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零、火併

京師,太師蔡京府。

“是兒當真可畏!”

蔡京放下手中的紙,笑着說道。

這是一張禮單,不過送禮的人可不是周銓,而是朱勔。

蔡京引朱衝朱勔父子面聖,原意是鞏固自己在趙佶心中的地位,獲取一個有力的盟友。可是朱勔隨着地位上升而膨脹,已經有數年未曾正經給蔡京送禮了,只是在年節時備上點看似貴重實際上透着疏遠的禮物,意識一下就了結。

但這一份禮單,卻是出奇的重!

蔡攸在旁邊也笑了起來:“算他識趣……能屈能伸。”

“我說真可畏者,非是朱勔,而是周銓!與周銓相比,朱勔一把年紀都活到了狗身上,完全不知收斂,遲早要自尋死路!”

蔡攸心裡嘀咕了一聲,不太贊同父親的說法,在他看來,周銓明明可以輕鬆借力打力逼使朱勔交出船匠的,結果他卻帶人去襲擊,這實在是極爲魯莽,愚不可及。

“攸兒,你莫輕看了周銓,他此舉纔對,自此之後,東南半壁,皆知其名矣!”

蔡京沒有細說,他想讓兒子自己仔細思考周銓此舉的深意。周銓看似又多得罪了一人,實際上他與朱勔的矛盾不可調和,哪怕沒有此舉,也必然會相互敵視。

相反,有了此舉,今後所有想要算計周銓的人,都得考慮一下,此人行事不按常理,動不動就掀桌子,在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個瘋子,爲了一點小利,與瘋子爲敵,究竟聰明不聰明瞭。

還有一點,此舉可減官家疑心。

蔡京很瞭解如今的皇帝趙佶,一個臣子,太有本事了,名聲又好,那官家會睡不安寢食不安腹的。他蔡京許多事情,固然是本性,但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自污。

這些事情,都要蔡攸自己想,等這兒子想明白了,或許就可以來接替自己位置了。

“花石綱之事,是不是要孩兒再令人上書?”

“不必了,朱勔既然識趣,留些尾巴,周銓也沒有指望着我們將花石綱掃盡……我倒是奇怪,行兒來信說,周銓和他提起,要收攏齊地草寇,將之流放海外……那是什麼意思?”

“山東自古就多盜寇,流放了也好,他在徐州、海州做許大的生意,自然不喜這些草寇礙事。”

“不,不,你弄錯了,不喜草寇礙事,可以流放邊疆,爲何要流放海外……”

蔡京對這個問題頗爲不解,不過周銓既然通過蔡行提到此事,他也同意給予方便。

不僅是他,各家在棉布商地中參了一份子的勢力,都以爲周銓是爲了方便在京東推廣棉花,故此也紛紛出力。

資本這玩意,一但抱成團追逐利益,立刻就展示出極其可怕的威力。大宋最有權有錢的十餘家聯手,便是皇權,也要讓上三分,更何況皇權本身,如今也暫時在這個勢力聯盟之中。

於是整個京東兩路,迅速行動起來,往常懶洋洋不出力的官兵們,在各家將官的催促下,紛紛開始清剿草寇。

僅僅是兩三月功夫,便有數千餘名各式寇賊被緝拿,然後一齊給塞到了海州。

這些“寇賊”倒有大半都是些山民、漁民,平常時節遵紀守法,但有機會也會對落單的行人客商下手,還有許多,乾脆就是些坑蒙拐騙之輩。說他們無辜定然是不對的,但若說他們真有什麼大惡,除了少數手頭有人命者之外,倒未必真有什麼大過。

不過到了海州,就由不得他們了。

“據我所知,這些人到海州之後,便被運上了連島,此島據離陸地約是十餘里,即使是善泅水者,亦難以游回,況且還有水師官兵把守!”

