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國朝又將出一位三元魁首?(第二更)

“禮部試省元……”

當省試的榜單,出現在皇城司的大案上,江德明的表情扭曲了一下,但相較於之前,已經有些平淡了。

自從上次太后誇了狄進那一句話,江德明就再也沒敢讓皇城司找那位的麻煩,就算有恨意,有怨氣,也得自己吞下去,在肚子裡化掉。

當然,作爲下面沒有的內官,什麼都能化去,唯獨仇恨化不掉,只能深深壓下,等待有朝一日,冷不防地捅對方一刀。

但現在看着榜單,江德明覺得這一刀恐怕要很晚很晚才能捅出去了,甚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都沒機會了。

因爲這位怕不是奔着連中三元去的。

歷史上的北宋,一共有六位連中三元的大才子。

其中兩人英年早逝,十分可惜,剩下的四人中,後世知名度相對最高的是馮京,兩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元,比馮京名聲稍次一些的,恰好就在如今的時代活躍着。

一位是如今的首相王曾,以門下侍郎兼戶部尚書、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玉清昭應宮使,也是地位成就最高的一位,單單就是拿下權臣丁謂,就對穩定國家大局功不可沒。

一位則是上一屆的狀元宋庠,歷史上後來也拜相,話說這位還有個趣事,他原本殿試不是第一名,頭名是他的弟弟宋祁,宋庠排在第三,結果禮部都要放榜了,劉娥卻說弟弟不該排在兄長之前,把宋庠排到第一,把弟弟宋祁排到了第十,故有兄弟“雙狀元”之稱。

但也正因爲這樣一換,原本前兩場就中了頭名的宋庠,便得到了三元魁首的殊榮。

再結合之前舉過的例子,那位由於在殿試時寫的文章觸怒了皇帝,由此丟掉了三元魁首的榮耀,可以見得,殿試的主觀影響,比前兩場都要大得多。

所以就連江德明都知道,殿試主要就是看官家的喜愛,當然現在官家不能完全作主,還是看太后的喜愛。

如果在劉家之案發生後,那狄進想要得太后喜愛,是不可能的事情,不把他排到最後去就不錯了,想要找藉口有的是,畢竟他才十七歲,年輕人不能擡得太高,容易栽跟頭,得多多磨礪,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

可在京師滅門案發生後,太后對於此人的態度又完全不同了,街頭巷尾的傳言大大地削弱了那位王爺的威嚴,百官裡對於那位裝病的王爺,也不再是憐憫之情,更何況還有公主和駙馬的臭名昭著,這一起案子,對於趙宋皇族的打擊巨大,是之前太后執政都辦不到的。

所以現在……

十七歲怎麼了?十七歲就有如此才幹,更要讓國朝出一位最年輕的三元魁首啊!

江德明想到這裡,一口氣狂涌上來,但又被其硬生生壓了回去,在胸口滾了滾,一點點地泄了下去,最終化作一道排泄之氣,委委屈屈地放了。

正當這時,賈顯純匆匆走了進來,迎面就感到一股異味撲面而至,頓時覺得自己來的不是時候,讓頂頭上司尷尬了。

偏偏還不能有絲毫異樣的表現,只能故作不知,鼻孔都不能稍稍收縮一下,來到面前,恭敬地道:“都知!”

江德明確實有些尷尬,再看這個下屬沒有在那位坐大之前,拿出切實可行的打壓方案,心頭愈發不喜,面沉似水:“何事如此急切?”

賈顯純暗暗叫苦,自己怎的這麼倒黴,雙手奉上密件:“地方察事有密報傳來,十分緊急,屬下不敢怠慢,請都知過目!”

