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同時交代的犯人,截然不同的供詞(第一更)

朱昌審訊魯方時說的話語,其實是九真一假。

大部分都沒有說謊,只是在陳堯諮入宮的時間模糊了一下。

早在兩個時辰前,這位權知開封府,就覲見了太后,同時官家趙禎也一併旁聽。

稟告完案情的最新進展,珠簾之後,劉娥沉冷的聲音響起:“府衙竟混入了這等賊子,長達十數年之久,京師多少罪孽由此掩埋,當真令人心寒!”

陳堯諮道:“此乃老臣之過,未能及時察覺賊子真面目!”

劉娥道:“陳卿家自謙了,歷任權知開封府的卿家,唯獨你發現賊人端倪,消弭禍患,此乃大功!”

陳堯諮不願冒領旁人功勞:“今科省元狄仕林明察秋毫,協助探案,接連擒下兩名丐首,來日若能澄清玉宇,掃清乞兒幫大患,狄仕林當得頭功!”

趙禎在邊上有些興奮,這是自己請出的神探!

劉娥的眼神深處,則閃過一絲波動。

對於狄進查案,她的心情比較複雜,既希望於這位的能力可以速速破案,讓事態儘快平息,又擔心此子查到什麼不好言說的事情,令事態不可收拾。

但自從知道趙禎屬意這位出面查案後,劉娥就不會有絲毫阻止了,否則會在官家心中留下深深的芥蒂,所以此時也頷首道:“狄仕林天資聰敏,有氣敢任,來日可成國之棟樑,狄樑公有後啊!”

陳堯諮沒有察覺到太后隱藏極深的情緒,只以爲這位對於案情的進展也很滿意,心頭一鬆:“賊人剛剛關入府牢,老臣當即刻提審,將賊首一網打盡!”

劉娥頷首:“有勞陳卿家了!”

陳堯諮行禮:“責無旁貸,老臣告退!”

待得這位老而彌堅的臣子背影消失在殿宇中,珠簾掀開,露出劉娥和趙禎的面容來。

趙禎興奮之色不減:“有陳公和狄仕林這般能臣在,定能將這個賊子幫派連根拔起!”

劉娥看向這個高興的小皇帝,故意添了一把火:“老身以前痛恨乞兒幫,卻只視作亡命徒聚,借無憂洞才難以清除,但經過此事,亦不敢再小覷這羣乞兒,那五名丐首或已改頭換面,在京師生活,壞事做絕,卻享富貴……”

趙禎哪裡能忍:“決不允許這等事情,必須要嚴查到底,以慰京師百姓之心!”

劉娥道:“官家所願與老身一般,只可惜這羣賊子背後,恐有更大的惡人庇佑,不然怎敢傳出老身要謀害官家生母之言?”

趙禎面色一變,趕忙起身:“兒臣絕沒有懷疑過大娘娘……”

劉娥端詳着這個兒子,語氣裡多了幾分溫情:“我兒仁厚,不必解釋,老身擔心的從來不是你懷疑我!”

平常一直嚴格稱呼的大娘娘,此時的一聲我兒,讓趙禎通體一震,眼眶發紅,頓時想起從小到大,每每自己生病時,大娘孃的眉宇間也是那般焦急,絲毫不遜於小娘娘,動情地道:“孩兒明白!孩兒明白!”

劉娥見火候到了,探手握住趙禎的手,對着左右道:“我們母子倆要說些話,你們退下吧!”

“是!”

內侍和宮婢腳下無聲地倒退出去,很快殿宇內只留下太后和天子。

這對天下間最尊貴的母子,此時卻在劉娥的引導下,如同尋常母子一般談着心:“當孃親的,從來不怕自己的孩子會誤解自己,老身真正擔心的,是那些蠢蠢欲動的惡賊圖謀極大,要顛覆這天下的安寧!先帝駕崩前的囑咐,老身不敢有一日忘懷,孤兒寡母,穩定這國朝的局面,來之不易啊!”

趙禎紅着眼睛,反握住太后的手,只覺得這手掌都有幾分枯瘦,顯然是平日裡操勞極多,連連點頭,聲音裡帶着幾分泣聲:“我知道……我知道……這些年都是大娘娘爲我撐着!”

