙武一擊得手,趙瑜不由得笑罵。他回而望,喝彩歡呼聲從前、從後、從左、從右、從水滸號、從海盜們所有的船隻上,傳了出來,在海上回響。士氣大振。

眼前的這十二艘殿後的船隻,離官軍本陣有兩裡之遙,不論訓練、戰意看起來都是外行,正是大餐前最適口的開胃菜。機不可失,趙瑜拔出腰間倭刀,一指前方,大喝一聲:“殺!”進軍號應聲響起,浪港水軍七十餘艘大小船隻上號角齊聲呼應,卻如羣狼撲羊,掛滿帆直直殺向前去。

連綿的號音驚動了齊聚港口、放下小船準備登陸的官軍。熊將軍訝然轉身,落日的輝光立刻就刺入他眼中。他眯着眼,只看得雙眼痠痛,就只看見縷縷黑煙在霞光間飄着,卻仍看不清到底生了什麼。

夏三矛連滾帶爬跑了過來,大呼小叫着:“熊將軍!熊將軍!是浪港軍!是浪港軍的進軍號!”

“浪港軍?!”熊將軍瞪大了雙眼,小小的眼珠,慘青的眼白,看起來極是磣人,“你確定?!”他惡狠狠的問道。

夏三矛駭得直點頭,“是……肯定是!那進軍號的調子就浪港軍獨一家!”

熊將軍一看左側,百步外,二十幾艘浪港軍投誠的船隻上已亂作一團。‘看來真的是浪港餘孽。’他仰天哈哈大笑:“這他孃的正好哇,竟自己送上門來,省得灑家上島去捉了!……真他孃的體貼!來人……”他一聲大吼,“叫下了船的小子們都給我滾回來!灑家要去會會他們!”

身邊的親兵領命就去,夏三矛卻突然喊到:“等一下!”

熊將軍眉眼一獰,冷聲道“夏巡檢有何高見?!”

夏三矛惶惶搖:“不……不是!只是將軍,來不及了。等下了船的弟兄們回來,浪港軍的火船說不定就要衝進港了……杭州水軍就是這麼被滅掉的!”

熊將軍皺起了眉。這次他能領兵剿滅浪港餘孽,是他在童貫面前立軍令狀死命求來的。不然以他明面上領到的功,童貫根本不會讓他再來掙餘下的小功勞。有功大家分,這纔是官場上的規矩。

只恨他搶功之事,雖然鄭九沒明說,但私下裡軍營都傳遍了,所以他纔會無視官場規則,搶下這個任務――他必須用勝利來證明自己的‘清白’。不過若是他在這裡輸了,牆倒衆人踩,前面他殺友軍奪敵之事立刻就會被揭出來,到時連童貫都不會保他。

他輸不起!

也因此,雖然他最恨被人駁回面子,但他不得不低頭向夏三矛請教:“那夏老兄你說該如何?”

夏三矛遲疑地偷眼看看熊將軍臉色,方小心道:“叛賊佔據上風,又有陽光遮擋,我軍地勢不利,絕不能回頭迎擊。只能分兵從港口兩側突出去,然後再反包抄到賊軍身後……不過這要快,遲恐不及。”

熊將軍聽完,沒猶豫,扭頭對親兵吼道:“聽到沒有?!還不快去傳令!”

烈焰吞沒了主桅,木料在火焰中出噼裡啪啦的呻吟,火流沿帆索淌下,直燒向船舷。水手們聚在主桅下,一邊躲避着從天而降的火團,一邊試圖把桅杆從桅座上卸下,如果能把桅杆推入海中,至少可以把船隻保住。至於接下來怎麼逃跑,現在無人有餘暇考慮。

一團火焰從桅頂橫桁上落下,砸在一名水手身上。水手眼前一黑便人事不省,而火焰就在他身上開始燃燒。一股焦臭在甲板上瀰漫,卻沒人多看他一眼。鎖住桅杆插銷一根根起出,最後只剩下一根。正當他們要歡呼慶幸逃過一劫的時候,一個瓷罐從划着弧線從遠處拋來,正好砸在桅杆上。一蓬石灰洋洋灑落,水手們的眼前一片灰白。他們慘叫着,想擦去遇到身上的汗水就沸騰起來的石灰,卻沒注意搖搖欲墜的桅杆正向前方傾倒。轟的一聲巨響,沉重的桅杆在船頭砸爲三截,船艏的官兵們皆盡死傷,火焰流淌,甲板上頓時燒了起來。

