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長慶樓

“院判,此處便是長慶樓了,論起這東京城內的七十二家正店,長慶樓雖說排不到前五,卻絕對排的到前十!”

當王玄義騎馬帶人來到長慶樓門前之時,看到門外不時的有人持着銀製的酒器出入此處。於是便指着那些人好奇的問道:

“這些人爲何一早就來此處打酒,難不成,這東京的百姓連吃早飯都要喝上幾盞酒不成?”

“回院判的話,這是外面的食店來長慶樓採購慶會酒呢!這長慶樓雖然也是十大名樓之一,可他家的慶會酒卻是物美價廉,東京城內許多沒有釀酒之權的食店長備着他家的慶會美酒,不過大酒樓就是大酒樓,就算是賣散酒,卻也非用銀器盛着不可……”

聽到巡檢張彪的這番解釋,王玄義這才明白到底是何緣故,待他翻身下馬之後,便有酒樓中的大伯前來接洽。等到王玄義亮明瞭身份,那大伯便趕忙進去請掌櫃出來迎接了。

“啊,不知王院判大駕光臨!老朽失敬!失敬!”

看到王玄義親自上門,這長慶樓的掌櫃丁二知道開封府的官人怠慢不起,便趕忙來到外面出面迎接。待向王玄義見過禮之後,衆人才一起入了長慶樓。

“王院判,今日難得前來,不如中午便在我們小店吃幾杯水酒吧!”

“丁掌櫃無需如此,我等今日前來乃是爲了公事,額……請問丁掌櫃,你可認識那鑫隆油坊的主人何三水?”

“額……這……哎!真是想不到,那位何員外居然是這樣的人啊!”

眼看着丁掌櫃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王玄義便笑着向對方安慰道:

“丁掌櫃,勿要有太多的顧慮,今日來,我只是想打聽一些有關何三水的事情,我聽聞這何三水和你家主人是故交,不知道……這其中有沒有什麼淵源啊!”

“王院判,這話說起來,就長了!我家主人,其實跟鑫隆油坊的何掌櫃……也算不上有什麼交情!只不過,他們何家早年間曾經有恩於我長慶樓……也正是因爲這層關係,我家便一直用他家油坊出產的油!”

“丁掌櫃,不知這何家到底有何恩情於你家主人?可否說於本官聽聽?”

“這……哎,說來……這還是十年前的舊事了,當年……我家老主人去辰州進貨,彼時的辰州尚還在南唐手中,不過因爲地處偏遠,是以當地龍蛇混雜,我家老主人在辰州不得已惹了當地的一名惡霸,卻是被困在那邊不得脫身,幸好……當時遇到了何老員外仗義出手,這才讓我家老主人得以逃脫大難,後來……我家主人感念何員外大恩,便邀請對方來東京生活。可誰成想,這何員外中途卻不幸病故了,只有他家的公子拿着我家老主人當年留下的書信一路尋到了東京來……”

“等一下,你說……這何三水乃是何員外的兒子?”

“額,正是如此,我家老主人雖然沒見過何老恩公的公子,不過憑着那份書信,我家主人誓要報他何家大恩,也正因爲此,他何家的油料全都是由我長慶樓買下的,這麼多年了,兩家的關係一直不錯……”

“原來,這裡面還有這樣的一層淵源啊!對了,丁掌櫃,你可知這位何員外還要一位老母尚在洛陽河南府?”

“這個,倒也聽過。那何員外只說老母年事已高,經不起路途波折,再加上他何家現在產業全在東京!因此便沒有接老母來此地團聚。不過,我倒是聽說他家的大娘子時常回去伺候祖母……”

聽到丁掌櫃的這番對答。王玄義的心中卻是大爲驚訝,沒想到這長慶樓的主人竟然也跟辰州有關,難道說……一切的一切都要從辰州查起嗎?

出了長慶樓之後,王玄義不由得向一旁跟着張巡檢問道:

“張巡檢,若是我想查十年前辰州地區的刑案記錄,該當如何?”

“院判……這辰州一帶歸附大宋不過才幾年的光景,若是您想查南唐時辰州的刑案卷宗,只怕就只能去刑部了。”

“張巡檢,你覺得這個何三水……是來到東京以後纔開始殺人的嗎?”