江德明接過密件,掃了一眼,眉頭頓時一皺。

所謂地方察事,是皇城司當年安排在各地的耳目,將周邊州縣的密報不斷傳遞到京師,但漸漸的,隨着這些人在當地的坐大,再加上京師的皇城司並沒有多麼威風,態度就變得越來越敷衍。

幷州雷彪那種絕不是最桀驁的,有的甚至直接抗命。

而還會嚴格執行京師皇城司命令的,實際上主要集中在開封府及周邊區域,比起西京洛陽那邊的察事,就比較老實。

這份密件,就是西京傳來的,江德明卻敏銳地察覺到不會是好事,擺了擺手。

賈顯純忙不迭地退下,待到了外面,才舒了口氣,不用憋住呼吸了。

堂內的江德明先查看了封口,確實沒有被拆開後,再打開密件,掃了一眼,面色就不可遏止地變了。

上面只有一句話——

永定陵中,有賊人慾對李順容投毒,被駐守禁軍擒獲。

對天子生母投毒,這無疑是天大的事情,所幸李順容的身份是隱秘的,如今的小皇帝並不知道太后不是他的生母,自己的生母正在爲先帝守陵……

問題在於,江德明曾經想過投毒,用那種慢性毒藥,屍檢都很難察驗出來的,讓李順容識趣地離開人世。

可自從侄子江懷義沒有將那個知情的宮女抓回來,連自個兒都疑似失陷在幷州後,江德明就是再狂妄,也不可能在這個關頭去做什麼,反倒一直在戒備,害怕有人將此事捅出去。

所以此次,根本不是江德明派人做的。

這位提舉皇城司的大內都知,眯起眼睛,稍加思索,臉色劇變:“不好!有人要害我!”

……

家中。

這幾天拜訪之人絡繹不絕,熱熱鬧鬧慶祝完省試發榜的狄進,同樣在書房中查看信件,面前還站着一位許久不見的熟人。

雷九。

早在國子監解試結束後不久,這位雷老虎培養的精幹手下,就接到雷老虎二兒子雷濬的信件離開,前段時間三兒子雷澄也被其兄長一封信件叫走了。

對此狄進自然不會說什麼,他和雷家是在朱氏一案中的合作關係,雷家並非下屬,自然不會任由他安排。

不過有一點,狄進是強調過的,他還有一位相處時間雖然不長,但十分合得來的朋友,也牽扯到了朱氏的案件裡。

那就是狄青,如今正在永定陵當禁軍,雷家單獨行事可以,卻不能連累到狄青。

事實證明,雷家並沒有連累狄青,相反雙方配合,倒是讓案情有了決定性的進展。

既然發現,有人準備對官家的生母李順容下手,那麼最關鍵的事情是什麼?

不是將賊人抓出來,而是要保證李順容的安全。

所以狄進才讓狄青藉着軍隊老兵對新兵的打壓,前往真宗的永定陵,當上了一名駐軍禁衛,順理成章地與李順容接觸。

是金子總會發光,狄青不負歷史上的威名,還真的察覺到不妥,並且成功保護了李順容,立下大功。

雷濬則帶領雷家精銳,硬生生追上了那個下毒失敗後即刻逃竄的賊子,將之生擒活捉。

在完成這件事後,雷濬立刻讓雷九來京師通知,商量下一步如何在朝堂上,將這羣人與其背後的指使者公之於衆。

狄進仔細看完信件,明白了事情的大致過程,開口道:“賊子已經交代,是皇城司指示他毒害李順容的嗎?”

雷九道:“此人是個死士,用了刑也拒不交代,但除了皇城司,沒有別人有這麼做的動機!”

狄進微微搖頭:“不能如此斷言,江懷義這麼久沒有回京,莫老又失去聯繫,江德明肯定知道皇城司在幷州的抓捕行動失敗了,在這個關頭,他還敢繼續謀害李順容?”