劉娥嘆息:“但有人卻盯着皇位不放,哪怕裝瘋賣傻,也始終不甘心!”

聽到裝瘋賣傻四個字,趙禎屏住呼吸,腦海中已經浮現出一道身影。

劉娥十分直接:“老身思來想去,此番出言污衊,挑撥你我母子關係的,只會是八大王趙元儼!”

“皇叔……”

趙禎並沒有多麼意外,臉上滿是複雜之色,既有傷感,也有痛恨。

他對於八大王原本還是挺有親近之意的,畢竟先帝那一輩也人丁稀薄,如今還活着的親人,只有叔叔趙元儼和姑姑大長公主了。

結果姑姑先是包庇駙馬,後來又包庇八大王,本爲國朝女子表率的美名,在京師滅門案裡面喪失殆盡,而八大王更是爲了不暴露自己的醜聞,借駙馬之手,害死了開封府衙的推官。

趙禎對此十分憤怒,偏偏知道,這件事是不可能真正定罪的,否則損失的是整個趙宋皇族的威信,必須要將之壓下,待得民間風波平息,不了了之。

結果他還沒轉過這個彎,對方居然再度興風作浪,此次更涉及到自己的親母,以他的好脾氣,都覺得無法忍受:“如果真是皇叔,我不會輕饒了他!”

劉娥沒有把這個兒子手把手地養大,對於他的脾氣卻很瞭解,知道這種痛恨還未轉爲真正的殺意,將來難保不會心軟,立刻問道:“官家準備如何做呢?”

趙禎以往聽到這考校的口吻時,都會害怕自己答不對,從大娘娘眼中看到若有若無的失望,此時亦是如此,張了張嘴,一時間答不上話來。

劉娥以往確實會用嚴厲的眼神看着這個小皇帝,有時候還會露出恨鐵不成鋼之色,此時卻不着急,只是默默等待着。

趙禎沒有了往昔的壓力,腦海中思索起來,突然想到剛剛所言,那羣乞兒丐首的背後,恐有更大的惡人庇佑,如果惡人正是八大王的話:“與乞兒幫勾結,京師無數受害的百姓,都不會饒了他!”

劉娥徹底定心,臉上露出欣慰之色:“官家長大了!”

……

回到開封府衙的時候,狄進已經和朱昌商量好了審問的辦法,聽完這個法子後,陳堯諮也大爲贊同,立刻予以實施。

朱昌本色出演,取信了魯方後,即刻動身,去張耆府上拜訪。

身爲樞密使,兩府之中舉足輕重的存在,張耆當然聽說了這件大事,知道太后密切關注案子的進展,自是沒有不應的道理。

只不過當這位張樞密寫下信件,蓋上印章後,又沉聲道:“一切拜託了!一定要讓賊子交代出幕後的頑兇大惡,不讓聖人的清譽有絲毫損傷啊!”

朱昌笑道:“元弼兄放心,這賊子蠢笨得很,還抱有全身而退的奢望,小弟肯定能套出他背後的指使者,立此大功!”

張耆知道他沒有真正聽懂,暗示得再明白一些:“這幕後的指使者,得令朝野信服,不是誰都敢憑白污衊聖人的……”

朱昌笑容收斂,低聲道:“還望元弼兄指點一二!”

張耆最擅長明哲保身,怎麼可能真正說透,把自己牽扯進去,敷衍幾句:“且回府衙,速速審問要犯吧!”

朱昌無奈,只有告別了莫逆之交,返回府衙後,就迫不及待地準備提審,卻被陳堯諮攔住:“天色還早,你如此急切,會被他看出破綻!”

朱昌訕訕,眼珠轉了轉:“大府,這魯方雖然信誓旦旦,願意交代出幕後之人,但下官如何確定他所說的,是真是假呢?”

陳堯諮淡淡地看了他一眼:“證據爲主,自辨真假!”