梁山寨中,最上首的位置,綽號“兔兒”王倫高居其上,白淨的面龐上,喜怒不顯。

在他的左側,是身高健壯的一個黃臉大漢,三角眼中閃動着殘忍的光芒。此人姓高,名渾,綽號高腿子,原是沂蒙山裡的悍匪,如今迫於朝廷清剿之勢,離開了沂蒙山,帶着忠心的手下投入了梁山寨。

在他的右側,則是周銓的熟人之一,動手殺了向家父子的何順。因爲殺的是國舅親戚,他在山東諸匪中也算是出了名,當初來投梁山寨,立刻就得了二頭領的位置,不過後來高腿子來了,他自動讓賢,將二頭領之位讓給了高渾。

何順再一邊,同樣是周銓的一個老對手,雖然未曾照過面:原臘山寨的軍師“活諸葛”餘陽。臘山寨寨主史鶴與他在亂軍中失散,史鶴目標大,被周儻追上陣斬,他卻乘機逃得性命,帶着一批從彭城中擄來的財寶投靠梁山寨,因爲獻上珍寶的緣故,他再度得到軍師這個職位。雖然沒有當初在臘山寨時地位那麼高,但也讓他頗爲滿意。

在他們面前,站立在上侃侃而談者,同樣是周銓的老熟人。

盧進義、燕小乙!

“區區一介海島,聚集數千精壯,島上守備之人,也不過是數百罷了。只要我們能夠接近海島,將這數百殺散,那麼這數千人便全是我們的兄弟。”

盧進義又侃侃而談,比起當年在京師時,他要稍瘦了些,更顯得骨骼寬大,在他旁邊,燕小乙默不作聲,象個影子一樣亦步亦趨地跟隨着。

“你說的沒錯,但這一切毫無意義,我爲何要去與周銓對上,這頭餓虎,吃人不吐骨頭,我們在梁山寨好端端的,幹嘛要去招惹他?”

得了示意,坐在高渾身邊另一側的一位頭目站起身來,向盧進義質問道。

對付周銓,風險太大,如果沒有足夠的理由,根本不會有人去做。

“在山東清匪,是這廝一手鬧的,諸位,他已經鬧得你們都沒有活路了,如今羣雄並滅,唯餘梁山寨,正是周銓的眼中釘、肉中刺,諸位覺得他會放過你們?”

京東兩路大小賊寇,基本都被剿滅了,許多人無處可逃,便來投梁山寨,這半年裡,梁山寨的規模足足擴大了四倍,寨中人馬,從最初的不足兩千,到現在數個分寨合起近萬。事實上官兵也試圖來剿梁山寨,只因爲此寨地形不利進剿,寨中青壯又多,所以等閒不敢輕動,再加上梁山寨除了收容亡命之外,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罪狀,至少苦主不來告狀,官府便轉爲無視。

反正王倫雖然擁衆近萬,卻不是個膽大的,甘心呆在山裡濼中種田捕魚,衆人也落得安生。

“另外,諸位都知道西城所麼?”盧進義又道。

衆人頓時騷動起來。

將後苑作的楊戩想要弄錢,胥吏杜公纔給他出了一個餿主意,說動趙佶成立西城所,專門負責括檢公田。說白了,就是將老百姓這些年來開闢出來的荒地、相互交易遺失了契文的私田,全部都收歸國有。

名義上是收歸國有,實際上還不是落到了楊戩等人的口袋裡,而百姓想要討回自己的田,唯一的辦法就是往經辦人手中塞錢。經辦人得了錢,自然要孝敬楊戩,而楊戩又可以向那些豪門大族賣人情,再收一筆謝禮。

“括田之策,便有梁山濼,不但湖畔耕地,便是山林湖澤,都要收歸官有,在山上樵砍一樹,在湖裡釣起一魚,都得向朝廷上稅,諸位……莫要自誤!”

此事一說出,這大廳中的寨中頭領,都躁動起來。

和臘山寨一般,梁山寨不可能將所有人都聚集在一座山寨之中,而是包括湖中島嶼、湖畔山區一大片地方立有二十餘處山寨、水寨和村落。這些人靠着山水而食,若是真將這八百里梁山濼收歸國有,讓他們去繳稅,天性自在的他們如何願意幹!