雷九低聲道:“公子,或許江德明也不想幹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可上面有命,他不得不從……”

狄進明白這位的意思,就是說太后劉娥下達命令,江德明哪怕害怕暴露,爲了不失去太后的寵信,還是得照辦。

但經過這段時間對朝堂的觀察與政局的瞭解,狄進並不覺得劉娥會這麼做。

與個人品德無關,說得直白些,劉娥或許內心陰暗,恨不得李順容去世,但指示手下的心腹內官,運用皇城司的力量,去害死天子的生母,這種事情不光是惡毒,關鍵是愚蠢。

原本李順容已經在先帝皇陵守陵了,根本回不來,京師裡的知情者默契地不出聲,現在還要去加害對方,試問如果這等事情暴露,那不僅趙禎與她反目成仇,母子情誼恩斷義絕,百官也絕對不會容許這樣的太后繼續執掌國朝,劉娥的執政太后之位,可能一朝之間就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收穫與付出完全不成正比,以劉娥的政治智慧與理智的處事風格,怎會做這樣蠢的行爲?

所以狄進偏向於,江德明是主動去做的,或許他會錯了劉娥的意思,或許他有什麼額外的目的,再加上太監身體殘缺後,心靈都很扭曲,趙禎的第一任郭皇后還是被太監毒害活埋的呢,害死一個已經在皇陵的先帝嬪妃,又有什麼不敢的?

但同樣的道理,江德明原本的計劃,是神不知鬼不覺,不會讓外人察覺到這是一場謀殺,只會認爲守陵的嬪妃身患疾病,病重去世了,現在已經在暴露邊緣,他還繼續做,那就是純粹的作死了。

太監瘋狂,同樣也不會找死。

狄進緩緩地道:“先將賊子的供詞拷問出來,此乃大案,口說無憑,更不能靠推測,必須要讓關鍵證人交代,我們再行安排。”

雷九目光閃爍了一下,抱拳道:“明白!”

狄進看着對方離開,想了想,喚道:“朱兒!”

朱兒很快走了進來,行禮十分標準:“公子!”

狄進打量着她,由於是時常見到的身邊人,往往難以察覺到改變,實際上與去年來京師的路上對比,那個牙尖嘴利的小女賊,此時已經變成了珠圓玉潤的小丫鬟,並且十分安於現狀。

許多反賊都是如此,如果真給他們十幾畝良田,說不定在家安安分分地種田,根本不會去想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大事業,正應了那句話——使我有洛陽二頃田,焉能佩六國相印?

現在朱兒也是類似,她的日子過得很舒坦,昔日的戾氣消磨了,學會了女紅,積攢下月錢,前段時間還和林小乙商量着,準備在大相國寺那邊租個攤位,賣點自己獨特的手工藝品。

“有人要害永定陵裡的李順容,已經被雷家拿住,無論是不是皇城司做的,這起案子都再度被牽扯出來了!”

所以當狄進說起來案情進展時,朱兒愣了一愣,一時間竟有些反應不過來。

說實話,她都以爲這位公子不會再深查這件事了,畢竟在有了大好前程的情況下,貿然涉及到皇帝的生母和養母之間,尤其是那位養母還是如今執政的當朝太后,這絕對不是明智之舉,稍有不慎,便是自毀前程。

朱兒終究不是真正的婢女,想了想也就乾脆道:“公子,那些親自追殺我的皇城司,都被雷家解決了,至於京師皇城司的,也是一羣廢物,既然過去了,就讓它過去吧!反正我是不想管了,現在這樣挺好!”

狄進正色道:“你能這麼想確實很好,但有些事情,一味避讓,是避不開的,與其當它找上門時猝不及防,不如未雨綢繆,做好萬全的準備!”

朱兒無奈:“公子當時吩咐的事情,我都照辦了,包括尋找與我一同當作婢女的證人……”

狄進看了看她:“你這半年間還是有些改變的,那些證人還能認出你麼?”

朱兒不高興了,捏了捏胖嘟嘟的臉,又有些遲疑起來:“我變化有那麼大麼?”

這照片是你嗎?那時我還很瘦……

“也罷!我恢復恢復吧,保證讓她們認出來!”朱兒拍了拍臉頰,下定決心,又有了幾分江湖女子的颯爽之氣。

狄進道:“不必強迫自己,江湖女子也能過普通的日子,你可以不把兩者分得那麼開……”

朱兒隱隱有些明白,行了一禮:“是!公子!”

