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一章 三位神探對案件的剖析

“除了在京營禁軍中穩住外,你也可以關注一下遼人的諜探組織‘金剛會’。”

飽餐之後,狄進和狄青到了後院,散步之餘,也將關鍵的情報共享:“你之前擒拿的那個犯人,基本可以確定是‘金剛會’的一員。”

狄青對那個人印象很深刻,還專門打聽過:“這賊子被關在皇城司,直到被活生生打死,都沒有交代出一句話,雖然他是敵人,但我倒還挺佩服他的意志,‘金剛會’如何能有這等忠誠的死士?”

狄進認可對方的能力,卻沒有過於擡高:“所謂死士,不是簡單的忠誠兩字就能概括,背後必然有着能讓他受盡酷刑,卻不開口的原因。”

“我原本也不知具體緣由,直到發現‘金剛會’將京師宅屋作爲報酬,交予會中人員,這說明組織的核心成員數量一定不會太多,走的是獨當一面的精銳路線。”

“這也讓我推測,犯人同樣在京師有一套宅子,而宅子裡有他的家人,他自知必死,如果交代出了有關‘金剛會’的任何秘密,家人也活不了,相反守口如瓶,堅持到最後一刻,卻能爲家人爭取一個永遠生活在京師的機會。”

“這纔是死士的‘忠誠’!”

“原來是這樣!”狄青動容,他之前連房子都租不起,只能睡京營那多年沒有人修繕的漏風屋子,冬天能將人活生生凍死,現在剛剛能在京師外城租房子住,結果那些投靠遼人的賊子,反倒有自家的宅子,雙拳緊握:“這羣遼狗,太囂張了!”

“遇到可疑之處,如果有通知的機會,不要輕舉妄動,立刻通知我,倘若沒有那個時間,當機立斷,別有任何遲疑!”狄進道:“我相信你的判斷力!”

狄青並不貿然保證,又問了幾個關鍵之處,才點點頭:“好!”

“我還有好物贈予你!”狄進喚道:“小乙!”

林小乙心領神會,從書房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書,遞給狄青。

“書啊?”

狄青本來挺期待的,還以爲是什麼兵刃利器,接過一瞧,臉頓時苦了起來:“哥哥看得起我,可我識字實在不多,這兵書……怕是看不懂哩!”

“那就多認認字,這總沒有壞處,至於兵書嘛,看得懂就看,看不懂就按照你所想那般,不必生搬硬套!”

狄進並不說大道理,只是關照道:“想要成爲一代名將,不見得一定要熟讀兵書,但在國朝成爲一代名將,你至少得做出喜愛讀兵書的樣子,而不是如五代那樣,只知戰爭與殺戮。”

宋朝的國策其實從來不是重文輕武,而是崇文抑武,崇尚文教,抑止兵戈,初衷是好的,但平衡是最難維持的,矯枉過正卻很簡單,崇文抑武就演變爲了重文輕武,走了極端。

這點狄進改變不了,因爲如今距離五代亂世沒有過去太久,不是說幾句大道理,就能消除人們心中的成見的,甚至武人自己都很爛,普遍存在着貪功冒進,不遵上命,養兵自重等等五代遺毒。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狄青想要更好更穩的前途,就得多讀書,至少要讓文官覺得他多讀書了,那樣才能爭取到越來越多的話語權。

後世有一種說法,狄青在政治上反覆橫跳,曾經好幾回背刺過恩主,執行對頭下達的命令,但實際上就是水洛城築城案,狄青嚴格遵從了尹洙很不理智的命令,讓范仲淹和韓琦對於築城的分歧進一步擴大,最後一發不可收拾,險些引起黨爭,所以很多人覺得狄青對不起以前提攜他的人。

但對峙的兩邊,都是對狄青有過舉薦和提拔的,包括尹洙在內,也是上司與好友,這與其說是橫跳背刺,倒不如說政治上太蠢。

本來相關人士都是曾經的領導,又爲了國家大事而爭執,並非一己私慾,狄青完全有立場出面,調和雙方的關係,儘可能地做到消弭矛盾,制止爭端,畢竟他那時的官位不低了,有能力參與到這種大事中。

結果狄青選了一個最死板的法子,嚴格執行上命,尹洙說什麼他聽什麼,直接抓人,激化了事態。

不過正因爲他是執行上命,朝廷也沒怪罪狄青,尹洙則大受影響,爲自己衝動的決定付出代價,仕途基本終結,而從狄青這種行爲反應出的性格與格局,也爲後來自己憋屈而死埋下伏筆。

一個小兵,可以嚴格執行上命,哪怕是錯的也毫不動搖,但將領則不同,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需要有自己的判斷與應變,狄青在戰爭上表現出的才能自是不必多言,但政治智慧始終不夠,而一個政治智慧不足的武人,卻又身居高位,下場如何,其實就是可以預見的了……

所以范仲淹最初讓狄青多看兵書,是真覺得這是個將才良臣的好苗子,值得培養,現在狄進同理,能讀書還是多讀讀書吧,實在讀不進去,先裝裝樣子,有習文興趣的表現也行。

“好……好吧……”

狄青終究二十歲不到,其他的倒也罷了,看書是真不想看,臉皺得跟橘子皮似的,苦兮兮地走了。

來時左手兩隻雞,右手兩隻鴨,去時左手一摞書,右手一摞書,倒是都不空着。

“慢慢來!”