“安靜,安靜!”見周圍一片議論紛紛,王倫示意了幾回,但衆人還是在吵嚷,他不得不起身大叫,這才靜了下來。

王倫心裡覺得有些不妙。

他並無大志,在山寨中當個土豪足矣,而盧進義此人也讓他不喜。故此上回盧進義搞什麼抓週大會時,他理都不理,結果證明他是對的,上了盧進義當的史鶴,如今骨頭都爛沒了。

“諸位可曾想過,若是真舉事,那可就是造反,此前官兵不來剿我們,是因爲我們尚未舉旗……造反是抄家殺頭的生意,便是如同他說的一般,舉事成功,攻下連島,甚至攻下海州,那又能如何?臘山寨的史鶴還奪了彭城,結果還不是身死族滅,連個全屍都沒落下……諸位兄弟,我爲寨主,可不能讓諸位兄弟的身家性命去冒……啊!”

王倫正揮手說話,在他身後,高渾起身,突然間拔出腰刀,從背後一刀捅了進去。

刀自王倫的後背刺入,從前胸穿出,王倫正說得興起,覺得胸中疼痛,低頭一看,然後慘叫起來。

高渾一腳踹翻了王倫,不理睬尚未完全斷氣的也,而且舉着血淋淋的刀:“我受夠了這沒種的軟貨,諸位,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我願奉盧大哥爲寨主,反了!”

原先隨他而來的沂蒙馬賊,都是跳了起來,齊身高呼:“反了,反了!”

餘陽帶着臘山寨的餘黨,也同樣手足狂舞,大叫:“反了,盧哥哥當寨主!”

何順臉色慘白,看了看左右,見已經有人揮起兵刃,向王倫親信殺去,其中還有人殺氣騰騰,向着他逼來,他頓時也跳起:“反了,我也願尊盧進義哥哥爲寨主!”

三二二、戰爭債券(三百月票加更)三一五、濟州賊?三三九、侯秀吉與****喜二郎一零一、私利五二九、我願爲周公做此事六二零、一本正經九八、真假妙計三二八、我有計矣五八六、靈堂之變四四五、開誠佈公四五、你啊,太簡單太幼稚二五、沒相好,懶洋洋一四六、徐處仁到來一六八、大航海時代的先聲三四二、你們爲什麼投降三二零、填坑者張擇端二八五、救美!(第三更奉上,求票票~)四二、三個條件二六二、你想和我爭餘里衍?三三一、蕭嗣先的木柴五一四、耶律延禧與阿骨打二六三、來自中原的仁義之師一三二、雷擊案五十、你看我是誰五六零、楊再興的新任務二三二、高麗國王二九五、身不由己六零四、明君四二五、敗訊一二三、冰冷徹骨八六、出這口惡氣第551章 五五一、血肉之峽三一一、名爲周銓的陰影六零五、求和十、街頭戲鼓,不是歌聲(3)三四、死心塌地一五四、人生在世,總得做蠢事五九一、新百家爭鳴三九七、裝瘋三六三、大戲餘聲四三五、宗室又有新招數四八四、風雲應天六五、熬上一熬九二、女真人六二四、幾隻書蟲三十、吃不得苦三七二、他又要折騰誰了一一六、榮華堂二零零、三重三九二、此患不可不除五一二、報道員見聞錄一三二、雷擊案五八零、弩刺一五六、一起上二一、大小和尚各幾人四一七、牽一髮而動全身二二一、兵臨一三九、彭城夜變六二九、最後的衝鋒三十、吃不得苦五七八、大學之城四四三、周銓有妖法九四、童貫與阿骨打的眉目傳情四九一、相向而行九九、亂戰四五二、不願爲帝,願爲富家翁二三一、十條條約五二零、血雨腥風前夕一三一、太守的爲難六一八、大瘟疫五六七、森然發冷二六四、溫暖二一三、滾(也是給所謂的南海仲裁)四八五、金人會瘋吧五九三、嘔心瀝血一五一、劫富濟貧四九五、撼山易,撼漢軍難三零二、作死之路上狂奔的兀朮(會飛的小朋友打賞加更)一八五、被捕一二一、歹路二一九、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四二三、不可改變二三八、割地賠款稱臣納質二二七、漫山土雞二六六、驚駭一零二、風頭四零二、漫盈四三五、宗室又有新招數五零五、推炮來三二、風雲突變二八九、梟雄三七零、或以子爲使,或以父爲使五二二、跪二七二、陛下大喜三七四、摩尼聖教,替天行道五一七、室中碩鼠識廈傾一零一、私利一零二、風頭五七五、華夏帝國第一次御前圓桌會議五三五、消息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