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他真的是一個好人(第一更)

相比起大相國寺的熱鬧,京師城外三十里的普濟寺,就是人們印象中的出家之地。

四周林木茂盛,環境寧靜幽美,禪房裡傳出起伏有致的禪唱經聲,以木魚青磐伴和。

由於距離官道頗遠,許願祈福的人往往不會來此,香火自然也談不上旺盛,若不是王博洋將京師內外大大小小的寺廟都搜了一遍,還真的不會注意到此地。

也正因爲這裡不引人注目,當發現時間對的上,數目大致對的上,又讓衙役親自動手,掂了掂裝着骨灰的罈子,居然有明顯的輕重後,王博洋就堅定地認爲,裡面絕對裝的是滅門案的人頭,堅決要求打開。

然後就遭到寺中僧人的阻撓,不能妄自開啓別人供奉的法壇。

王博洋又急又怒,但最終還是顧忌佛門的影響力,沒敢輕舉妄動,畢竟此舉壞的不是一家寺院的供奉,大相國寺都會出面抗議,只能強行忍耐,令手下快馬加鞭,回去稟告陳堯諮,他自己則在寺中守着,天都黑了,也要看住骨灰罈。

於是乎,當馬蹄聲傳來,王博洋大喜,趕忙迎了出去,然後就見不僅是陳堯諮,連狄進和呂安道也一起趕至,又咽了咽口水,不免緊張起來。

如果真的發現那遺失的頭顱,當然是大功一件,倘若不是,鬧出這麼大陣仗,自己就丟人了。

正忐忑之際,陳堯諮已經來到面前,直接問道:“罈子在哪裡?”

“那邊!”

王博洋領路,來到一間由衙役看守起來的佛堂,走了進去,就見裡面十分簡陋,並沒有莊嚴肅穆的佛像,僅僅是一張巨大桌案,上面依次擺放着數排骨灰罈。

壇前燃起幾根檀木,煙氣輕輕燎繞,也沒有多少香氣溢出,顯然是便宜貨色。

倒是有一位身材枯瘦的老僧端坐,七老八十的模樣,眉毛花白,滿臉皺紋,眼觀鼻,鼻觀心,手持佛珠,口中吟吟有詞,似乎在超度這些亡魂。

陳堯諮大踏步走上進去,冷冷地道:“老夫陳堯諮,權知開封府,現懷疑這些骨灰罈與三年前一樁命案有關,打開它們!”

宋朝的文人對於佛門的態度往往各走極端,要麼就是崇信,要麼就是厭惡,中立的反倒是少數,陳堯諮顯然就是厭惡的那一類,說起話來極爲不客氣,若不是對方年紀實在太大,指不定就讓衙役直接架出去了。

此時欲行阻攔的僧人,確實已經被趕到外面,老僧則沒有多言,緩緩站起身,蹣跚着移到一側。

“且慢!”

眼見着衙役就要撲過去搬罈子,狄進卻攔了攔,看向老僧:“大師,這些供奉的骨灰,可有各自生前的名錄?”

陳堯諮馬上也反應過來,如果三十五名死者的頭顱藏在裡面,還真的不能貿然搬動。

三年的時間,頭顱必然已經化作白骨,無法用相貌來區分,就不能混到一起,那樣誰的頭顱是誰的,便再也分不清了。

“施主慈悲……請容老衲去取……!”

老僧說話漏風,雙手合十,行了一禮,慢吞吞地走入後堂,不多時真的拿出一本名冊來,翻到其中一頁。

狄進、陳堯諮、王博洋和呂安道都湊了過來,一起看着:“李阿朱、李阿白、李阿吳、李阿齊……李承、李鬆、李裕、李絢、李恩……李大娘、李二孃……”

王博洋大喜:“是他們!就是他們!”

