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早朝論戰

紫宸殿,大宋朝的文武百官依官職地位站列數排。,

趙普身爲當朝宰輔,自然站在文官首位。趙光義一直自認武人出身,他以開封府尹的官職偏偏站在武將首位,當然他之所以能在首位,自然因其晉王的身份。韓旭身爲平西郡王,位列趙光義下首。

今日是大朝會,用濟濟一堂來形容此時的場面,倒是恰如其分。

“皇上駕到!”

隨着小太監刺耳的公鴨嗓音響起,一身明黃龍袍的趙匡胤登上御階,面北朝南緩緩落坐。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衆卿平身。”

直到此刻,韓旭才發現一件另他尷尬的事,放眼整個朝堂,唯有他這個平西郡王和皇帝趙匡胤兩人是坐着的。雖然趙匡胤坐的是龍椅,而他坐的是輪椅,但卻是實實在在的坐着的啊!一念及此,趕緊舉着象牙笏開口道:“啓稟皇上,微臣有事啓奏。”

此言一出,滿場文武頓時側目,好久沒上朝的韓旭,今個剛上朝就要開炮?難道又有哪位同僚得罪了這傢伙?同時,他們一個個在心底盤算着是否近來和平西王府有過結?可這思來念去似乎也沒這回事吶。

既然沒想到自己和平西王府有啥過結,他們隨即一個個笑眯眯的等着看別人的好戲。韓旭上朝的時日不多,但給他們留下的印象卻深刻無比。誰敢在朝堂上和韓旭對着幹,那絕對沒有好下場。

趙普深深的看了趙光義一眼,眼中竟然似有責備之意。

感受到趙普那暗含責備的眼神,趙光義面現緊張之‘色’,‘胸’口起伏不定,就連呼吸都變得紊‘亂’。

然而,這只是他們兩的小動作,滿場的文武包括趙匡胤均未發覺。此刻的趙匡胤同樣是一頭的霧水,他讓韓旭來上朝,自然有他的打算。可他也沒想到,韓旭竟然一來就有話說。此時,他倒想知道韓旭這小子到底有何話說。於是,緩緩開口道:“准奏。”

韓旭絲毫不在意周圍無數好氣的目光,面‘色’一正,道:“微臣請求席地而坐。”

聞聽此話,再加上韓旭那一副輪椅,低下的百官們頓時明白了過來,一個個面‘露’莞爾之‘色’,暗道:平西王又來耍寶了。

趙光義暗鬆口氣,心底卻早已將韓旭祖宗十八代罵了個遍。在經過剛剛韓旭的‘插’諢打科之後,他也明白那日在百‘花’樓和韓旭說出那番話,實在是茹莽至極。隨後,暗含歉意看了趙普一眼,似乎在爲自己的茹莽而道歉。

趙普微微點了點頭,出列道:“皇上,韓王爺勞苦功高,這雙‘腿’是爲我大宋而傷,微臣建議從今往後,韓王爺坐輪椅上朝無可厚非。”

“恩,則平說得不錯,理當如此。”趙匡胤暗暗的瞪了韓旭一眼,對韓旭這無聊至極的請示相當無語。

韓旭心中暗樂,見好就收,真要讓他席地而坐,他還不如不上這早朝。

……

言歸正傳,朝廷各部提出要事,恭請朝議。

在經過一個時辰的朝議後,絕大部分都取得共識,而部分牽涉甚廣的議案,趙匡胤還需下朝後仔細斟酌才能定論。不得不說,此時的大宋朝廷在趙匡胤的帶領下,處理國家大事還是十分效率的。

在整個朝議中,最忙碌的當屬宰相趙普,事無鉅細都得過問一番,也正是他的這點謹慎‘性’格,趙匡胤對趙普一直以來都是相當的信任。

而若說誰最清閒?莫屬一旁眼觀鼻,鼻觀心的平西郡王韓旭。

韓旭在之前是第一個發言的,滿場的文武都以爲平西郡王今個興致很高,必然是一‘波’接一‘波’的高談論闊,卻沒想到這傢伙僅僅只是一開始說了一句無關緊要的廢話之後,就彷佛消失了一般。

就連趙匡胤似乎也很疑‘惑’,眼光不時的朝着韓旭望去,每次看到的都是他老僧入定的模樣。若不是看見這傢伙眼睛是睜着的,趙匡胤甚至以爲他坐在輪椅上睡着了。

趙匡胤無奈的搖了搖頭,拋出了今日早朝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議題:“如何處罰南唐國主李煜的抗旨不遵?”

