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三、嘔心瀝血

胡安國父子迴應天爲楊時去辦喪事,但是這邊的論戰卻還在繼續。

在無法抹去實學對社會進步作用的情形下,朱震只能拋出儒學爲體、實學爲用的說法。

在他看來,拋出這種觀點,已經是儒家對實學的重大讓步,若能更進一步,將實學也納入儒家體系,那就更完美了。

只不過,他們還是習慣性思維了。

在他們看來神聖至尊的儒家,在實學看來,卻不過如此。當他們提出儒學爲體、實學爲用後,對方立刻反擊,既然實學可以解決的問題,儒學解決不了,而儒學能夠解決的問題,實學也可以解決,那憑什麼人家還把學術的正統位置讓出來?

換言之,實學完全可以不帶儒學玩,就算要玩,也應當是實學爲體、儒學爲用,將儒學只限制在倫理道德領域,連政治領域都不允許儒學掌控。

對朱震來說,這是致命一擊。

甚至對整個儒學諸派來說,這都是致命一擊:對方完全可以撇開儒學單幹!

當夜儒家諸派又湊在了一起,開始商討對策。

提出儒學爲體、實學爲用的朱震,此時已經失魂落魄,整個人的精氣神彷彿都被抽空。

不僅是他,儒學其餘諸子也是如此。

外邊年輕人們爭論得熱鬧,這裡邊卻是一片死寂。

見此情形,侯仲良長嘆了一聲:“事到如今,只有啓用備用計劃了。”

提到備用計劃,衆人神情都是慘淡,所謂備用計劃,不過儒家傳諸海外,避免華夏本土的過度壓制罷了。但是入華夏則華夏,入夷狄則夷狄,他們到海外去後,如何適應當地情形,也需要衆儒生一代又一代的摸索。

哪裡比得上在華夏科舉制度之下,只要肯讀書,就有官做有地位來得好!

見衆人如此情形,譙定皺眉道:“聽胡宏所言,楊公臨終之前,似乎想到了什麼,只恨楊公未來得及說出來,若能知道楊公臨終前所想,或許我斯文一脈還有生機。”

他隨口一語,侯仲良聽者有心,原本催促衆人商議備用計劃的,此時眼前卻閃了閃。

若說在座諸人中,誰最瞭解楊時,恐怕就是他了。

此後洛學諸子各自提出建議,有死守善道退隱田園的,有遠赴海外東渡日本的,也有贊同侯仲良的建議,參與到周銓準備的“燃燒遠征”者,倒是侯仲良自己,一直冥思苦想,未曾說什麼。

衆人商議之中,漸漸有了些眉目,此時座鐘上的時間已經到了晚上十二時,衆人當中許多都年長體衰精力不濟,因此紛紛散去睡覺。

譙定也要離開,卻發覺侯仲良端坐冥思,遲遲未有反應。他還以爲老人家倦極睡着,上前輕輕呼了聲,侯仲良睜開眼,向他擺了擺手,請他自己先去休息。

譙定見他神情肅然,應該是有大事,也不敢打攪,當下先回房去睡了。侯仲良自有門人子弟服侍,也用不着他太過擔憂。

但當數個小時之後,他起夜尿時,發覺衆人議事的大客廳仍然亮着燈光,他披衣而來,就見侯仲良仍然在此,不過已經趴在案几之上奮筆疾書。

譙定心中好奇,緩步進來道:“侯兄,莫非你一夜不曾入睡?”

侯仲良擡頭看了他一眼,沒有答話,又奮筆疾書起來。譙定湊上前去看了看,他年紀也不小,但視力還很好,外表看上去和三十餘歲沒有什麼區別。這一看,纔看了數十個字,他的心就突的跳了跳:“這……這……”

“咳咳咳……”他纔要繼續問去,卻聽到侯仲良開始咳嗽,隨着這咳嗽,一滴殷紅的血跡,出現在白紙之上。

譙定心中大急:“侯兄,侯兄!”