‘最後一艘!’趙瑜把頭扭了回來,身後已無官軍船隻,只剩十二座火堆,全數沉入海底,也只須少待片刻。零傷亡的大勝,讓浪港軍士氣更振,趙瑜現在不用再擔心他們會臨陣脫逃,可以把注意力都放在敵軍主力上。

港口已近在咫尺,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原本擠在港口中官軍船隊現在分作兩部,一部向南,一部向北,向外突圍。隊形有些混亂,其中還雜著一些熟悉的船影。

“我們要分頭堵上去嗎?”趙瑜身後,趙琦仰頭問着。他本來在艙中陪着舊病復的至善,不過當聽到進軍號後,就忍不住跑了上來,照看三叔的任務卻交給了蔡婧。

趙瑜搖頭:“官軍因爲船隻太多,害怕在出港時拖慢速度,才被迫分兵逃竄。我們沒那個必要,集中兵力擊敗其中一部纔是兵法正道。”他彎下腰,對着趙琦:“我問你,如果要全殲官軍,先擊敗哪一部比較好?”

趙琦搔搔脖子,試探着道:“南面?”

趙瑜一喜,竟然說對了:“理由呢?”

“因爲小武哥哥的船正在向南走!”

唉!趙瑜一嘆,一巴掌刷在趙琦的頭盔上,把他三弟拍個趔趄。

現在刮的是西北風,敵軍北部是逆風而行,而南部是順風。要想全殲敵軍,當然要先消滅走得快的。而且浪港軍是從西南方進攻,離敵軍南部也更近。先南後北是很自然的事,有點海戰經驗的都會這麼選擇。他本想考一考趙琦,卻沒想到會是這個答案。

“不對嗎?”趙琦縮着脖子,小心問道。有頭盔護着,那巴掌一點不痛。

趙瑜哼了一聲:“對得很!”他掌中倭刀向右一揮,“傳令全軍!隨三國號直取敵軍南部!鑿穿敵軍陣列,儘速殲滅之!”

戰旗在號角的伴奏下開始舞動。如果從天空中看,血紅的海面上,黑色的羣狼齊齊右轉,直逼向南逃竄的羊羣。在惡狼們的進逼下,慌張的小羊們的隊伍越拉越長,丟下了同伴,都只顧着自己。要是他們能齊聚一處,陣列而行,羣狼們要想得逞,可沒那麼容易。

順風疾行,只一刻,趙瑜的隊伍就從散亂的官軍南部船隊中猛插了進去,直直截爲兩段。十幾艘快船隨着趙武的三國號對前方逃竄的官軍銜尾直擊,把它們逐出戰場,而趙瑜率剩下的近六十艘戰船擺下了凹形陣,守株待兔般迎上不及轉向的後列敵船。

一場屠殺。

當熊將軍率着北部船隊繞了一圈,終於趕來救援的時候,海面上盡是熊熊燃燒,半浮半沉的官軍戰船,而浪港一方,就只有七艘小船退出戰線。這七艘小船僅僅是略有損傷無法跟上大隊,但戰力猶存,收拾起漂在海上殘餘官軍,卻是在撿功勞。

夕陽已落入海中近半。趙瑜編組好陣列,緩緩迎上官軍殘部。

“完了……”夏三矛抖了起來,從心底裡嘶吼着。‘爲什麼不退!’他想不明白,爲什麼看到南部分隊被全殲,熊將軍仍不肯撤退。浪港軍出現時他就知道已經敗了,他分兵突圍的提議本就是爲了方便自己撤退才提出的――分出去的南部分隊僅僅誘餌――卻沒想到這莽夫竟不聽勸告硬是轉回來。“真的完了!”

“完了!?”熊將軍聽到了,他怒吼:“賊寇不過還剩五十多,現在我手上也還有近五十艘,戰具、弓矢比他們齊備得多,又處在上風口,如何說完了!?”他惡狠狠的瞪着夏三矛,“你若再胡言一句,灑家便劈碎你的狗頭,定你個擾亂軍心之罪!”

夏三矛眼睛如死魚般黯淡,熊將軍的威脅他已毫不在乎。他回頭,西面遠處,一隊浪港戰船正從後逼來――趙武的快船分隊已然迴轉――;而近處,本陣中最大的二十幾艘戰船卻都是原浪港的部隊。他低頭,‘完了!’

“贏了!?”

趙瑜回頭,卻見趙文不知何時走上甲板。他一笑,“贏了!”前後夾擊軍心不穩的敵軍,沒有輸的可能。

“只要把章相公送去便結束了?”趙文再問。

“斷了他的舌,砍了他的手,截了他的腳,再送過去,我可不想寨中的內情被他捅出去。……反正童招討只要他那張臉!”