狄進也不急於一時,在國朝培養一位真正好用的名將,可不是等閒之功,正準備回書房,伴隨着熟悉的腳步聲,公孫策那洪亮的聲音傳來:“仕林!”

包拯跟在身後,又來串門了:“仕林。”

狄進的官職難定,其他進士也沒有貿然定本官,反正吏部流程都要等待一段時間,大夥兒也不急,又接連開了好幾場文會,這次狄進沒有缺席,缺席的變成了包拯和公孫策。

他們正在合力破淨土寺的案子。

三人坐下,公孫策也不廢話,直入主題:“廬州的文茂堂有一位老書吏,最擅長聞墨,對於紙料也有研究,我已經快馬加鞭,將他請來京師,有他坐鎮,或許可以又新的進展。”

狄進知道他一直在查信件的線索,但自己到目前,連信中內容都還沒有真正瞭解過,也不知那兇手得知後會不會很急,順勢問道:“上面寫的是什麼?”

“賊人可恨,信中寫着兩句詞——”公孫策頓了頓,沉聲道:“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狄進眼睛微微一眯:“我……的詞?”

公孫策冷聲道:“是啊!而且只有前兩句,仕林,我懷疑這個兇手會繼續殺人,而殺人後還會在現場留下類似的信件,往後面接着寫!”

“這真是再明確不過的挑釁了,爲的就是激怒我!”狄進了然,換成別的文人恐怕會震怒,殺人配合上自己的名作,無疑是褻瀆,但他的心態很平和,只是覺得挺虧欠晏殊的……

公孫策之前同樣不說,其實也是怕這位動怒,失了冷靜,畢竟那個時候還沒殿試呢,此刻見他鎮定自若,鬆了口氣道:“伱不受影響就好,這賊子當真下作,不過能想到此法的,必然也是受過文教之輩,遼人坐擁燕雲,那裡也有許多漢人,飽讀詩書,諜細有可能出自漢人大族……”

包拯道:“也可能是故意誤導。”

“是啊!”

公孫策皺起眉頭:“藏在陰溝裡的老鼠就是難辦,難怪這些遼人諜探會利用無憂洞,我看他們都是一丘之貉,藏身的能耐學得十成十!”

包拯道:“還要從淨土寺的殺人案中查起,死者身上的線索是最多的。”

狄進和公孫策都點頭,然後期待地看着他,寺內案子可是這位負責查下去的。

包拯道:“屍體處理的很乾淨,目前沒有發現任何線索,田仵作查驗了四次,至今連死因都無法確定,不過他最後一次尋到我,認真地告訴我,他目前最能肯定的一件事是,死者從遇害到被發現,應該過去了三個時辰左右。”

公孫策奇道:“三個時辰?爲何如此準確?”

包拯道:“他家傳有一種辨明‘血墜’的法子,通過屍體‘血墜’的不同特點,可以判斷死亡的時辰。”

狄進有些詫異:“那很了不得啊!”

府衙那個擺爛的仵作田缺,以前別說反覆驗屍了,能態度認真地驗一次就很不錯了,但自從經歷了魯方的案子後,也有了改變,居然還有家傳絕學。

事實上,血墜聽起來陌生,換一種說法就人盡皆知了,屍斑。

按照後世的術語,屍斑是指在屍體上會出現淡紅色、鮮紅色、暗紅色的斑塊,斑塊連接呈片,位於屍體低下未受壓處。

什麼叫“低下未受壓處”?如一具仰臥的屍體,低下的部位就是肩、背、腰、臀、腿的後側,但由於後背高低不平,有受壓和未受壓的部位,一般臀部和肩胛部的凸起會和地面接觸,這些部位就是受壓部位,而屍斑則會出現在不受壓的背、腰和腿後側。

人體死亡後,血液不再流動,血液就會因爲自身的重力作用,墜積到身體低下的部位,如果外面再不受壓,導致血管閉合,那墜積的血液就會透過皮膚,呈現出有色的斑痕。

從這方面來看,古人的血墜,倒是個頗爲準確的形容。

而根據田缺祖輩父輩的觀察,死亡半個時辰,血墜就開始逐漸出現,三個時辰融合成片,六個時辰內幾乎全部形成,同樣在六個時辰之內,按壓血墜,血墜會褪色,如果在這段期間,屍體的位置發生變化,原來形成的血墜就會消失,在別的地方形成新的血墜。

