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我是你叔父啊

耶律餘里衍年紀不大,可身體長得早,身高雖然比周銓差大半個頭,但周銓的身量原本就高,不遜於成年人。更何況,耶律餘衍有一雙修長筆直的腿,這讓她身材更顯,亭亭玉立。

故此,那羣生女真看到了,不免都多溜兩眼。可唯有那一騎,不僅多看,還停了下來,然後用生硬的契丹話問道:“是哪家的女郎?”

“該死的女真奴,給我抽他!”耶律餘里衍頓時大怒。

她的護衛衝過去,舉鞭便抽,但那女真人動作非常靈活,不但閃開這一鞭,還反手抓住了那護衛,直接將他掀下了馬。

“大膽,殺了他!”

耶律餘里衍方纔的怒還有些假,但現在是真怒了。

在她心中,有如賤奴一般的女真人,竟然敢反抗!

還是周銓一把拉住她,要不然,她自己都要衝出去。

“我乃完顏部烏雅束,這傢伙不懂事,還請貴女原諒。”耶律餘里衍還在發怒,那些女真人中最年長的一個回了過來,他抽了那女真蠻子一記耳光,將他舛傲的頭摁下去,然後用生硬的契丹話道。

“你就是烏雅束?”

完顏烏雅束,乃是女真完顏部的首領,因爲爲大遼屢立戰功,繼承其父之職,爲遼國封爲節度使。

他的幾個兄弟,也都被封爲詳穩。這次春捺鉢,完顏部正是大遼重點威懾的女真部族之一。

看到這一幕,耶律餘里衍總算出了點頭,氣看了周銓一眼,發覺周銓一直皺眉,心頭不免一顫,想到周銓很討厭她動不動就用鞭子抽人之舉,於是決定放過這些女真人。

至少在周銓面前,要放過這些女真蠻子,等回到父皇身邊後,立刻告他們一狀!

打定這個主意,耶律餘里衍收斂了一些怒火,哼了一聲道:“看好你的人,大遼天子在此,當心滅族之禍!”

完顏烏雅束聞言連連點頭,小心翼翼陪了不是,看了耶律餘里衍一眼之後,他又揮揮手,隨從立刻獻上一個木盒子。

“舊年所獲,算是我們向貴女陪罪,還請貴女賞玩。”

自有侍衛將那木盒子接了過來,那木盒子看起來甚是粗糙,打開之後,裡面卻用絹綢爲襯,託着兩顆碩大的珍珠。

這是東珠,據說乃是天鵝捕食蚌貝之後,存於喉中,然後女真人用海冬青再去捕捉天鵝,從而才得手。雖然周銓不信這種說法,但其珍貴,卻是毫無疑問的。

即使是耶律餘里衍,也少見這麼大的珍珠,她目光炫了一下,然後將其中一顆拿出來,遞到了周銓手中。

“我們一人一顆。”她柔聲說道。

在她看來,從女真人那裡拿東西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周銓卻注意到,那些女真人中幾個年輕的,包括方纔惹事的那位,目光中都有掩飾不住的怒火。

“不白拿你們的東西。”周銓笑了笑,同樣用生硬的契丹話說道,然後向不遠處遊蕩的狄江一招手。

狄江立刻竄了過來,同樣拿出一個盒子,只不過這個盒子比起女真人的可要精美得多了。

盒子裡裝的是小瓷瓶,而瓷瓶中自然是雪糖。此次北來,周銓早就打定主意,準備好許多這樣的小瓶,準備用來送禮。故此,狄江隨身都有攜帶。

女真人面面相覷,他們還沒有遇到過遼人拿走他們的東西不白要的。

見他們發呆,耶律餘里衍怒道:“怎麼,嫌我給的賞賜不好?”

“不敢,不敢,貴女的賞賜,怎麼會不好!”完顏烏雅束恭敬地接過木盒,然後告罪離開。

他們走得遠了,方纔惹事的那女真人不服氣地道:“我只是想知道那女郎的姓名,是何家之女,她們這些傢伙,有什麼可以狂妄的!”

“當心你的嘴,鶻沙虎,你不要在這裡惹事……阿骨打,管好他!”完顏烏雅束厲聲道。

跟在他身邊的完顏阿骨打卻也昂起了頭:“遼人的虛實,我們早就看透了,他們不過如此,兄長你根本不用怕他們!”