朱昌當然知道空口無憑,應重實證,但張耆之意他也慢慢領會。

太后需要將此案的幕後真兇,定在她的關鍵政敵上,對方有了動機,既能讓百官相信,太后是真的被污衊,完全沒有謀害官家生母的意思,又能順理成章地除去對手,可謂一舉兩得。

“眼見關鍵犯人將要交代,太后一黨根據自身的立場,開始預設答案了~”

狄進對此毫不意外,政治生物若不這樣,反倒純粹地追求真相,那纔是怪事,他則不受干擾,按照自己的步驟來,到陳堯諮面前請示:“大府,學生準備去看一看江都知。”

陳堯諮愣了愣,光顧着丐首魯方這個重大發現,一時間都快把那個太后原本的心腹給遺忘了,點頭道:“也好,仕林就去看一看,此人還有何話可說吧!”

狄進行了一禮,不緊不慢地離去。

朱昌見了不由地錯愕:“大府,狄省元不等在這裡麼?”

審訊即將到達關鍵時刻,這個立功的關鍵時刻,別人還生怕被搶奪功勞呢,此人居然主動離開?

陳堯諮斜了他一眼,暗暗搖頭。

有鑑於前朝武后臨朝的反面例子,朝堂大多數官員願意認可太后的執政地位,但一心投靠的並不多,省得被日後清算,如張耆那種完全靠太后起家的倒也罷了,這朱昌的能力終究不行,竟問出這麼愚蠢的問題來。

人家早就在官家和太后面前留了名的,需要守在這證明自己的功勞麼?

不過狄進此番離去,也讓陳堯諮生出思索,作爲同樣的涉案人員,都知江德明的重要性,莫非要高於丐首魯方?

是的。

在狄進看來,此案中的江德明,還真就比魯方重要!

因爲江德明對李順容下手的時間,要遠早於丐首傳遞消息的時間,所幸這位曾經大權在握,耀武揚威的都知,自始至終處於明處,他是跑不掉,所以狄進這幾天的精力,主要側重在魯方這巧妙僞裝成孔目的丐首身上。

如今抓捕和審問都已告一段落,接下來就是最後的收網,他反倒耐下心來,再從江德明處入手。

“過約定時間了麼?”

不過在途中,狄進還想起來,之前約定是三天之後,結果由於這裡的抓捕,距離那日離開已經四天了,倒是一種失約,也不知這位之前就很急的都知,此時會急成什麼樣。

等到了院子前,就見除了看守的衙役外,竟還有兩個內侍模樣的人,站在外面,踮着腳,伸長脖子,笑嘻嘻地朝裡面張望,發現有人走了過來,才趕忙低頭彎腰,要從側邊離開。

狄進開口喚道:“兩位中貴人且慢,在下狄進,可否過來一敘!”

兩位小內侍神色立變,拘謹地走了過來:“原來是狄省魁,小人只是小黃門,不敢得狄省魁此稱!”

狄進直接問道:“是內省哪位中官,讓你們來探視江都知的?”

小黃門面面相覷,只能回答:“小人是奉閻都知之命,前來探視。”

狄進奇道:“閻都知?入內內侍省換都知了?”

小黃門臉色一僵:“是閻副都知……”

這可不比後世,稱呼副職領導時,要懂事地把前面的副字去了,副都知就是副都知,絕不該省了這個副字,除非是那位表露出了野心,喜歡聽手下這般稱呼。

單就這個細節,就能窺得這位副都知閻文應的性情,難怪歷史上敢膽大包天,把仁宗第一任皇后郭氏給活埋了。

狄進不會替宮內的規矩教育這些內侍,不再多言:“我知道了,兩位且去吧!”

兩個小黃門如蒙大赦,趕忙行了一禮,匆匆離開。

“內省的爭鬥,果然更血淋淋!”

狄進暗暗搖了搖頭,走入院子,特意加重了腳步。

沒有人迫不及待地迎出來。

走入正堂,他甚至沒看到人,直到進了屋子,才發現江德明裹着被子,蜷縮在牆角,一動不動。

狄進一驚,不會是腦溢血了吧?惡人死了活該,但別在案子的關鍵時刻倒下啊!

所幸江德明只是睡着了,當他被搖醒,睜開佈滿血絲的雙眼,定定地看着出現在面前的身影時,竟是猛地抱住狄進的腿,流下淚來:“狄省魁……狄省魁……老奴總算盼到伱回來了!”

