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三、破門

“果真如此?”

面對着秦檜,趙桓仍然有些猶豫不決。

在場的除了秦檜,還有張邦昌。秦檜看了張邦昌一眼,其人會意,上前道:“確鑿無疑,陛下,宗澤若不是與周銓勾結,如何會在周銓來臨之日,便引發炮臺之事,陛下不防派人去查,周銓此時在城中必有異動……”

這一點其實不用調查,周銓也肯定是有異動的。

周銓來京城,肯定是有所謀劃,否則怎麼會這個時候來?秦檜和張邦昌可以肯定,他在京城要攪風攪雨,所以一查就一個準,只要說動趙桓去查就是。

不過趙桓仍然下不了決心。

趙桓這個人,可以用曹操對袁紹的評價來評價:色厲而膽薄,好謀而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

他對周銓的不滿,既有耿南仲等人灌輸的結果,更大程度上,還是年齡相近者的嫉恨。周銓越出色,他就顯得越平庸,他無法讓自己變得更傑出,唯有想法子讓出色的周銓消失了。

可是當真正機會到他面前時,他卻難以決斷:這一步邁出,再無回頭之路。

真激怒了周銓,又沒有按秦檜與張邦昌所說,將周銓抓住,那麼周銓一怒之下,大宋的江山社稷還能保住麼?

趙佶時有信心,一是沒有看到周銓的護衛軍戰力,二是那時西軍主力尚在,禁軍數量甚衆。而此時趙桓手中依靠的,只剩餘京中原本充作依仗的不足兩萬兵力,再加上臨時招募的一些民壯,總共加起來還不知道有沒有五萬人。

見趙桓還在猶豫不決,秦檜知道不能等了。

“陛下,這是千載難逢的良久啊,周銓不在他盤踞已久的地方,而是來到京師,只帶了兩百人,陛下手中卻有五萬忠於陛下的軍民……”

“擒了周銓,外頭的金人如何?”趙桓打斷了秦檜的話。

原來他猶豫並不是因爲不願意抓捕周銓,而是還擔心外邊的金國,若是和議不成,他還需要周銓出來收拾局面!

秦檜心念電轉,立刻明白他言下之意,當即一笑:“陛下,金人之君阿骨打被周銓所擄,若陛下以周銓賜金人,金人自會解圍,甚至連朝廷的歲幣年貢都可以省了!我料想金人,定然會同意這一條件!”

“正是,金人得了周銓,可以拿他威脅,逼迫周銓部下放回金主,也可以拿他性命,從其部下手中索要錢糧。而周銓部下忠於他者,必然會不顧一切來救援,金人要面對周銓部下,哪裡還有餘力來攻汴京?”張邦昌在旁搭話,眼中也是興奮之色。

他是被秦檜說動,知道周銓當政,他們這些舊書生將再無用武之地,這才如此賣力。在他看來,周銓對他們的威脅,要遠勝過金人,畢竟金人要統治中原,還需要藉助他們這些舊書生之力,而周銓是要完全甩開他們獨自行事。

聽得這裡,趙桓終於下定決心了,他貪小利而忘命,此前抓捕周銓的種種危險,都被如今將周銓送給金人的好處所遮掩,讓他膽子大了起來:“既是如此,那還等什麼……張邦昌,朕命你爲使臣,授你宮禁衛士兩千,去將周銓擒下!”

張邦昌瞠目結舌,好一會兒後結巴地說道:“陛下,臣是文人,不通兵法……”

“只是去捕人,要通什麼兵法?”

“可是周銓身邊有二百護衛,個個都是沙場老卒,極是悍勇,欲擒周銓,靠着這兩千宮中禁衛,怕是拿不下啊。”張邦昌叫苦道:“臣是文臣,倒不懼死,但是若沒有擒住其人,反倒打草驚蛇,誤了陛下大事,恐爲不美!”

這話有道理。

想到周銓走脫可能的後果,趙桓頓時又膽怯了,方纔鼓起的勇氣蕩然無存。他喃喃地道:“要不……暫時罷了,等待日後?”

“陛下,不能啊,日後周銓身邊就不是兩百人,而是兩萬人了,想想岳飛與韓世忠部!”秦檜叫道:“陛下何懼周銓現在身邊的兩百人,張侍郎文官不可與之鬥,聽聞工部尚書樑祖揚,深諳軍事,素來忠義,曾有應天府之大勝勝績,可遣之爲帥,令其督帥萬人,前去捉拿周銓!”