他的呼聲驚動了侯仲良的弟子晚輩們,原本在旁侍立不敢打攪的,也紛紛湊上來,可是侯仲良擺了擺手,將衆人趕開,繼續開始寫了起來。

每寫數十字,他都要咳嗽幾聲,那紙上便會沾染血跡。

最初時譙定還要在旁勸說,侯仲良好不容易停筆,擡頭含糊地說了句:“個人事小,道統事大,楊公遺恨,侯某補之。”

譙定渾身一顫:“你想明白了?”

侯仲良不答,又提筆書寫,彷彿是害怕多浪費一秒時間。他越寫越快,最初時還是行楷,可寫到後來,變成了狂草,譙定跟在身後識辨,也只能結合前後句,認出其中十之六七。

看到侯仲良這模樣,他的弟子晚輩一個個熱淚盈眶,譙定也是肅然起敬。整個屋子裡,除了呼吸之聲,就是侯仲良時不時的咳嗽聲,或者是換紙時的刷刷聲。

但一聲座鐘的報時鳴聲,打破了大廳中的寂靜,這鐘聲一響,侯仲良手中的筆叭的一下落在了紙上,他呆呆看着自己寫的東西,然後一口鮮血又吐了出來。

“侯兄,侯兄!”譙定慌忙扶住他,侯仲良搖了搖頭,呵的笑了一聲。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原來濟王想做的是這個,好大的野心,好大的抱負!”侯仲良慨然一嘆,然後做了一個讓所有人震驚的舉動。

他打開馬燈的玻璃罩,將自己嘔心瀝血寫出來的東西塞了進去!

火苗瞬間升了上來,將數張紙都吞沒了,譙定慌忙來搶,卻只搶到了幾張半殘的紙。

桌上剩餘紙稿,侯仲良也是將之揉成一團,扔進了硯池之中,任那墨汁將之浸染。

“侯兄,你這是做什麼?”譙定叫道。

“我在做無用功……濟王做這國是論戰……以儒學注實學,以實學注儒學,儒實何有彼此?”

他這莫名其妙的話,聽得譙定耳中,卻如黃鐘大呂一般,讓譙定整個人呆了。

“不,不,他氣魄還大,以百家注實學,以實學注百家……我們不過是在他掌中作舞罷了!”侯仲良說到這裡,將身體一挺:“還是去海外……”

說到這,他又劇烈咳嗽起來,而且與方纔不同,他咳得不停,越來越多的血從口中涌出,周圍衆人七手八腳將他扶平放下,還要再問時,卻發現他也已經死了。

譙定手裡緊緊抓着三張燒了一半的殘紙,那上面還有侯仲良的血跡與文字。

短短數日之間,儒學兩位大家殞命!

雖然這與楊時、侯仲良都已年邁有關,但是,這也是他們爲了此次論戰殫精竭慮透支過度的結果。

“侯仲良也死了?”

早晨與周宇一起喝粥的時候,周銓得到了這個消息,他對侯仲良這老頭兒還是有些好感的,他與他的徒子徒孫在穩固日本方面,出了不少力氣。

“是,據說徹夜未眠,在寫什麼文章,然後到凌晨之時,又自己將稿子毀了,只有少部分還留下來,都是如何將實學與儒學合而爲一的觀點。”

“將儒學與實學合而爲一?”周銓揚了揚眉:“看來他們總算明白我的意思了。”

以實學,吞併儒學,這纔是周銓的真正目的!

華夏文化,此時高於世間任何異種文明,儒學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弊端,但毫無疑問,它是構成華夏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甚至可以說,經過兩千年儒家學者們的鑽研推廣,它已經深入到華夏百姓的日常生活點點滴滴之中了。

想要將之徹底根除,既沒有這個必要,也沒有這個可能。完全屏棄了儒家的華夏文化,就未必還是華夏文化了。

故此論戰的目的,從來不是消滅儒家,而是要將那些所謂的儒學大師們從固步自封中打醒,讓他們意識到,時代不同了,不要指望着靠聖人之言就能治理天下。

華夏學者,從來不缺乏聰明人,只要點醒他們,他們自然就會去學習去鑽研去探索,用不了太長時間,就會形成一套即使離開了周銓的先知先覺,仍然能夠運轉順暢的體系。

當然,周銓覺得,只是如今這種程度的敲打尚且不夠。

他放下手中的湯勺,略一沉吟,對眼前的白先鋒道:“你替我去一趟表示弔唁,另外,和於老先生說,可以把那東西拿出來了。”

白先鋒笑了笑:“若真拿出來,這論戰可就結束了!”