狄進甩了甩,沒甩開,無奈地道:“江都知,你現在可明白了?”

“明白……老奴明白了!”

副都知閻文應不僅在宮中迅速搶佔了江德明離開後的權力空白,還派出小黃門出宮來看笑話,將他的悽慘模樣時時彙報回去,給大夥兒取樂!

如此慘痛的事實,讓江德明徹底意識到,從離開內省的那一刻起,權力就已經離自己而去了,剩下的就是還能不能保住這條老命。

想明白後,這幾天反倒是他最爲煎熬的時候,他不知道狄進還會不會回來,是不是還會給自己外放出宮,提舉宮觀,頤養天年的機會?

狄進確實沒有再說之前的承諾,錯過了就是錯過了,世上最沒有後悔藥可以吃,只是問道:“說吧,到底是誰讓你暗中謀害官家生母的?”

“老奴……老奴絕對沒有謀害官家生母……”

江德明哆嗦了片刻,還是弱弱地否認了一句,他確實沒有真的做過,再將聲音壓到最低:“是聖人身邊最親近的榮婆婆,她暗示過老奴,李順容一旦沒了,聖人便可高枕無憂,內省也會一直是老奴總管,不然的話,不然的話,老奴萬萬不敢有這等念頭啊!”

……

當狄進走出軟禁江德明的院子,回到牢獄外時,迎面就見朱昌喜氣洋洋地走了出來。

“賊子看到了張樞密的書信,已經交代了!”朱昌興沖沖地道:“借丐首傳出那等荒謬之言的幕後指使,來自於定王府中!”

陳堯諮目光一冷:“魯方指認八大王?”

朱昌道:“從相貌描述上,魯方指認的並非是八大王,應是府上重要的僕從,魯方願意與之對峙,條件是我將書信放入他家中,再讓府衙之人搜出,以證實五千貫贖錢是合理所得!可笑,這賊子至今都盼着隱瞞身份,無罪釋放呢!”

陳堯諮道:“假意答應他,與定王府上的僕役對峙重要,一定要將那個幕後指使者揪出來!”

朱昌心頭火熱,大聲地道:“是!”

此時另一位判官王博洋,推官呂安道也一併在列,聽了後露出驚色,卻也不覺得很意外。

一旦太后倒臺,天子沒了依靠,獲利最大的無疑是那位皇族裡血脈最近的皇叔,何況不久前隨着滅門案的偵破,朝野內外對於這位王爺昔日所做的事情也議論紛紛,聲名一落千丈,對方不甘心如此,也要毀了太后的名聲。

只是萬萬沒想到,這羣丐首居然能牽扯出八大王!

這些乞兒害了多少京師百姓啊,不少達官貴人都深恨之,結果背後竟有此等身份的人支持,國朝有如此皇族,實在喪心病狂!

呂安道默默地道:“自作孽,不可活!袁弘靖……弘靖兄!你當年被八大王害死,沒想到報仇的機會來得這麼快!好!真好啊!”

王博洋則大感輕鬆:“無論如何,真相大白,這案子與我等無關了,讓太后和王爺鬥去吧!”

“真相大白了麼?”

唯獨狄進思索着案情的進展,反倒生起了更濃重的興趣。

兩名犯人幾乎是同時交代,一個說出太后身邊的親信,一個準備指認八大王府上的親僕。

誰說了真話?誰編造了謊言?

無論誰真誰假,不預設答案,不受干擾,將真相查個水落石出,纔是不留後患的最佳辦法!