“院判,您的意思是……”

“從現在的種種情形來看,這個何三水應該是跟辰州存在着某種聯繫。之前他陷害李麻,我還以爲是因爲他跟李麻認識的緣故。不過現在想來,若不是對辰州熟悉,他卻也未必知道這用蠱的細節……這巫蠱之術,雖然惡名昭彰,可是畢竟是不外傳的禁術,可爲何這和三水卻知道要用蠟丸封蠶來行這巫蠱之事呢?我在想,他有沒有可能是從辰州跑到東京來的江湖慣犯,不知從何處得了這何員外的消息,便謊稱是何家的獨子來東京投奔長慶樓的主人,若是這樣的話,我們或許可以從辰州的刑案卷宗中查找到什麼……”

“院判,現在都已經查到這個地步了,該怎麼查,我等全憑您的吩咐!”

……

當王玄義帶着人又回到開封府,剛想要找秦王商量去刑部借調南唐卷宗之時。卻聽到院中的另一位巡檢已然找到了那麻九姑的後人,王玄義聽了,趕忙讓李忠帶着那幾個孩子來見自己。待王玄義見到這三名孩童之時,卻不由得又改了主意!

“院判,這便是麻九姑遺下的幾個孩子了。自從麻九姑失蹤之後,店宅務見他家可憐,便免了他家的一切租金,這幾個孩子幾個月來,就靠着左鄰右舍的施捨和沿街乞討度日……哎……”

“李巡檢,先帶他們三人去公廚要些吃的吧,等一下……我讓仵作好生爲死者整理一下再做安排……”

王玄義見那三名孩童之中年紀較大的一直都看着自己,心中卻是不忍就這樣讓他們進仵作間。於是待李忠走後,便叫來了仵作間中的仵作吩咐了下去。不過,仵作走後還不過一盞茶的工夫,那李忠卻又帶着三名孩童回到了他這裡。

“院判,他們說……要先見到母親才肯吃飯……下官……”

“哎,罷了,就依着他們吧!”

第33章 狎妓之爭第5章 紅燒肉和燉排骨第78章 宜秋門前軍巡鋪第66章 大婚第33章 狎妓之爭第3章 無頭屍第48章 氣胸第40章 鄭待召第40章 獻計第45章 囂張的何三水第25章 押解回府第79章 小夫妻第23章 四處打探第11章 殿試三題第33章 柔奴才是真正的目標第37章 北里命案第26章 麻煩上門第5章 撂地第38章 新的嫌疑者第6章 心病還需心藥醫第5章 一段旋律第8章 疑點第35章 誇侈子弟第43章 趕上了第10章 借宿第36章 追擊第39章 無憂洞第28章 亂世浮萍第36章 直覺第46章 善後第27章 秦王的封賞第8章 甥舅對質第7章 難以啓齒的弗洛伊德第31章 路遇歹人第39章 四處緝拿第28章 讀書點茶第31章 大理寺對峙第49章 一石二鳥第51章 人伢子第45章 無憂洞內亂第68章 詰問第46章 不安的懷疑第13章 光宗耀祖第18章 開封府第46章 不安的懷疑第37章 送菜第32章 大變活人第17章 爭宅第11章 抉擇第21章 無憂洞第15章 破門算賬第33章 狎妓之爭第19章 尋跡覓蹤第11章 白馬馱屍第71章 未婚妻第46章 漫漫長夜第1章 甩不開的張記第3章 賭債第8章 益州開膛手第33章 狎妓之爭第1章 修羅夜第46章 不安的懷疑第64章 徐暮雨的回憶第22章 籌劃第14章 夜雨橋斷第11章 殿試三題第43章 真奴的舞第43章 趕上了第14章 唱名賜第第10章 殿試風波第14章 夜雨橋斷第3章 無頭屍第13章 破家之仇第36章 追擊第79章 小夫妻第70章 出書第24章 閒雲居第8章 甥舅對質第42章 無事獻殷情第25章 孟朗酒坊第18章 柔奴的擔心第5章 神奇的療法第8章 趕路第14章 夜雨橋斷第35章 塵埃落定第21章 循跡再查第3章 無頭屍第64章 徐暮雨的回憶第14章 長棍會鐵槍第2章 找上門來第8章 疑點第19章 採買第10章 缺頁的軍巡簿第11章 殿試三題第4章 病來如山倒第19章 順黛尋鋪第50章 恐水症第17章 爭宅第46章 不安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