按照宋人稱呼的習慣,孫洪的妻子朱氏,應該被稱爲孫阿朱,妾室白氏、吳氏、齊氏則是孫阿白、孫阿吳、孫阿齊。

但現在這些姓氏都換成了李姓,而子嗣孫承、孫鬆、孫裕、孫絢、孫恩,也變成了李承、李鬆、李裕、李絢、李恩……

“李姓……駙馬都尉……”

陳堯諮微微眯了眯眼睛,看向狄進:“仕林,你之前分析的真相,老夫已經知曉,頗爲震驚,依你看來,這孫姓改爲李姓,是不是證實了李遵勖正是養着這些外室和孩子的人?”

狄進很清楚,李遵勖身體再棒,也不至於一下子養四個外室,生十幾個孩子,何況郭承慶所言十分明顯,參與其中的不止一位,但回答起來卻毫不遲疑:“極有可能!”

抓大棄小,既然名冊配合,只有一個姓氏,那就順理成章地盯住一人!

陳堯諮點了點頭,沉聲道:“用名冊標註好,再開壇!”

書吏很快按照位置,將每個人的姓名寫下,貼在骨灰罈外。

然後大家就發現,位置很古怪。

放在最前面的並非正妻和嫡子嫡女,而是幾名僕從和五郎、六娘子,那些越大的孩子越往後放,妻妾更是擱在最後面。

狄進則看向第一排的正中,不出意外的看到一個名字。

韓幼娘。

“開吧!”

貼好名字後,一衆衙役再上前,小心翼翼地將骨灰罈開啓,撥拉了一下,然後高呼道:“有頭骨!裡面真的有頭骨!”

陳堯諮撫須,神情有幾分釋然:“無論如何,如此就能給京師百姓以交代了!”

王博洋如蒙大赦,更是掩飾不住地浮現出喜意:“好!太好了!”

呂安道反倒暗暗皺了皺眉,百思不得其解,心中暗道:“難道仕林的分析真相錯了?可剛剛陳大府也提到了駙馬都尉,證明他心中也是有數的,那爲什麼頭骨會被留下,還供奉起來了?”

狄進則看着那一個個化作白骨,眼眶空空的頭顱被取出確定後,重新裝回貼了名字的骨灰罈中,默默苦笑:“我也看錯人了啊!”

且不說衆人的心思,衙役們已經手腳麻利地將所有頭骨都整理完畢。

四十個骨灰罈,有五個是空的,或者說是真正的灰土,也不知到底是不是人的骨灰,畢竟沒人嘗一嘗味道對不對……

而三十五顆頭顱中,三十四人的姓名可以對上滅門案的孫家上下,僕役名字未變,宅老則由孫老變爲李老。

宅老的姓氏可能並不姓李,但這基本明示,此人是李遵勖派來監管上下的,僱傭僕婢由其出面,府中上下一應事務,也是由他掌控,正如公主宅的樑都監一樣。

關鍵是孫洪這個名字卻沒有出現,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陌生的名字,牛一刀。

陳堯諮也關注到了這個細節:“此人是誰?”

呂安道猜測:“莫不是那位驗骨時多處血蔭的江湖子?”

“連這個頭顱都供在這裡麼?”陳堯諮不禁爲之詫異,轉而看向一直於旁邊靜立默誦佛號的老僧:“三年前供奉這些骨灰盒的人是誰?”

問了兩遍,老僧似乎才聽見,緩緩地搖了搖頭。

王博洋怒聲道:“老和尚,你可知包庇案犯,是什麼罪名?如果爾等知曉那人的蹤跡,卻隱瞞不報,整座寺廟都會獲罪!”

面對這位的喝問,老僧依舊搖頭。

“這老僧年紀太大,恐怕真的記不得了……”

王博洋皺了皺眉頭,不問了,陳堯諮則對着左右道:“將孫洪的畫像拿過來!”

