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一章 那個男人要回來了!

“先生,我表現得怎麼樣?”

“非常好!”

面對小徒弟的邀功,狄進欣慰一笑,確實對呂公孺的表現頗爲滿意。

呂公孺得了誇獎,愈發開心,卻是能沉得住氣:“先生,這案子拖了半年,兇手還能抓到麼?”

狄進道:“線索是有的,只是案情的時間拖延越久,破案越需要運氣,而這類案件大多數都會成爲懸案,案卷存放在刑房中,直至徹底無人問津。”

呂公孺哦了一聲,眉宇間倒是沒什麼遺憾。

狄進看得出來,呂公孺對於抓捕兇手其實並不怎麼熱衷,顯然認爲許衝擄掠孩童,結果被殺,屬於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

每一位斷案者都有自己的是非觀,由此產生偏向,這是不可能避免的,愣是要爲了律法的公正,徹底摒棄人性,就連這個世界的包拯都做不到,何況別人。

狄進心裡同樣有一杆秤,對於擄掠孩童的賊子,更不會抱無謂的同情心理,只不過相比起呂公孺的推斷,他認爲這起案子並不是表面上那麼簡單:“那孩子是不是出現過?”

呂公孺回憶着道:“我當時遠遠見到,是有一個孩子從馬車中探出頭來,與我對視了一眼,就被沈氏抱回去了……”

狄進繼續問道:“年齡呢?”

呂公孺想了想:“瞧着和我差不多,但應比我大些,十歲左右……”

尋常人家自然不及宰執家的用度,呂公孺八歲的模樣,放到別的民間孩子身上,基本都是十歲出頭了,如此判斷很是嚴謹。

狄進道:“這個孩子被沈氏藏於馬車暗格的那段時日,你是不是每晚都聽到敲擊祭器發出的聲音,幽幽的像是孩子的哭聲?”

“確是每晚!”

呂公孺當時還盼着早日來兗州,有了泰山封禪的天神庇佑,驅除這嚇人的動靜呢,如今則不信那些,而是根據證據說話:“先生,這孩子是不是故意求救啊?”

狄進道:“他發出的聲音頗爲特殊,成年人是聽不見的,也正是如此,許沖和沈氏纔沒有察覺,不然用聲音求救,第一個察覺的,肯定是同在馬車裡的夫婦倆。”

呂公孺撓了撓小腦袋:“也對……”

狄進道:“這孩子確實有幾分古怪,按照沈氏之言,他一路上鎮定自若,不哭不鬧,又在暗格裡把玩祭器,夜夜如此,別說尋常人家的孩童幹不出這等事,即便是仕宦之家,習武之後,也很難做到這點,倒是真的像‘靈童’了!”

呂公孺不禁一個激靈,他從小耳濡目染,皆是父兄的教導,又見過世面,但如果被陌生人擄走,遠離家鄉,每日又被關在暗無天日的格子,也得恐懼慌亂,不知哭成什麼樣了,那孩子又是怎樣的教育,能培養出這等心性?

狄進接着道:“關鍵在於,如果這孩子真的是異於常人的‘靈童’,又是怎麼被許衝輕易擄走的呢?要知許衝可不是乞兒幫,專門擄掠孩童,早有經驗,他只是一個愛妻如狂,不辨是非的普通人!”

呂公孺正色道:“先生之意,此案的關鍵是‘靈童’之謎?我們該怎麼追查呢?”

狄進道:“記在心裡便是,日後若有緣,自然會有水落石出的那一日!”

呂公孺呆了呆,哦了一聲。

狄進笑着揉了揉他苦着的小臉:“我之前與你說過,生活不是話本,案件不會按部就班,世上總有許多未解的謎題,我至今所查的案子裡,也有不少留有尾巴,若是整日煩心這些,那眼前的正事就不用做了?”

換成包拯,估計要食不下咽,寢不安席了,狄進卻不會過於執着,但他也會將這些案件的疑點記在心中,留待以後有機會查證。

若是實在查不完,彙總成一部奇案集錄,傳於日後的偵探便是。

呂公孺沒想到心中無所不能的先生,都考慮着爲下一代加加擔子了,點了點頭:“弟子明白了!”

