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北遷都

“若是楊資謙早知道這般戰局,肯定會在再等幾天,然後便不用漂洋過海,直接可以從瀋陽府回到高麗了。”

楊霖十分得意,跟手下的人開着玩笑。

“此番戰事,早在我的預料當中,近十年兢兢業業,謀劃籌備,所爲何事,不過於此。”

張安很識趣地捧場道:“少宰英明,北卻強虜。”

看着得意洋洋的楊霖,張安是發自內心的欽佩,自古以來所謂盛世,就是百姓餓不死。

楊少宰掌權之後,所做所謂,其實仔細一看,用在兵事上的時間不多。

他一直在治水、新政、修路...引進乳牛、肉羊、馬匹,打通東南西北商路。

廢除徭役,鼓勵生育,普及文教...

自古以來,在武功上雄才大略,北擊匈奴、烏桓、突厥...等一衆異族的雄主並不少見。

但是讓百姓不但吃飽飯,老有所養,幼有所依,還開始讀書識字,吃肉喝奶的,實則是前無古人。

他側眼看去,這個少宰一點都不沉穩,甚至有些輕浮,風評也是譭譽參半。

若是楊少宰要登臨大位,我張安少不得要搖旗吶喊,不爲升官發財,只願追隨他見證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這一類務實的官員,幾乎都是此等心態,都說道君皇帝時候,鮮花着錦,烈火烹油,端的是個盛世。

可那個盛世,只在汴梁一城,只惠及君臣士大夫。

如今則不然,普天之下,正一片欣榮。

楊霖見他不說話,還以爲是不好意思開口,便站起身來,隨便擦了把臉,端起碗筷喝粥。一邊問道:“一大早趕來,八成不是什麼好事,依我看不是要錢就是要人。”

張安從思緒中出來,笑道:“要不怎麼說少宰料事如神,什麼事都瞞不過您,嘿嘿。這長春州,屬實是一塊寶地,沃野千里盡是良田,撒下種子,便能豐收,尤其是雨水充沛,病蟲稀少。故而下官誠懇奏請朝廷,再發遷民令。”

“若能建成長春瀋陽,豈不是多了一個大省!也多了一道屏藩。”

楊霖放下粥,嘆了口氣道:“這道理我如何不懂,可是我們漢人講究落葉歸根,讓大家背井離鄉,談何容易。”

張安湊上前,道:“屬下若是沒有點主意,豈敢來見少宰。此事我看還得落在文教司手裡。”

“文教司?”楊霖不解地問道。

“着哇,文教司掌握着邸報,可以在邸報上,大肆宣揚此地的好處。不說是遍地黃金那麼誇張,就說是水田肥沃,氣候適宜,而且關內百姓不願意遷徙,還有一點便是害怕此地乃是北虜之地,若是有異族崛起,怕是要首當其衝。”

“誠如此,我們就該在邸報上,宣揚北邊已經沒有了韃虜,讓百姓放心。”

楊霖楞了一下,道:“這不是忽悠人麼?”

張安大搖其頭道:“非也非也,這是稍加修飾,而且本意是好的,和欺詐是大不一樣的。”

楊霖動心起來,這倒是個好主意,政策再天花亂墜,也不如吹牛能蠱惑人心。

他轉念一想,北地沒人肯來,張安說的最後一條確有道理。

大家都擔心,會有新的異族崛起,到時候邊民可難捱的很。

要知道,每一個朝代,邊民之苦是最甚的。

他們面對的,是沒有絲毫人性,就爲了殺戮搶劫而來的韃子。

不管是匈奴、烏桓、突厥、契丹還是女真、蒙古。他們的本質都是一樣的,就是一羣殺人不眨眼,破壞力驚人的強盜。

縱使是盛世王朝,也很難杜絕這種犯邊打草谷的行爲,因爲他們不搶就活不下去。

人都快餓死了,還管你有什麼後果?先搶了活下來再說。

想要打消百姓的這種疑慮,光是邸報上吹噓,文教司宣揚,是遠遠不夠的。

這一刻,楊霖心中有了遷都幽燕的想法。

不知道後世的大明王朝五徵漠北,六伐蒙古之後,是不是有自己一樣的想法。

張安見他不說話,還以爲在想怎麼安排文教司的事,卻不知道眼前的人,已經打定主意,要把都城遷來了。

若是讓張安知道,估計得興奮地三天睡不着。河北邊陲之地,終於也要翻身了麼

楊霖這邊一聲令下,朝廷中自然是悉聽調遣,文教司很快開始了針對百姓遷徙關外的一系列的宣傳。

先是組織了李清照等一票文教司的大文豪,公費到關外一遊,寫詩填詞,錦繡文章。

然後邸報每期都有專門的版塊,對長春州和瀋陽府的讚美,將此地描述的令人神往。

楊霖捧着看了幾期,若不是自己一擡眼就能看到遍地的荒涼和狂野,自己都要相信了。

緊接着,中書門下發出相應政令,凡是出關墾荒者,一律免除三年賦稅。而且到了之後,朝廷會給與一家人半年的口糧。好讓你專心安家,建造房屋,定居於此。

許多百姓終於忍不住了,拖家帶口地結伴出行,很多土地貧瘠的縣裡,鄰里間相互結伴,一起北上。

朝廷又出主意,發動袖樓,調動沿途各府的車馬,運送百姓。

此時已經臨近中秋,北地逐漸變冷,而三路大軍還在緩緩地推進。

他們一路上,不管一城一地的得矢,而是仗着飛船和千里鏡,探測敵情。

專門往有女真兵馬的地方,以剷除女真生力軍爲主要作戰目的。

女真就那些人,殺一個少一個...