她能感受到這位的善意,心中也想報答,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暗暗嘆了口氣,走了出去。

國朝本來又將出一位三元魁首的,還是最年輕的三元魁首,但參與到這種案子裡,恐怕懸了……

待得書房內再無旁人,狄進坐在桌前,同樣陷入沉思。

雷九懷疑自己退縮了,不想查案。

朱兒奇怪自己爲何不退縮,還想繼續查案。

他們會產生這樣的疑慮倒也正常,人都是會變的,別說距離幷州案發,過去一年了,就算是幾個月,都可能產生別的想法。

但狄進有一點始終不變,他知道僥倖心理,萬萬要不得。

幷州那些事已經發生,雷家牽扯到裡面,殺了江德明的侄子,三班借職江懷義,所以雷家很緊張,始終害怕皇城司事後發難,波及全族,必須要讓現任的皇城司提舉江德明死了,才能安心。

同樣的道理,狄進在幷州也向河東路提點刑獄公事杜衍,報備了此案,正是有了杜衍的支持,他才能壓服雷家,同時寄應開封府,來到京師,接連拿下解試和省試,在開封府的名聲越來越大。

這個時候,覺得現在的地位水漲船高,害怕影響前程,不想查當年的案子?

真要如此想,纔會身敗名裂!

不過如今的時機確實不巧,正好省試結束,殿試即將開始,而殿試上劉娥恰好掌控着調整排名的權力,偏偏調查天子生母案件,那絕對是觸犯逆鱗,可比起文章裡犯些忌諱,讓天子不開心嚴重得太多了。

“沒想到我在省試裡,那般研究主考官的心思,到了殿試裡面,卻要觸犯大忌?”

狄進搖頭失笑,旋即眼神又堅定起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一旦爲了三元魁首而進退失措,將來恐怕要失去更多!”

他絕非淡泊名利的人,恰恰相反,他很看重名與利,卻同樣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能連中解元和省元,是因爲自己擅長科舉,合理地運用瞭如今的文壇風氣,單論才華的話,是比不過歐陽修、王堯臣、韓琦和文彥博的,在進士裡面,大概也就是中上游水準,這還得益於後世所受的系統性教育和高屋建瓴的見識。

三元魁首嘛,他當然想要,誰不喜歡這種榮耀呢,但不能得意忘形,忘了自己是怎麼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所以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相比起外人對國朝再出一位三元魁首的期待,作爲當事人的狄進反倒來到窗邊,望向宮城:“我倒要看看,到底是太后失了理智,做出如此愚蠢的行爲,還是誰想拿官家的生母大做文章,擾亂朝野內外的局勢!”

……

雷九和朱兒各行其是,尚未給予進一步的答覆,狄湘靈卻帶來了一個重要消息:“婁彥先交代了!”

換做平常,這無疑是好事,擁有衆多秘密的丐首終於開口,但府衙那邊一片安靜,反倒是姐姐通過她的辦法得知了情況,證明了此事絕不是那麼簡單,狄進沉聲道:“他說什麼了?”

狄湘靈面露異色:“這個賊子說自己通過手下的乞兒,偶然得知了一個天大的秘密,有人要謀害皇帝的親生母親,李順容!”