直到死後十二個時辰,即一天後,血墜纔會徹底固定下來,壓了不褪色,翻動屍體,也不會有所改變。

田缺正是根據這種法子,判斷淨土寺死亡的迎客僧照靜,在屍體被發現後應該有三個時辰,因爲那正是血墜融合成片的時刻。

公孫策覺得長見識了,狄進更是頗爲欣慰:“驗證之後,可以將血墜驗屍之法,記入《洗冤集錄》裡!”

包拯點點頭:“我相信田仵作的判斷,那麼死者於三個時辰之前被殺,屍體僵硬的時間仕林已經告知,需要半個時辰到一個半時辰左右形成,如果兇手要確保屍體形成那種特定姿勢,應該會等待一個半時辰。”

公孫策目光凌厲:“三個時辰前殺人,在現場一個半時辰後離去……兇手好大的膽子,那可是光天化日,不是夜間,就不怕來往的僧人發現?”

包拯道:“所以我詢問過寺中僧人,死者照靜是他們的大師兄,平日裡別的迎客僧都歸其管轄,他們那一日清晨也被死者以各種方式調離出去,所以兇手不必擔心有人拜訪。”

公孫策道:“那就是熟人作案!”

狄進微微點頭:“照靜極有可能是金剛會或乞兒幫的一員,榮婆婆會泄露重大秘密,就是他用特製檀香施展的手段,套出了秘密,兇手如果也是這兩個幫派的,和照靜自然熟悉。”

包拯道:“可爲何要殺人滅口呢?”

這似乎是一句廢話,但狄進和公孫策目光微動,卻也露出思索之色。

如果因爲榮婆婆被狄進拿入開封府衙,遲早泄露出淨土寺的秘密,那麼直接帶着照靜離開便是,即便後面狄湘靈帶人追上來,也只能撲一個空。

爲何一定要殺人呢?

公孫策猜測:“難道說有問題的不止是照靜一人,淨土寺還有別的秘密,而那種秘密,是帶不走的,所以兇手乾脆殺人滅口?”

狄進搖頭:“死了人,又有挑戰信留下,我們肯定會盯着淨土寺搜查,豈非多此一舉?”

公孫策想了想又道:“會不會照靜不願意走?覺得你根本查不到他身上,兇手一怒之下,纔將之殺害?”

包拯道:“這是激情殺人,不該留下挑戰信。”

激情殺人幾個字,讓狄進想到了幷州陽曲的縣尉潘承炬,那位是包拯和公孫策在廬州書院的同窗,就對這兩位的破案經歷印象深刻,還提出過激情殺人和預謀殺人的劃分,查案的精神可嘉,可惜有點糊塗。

公孫策則皺起眉頭:“那繞了一圈,還是回到了原來,兇手不忿自己的失敗,目的就是挑戰仕林,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將知情者殺死,留下挑戰書?”

狄進此時已經隱隱明白:“不!‘金剛會’是一個嚴密的諜探勢力,這種殘忍殺害自己人,只爲了給敵人制造麻煩的行爲,會令組織的成員離心離德,與兇手縝密的形象大爲不符……”

“我倒是有了一個猜測,照靜之死,既然距離發現有足足三個時辰,那或許兇手殺人時的初衷,並不是用來給我設下的挑戰,兇手將他擺放成那樣的姿勢,又等待屍體僵硬,是另有一番目的……”

“但在發現了家姐帶着護衛入寺查看後,兇手意識到原本的目的無法達成,不得已間,臨時改變了佈置!”

“‘狄三元敬啓’!”公孫策撫掌,目光大亮:“有道理!這封信件是兇手原本準備在殿試結束後,仕林考中三元魁首,再寄過來的,卻爲了造成一切盡在掌控的假象,提前放在了屍體手掌下面,我們一時間倒被此人給震住了!”

包拯點了點頭:“這個推測更符合目前的線索,但如果真是如此的話……”

三人對視,異口同聲地道:“起初屍體手掌下面,壓的會是什麼?又是給誰看的呢?”