這種打法,讓一代梟雄完顏阿骨打,也沒有絲毫辦法。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單兵的剽悍和將帥的驍勇,都失去了意義。

中秋這天,宋人大軍,逼近達魯古城。

達魯古城是女真的福地,當年的達魯古城之戰,完顏阿骨打在此擊敗了契丹二十萬騎兵,七萬步卒。

當時完顏婁室意氣風發,九陷遼陣,完顏宗雄擊潰遼軍左翼,遼軍陣亂,完顏宗雄抓住戰機又猛攻遼右軍,遼軍敗退,入城自保。次日黎明,遼軍突圍北逃。金軍逐北至阿婁岡,盡殲遼軍步卒後班師。

正是此戰之後,遼人再也沒有膽子和女真爲敵,紛紛望風而降。

如今又是一支幾十萬的大軍,將他們圍在達魯古城。

第一百零九章 猜意鵷雛竟未休第三百八十二章 酒酣城下觀兵威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有人心似獸心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決戰也是決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再聞金人勢力增第五百三十四章 高高秋月照長城第五百八十三章 血色恐怖第五百八十六章 賣國之賊第六百一十一章 規範管理,國法至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滅女真第二百六十章 殿堂交鋒第四百零四章 千難萬阻心志堅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軍夜戰挽時危第一百三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五百零三章 絕世好弟弟第三百六十八章 翻雲覆雨時,敵友莫可辨第五百五十一章 鏖戰第二十四章 打完你還得賠錢第五百一十一章 過分的條件第四百八十章 等閒定計裂交趾第六百六十一章 改舊換新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憐無定河邊人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九十七章 暗無天日第五百三十五章 北上雲內馭羣豪第一百三十三章 夜攻杭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旱澇兩極第五百八十二章 破城滅國第五百零六章 各不相同的鄰居們第一百九十二章 互相需要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地之間一棄子第三十九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六百四十章 國比天地重,也比鴻毛輕第六十四章 天高帝遠多豺犬第五百五十一章 邪魔外道第三百二十三章 奸流契丹第三百五十七章 涼州路途遠,相送人是誰第七百六十五章 愛好和平第六百四十九章 社稷名宋,彤廷姓楊第三百四十二章 邪風初現第八十三章 新的地盤到手第七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二百三十八章 計謀不分貴與賤第六百五十九章 量狹滄海第九十六章 江南悲秋第一百一十五章 罵人是一門藝術第六百零一章 立足第四百七十七章 新政試演第五百二十五章 蠢貨第五百五十四章 沒個消停第二百四十二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二百四十五章 百年屈辱結宿仇第三百六十五章 樹木爲守兵,河渠做城牆第二百章 征服一國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三百三十九章 書房深夜誰敲門第四百九十七章 宋江剿匪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非昏到此,何以喪三京第二百零七章 再下江南第一百零七章 羊入虎口第一百八十章第五百一十一章 過分的條件第三百一十章 自古道勝者爲王第三百零七章 南北烽煙各自稠第七百六十三章 萬世永興第五百四十九章 必有一戰,滅其根脈第六百一十二章 洛水殤殤,葬於北邙第五百九十五回 殷提舉巧使毒計 李居士痛喪佳偶第四百九十七章 宋江剿匪第五百零九章 血濺金殿第二百零六章 嗣親血脈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六百六十二章 用血洗淨草原第二百四十章 陽謀隨勢而發第三百零三章 不叫營中見冤魂第六百三十一章 再回密州港第二百三十章 北宋的科學家們(第五更,爲liveaben加更2/18)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二百四十三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給凝珠漫水加更)第一百零六章 狗急跳牆第二百零五章 鹽王之威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雲密佈,將星閃耀第四百八十一章 四夷華夏難相同第五百三十八章 崩潰前的爆發第二百一十六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四百六十三章 真狗大戶第四百九十六章 魑魅魍魎第三百六十五章 樹木爲守兵,河渠做城牆第六百零八章 破除第二十七章 破廟野哭一尊佛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看我女兒怎麼樣第一百五十五章 正義聯盟三巨頭第三百九十二章 奸臣誤國英雄死第二百三十二章 佛前貪戀人世歡第五百八十二章 破城滅國第七百零二章 再臨艮嶽第二百七十章 策勳歸來猶遺憾第二百九十八章 溫酒一壺待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