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王國覆滅

宋夏之間,實在打得太長太久。百萬甲士在這片土地上縱橫來去,原本的西域古道,已經被打得稀爛。

居於這片土地上的百姓,流離失所,十去八九。

自從大宋冊封的銀州防禦使,賜名趙保吉的李繼遷不尊號令到處殺燒攻掠,這片土地再也沒有過哪怕片刻的和平。

幾十年後,他的孫子李元昊,建國稱帝,先殺得大宋四路大軍屍橫遍野。

又在賀蘭山殲滅十萬遼兵,差點俘虜了遼興宗,爲小小的党項打下了一個帝國。

這一切,或許要在今天畫上一個句號了。

喊殺聲震動王宮的瓦片,潮水般的宋軍涌向王城,此時興慶府的西夏百姓,全都在窗子前,默然等候。

城牆之上能用的人手也都用上了,全部都在垛口操持着弓弩兵刃,發瘋似的亂射一氣。

一陣衝鋒之後,已經有宋軍攀上城頭,西夏士兵脫去重甲,嚎叫着躍向撲來的宋軍。

王宮的城牆,沒有守城的器械,沒有哪個帝王會樂觀道覺得都城被敵人攻陷,還能靠着王宮存活的。

西夏的最後的守軍,不可謂不悍勇,他們抱着珣死的信念而戰。

可惜他們的人數太少了,望着遠處黑壓壓的不斷趕來的人羣,絕望的情緒在蔓延。

洪流一般的宋軍,衝擊着城牆,將他們眼前的敵人碾碎。

每一個西夏戰士的身上,全都是血肉模糊,敵我懸殊太大,很多宋軍甚至來不及砍上一刀。

漫天的火箭射到王城內,四處起火冒着濃煙,一副末日景象。

興慶府中的西夏百姓,默默地開門來到院中,看着王宮內的煙柱騰空,不少人舉家自盡。

街道中,只有偶爾嗚咽之聲,宛若鬼哭。

巡視的宋軍緊張地探視,但有出家門的,一律斬殺。

此時來不得半點心慈手軟和放鬆大意,行百里者半九十,宋夏百年交戰,自己這些軍漢要爲後人殺一條生路。

誰想要自己的子侄,活不過三十五,家中寡婦聚集成村。

終於,夏軍流的鮮血滲透了這座王城的宮牆,劉延慶是第一個攀上城頭的大將,站在百年宿敵的宮城牆上,往下俯瞰盡收眼底。

“這裡便是夏賊的都城麼?”劉延慶的大刀落地,呢喃道:“可惜俺爹沒能活到今天。”

城頭的西軍已經有人淚落如雨,這是百餘年,到底有多深的仇怨。

父兄的樣貌,只在夢裡得見,很多人在孃親肚子裡時候,阿爹已經戰死了。

西夏王宮內,李乾順手持一柄利劍,越過宮中的長廊,要去城牆督戰。

王國末路,英雄氣短,李乾順有心計有手段,幾次宮鬥都是扮豬吃虎,終於獨攬西夏大權,卻遭遇了這等局勢。

王宮的青石板上,躺着許多婦人屍體,都是自盡的西夏皇妃。

人死如燈滅,無論生前如何地位尊崇,權傾天下,又或者如何的千嬌百媚,芳華絕代,死後都只是一具冰涼的屍體。

李乾順看都不看她們一眼,邁步向前,身後跟着一羣質子軍和惶恐的大臣。

就在這時,外面一片喧譁,有人喝道:“讓開,陛下何在?”

拓跋察哥渾身是血,走到李乾順身邊,道:“陛下,宋人殺進來了,敵衆我寡已經沒有生路,願陛下和臣弟一道赴死,不做宋人俘虜。”

哐噹一聲,李乾順的寶劍落地,最後的一絲希望破滅了。

拓跋察哥獰叫一聲,舉刀自刎。

脖頸裡噴涌的熱血,濺了李乾順一頭臉,讓他清醒過來。

眼皮一抹,這個鼓動着萬名男兒和宋人拼命的君王,沉聲道:“局勢至此,已經無法挽回,降了吧。”

大臣們齊呼聖明,這時候一個年輕的武將出來,指着拓跋察哥的屍體道:“白石大神在上,党項沒有向仇人投降的皇帝!”

