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打草驚蛇

一個時辰之後,當原本已經離開的王玄義又回到了開封府之時,此時正欲離開的黃院判不由得驚訝萬分。

“王院判!你不是……回去了嗎?”

“黃院判,你還在正好,我剛纔在路上遇到一件奇事!”

“奇事?”

“嗯!”

王玄義神情謹慎,先是打量了一下左右,隨後才拉着黃院判又重新回到屋內,只見他先是端起茶盞給自己斟了一盞涼茶,隨即一飲而盡,這才擦着嘴邊的茶漬說道:

“方纔我回家之時,路過景福坊外一家皮貨行,我見一女子從轎中出來之後進了貨行,心中不免詫異,按理說現在雖已入秋,可也正是天氣炎熱之時。此時去皮貨行不是有些早嗎?當時我心裡好奇,便在貨行外的茶攤上坐了片刻,你猜,接着我見到誰了?”

“誰?”

“我見到了遼國驛館那位蕭大人的侄女!她乘着馬車從那批貨行裡出來,然後便拐向了出城的大路!”

“什麼,可是……爲何無人稟報此事?”

“黃院判,這還不是最奇的!你猜我在城門前攔住皮貨行馬車之後,又看見了什麼?”

“王院判快說!”

“那女子居然不見了蹤跡!”

“什麼?”

“就在我追上之後,那車內居然空無一人,只有幾卷狐狸皮,還有羊皮被放在車內……”

“那……人呢?”

“我也不知,想必是在車子走到車門之前跑掉了。”

“跑掉了?”

黃院判聽了王玄義的說法,心中更是驚訝了,這王玄義可不是一般人,手上也是有功夫的,怎麼可能就這麼讓一個丫頭從他眼前跑了?

“王院判的意思是……”

“我覺的這貨行也許有問題,可是卻不知今日這一舉動是否打草驚蛇,我現在已經讓城門處的兵勇隨便找了罪名,將那車伕扣下了。以防他回去之後通風報信!”

“扣下了?人可帶回來了?”

“嗯,我暫時讓人將他押往城外的勐朗村,看看能不能問出點什麼!”

……

聽到王玄義的這番佈置,黃院判心中這才稍安一些。現在凡是跟遼國人沾邊都是敏感事情。官家接連大敗,已然不敢輕啓戰端,因此朝廷上下無不對遼人近來的挑釁一忍再忍。所以,王玄義此舉倒是穩妥之措。

“王院判的意思是……想查那家皮貨行?”

“查是要查的……只是今日那婦人似乎認得我,我看要安排幾個生面孔盯着這家皮貨行!”

“這沒問題……”

當黃院判從王玄義那裡問清楚了情形之後,立刻就叫來了留守的弓手把任務安排了下去。可就在他剛派人前去盯梢不久,所派之人立刻就慌張的前來稟報說道:

“不……不好了!”

“怎麼了?”

“稟院判!那……那皮貨行已然……已然沒人了?”

“什麼?”

……

王玄義和黃院判一聽,不由得大驚失色,便趕忙帶人前往皮貨行查看情形。等到二人趕到之時,卻見此處卻是早已無人,只餘下一隻火盆中尚有些剛燒過的紙屑殘餘。王玄義見狀,趕忙一腳踢翻了那火盆,然後搶救其中的線索。

“王院判!這夥人如此驚覺,你方纔不過走了一個時辰,這夥人便連老窩都不要了,看來果然跟遼人有關!”

王玄義聽到黃院判擔心的話,沒有回答,只見他先是從地上撿起了一張燒掉了大半的紙片。隨後拿起來仔細的查看了起來。紙上的內容已然無法看清,可是這紙張入手卻輕薄堅韌,一上手便知不是凡品。

“這是……布頭箋!”

“讓我看看!”

黃院判聽到王玄義的話,便趕忙拿起那片小紙片,用手指捻了試了一下厚度,然後又稍加用力試着撕扯了一下。隨後便點頭說道:

“卻實是蜀中名產絹紋宣,此物雖是蜀中特產,可因製作繁瑣,產量不高。在京中除了皇宮大內,也只有官府中才有少量留存,這小小的皮貨行,怎用得起如此昂貴的紙張?”