此時女真人尚未建國,完顏烏雅束雖爲都勃極烈,卻還不能完全掌控部族,更何況阿骨打乃是他的弟弟。

嘆了口氣,烏雅束道:“大遼雖然虛弱,但它太大,我們女真勇士雖然不怕他們契丹人,但是我們人太少,我們還要忍……等我死了,阿骨打,你們就不用再忍了!”

不知是不是被這羣女真人壞了心情,第二天耶律餘里衍就沒有再來尋周銓,倒讓周銓少有的安靜了一天。第三日,便是此次春捺鉢的頭魚宴,恰好是晴天,故此一大早,周銓、鄭允中、童貫等宋國使臣,就隨着遼國的館伴一起,來到了混同江上。

此時江上已經豎起了大帳,有軍士在大帳前鑿開四個洞,中間的冰眼鑿透,讓空氣得以進入水中,外圍三個冰眼則不鑿透,三個士卒趴在其上,觀察水中的魚類情況。

而十數匹健馬也開始拖動絞盤,將前日佈下的網拖動聚合,那三個士卒發現魚類被聚到了中間的冰眼後,立刻發出信號。

耶律延禧將手中的大魚鉤擲入冰眼中,轟的一聲,水花飛濺,水面上腥紅翻滾,證明他這一擲確實擊中了魚。於是圍觀的契丹貴族、各部酋長,盡皆歡呼起來。

“倒是有趣。”鄭允中看到這情形,小聲嘀咕道。

童貫撇了一下嘴,他對這等儀式,並沒有多大興趣,而是琢磨着,周銓的榷城計劃,對他有什麼好處。

他不反對榷城計劃,歸根到底,是爲了以後能徵遼。經過青唐之戰,他很清楚,打仗就是打錢,徵青唐花掉了一千萬貫,那麼滅西夏只怕要準備十倍於此的錢,至於攻伐遼國,不打滅國之戰,只是收復燕雲,所花費錢財,只怕也不會少於滅西夏之戰的耗費。

因此,凡能爲他籌措軍費的手段,他都支持,哪怕這手段要暫時和遼國緩和。

他正分心之時,突然聽得周銓呼了一聲:“魚出來了!”

耶律延禧擲入水中的魚鉤確實鉤中了一隻大魚,但耶律延禧並沒有直接將魚拖出水面,而是按照契丹人的經驗,等那魚在水中掙扎力竭之後,纔將它拖了出來。

這是一隻胖頭魚,個頭甚大,周圍頓時又是歡呼聲。有士卒來,將魚接去,帶入帳中烹製。

一條條魚被撈起,依次送去烹製,然後大網開始整個絞動,在那鑿開的冰眼之中,頓時鱗光閃閃,萬魚涌動。在場之人,無論是契丹,還是女真,甚至於來此觀禮的大宋與遼國使者,此時都被氣氛所感染,盡是豐收的喜悅。

此時耶律延禧傳詔,令衆人各自入席,周銓等都進入了牙帳。說是帳,其實是用氈布圍起的一大片江面,唯有正中,纔是真正的氈帳。因爲到處都升起了爐火,故此在帳上並不太覺得寒冷。

牙帳之中,足足可以數百人入席就座,也不顯得擁擠。周銓等人正待入席時,前方卻傳來爭執之聲,周銓好奇地伸頭望去,卻看到西夏的使臣李造福滿臉激動之色,正是與負責御宴禮儀的遼國官員爭執什麼。

他們說話,倒用的都是漢語,所以周銓很快就聽明白是怎麼回事。

“我大夏乃大遼天子近親,理當至上座,爲何卻居於宋國之下?”