此論題一出,滿場的文武頓時議論紛紛,‘交’頭接耳起來。

御史大夫酈希亮首先出列,拱手道:“啓稟皇上,南唐國主李煜身體不適,對於抗旨一事,依微臣看是情有可原。再者,李煜已派其皇弟齊王李從善及禮部尚書韓熙載帶着進貢之物來京賠罪,不如下旨言辭訓斥即可。”

聞聽此話,韓旭暗自搖了搖頭,御史大夫酈希亮是個好人,可惜實在是太老實了點。這點去做御史臺的大夫在他看來甚至都有點不合格。

不過,酈希亮這話說出來,低下附議聲一片,其中是大多數的都是文官。他們似乎已經習慣南唐的重禮進奉,一道聖旨換來無數的金銀,這簡直是天底下最划算的事情。

“酈大人,此言不妥。”

此時,武將行列走出一人,朝着趙匡胤恭敬道:“啓稟皇上,南唐國主李煜一而再再而三的以身體不適爲由推辭進京朝聖,這分明是對我皇上聖威的藐視。”

這聲音聽着似乎有點熟悉,韓旭扭頭一看,心下微動,沒想到潘美盡然回京了。山南東道節度使潘美竟然在這個時候回到了京城!

只聽潘美又道:“不錯,南唐國主李煜確實派其重臣爲使者前來我朝進貢,聽說僅僅是金銀絹布就裝了整整三艘大船,至於其他的江南茶葉、瓷器、美酒、牛羊更是數不勝數。”

說到這,潘美見有些文武們已經是雙眼發亮,喉頭聳動連吞口水,不禁聲音提高八度,大聲道:“可這些重禮和我朝,和皇上的君威相比卻是九牛之一‘毛’。再重的進貢也‘摸’去不了李煜一而再再而三的違抗聖旨,抗旨不尊理當論斬。微臣建議,請皇上出兵伐唐,微臣願爲先鋒。”

“轟……”

潘美此言一出,滿朝文武頓時炸開了鍋。

文官們一個個立馬出言反駁,他們考慮得很多。從大宋立朝以來連番征戰,到戰爭所需的巨大後勤開支,人力物力數不勝數。

戶部‘侍’郎記憶力不錯,將歷次的戰爭消耗都一一列舉出來,對比南唐地廣人多,所需的消耗更是個天文數字。

然而,趙匡胤似乎對潘美的說詞很是讚賞。雖然他面‘色’平靜的看着底下文武們的爭論,但卻未有一絲阻止的意思。眼中‘精’光閃閃,出賣了其內心真實的想法。

在趙匡胤的默許中,武將們一個個興奮起來。他們可不比文官,平日裡哪有什麼升官的機會,即便有也是慢得要死。對他們來說,等三五年升官,不如來一場實實在在的戰爭。只有戰場纔是武將們拜相封侯的進階之途。

酈希亮怒眉須張,氣得是渾身發抖,斥道:“潘將軍此言大謬,李煜派人進貢,而我朝卻以兵戈相對,試問從今往後天下百姓將如何看待我朝?如何看待我皇?做人當以誠信爲本,倘若我朝對南唐如此,那將來的還有誰會給我朝進貢,又有誰不擔心我朝的出爾反爾?”

這話說得沒錯,大宋如今可算是大國,若是以如此的手段對方一個進貢的南唐,那周邊其他的國家就得仔細考慮大宋朝廷的信用了。

通俗點的說法,那就是“老子認你爲天朝上國,給你進貢,給你送禮,你卻偏偏還要來攻打我”,這事放在誰的身上都會有擔心。

“酈大人,此言大善。”文官士氣大甚。

趙匡胤眉頭漸漸皺了起來,臉‘色’也變得不好看。

韓旭知道趙匡胤一向以“以德服人”爲處事原則。事實上趙匡胤確實也是心‘胸’相當的開闊,對於那些頂撞他的臣子,只要說得對,他還會獎賞有佳。趙匡胤還會常常嘆息自己的身邊怎麼就沒有當年大唐魏徵那樣的錚臣。

酈希亮的這番話說到了趙匡胤的難處,他要統一天下,堂堂正正的統一天下。即便是被他打敗的失敗者,也要讓他們敗得心服口服。

正自文官‘門’士氣高漲之時,韓旭身後的劉鋹走了出來。

劉鋹的出列,頓時吸引了滿場文武的目光,議論之聲瞬間停止。所有人都滿頭霧水的望着這位當年的南漢國君,如今的大宋恩赦侯。這昏君又有什麼幺蛾子?

劉鋹完全不在意他人的目光,朝着趙匡胤拜道:“皇上,微臣有話要說。”

趙匡胤正自心煩,語帶不耐道:“恩赦侯有話但講無妨。”

“微臣常常深夜咱轉反側,身爲我朝恩赦侯,卻從未爲我朝立任何之功,微臣實在是心有愧疚吶。如今大敵當前,微臣請命,願率千軍萬馬爲我朝開疆拓土。”劉鋹大義凜然的說道。

一個亡國之君說出如此厚臉皮的話,令在場所有人瞠目結舌。

先不說劉鋹昏庸無能,以南漢幾十萬兵馬擋不住潘美十萬大軍,就是他身爲亡國之君的身份,趙匡胤也不會大方到將大宋兵馬‘交’給他去指揮啊。萬一劉鋹領着數十萬大宋兵馬造反,趙匡胤哭都沒地方哭去。

然而,未帶趙匡胤說話,劉鋹嘿嘿一笑道:“當然了,微臣自知才疏學淺,此等軍國大事還是‘交’給我朝的常勝將軍們去完成。微臣只是想……”

趙匡胤被劉鋹一番前言不搭後語的話搞得莫名其妙,訓斥道:“恩赦侯,你到底想說什麼?”