這位樑祖揚,就是在應天府外撿了護衛軍的便宜的那一位。他在援應天之戰中逡巡不前,實際上並無寸功,但回到京師後卻是自吹自擂,被趙桓拔爲工部尚書。原本孫傅垮臺之後,他是最有可能接任兵部尚書一職的,只不過他自家知道自家事,竭力推辭,而是舉薦了宗澤。

此時趙桓聽到他,略略有些心動。

“對,樑祖揚麾下有數員悍將,皆爲百人敵,正合去擒周銓!”張邦昌也推薦道。

所謂樑祖揚麾下的數員悍將,其實在樑祖揚返回京師後,就拔入宮中禁衛,也就是張俊、苗傅等人。

“還有一人,也可用之,京城四壁都巡檢使範瓊,出身行伍,素來忠義,勇猛過人,亦可用之。”張邦昌想了一想後又舉薦一人道。

趙桓聞言再不懷疑:“那好,朕這就手書密旨,你們……張卿,你去尋範瓊,秦卿,你去傳樑祖揚!”

張邦昌與秦檜對望了一眼,目光之中,皆有喜色。

他二人領旨而去,趙桓獨自在書房之中,背後轉了好幾圈,然後喃喃問身邊的太監:“你們說,此事能否妥當?”

“官家聖明,所信重者皆是文學之士,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自然是……”

那太監搜腸刮肚,想要拍馬屁,可是說到這時,卻聽得外頭傳來有如波濤一般的聲響。

太監張大嘴巴,雖然趙桓爲了顯示自己與驕奢的上皇趙佶不同,不肯住進艮嶽,但是這皇宮規模也是很大的,怎麼會有這麼吵鬧的聲音?

“怎麼回事,金人打來了?”趙桓喃喃道。

這不可能,金人打來的話,他早就有消息,那麼一定是宮外出了什麼變故。

想到這,他下令道:“派人去看看,爲何宮外如此喧譁,甚至驚擾聖駕!”

不必派人出去了。

此時雖然是夜晚,可是皇宮南門之外卻是燈火通明,足足上萬百姓,高舉着玻璃馬燈或者是火把,聚攏在一起,而且這人數不是極限,越來越多的人聞訊趕來。

不僅是普通百姓,京中的鋪兵、差役,這些原本該向上頭告變的基層維穩力量,此刻也都加入了百姓當中。

這也是趙桓最近搜刮狠了的緣故,他爲了湊齊給金人的金銀布帛和馬匹,當真是在京是刮地三尺,就連寺廟裡的佛像,都要刮一層金箔下來。

周銓便在這人羣之中。

事情到這個地步,他帶的區區二百人,根本無法控制住局面了。

他只能順勢而爲,這場洶涌的浪潮既然掀起,就不是任何個人可以阻攔的,他唯有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這場浪潮儘可能起到好的結果,而不是差的。

“我們要見皇上!”

“請陛下出見!”

“放了宗尚書!”

“請濟國公執政,主持京師防務!”

衆人七嘴八舌羣情激憤,宗澤被捕的事情是導火索,他們氣勢洶洶,而皇宮外的禁軍則面色如土——哪怕皇宮至今還保留數千人的衛隊,可是面對這麼多百姓,他們一來不敢下手,二來也知道,一動手必是火上澆油。

正好此時,奉命去傳召樑祖揚、範瓊的秦檜、張邦昌二人出了宮門。

他們出來時,圍着的百姓還以爲是皇帝派人來與他們接洽,頓時圍上去,張邦昌與秦檜見此情形,轉身想要躲回皇宮中,可是他們峨冠博帶,哪裡有一身短小精悍的百姓動作快,立刻被拉住。

而宮門前的禁軍,也巴不得有人轉移注意力,對他們的救援不力,所以看着二人就落到了百姓手中。

最初時百姓還是很客氣,只不過這成千上萬的人再客氣,對秦、張二位來說也是極大的壓力,特別是秦檜,他做賊心虛,極度恐慌中不免想要掙開逃走。百姓被他推搡了幾下,頓時怒火中燒,衆人伸手,七手八腳將他的一身官袍扒了下來。