“到這個時候,也該結束,勝負已分,何必要將那些老頭兒全部逼死?”周銓笑道。

如果國是論戰繼續下去,儒學各派的老頭兒們真有可能全部累死,畢竟實學可以提出來的問題太多,而儒學在千餘載的應用中,也曝露出了太多的破綻。

因爲侯仲良的去世,這一日的論戰推遲了一個小時,等到諸家盡皆到場之後,以往向來後發制人的實學這邊,於湯臣站了起來。

“今日有一奇物,請諸位觀看。”老先生年紀同樣不小,不過比起儒家那邊要老人家親自上陣,他這幾天輕鬆得緊,大多數時間都在打瞌覺。如今他站起當先說話,讓原本懷着哀兵之心的洛學和兔死狐悲心態的儒家其餘派別都是心中凜然。

在侯仲良去世、胡安國離開、朱震頹然之後,譙定成了洛學這邊的定海神針,他原本精研易理,對於禍福看得很淡,可現在卻也忍不住緊張起來,盯着眼前的於湯臣,想要弄明白他的葫蘆裡賣什麼藥。

“諸位若能解釋得通此物,那麼我們實學甘拜下風,若是解釋不通,那麼還請諸位從此奉實學爲正統。”於湯臣兩句話就圖窮匕現,表明這將是此次論戰的最終決戰!

四七一、兀朮的毒計五零一、勾結二一九、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一八四、名爲朱勔第536章 五三六、身價五萬銀圓二二二、應對四零九、大忠大奸三四一、念念不忘的火炮來了四五四、有女懷春一九五、風雲起耽羅九七、拼命一搏一六四、池州樑庭芳四九三、伏擊與反伏擊五五五、逃無可逃第548章 五四八、各懷鬼胎六零四、明君四三九、避而不見一四六、徐處仁到來五九、大三輪四一二、土豪劣紳們的新招數六零八、志向:總理大臣或實權尚書一六五、給我一個支點,我要撬起大宋五六七、森然發冷一五八、快哉快哉三六二、大師級選手的神補刀四四五、開誠佈公七七、見與不見四七六、老臣愚笨,倒有一策三一一、名爲周銓的陰影九七、拼命一搏三七三、哪和哪七七、見與不見三八七、農會在行動一三三、段銅二九三、忙殺人四一、狹路相逢六二四、幾隻書蟲一六四、池州樑庭芳一三六、不打折扣五七四、欲與天下讀書人爲敵三六六、趙構一進狄丘城三九三、不速之客三一五、濟州賊?四一三、國勢三零三、更作死的日本朝廷四四零、趙構三進狄丘二七四、是兒最無情也五九六、各謀百年四二、三個條件三零六、兩個李寶一八二、倚仗爲何三五、畫風突變二四、秀州張順三十、吃不得苦五八零、弩刺三四七、肺要氣炸八八、你有錢嗎三五九、登聞鼓響五八八、斷尾避嫌五七二、被告周銓三七二、他又要折騰誰了二八三、高衙內的抉擇六一八、大瘟疫六五、熬上一熬九三、我是你叔父啊五七七、大日耀天四一四、簡單三二八、我有計矣四二、三個條件五一八、無面深仇四五九、趙構與岳飛二七五、吾子如何(感謝武陽打賞加更)五一五、犯了中二病的皇帝趙桓二六一、我要娶!我要嫁!四三八、孽子二四三、終身不是一場交易六一七、不可仁慈四八三、復仇機會四六九、一時羞惱四五六、不靠譜的丈人三八五、風水四九九、第十二道金牌金檜十、街頭戲鼓,不是歌聲(3)一九三、外交無小事三九四、抓人二三零、負心之國二二零、狂信者二五五、史石頭聞見錄三五一、沒有反意三零九、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五一六、牆上蘆葦知風勁一四二、煽動二二六、仙術妙法三一二、如之奈何三七七、牆倒衆人推二零五、借兵(又是四更一萬二千字)四五、你啊,太簡單太幼稚二五一、蜀國公主的男人五零一、勾結四八四、風雲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