第四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遼帝有請第兩百二十六章 和神探同行,你們有福氣了!第八十三章 幷州神探狄仕林(第四更求訂閱!)第一百零六章 破案(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九章 始終沒有勇氣的太子和太有勇氣的漢臣第三百二十九章 盜首:只要我夠極端,就沒人能威脅得了我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經他人苦,不知他人有多苦(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五章 “二爺”供認“金剛會”第六十四章 《客棧惡鬼殺人事件》第三百六十八章 狄正使就是現實版李雙鷹啊!第四百一二十章 “長春”,你終究逃不掉!第一百一十八章 佛法做不到的事情我來做(第一更)第兩百七十二章 太后特賜五品服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不是你丟了兒子,你叫我拿什麼冷靜!(第一更)第兩百五十章 乾脆利落的收網第四百二十一章 “你到底是誰?”“狄進,一位偵探而已!”第三百章 大榮復 誰罵我一句亡國奴,我殺他全家!第四百一二十章 “長春”,你終究逃不掉!第一百零九章 管一管不平事,幫一幫可憐人(第一更!)第四百零六章 合格的偵探要從不經意的話語中,將疑惑解開~第三百零八章 鹹魚丐首喻平背後的真相第兩百八十八章 太后的厭蠢症犯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爲無辜者不再枉死,爲世間多一份太平(第二更)第九十二章 夜間看偵探小說的,不是書迷,就是……(第二更)第九十五章 我要爲《蘇無名傳》正名!(第二更)第兩百六十八章 官場神技——不粘鍋!第一百四十六章 絕望的人是不會讓同夥好過的(第二更)第兩百一十四章 終究還是狄三元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啊!第三十五章 《遼國暗諜抓捕事件》第三百一十二章 終於拿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個真相你們能接受麼?(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四爺:我竟然變成了那種乖乖交贖錢的蠢人?(第二更)第八十章 揚名之始(第一更求首訂!)第兩百二十四章 官家成長了,大家都很欣慰第八十一章 郭家接待(第二更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四章 殺人預告第一十六章 幸福的煩惱第三十九章 越獄第兩百九十一章 請官家協助破案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家在看榜時,解元在備考(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九章 快別熱身了,你打不過這個宋使啊!第三十章 真相第七十六章 破解雪地人頭之謎第一百五十四章 打擾我上進,後果很嚴重!(第一更)第三百六十章 只要你們,將與神探直接對決!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人稱頌的“北俠”與老鼠洞裡的“盜首”第兩百三十一章 下馬威第三百八十章 “金剛會”最有成就感的一次行動第兩百九十三章 審問,就是在誅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解元隨身帶一根鐗,不是很合理嗎?(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樁能影響京師房價的特大迷案(第二更)第三百四十四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十三章 不愧爲狄樑公之後第三百七十二章 遼主中了宋人的“奸計”第兩百七十四章 什麼!館伴使正在熱身?第兩百九十六章 太后再賜銀魚袋第兩百五十一章 滅了你的傲氣,破了你的底氣第兩百四十二章 剿匪的大功,我就不客氣地笑納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陰溝裡的老鼠打回原形(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九章 江德明:我居然會落到狄仕林手上?(第一更)第三百零九章 我知道“大爺”是誰了第兩百九十四章 剛剛恨上,就已倒下第兩百二十八章 破案要從娃娃抓起!第一百四十章 國子監學子仗義執言,圍堵駙馬!(第二更)第兩百零六章 丐首裡的超級鹹魚第三百三十四章 我爲刑房主官,叫我公孫推官!第三百五十章 慫了慫了,他慫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紅傘驗屍(第一更)第六十二章 權貴親眷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元昊:大丈夫生於天地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盜首:我怎的不知道摸金校尉這麼牛逼?第一百八十章 武功高強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第一更)第兩百三十七章 《知州之子綁架事件》第三百零二章 《浣溪沙詞句殺人事件再現》第四十六章 皇城司奈何不了的書生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神奴版本的血海深仇第四百一十五章 讓“英雄”查“英雄”,讓“好漢”查“好漢”第四百一十五章 讓“英雄”查“英雄”,讓“好漢”查“好漢”第四百一十四章 展昭再“擒”白玉堂第兩百九十七章 專業的領域交給專業的“人才”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神奴版本的血海深仇第三百一十二章 終於拿下!第兩百零二章 姐姐:我現在也有後臺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七爺:區區三個趕考士子,看我怎麼拿下!(第三更)第八章 目標不是亂選的,是有備而來!第三百六十五章 終於有兇手對神探下手了第二十一章 嫌疑人三去其一第九章 鎖定綁匪特徵第兩百七十五章 合着你連中三元包括武狀元啊?第一百二十二章 曙光初現!暗號留下的關鍵線索!(第二更)第兩百一十三章 苦一苦武人,罵名他們來擔!第三百二十七章 公孫策不正是御史言官的最佳人選?第兩百六十二章 《洗冤集錄》裡的學術之理第一百八十章 武功高強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經他人苦,不知他人有多苦(第二更)第兩百六十一章 那個男人要回來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國朝又將出一位三元魁首?(第二更)第兩百四十章 兗州的地盤,我說了算!第兩百七十九章 每天都給遼國使節一個新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