與官袍一起被扒下的,還有趙桓所傳的旨意。

既然要動兵,特別是要對周銓動兵,只靠着秦檜與張邦昌兩人的嘴巴是說不動樑祖揚、範瓊的,他們還必須要拿出證明,這最好的證明,當然是皇帝的聖旨。

那聖旨到了百姓手中,自然有識字者湊上去看,只見上面最初還很正經,但到了中間,卻寫道:“察知濟國公周銓,不思皇恩,有背忠義,跋扈不法,胡作非爲,內懷不臣之心,與宗澤結黨,外有擅權之事,壞盟國之好。念及其人立有微功,朝廷一直不忍誅之。此次入京,懷有異志,着工部尚書樑祖揚督師緝拿,徹查此事。”

那識字之人看着看着,驚怒交加,大聲唸了出來。原本吵吵嚷嚷的百姓都安靜下來,聽得他這樣唸完,大夥都是暴跳如雷。

“才擒宗尚書,又拿周國公,虎狼尚在外,安藏我良弓?”有人哭嚎着道。

“還有一人,那廝身上是什麼,看看,一定也有聖旨!”更多的人叫道。

於是張邦昌也捱了一頓打,然後被扒下了衣裳和聖旨。

“着四壁都巡檢使範瓊,擒拿周銓同黨,如有反抗,可斬於當場……”看到這份聖旨上的內容,衆人更怒了。

“破門!”董長青盯着皇宮,振臂一呼。

“破門!”成千上萬的百姓齊聲高呼!

第553章 五五三、望風而逃一二六、意五六二、鄧艾故道五三五、消息傳開二七零、滿心淒涼三一三、宋江的基情五零一、勾結七十、勾當修內司水泥窯務三一七、天皇家的亂X秘史五六二、鄧艾故道五一五、犯了中二病的皇帝趙桓六九、奸臣,倖進小兒!二三、背叛者狗賤種一三八、意外生亂七六、利益聯盟四八七、耐心三七八、所有人都是勝利者六十、炙手可熱周小官人二一八、難兄難弟三九五、苦根藤上結苦瓜三九七、裝瘋六零三、反攻四零五、全方位的優勢三四七、肺要氣炸五一一、兩個戰場四五七、丈人對丈母三八八、趙構二進狄丘城四九一、相向而行二六六、驚駭三四八、兩相離忘再無恩義四二零、齊人之福不好享三九三、不速之客三五七、吾道不孤,則事必濟矣六零三、反攻三五二、色膽包天一四九、學士,你怎麼這樣想不開一八零、土豪,和我做朋友吧五零七、由死氣活一八五、被捕第536章 五三六、身價五萬銀圓第542章 五四二、屈服二八八、習慣性造反的摩尼教六二一、大吃貨帝國的會師四、香車系在誰家樹(4)五七二、被告周銓八八、你有錢嗎三四九、剪徑五九四、從狂妄到衆望所歸第542章 五四二、屈服五八三、周銓的大忌諱六十、炙手可熱周小官人四八六、隱忍四六零、好大的世界二九九、兀朮鬧事四九一、相向而行四二八、奉承五七二、被告周銓二零零、三重五二五、奸臣之死一四四、知人善用四九九、第十二道金牌金檜四九三、伏擊與反伏擊三七八、所有人都是勝利者二六五、他們在等那個叫周銓的宋人二三六、千年變局(第三更達成)四一、狹路相逢二八一、救美?十九、砸場子五六九、莫須有五三四、比北風更冷二四九、換衣一六四、池州樑庭芳五六二、鄧艾故道二三五、五國城新制三五五、一個人頂十個師四三五、宗室又有新招數一三一、太守的爲難二六八、鋼鐵撞上瓷器六二七、污點二五六、毒計八九、大宋版經濟特區五六一、西京陰謀三一一、名爲周銓的陰影二零五、借兵(又是四更一萬二千字)八六、出這口惡氣一六零、許久未見那小郎二三八、割地賠款稱臣納質二八零、一日賭豪一四一、功臣與罪人五一四、送你與阿骨打團聚四八八、外圍一五零、京師的關注三八六、圖窮匕現四八八、外圍四二三、不可改變一五四、人生在世,總得做蠢事二四六、皇家商會?十五、街頭戲鼓,不是歌聲(8)三七五、豬養肥了,自然要殺四零一、我喜歡一個蓋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