自從確定孫洪可能未死,府衙就找人在榆林巷中打聽,根據左鄰右舍提供的描述,大致畫了一副孫洪的畫像。

與後世的通緝令相比,準確度不會很高,但也有一定的特徵,古代通緝犯人,主要是根據年齡、身高、口音和某些具體特徵而定,人臉畫像不可能太過相似。

不過當孫洪的畫像拿過來,王博洋和呂安道看了看,發現是一個臉型方正,較爲富態的男子,按照年齡應該五十多歲了,但根據鄰居而言,看上去就像四十出頭,臉上毫無皺紋,總帶着幾分和善的笑意。

陳堯諮拿着畫像,走出佛堂,看向之前阻攔的寺內僧人。

人數不多,只有三十來個,十歲不到的小沙彌還佔了三分之一,年長的僧人害怕,他們反倒繃着小臉,瞪着衙役。

陳堯諮指了幾個年紀最大的僧人,將畫像遞給呂安道,呂安道上前展示出孫洪的畫像:“你們仔細看看,三年前可有這麼一人,供奉了一批骨灰罈在此?”

王博洋補充:“寺廟冷清,供奉這麼多骨灰罈的香客定然不多,把火把移過來,給他們看清楚!”

在火光的照耀下,幾個年長的僧人湊過來仔細看看,回答道:“是有一位香客,但不是這般模樣……”

衙役再把畫像給其他僧人都看了一遍,結果有的說沒見過,有的說不像,沒有一人肯認的。

王博洋不禁有些失望,陳堯諮倒是面容平靜:“走吧!”

衙役們取來木架,將頭骨罈一個個抱上去,兩兩挑着,往外而去,喜氣洋洋。

歸墳裡面的那些無頭屍骸,有了頭骨,得了全屍,這對於平息京師百姓的驚惶,有着極大的安撫作用,相比起曾經的不了了之,此次府衙更是大大長臉!

呂安道腳下放緩,想跟狄進討論一番,左右看看,卻找不到人。

直到轉過頭,才發現狄進到了那羣小沙彌面前,低聲問了幾句,摸了摸他們的腦袋,這纔跟了上來。

到了面前,呂安道立刻低聲道:“仕林,孫洪既然假死脫身,臨走時爲何要將仇人的頭顱供奉起來呢?”

狄進明白他的不解,事實上不說姐姐狄湘靈,即便換成是自己,真要是換位思考,恐怕除了韓幼娘外,其他的頭顱也會毫不遲疑地丟入無憂洞中,任其腐臭。

所以要解釋這種行爲,其實只有一個答案:“孫洪比我們所想的還要善良,他即便一怒而起,殺了仇人,也終究不忍心對方死無全屍,纔會留有這些人頭,他是一個好人。”