說完就要刺殺李乾順,被侍衛們亂刀砍死。李乾順的腳下,伏着兩具屍體,泯泯地流出暗紅的血液。

質子軍相當於大宋的皇城司,是由豪族子弟中選拔善於騎射者組成的一支衛戍部隊,負責保衛皇帝安全,號稱“御圍內六班直”,分三番宿衛。

這些党項貴族子弟,頗有些血勇之士,尚武而勇猛。

党項族有個傳統,同氏族的人須互相幫助,當受到外族人傷害時,必須復仇,未復仇前,蓬首垢面赤足,禁食肉類,直到斬殺仇人,才能恢復常態。

“西夏崇尚舊俗,故能保國數百年。”

小小的西夏,能夠堅挺在宋、遼、金之間,靠的就是這股子尚武的傳統。

質子軍裡,不少人舉刀自盡在李乾順身前,他們的王失去了原本的血性,讓他們爲之蒙羞。

宋軍打開了城門,涌進王宮之中,許多人早就情難自禁。

這裡就是西夏王城的廣場,這裡就是禍亂秦隴百年的根源,党項李氏還債的日子到了。

經過一天的殊死搏殺,廣場上每一塊磚石上都淌滿了鮮血。廣場兩側的溝渠中,鮮血匯聚成溪,最深處足以淹沒人的腳踝。

春寒之際,那些鮮血此時已凝結成冰,唯有濃郁的血腥氣揮之不去。

這片廣場前,宋軍止住了腳步,他們的面前還有一羣黑衣玄甲的敵軍。

這可能是最後的頑敵了,不知道爲何,西軍的將士突然有些激動。

最後一戰,打了一百年,豈能如此收尾。

再來一戰!就在這王城的宮殿前的廣場上,再來一戰!

帶着父兄的仇恨,孃親的囑託,嬌妻的期盼,幼子的崇拜,再來一戰吧。

質子軍何嘗不想,戰死在亡國覆滅的這一天,戰死在西夏皇帝的面前,死在党項人的王面前。

可惜,党項人已經失去了他們的王,現在的李乾順,沒有了這個資格。

李乾順跪地請降,廣場上兩方的將士,全都沒有反應。

只有西夏的羣臣,迫不及待地想要表忠心,避免一死,各種醜態都出來了。

陰沉沉、昏慘慘的天空下,風捲着濃煙,見證了一個國家的滅亡,一個尚武種族的衰落。

獻給書友第五百六十九 爲王稱霸第二十二章 惡僕上門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廈將傾多奸邪第二百五十七章 這事成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二百六十五章 少宰,身體爲重啊第三百七十章 文人心機深,九曲十八繞第五百五十三章 浴火新生第七十章 是真小人自風流第六百九十八章 方帥出征第六十章 代天巡狩楊欽差第一百二十章 奸臣們的全盛時代第五百四十六章 躺贏第二百八十四章 自古聖賢不寂寞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手撥亂升龍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汴梁一起殘忍兇殺案的背後,隱藏着怎樣的秘密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三百八十一章 北落明星動光彩第四百八十三章 班門弄斧起民憤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整幽燕舊河山第七百二十五章 嘆息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鍋天子第一百零三章 最後通牒第一百九十一章 唯一弱點第六百五十三章 山川變色第一百六十章 爲民請命的諫臣楊霖第二十六章 一巴掌打碎心結第五百二十一章 縱橫第四十三章 楊家雖然沒錢,但是品德好(第一更)第五百七十章 美人妙計第六十五章 鋌而走險惡膽生第四十四章 時間倉促第三百九十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五百五十三章 浴火新生第五百九十三章 宮闈醜事第四百六十二章 謎底揭開第七百五十一章 人不如故致書友第五百五十章 燎原第七百零三章 每一個民族,都有其英雄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降煞星楊欽差第五百二十二章 沉穩第四百二十七章 粗鄙之言狀元出第一百五十五章 正義聯盟三巨頭第六百三十二章 迫不及待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間地,且看兩虎爭第四百七十五章 南北昏君第二百七十八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有事可以找楊霖啊第四百七十八章 蚍蜉第三十五章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行路上公子多第二十三章 終日打雁啄了眼第五百八十三章 血色恐怖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渡陰平是險計第九十七章 暗無天日第九十章 飛揚跋扈第五百零八章 給足面子第七百三十六章 想不通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豈會容不下一個蔡京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務正業第四百八十三章 班門弄斧起民憤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五百四十五章 通達第十九章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老第四百六十九章 繼承者們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四百六十六章 惺惺相惜(爲鳳盟加更)第六十四章 天高帝遠多豺犬第一百一十五章 罵人是一門藝術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刀闊斧第十九章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老第六百零一章 立足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擊自今日始第五百一十三 沒想到你耶律大石濃眉大眼的,也幹這種事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三十六章 區區省元何足道第六十三章 常在窮鄉養鉅貪第二百六十五章 少宰,身體爲重啊第一百四十七章 青溪深處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手撥亂升龍城第二百七十二章 焉能妄議萬年憂第四百一十九章 事不過三的決心第三十四章 省試第三百九十七章 陣前無端主將亡第六百九十一章 示之於民第四百六十八章 人情冷暖第五百八十六章 賣國之賊第七百三十六章 想不通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葩悍將第三百四十二章 呼之欲出的真相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五百四十三章 赤陽子在神仙中也算是厲害的角色第七百五十二章 烈火燎原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往死裡讚頌我第五十七章 一襲緋服江湖遠第四百七十三章 割肉剜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