第四百一十章 子時到來第三百零四章 姐姐迴歸第兩百七十五章 合着你連中三元包括武狀元啊?第七十八章 鬧鬼案的最後拼圖第五章 現在就想搞錢!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陰溝裡的老鼠打回原形(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四爺:我竟然變成了那種乖乖交贖錢的蠢人?(第二更)第兩百零六章 丐首裡的超級鹹魚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元昊之母遇害事件》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命大如天(三更)第九十八章 姐,你是我的眼!(第二更)第三百六十六章 施壓!成名!第三百九十一章 你對我們沒用了!第四百零四章 偵探小學生出馬第兩百三十六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盜匪第三百六十四章 殺人預告第二十二章 確有關聯第一百一十二章 皇城司:我們的命就該這麼賤麼?(第一更)第三百零六章 年輕人不講武德第兩百九十一章 請官家協助破案第一十一章 三千貫酬謝,穩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狄湘靈的長風鏢局第三百零九章 我知道“大爺”是誰了第一百零二章 通姦之人竟然是她!(第三更)第兩百九十六章 太后再賜銀魚袋第兩百九十章 兇手的動機第三百九十七章 狄進:論如何拿捏一位宰執第一百六十九章 江德明:我居然會落到狄仕林手上?(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二章 呂公孺拜師第六十九章 朱兒的推理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八十四章 狄青入夥(第五更求訂閱!)第三百七十八章 最好的挑撥就是如實相告第八章 目標不是亂選的,是有備而來!第兩百四十三章 他以爲他是神人麼?說剿匪就剿匪?第二十二章 確有關聯第兩百七十二章 太后特賜五品服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目標第一百九十二章 狄湘靈的長風鏢局第一百三十章 所有人都被騙了?(第二更!)第三百三十六章 展仲的死亡信息第兩百零二章 姐姐:我現在也有後臺了!第四十七章 官場靠山第三百四十一章 我覺得我又行了!第一十六章 幸福的煩惱第三百九十章 寶神奴完全瘋了?第一十六章 幸福的煩惱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江湖人報仇效率高,專挑“金剛會”的滅門第三十八章 打草驚蛇第四百二十一章 “你到底是誰?”“狄進,一位偵探而已!”第一百八十七章 今科狀元,舍他其誰!(第二更)第兩百二十五章 既然都去兗州當官,何不一路同行?第兩百八十九章 兇手現形第三百七十九章 始終沒有勇氣的太子和太有勇氣的漢臣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吳景成爲獄友的七爺(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劍指省元!最有含金量的頭名!(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二章 本來想露臉,結果把屁股給露出來了第一百四十章 國子監學子仗義執言,圍堵駙馬!(第二更)第九十四章 《小說劇情殺人事件》(第一更)第九十五章 我要爲《蘇無名傳》正名!(第二更)第二十八章 洗冤第兩百五十五章 狄同判是如何跟地方土豪講道理的第一百九十一章 “兄友弟恭”“相親相愛”“整整齊齊”第六十二章 權貴親眷第三百九十九章 趙禎:朕覺得給仕林的支持力度還不夠大!第三百六十九章 莫非背後隱藏着一個天大的秘密?第兩百二十八章 破案要從娃娃抓起!第三百六十九章 莫非背後隱藏着一個天大的秘密?第一百五十章 開封府衙有一點忙(第三更)第三百四十九章 快別熱身了,你打不過這個宋使啊!第八十六章 公孫策:真乃奇書也!(第七更求訂閱!)第九十二章 夜間看偵探小說的,不是書迷,就是……(第二更)第兩百一十章 事實證明,不能拖欠匠人的工錢第三百六十八章 狄正使就是現實版李雙鷹啊!第六十七章 第二夜第兩百四十九章 出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四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三百三十章 請閣下赴‘死’第兩百一十章 事實證明,不能拖欠匠人的工錢第兩百九十三章 審問,就是在誅心!第四百二十二章 科學狂人的死穴第兩百九十七章 專業的領域交給專業的“人才”第三百零六章 年輕人不講武德第一十一章 三千貫酬謝,穩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讓“英雄”查“英雄”,讓“好漢”查“好漢”第一百一十章 官家想看更新?抱歉,不寫!(二更)第五十九章 送別第一百九十三章 你這做間諜還真下血本啊!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假“金剛會”》(新年快樂!)第兩百四十一章 破局的關鍵第七十八章 鬧鬼案的最後拼圖第三十八章 打草驚蛇第九十五章 我要爲《蘇無名傳》正名!(第二更)第三百七十三章 狄正使的寬厚仁義第兩百三十四章 這就是本事!這才叫立威!第一百二十八章 好官不該蒙受不白之冤!爲上任推官正名!(第二更)第四百章 包拯推崇的江湖俠客第二十五章 受害者形象的扭轉第兩百五十八章 都盼着我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