第八十二章 鄰居姓公孫(第三更求訂閱!)第兩百零八章 《“極樂淨土”的名單》第六十六章 查案不忘上進第一百九十四章 八大王的末路第一百零五章 兇手再是清理痕跡,也有防不勝防的地方!(第三更)第四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孫洪妻子的死因(第二更)第三百七十四章 當狗有什麼不好!第三十二章 遲疑一秒都是對進士的不尊重第兩百四十九章 出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一百八十二章 狄仕林,你到底是不是人!(第一更)第兩百三十二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兩百七十一章 真是後生可畏!第六十八章 不可能犯罪第五十二章 這次是真丟了第三百一十章 瘋的第一百零八章 真相(第三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考場大魔王再度降臨(第一更)第兩百一十三章 苦一苦武人,罵名他們來擔!第兩百七十九章 每天都給遼國使節一個新驚喜第三百七十三章 狄正使的寬厚仁義第兩百五十二章 呂公孺拜師第二十二章 確有關聯第兩百零七章 此事必有蹊蹺第七十七章 證據呢?你倒是把證據拿出來啊!第一十五章 拉攏第一百三十九章 說廢話沒有用,讓公主也節哀!(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劉筠:老夫自己來答,也不過如此了!(第二更!)第一百六十四章 省試還是去看看榜,不然太裝逼了!(第三更)第兩百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人第一百章 公孫策:我都急死了,你怎的還能穩坐釣魚臺?(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五章 這下是真的乖乖談條件了第四十五章 爲了查案,小抄一首第三百二十九章 盜首:只要我夠極端,就沒人能威脅得了我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未歸,策已至第一百七十五章 四爺:我竟然變成了那種乖乖交贖錢的蠢人?(第二更)第三百三十章 請閣下赴‘死’第兩百七十二章 太后特賜五品服第三百二十三章 我也給你誠意,你受得住麼?第三百五十八章 宋朝“太后黨”挽救遼國太后黨第三十章 真相第三百六十五章 終於有兇手對神探下手了第兩百零一章 三位神探對案件的剖析第一百三十章 所有人都被騙了?(第二更!)第四百章 包拯推崇的江湖俠客第三十六章 轉變思路第五十五章 一開始就露出了破綻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吳景成爲獄友的七爺(第三更)第一百四十六章 絕望的人是不會讓同夥好過的(第二更)第一百六十八章 趙禎:我只信任一個人!(第二更)第兩百零八章 《“極樂淨土”的名單》第四百一十六章 分屍總有其用意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案件的最後一塊拼圖第四百零八章 犯人有權貴庇護?狄三元就是權貴!第三百三十七章 給“無漏”一點小小的朝廷效率震撼第三章 狄氏家傳武器,鐗!第一百五十章 開封府衙有一點忙(第三更)第四百零七章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第一百零一章 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榮婆婆:狄省元的人還怪好的!第兩百四十九章 出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三百三十六章 展仲的死亡信息第三百七十九章 始終沒有勇氣的太子和太有勇氣的漢臣第兩百四十六章 在我面前,你沒有裝瘋的資格!第兩百四十二章 剿匪的大功,我就不客氣地笑納了!第兩百四十二章 剿匪的大功,我就不客氣地笑納了!第八十七章 盼着與包拯、公孫策共飲的一天,早日到來(第一更)第三百九十四章 知道什麼叫班門弄斧麼?第三百二十六章 靈童舊案的真相第九十八章 姐,你是我的眼!(第二更)第兩百零一章 三位神探對案件的剖析第四十八章 誰都可以是萱娘第一十六章 幸福的煩惱第三百三十一章 做人留一線與趕盡殺絕第二十二章 確有關聯第七十四章 賭上狄樑公的名義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要我查案,先完成三件事(第一更)第三章 狄氏家傳武器,鐗!第九十三章 劉從廣之死(第三更)第八十八章 書友見面會(第二更)第六十章 犯人狄青第兩百章 官家有點太喜愛了!授官不能這樣授啊!第一十九章 三個嫌疑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四爺:我竟然變成了那種乖乖交贖錢的蠢人?(第二更)第三百零九章 我知道“大爺”是誰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密盒單防盜首第兩百五十五章 狄同判是如何跟地方土豪講道理的第兩百二十五章 既然都去兗州當官,何不一路同行?第四十八章 誰都可以是萱娘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人升上雲巔,一人墜入深淵第兩百七十四章 什麼!館伴使正在熱身?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未歸,策已至第兩百七十三章 高端的外交,往往採用最樸素的方式第一百四十一章 駙馬,你知道“和離”嗎?(第三更)第三十四章 解試報名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吳景成爲獄友的七爺(第三更)第兩百六十章 被少年偵探吊打的提刑官第四百一十章 子時到來第六十五章 雪地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