“這就是了!你看着火盆,歹人離去之時還記得要一把火燒了這些紙張,顯然是不想讓我們看到紙上的東西。”

……

就在王玄義正在琢磨這絹紋宣上所記的到底是什麼的時候,一旁的王玄勇卻是急衝衝的跑來說道:

“院判,我帶人去附近搜了搜,沒發現這戶人店家的下落。問了周圍的幾家店鋪,也都說不知情!”

“壞了!”

王玄義心下着惱,眼看着差一步就能抓到線索。現在卻是撲了個空,心下自是懊悔不已。不過此時卻也不是一無所有。起碼這絹紋宣還有繼續追查的價值。

黃院判手裡拿着那片絹紋宣,隨即又從火盆的灰燼中扒拉出幾片燒剩下的碎紙片。其中有幾片似有筆墨的痕跡。黃院判見到連忙又從灰燼中撿起隨後拿到眼前仔細的檢查了起來。

“筆畫細長,且無章法,這看起來不像是字啊!”

“不是字?”

王玄義聽到黃院判的話,也趕緊從黃院判的手裡接過碎紙,然後拿在手上查看了起來。

“確實不像字,看起來倒像是繪畫的筆跡,不過這畫的是什麼,我着實看不出來……”

火盆中所餘殘片不過八九片,其中帶有筆墨的更是隻有三兩片。王玄義只在這些殘片上找到了幾道線條,還有半個認不出是什麼的字。只見他沉吟許久之後,突然冷不丁的擡起頭來。然後突然說道:

“畫院!翰林院畫院常用布頭箋!”

“對啊!這布頭箋最善丹青,而且這紙上的筆跡也不像是單純的文字!”

“黃院判,此事關係遼國,事關重大你,我看還是先回去稟報府尹吧!”

“王院判言之有理,我這就去拜見王爺!”

黃院判聽到王玄義的提醒,便連忙掏出手帕來,將這些紙屑收在了帕子上,隨後放入衣袖中。而王玄義則對手下衆人說道:

“留幾個人,把這裡好好地搜一搜,其餘人,給我以此爲中心,沿街查訪!務必查到這皮貨行一夥人的下落!明白嗎!”

“是!”

第50章 比較第14章 長棍會鐵槍第16章 面具人第31章 霸王餐第36章 追擊第20章 羊羔酒第44章 巧遇第7章 難以啓齒的弗洛伊德第22章 籌劃第21章 縣衙借兵第31章 活該第16章 押解回府第28章 平康里無人不知第35章 河東佈防圖第9章 進城贖馬第46章 不安的懷疑第41章 秦王相邀第22章 勘驗死因第7章 縣衙尋牛第23章 金銀鋪第40章 獻計第40章 辭別的琴娘第7章 縣衙尋牛第16章 面具人第40章 殘存的馬車第3章 無頭屍第5章 撂地第2章 鬥茶第37章 兇手的算計第42章 水路第41章 秦王相邀第25章 夜探第36章 人情債第22章 籌劃第5章 紅燒肉和燉排骨第13章 心理畫像第18章 百花宴第1章 不靠譜的仵作第15章 唐突來訪第39章 蜜汁鴨子和橙釀蟹第47章 登門致謝第48章 氣胸第4章 殺馬第21章 故交第7章 待漏院第46章 不安的懷疑第26章 白髮人送黑髮人第58章 大婚在即第12章 集思廣益第7章 井中案第45章 無憂洞內亂第11章 景陽坊的遼人第46章 善後第40章 殘存的馬車第36章 追擊第6章 張店村第48章 徐琴娘第11章 白馬馱屍第21章 無憂洞第38章 密道第26章 決絕第69章 最後的選擇第10章 借宿第44章 金明膾斬第4章 殺馬第24章 開業準備第12章 集思廣益第23章 四處打探第50章 請託第27章 兵亂第18章 開封府第30章 馮家之事第35章 河東佈防圖第8章 勸說第15章 破門算賬第4章 放榜第9章 接狀子第45章 兩難第21章 故交第37章 兇手的算計第44章 巧遇第78章 宜秋門前軍巡鋪第9章 合理的解釋第3章 還有兩個?第29章 藥發傀儡戲第46章 爭風吃醋第19章 丹書鐵券的有效性第78章 宜秋門前軍巡鋪第10章 殿試風波第23章 四處打探第35章 塵埃落定第19章 佈局釀酒市場第11章 景陽坊的遼人第42章 開口跪第34章 水落石出第11章 白馬馱屍第70章 出書第40章 鄭待召第24章 開業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