“那就裝在蛸壺裡送過去罷!還剩四條腿的章魚,不知童招討喜不喜歡!”

“只要帶上章魚腦袋,他一定喜歡得緊吶!”趙瑜哈哈大笑,很快,趙文也陪着笑了起來。笑聲傳遍海上,一如對手的絕望。

在收到討滅浪港餘孽的官軍全軍覆沒的消息之後,經過一番暗中討價還價,童貫終於與假借至善之名的趙瑜達成了協議。

大觀四年二月十五。

長達一年之久的昌國之亂終於結束。賊酋趙櫓、趙瑾被傳京中,從賊的原昌國令章渝也在汴梁城中被剮了千刀,浪港殘部在匪至善的帶領下被招安,不過在招安後不久,至善因舊傷而死,童貫也因此去了心頭之患。

浙東招討春風得意,他臨危受命,僅僅數月就擒叛賊、斬賊酋、招安餘匪。回朝後,他進太尉,領樞密院,官位之高、權勢之大,已是大宋建國以來宦官中的第一人。

大觀四年二月二十二。

浪港山外海。

趙瑜潛身漁船,遠遠望着那座隱藏着他童年記憶的老寨。煙生火起,老寨陷入了烈火濃煙之中,隔着數裡的海面,房樑倒塌的聲音仍清晰可辨。。這也是協議的一部分,賊寇被招安,分金買市、棄毀舊寨是慣例。當年佔了衢山島,主寨轉移到觀音山,蔡禾仍一力主張維持浪港寨的名號。他所想的,就是爲了今天。

風漸起,一名隨從從船艙中鑽出,他在趙瑜身前輕聲道:“大當家,我們該回去了!”

趙瑜微微點頭。

是的,他現在已是大當家。不過不再是浪港,而是衢山。浪港寨的一切已成過去,他的路才正要開始。

初九:潛龍勿用之卷完。

注1:即是沙船,宋時稱爲防沙平底船。

第15章 翻牌(下)第40章 故人(下)第9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二)第56章 九五(中二)第56章 西軍(上)第14章 間奏(上)第43章 決勝(上)第51章 道阻(五)第32章 故鄉(上)第39章 戰線(下)第37章 湄嶼(上)第48章 道阻(二)第6章 未來(下)第30章 傳言(下)第56章 九五(中二)第7章 先鋒(上)第23章 武功(下)第59章 投奔(上)第42章 改制(上)第11章 和議(上)第43章 改制(下)第26章 野心(中)第32章 局勢(中)第39章 土着(下)第25章 野心(上)第33章 跳牆(下)第33章 跳牆(下)第44章 蔡攸(上)第35章 出戰(下)第41章 內附(下)第4章 使團(下)第18章 戰象(上)第37章 湄嶼(上)第30章 祭靈(下)第40章 帝位(中)第14章 包圍(中)第1章 白山黑水(一)第17章 軒波(下)第1章 白山黑水(一)第45章 明教(上)第27章 星火(上)第35章 海上(上)第55章 九五(中一)第45章 蔡攸(下)第5章 西路(二)第59章 九五(下二)第7章 先鋒(上)第63章 九五(下六)第17章 神機(中)第21章 戰船(上)第17章 商戰(中)第12章 白山黑水(五)第42章 帝位(下一)第12章 孤舟(下)第47章 道阻(一)第14章 翻牌(上)第51章 杭州(上)第15章 意外(下)第28章 帝國(下)第30章 連橫(下)第29章 攤牌(下)第8章 投奔(下)第19章 衢山(上)第23章 傳承(五)第12章 西行(上)第43章 餘波(中)第60章 九五(下三)第33章 冬雨(下)第56章 西軍(上)第62章 九五第7章 四方(上)第19章 海嘯第19章 謀算(下)第16章 變奏(上)第54章 涌金(上)第9章 懲戒(下)第19章 軍器(下)第51章 道阻(五)第21章 戰船(上)第12章 西行(上)第39章 戰線(下)第48章 助守(下)第21章 傳承(四)第9章 四方(下)第48章 江山(下)第8章 先鋒(下)第60章 投奔(下)第41章 內附(下)第12章 靖安(下)第27章 帝國(中)第16章 軒波(上)第32章 冬雨(上)第4章 奪城(下)第26章 天子(中)第30章 回航(上)第50章 道阻(四)第10章 綢繆(下)第39章 土着(下)第34章 南行(下)第40章 內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