原來這種國宴安排頗有講究,主位自然是耶律延禧,接下來按照地位高低,一邊是遼國權貴,另一邊則是前來觀禮的各國使臣、各部首領。離耶律延禧越近,就證明地位越高,可是大宋使臣被排在第一位,而夏國則是第二位,這讓李造福非常憤怒。

那遼國掌管禮儀的大臣,覺得李造福說的似乎有幾分道理,因爲西夏國主娶了大遼公主,可以說兩國是至親,因此他笑嘻嘻地來尋宋國使者協商,想要調換一下位置。

其實就是爲難一下宋國使臣,也震懾諸部首領。

這可不是周銓的事情,周銓好奇地看着身爲正使的鄭允中會如何應對。

鄭允中聽那遼官說完理由,冷笑了一聲:“我大宋與大遼約爲兄弟之國,以天子年齒敘論,當今大宋天子壽三十一,大遼皇帝壽三十八,故此遼爲兄,宋爲弟。宋爲遼弟,即是夏叔,汝曾見過身爲長輩的叔父,反倒位居侄婿之下的麼?”

這一番話就更有道理了,那遼官於是又回去尋李造福說,李造福愕然望來,鄭允中一臉“我是你叔父”的神情,讓他羞怒交加,卻又無可奈何。

畢竟夏國國王,實際上是向遼宋兩國雙重稱臣的。

這邊爭座尚未停下,那邊又有人叫了起來:“歷來春捺鉢,我們都是居上位,爲何今次,卻有這三個什麼部族,來佔了我們的位置?”

周銓看去,這次開口者,正是那****與耶律餘里衍所見的女真人完顏部!

完顏部受遼國之命,鎮撫女真諸部,討伐各族叛逆,故此在遼國附庸中地位最不相同,往年頭魚宴總是位居第一。但今次不同,耶律延禧好大喜功,既然把宋使邀來參加了,連帶着西夏、高麗二國的賀春使臣,也被邀請而來。

這三國使臣之位,自然要在附庸部族之上,可這對完顏部來說,卻是難以接受。

一八七、堵門五九零、儒學爲體、實學爲用四六三、無雙一五零、京師的關注三二零、填坑者張擇端四九九、第十二道金牌金檜四六一、刺客信條三五四、她六一一、來自東方的十字軍?四八零、夢碎保州四三零、第一把火二三一、十條條約四九六、各自“將軍”一零二、風頭二一四、求見三三、冰棍險些引來的滅門之災六一三、朝中有人三三九、分而治之四八一、抄誰的家六二、存中還真五七七、大日耀天八三、不准你走二四二、呃呃呃?三八六、圖窮匕現二零八、及時雨周銓九零、就是不喜歡六一三、朝中有人二一零、紈絝齊聚五七九、陸游與周宇三一七、天皇家的亂X秘史五一九、巡炮使臣一二四、你姓趙?三六五、廣平郡王趙構三八八、趙構二進狄丘城四三八、孽子三六、別有用心四九七、兀朮拱卒,趙佶失據一零七、郎兮郎兮勿相忘五二二、跪六一二、怒二二四、灰巖寨二一二、罰銅二七零、滿心淒涼二九五、身不由己一九二、朋友一六二、海州二零零、三重五零零、看對與看錯三八七、農會在行動五零七、由死氣活四零八、強撐五一四、耶律延禧與阿骨打二七七、這對忘八父子六二五、周銓教子四二三、不可改變三零五、糧騷動五三三、試戰一四八、你們這是自尋死路五八三、周銓的大忌諱四八八、外圍三八九、雷電五一七、室中碩鼠識廈傾六二六、華夏人民的老朋友一二四、你姓趙?三五九、登聞鼓響四七六、復仇者二五零、兀朮三三九、侯秀吉與****喜二郎六零二、人才二六六、驚駭一五五、我家公子可是姓趙一八二、倚仗爲何四五零、猝起發難一六一、小事四一五、提醒一七七、這可是周銓啊五二一、真恨六零五、求和五六一、西京陰謀五六一、西京陰謀三五一、沒有反意第552章 五五二、背叛一九六、非是微臣不奮力,奈何宋人有高達三一一、名爲周銓的陰影一三五、炸人好玩嗎二五八、蜀國公主何在?(補上月二五零月票)二三零、負心之國一四五、戰後二三三、堂下何人,爲何狀告本官****、車莊五一二、報道員見聞錄五六四、勸進四八五、金人會瘋吧二六八、鋼鐵撞上瓷器二六三、來自中原的仁義之師五二五、奸臣之死四九八、新君趙桓六二四、幾隻書蟲五一四、送你與阿骨打團聚三二九、東海風雲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