劉鋹嚇了一跳,面‘色’一正,連忙說道:“啓稟皇上,微臣想說的是,皇上乃真命天子。南唐李煜也好,吳越王錢俶也好,後漢劉繼元也罷,將來四方的君主必定全部來朝。如今微臣率先歸朝,微臣想請皇上賜棍‘棒’一根,成爲各國投降君王的老大,替皇上在京城管理這幫後來的君王。”

話音一落,紫宸殿內鴉雀無聲。

所有人忍俊不禁,憋得面紅耳赤。

“哈哈哈哈哈。”

數息後,殿內爆發出震耳‘欲’聾的鬨笑,笑聲幾乎掀破紫宸殿的屋頂。

龍椅上的趙匡胤笑得是前仰後合,一張紅臉,笑脹得發紫。

在他的帶頭下,滿朝的文武放聲大笑。有人笑得直拍手掌,有人笑得連拍大‘腿’,有人笑得彎腰雙手撐膝,靠近柱子的直接笑趴到柱子上。

我勒了個去,這是什麼人啊?韓旭再也不能保持淡定,坐下的輪椅被壓得“咔咔直響”。

不過,正是劉鋹的這番‘插’諢打科,讓原本緊張的爭論氣氛爲之一泄,並且無論如何也恢復不到原有的議題上來。

趙匡胤接過常歡遞來的手絹,擦了擦眼角笑出來的淚水,手指劉鋹,強忍着笑意道:“呵呵,恩赦侯,朕有個提議,若是你想要棍‘棒’,不如去找平西郡王。”

劉鋹楞道:“爲何?”

“讓你去找你就去找。”趙匡胤沒好氣道:“退朝。”……--aahhh+26091389--

第383章 君臣夜話第305章 吐血買賣第37章 那一年,我們踢過的館...第224章 絕情散的秘密第432章 一箭之威第144章 人才,孫二聖第228章 三件事第180章 鬱悶的向美第101 謎底揭開,刺客身份第447章 擄截蕭燕燕(上)第394章 同僚們,早晨(下)第160章 水淹江心島(下)第83章 尚方那個寶劍第92章 背後之人(上)第97章 知己,知己,兩個半吊...第213章 最終之戰(中)第323章 陰謀第340章 連下五城(下)第268章 頂風冒雪上青樓第100章 謎底揭開,刺客身份...第278章 周娥皇出手第468章 三方撤兵第445章 師兄妹第383章 君臣夜話第391章 平西王vs 晉王(下)第417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上)第332章 攻破灃水防線第297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28章 青幫(下)第217章 目標,趙匡胤(下)第221章 平叛封賞第8章 關於人的取向問題第26章 秋日裡的一抹春光第204章 到達宋營(上)第250章 吾願爲一乞丐第173章 比試(上)第382章 平西王回京第91章 御街血戰第262章 國子監vs烏衣巷(上)第266章 名動金陵城第205章 到達宋營(下)第429章 再見劉思漢第201章 平叛,宋軍南下第353章 來蘇小道第29章 你就是那說書的?第240章 鳳凰臺上的寒風(下)第210章 揚州攻城戰(五)第448章 擄截蕭燕燕(下)第84章 趙府夜宴第36章 那一年,我們踢過的館...第309章 親自登門第451章 姑娘,本王買了你第303章 押送進宮第398章 南唐的圖謀第16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90章 再入百花樓(下)第200章 勝利大逃亡(下)第192章 絕情散第160章 水淹江心島(下)第126章 駙馬,架架架第388章 四方動(中)第230章 史上最悠哉的節度使(上)第451章 姑娘,本王買了你第73章 李從善的自我救贖第396章 常歡的心思第391章 平西王vs 晉王(下)第379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422章 盟友,鎮州之戰(一)第271章 大小周後第281章 摩尼聖女(下)第286章 風漸起第265章 對戰馬誠信(下)第235章 白衣渡江(下)第44章 男人的天堂與地獄第5章 一日九次第391章 平西王vs 晉王(下)第445章 師兄妹第119章 火德王立大宋(下)第164章 杏花樓第437章 遼帳夜話第123章 一場影響後世百年的...第397章 一道聖旨,一幅畫第21章 朱夫子拜師第334章 午夜時分,西山之巔(上)第217章 目標,趙匡胤(下)第394章 同僚們,早晨(下)第133章 船隊遇襲第39章 大相國寺第122章 一場影響後世百年的...第204章 到達宋營(上)第264章 對戰馬誠信(上)第247章 車內閒話第53章 混亂一夜,意外收穫第315章 假道滅虢(中)第148章 夜深人靜,寡婦敲門第344章 大宋第一良將第93章 背後之人(下)第427章 江湖恩怨戰場了第428章 大丈夫立世當馬革裹屍第442章 大漠狂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