呂安道怔住,旋即沉默,返回府衙的路上,再也沒有說過一句話。

第三百二十六章 靈童舊案的真相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吳景成爲獄友的七爺(第三更)第一百零九章 管一管不平事,幫一幫可憐人(第一更!)第一百七十章 你看,又急!(第二更)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假“金剛會”》(新年快樂!)第兩百二十三章 官傢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有心機了?第兩百零一章 三位神探對案件的剖析第三百四十八章 給你們一個不被我無視的機會第一百零七章 案情的背後還有蹊蹺?(第二更)第兩百一十四章 終究還是狄三元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啊!第八十八章 書友見面會(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九章 出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四百零三章 《五鼎分屍奇案》第一百二十二章 曙光初現!暗號留下的關鍵線索!(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八大王的末路第一百三十四章 孫洪妻子的死因(第二更)第三百九十八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兩百四十五章 要犯剛被捕,當官的就瘋了一個?第八十三章 幷州神探狄仕林(第四更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六章 奉旨查案!我要掘土開棺!(第三更)第七十六章 破解雪地人頭之謎第四百零九章 “陷空”下盜人帖第兩百三十二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五章 現在就想搞錢!第四百一十九章 追尋長生法的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力壓天下四百軍州,令人心服口服的省元魁首(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曙光初現!暗號留下的關鍵線索!(第二更)第三百零五章 熬老頭戰術啓動第一百六十三章 劉筠:老夫自己來答,也不過如此了!(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包拯:給京師一點小小的死神震撼!(第一更)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三百五十四章 這下不得不信了第兩百八十三章 功勳舊臣不允許提功勳第兩百三十二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三百一十章 瘋的第四十七章 官場靠山第六十二章 權貴親眷第三百七十五章 元妃:裁員裁到了大動脈?第一百零七章 案情的背後還有蹊蹺?(第二更)第兩百一十二章 呂夷簡:怎麼每次犯事都有你!第一百五十六章 將七爺的秘密一層層扒乾淨(第三更)第兩百一十六章 死這麼點就想結案?天真!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個嫌疑人已經不夠用了!(第一更)第兩百六十五章 劉娥初見狄卿(除夕快樂!)第兩百七十六章 遼人尋子也可以三選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曹利用的末路第一百七十五章 四爺:我竟然變成了那種乖乖交贖錢的蠢人?(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三章 審問,就是在誅心!第四百零五章 一名合格的偵探就是要能觸發命案第兩百八十七章 兇手與神探的過招第十章 抓到你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公孫策:我嗅到了大案子的味道!(第三更)第三百九十七章 狄進:論如何拿捏一位宰執第兩百四十七章 軍器府庫案的真相第一百六十四章 省試還是去看看榜,不然太裝逼了!(第三更)第兩百八十七章 兇手與神探的過招兩百六十九章 死者的身份,太后的震怒第三百九十章 寶神奴完全瘋了?第五十九章 送別第一百九十三章 你這做間諜還真下血本啊!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不愧是狄樑公的後人,太讓人驚喜了(第三更)第兩百三十章 呂家人確實好用,狄三元很滿意第七十八章 鬧鬼案的最後拼圖第兩百一十七章 全自動式破案法第一百一十七章 頭名解元,非這位學子莫屬!(等待更新)第四百一二十章 “長春”,你終究逃不掉!第三十六章 轉變思路第一百零六章 破案(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要我查案,先完成三件事(第一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打擾我上進,後果很嚴重!(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力壓天下四百軍州,令人心服口服的省元魁首(第一更)第八章 目標不是亂選的,是有備而來!第三百五十三章 楊公寶庫的傳奇故事第五十七章 內訌!殺官!第兩百二十九章 朝堂重臣的格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命大如天(三更)第兩百八十二章 死者身份的解釋權,在我們這裡!第一百二十章 什麼叫風輕雲淡啊?科舉之後,不看榜單!(第三更)第兩百一十五章 讓呂夷簡見識見識什麼叫五代遺風第二十八章 洗冤第兩百一十一章 五張儺面,可殺二十人否?第三百二十章 邀請北俠攻略盜門第三百九十九章 趙禎:朕覺得給仕林的支持力度還不夠大!第一百零二章 通姦之人竟然是她!(第三更)第一百五十三章 七爺:區區三個趕考士子,看我怎麼拿下!(第三更)第一百二十章 什麼叫風輕雲淡啊?科舉之後,不看榜單!(第三更)第兩百三十四章 這就是本事!這才叫立威!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夏使團的真正主事者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樁能影響京師房價的特大迷案(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二章 爲無辜者不再枉死,爲世間多一份太平(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九章 跨馬遊街,今科立志!(第二卷結)第三百七十五章 元妃:裁員裁到了大動脈?第一百九十六章 考場大魔王的發揮,就是一個字——穩!兩百六十九章 死者的身份,太后的震怒第三百零一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所以勸都不要勸第三百八十章 “金剛會”最有成就感的一次行動第兩百四十三章 他以爲他是神人麼?說剿匪就剿匪?第兩百零七章 此事必有蹊蹺第一百章 公孫策:我都急死了,你怎的還能穩坐釣魚臺?(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給臉不要,那就別體面了!(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