對於許衝遇害案的討論告一段落,呂公孺又想起一位方纔護着他身前的文士來,提及了他在外等待,希望見先生一面。

狄進並不知還有大佬強勢圍觀,心態平和:“請他進來。”

很快一道清瘦的身影走入,拱手行禮:“狄同判!”

狄進還禮:“多謝閣下仗義執言,敢問尊姓臺甫?”

來者微笑:“在下范仲淹,表字希文,蘇州吳縣人。”

狄進心頭一震,這位當真是這個年代最值得尊敬的人了:“原來是希文兄,失敬!”

范仲淹奇道:“狄同判知道我?”

狄進道:“泗水開渠之前,我也曾打聽過各地水利修築的情況,泰州捍海堰是希文兄和張公綸合力爲之,予我啓發甚大,想必最遲到明年,捍海堰亦能修成,造福泰州百姓了!”

捍海堰確實是在北宋天聖六年修築完畢的,歷朝歷代在其基礎上修修補補,一直持續到新中國都在用,當然大家對它更熟悉的名稱是范公堤,可謂功在當代,造福千秋。

范仲淹頗爲欣然,甚至有種相見恨晚之感:“不瞞狄同判,範某此來,也是爲了與你探討如何治理地方水患!”

“希文兄喚我仕林便是!請!”

“請!”

文人有一個好處,士林的名望能消除身份上的隔閡,兩人坐下,很快相談甚歡。

狄進對於地方水利如何說服地主豪強,確實有些獨到的經驗,也瞭解到范仲淹將任教應天府學,應天書院也將因這位而名傳千古。

說來有趣,如果按照歷史進程,晏殊在天聖五年年初,就該被貶出京,但那時的朝堂上,正忙着官家生母案和八大王通遼案,晏殊依舊位列宰執。

結果轉了一圈,在太后還政的第一波較量中,這位官家的老師還是被貶了出去,知應天府,如今又準備請范仲淹整頓學風。

這同樣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爲後來范仲淹大興文教,糾正士風,作出鋪墊。

聊着聊着,狄進提到了呂公孺,聽出范仲淹的喜愛:“這孩子若能得希文兄在文教上的指導,想必日後更加不可限量!”

范仲淹撫須笑道:“我也很喜歡呂小郎君,若是他沒拜仕林爲師,還真想將他收入應天書院門牆,現在嘛,就不奪人所愛了,想來呂相公亦是不願的!”

狄進聽出了言外之意,微微一笑:“希文兄慧眼!”

不愧是未來的朝堂領袖,這種對於政局敏銳的洞察力,是洪邁之流萬萬也比不上的,而范仲淹對於現在的呂夷簡,還評價頗高:“呂相公才識卓優,清慎勤政,有廉能之譽,絕人之才,仕林與他摒棄前嫌,亦是一段佳話啊!”

這不奇怪,呂夷簡在真宗朝同樣是道德君子,敢於和不平之事做抗爭,還進言勸阻真宗封禪,爲士人敬重,後來不知是年紀大了,心態變了,還是逐漸露出本性,變得一心攬權,任人唯親,打壓異己,獨斷朝綱,對於范仲淹也從最初的舉薦提拔,轉爲一力打壓,最終形成了兩大士大夫羣體的對決。

反觀范仲淹,則始終如一。

狄進最佩服他一點的是,同樣是私德無可挑剔的君子,范仲淹是嚴於律己,寬於律人,對於別人的非原則性錯誤是能夠容忍並加以糾正的,在他的帶領下,士風爲之一正;另一位司馬光,則嚴於律己,嚴於律人,恨不得天底下人人都如他一般模樣,最終自然而然的,鑽了牛角尖,朝堂政事也徹底走向極端化。

范仲淹並不知這位對自己的評價如此之高,他也是同樣着眼於現在的人:“仕林若要回京,可別忘了泗水縣,治理水患,萬萬不可半途而廢,失了百姓之心,下次再治理,便是事倍功半了!”

狄進頷首道:“泗水縣令張廷贊,是一位爲民請命的父母官,有他在安撫地方豪強,我是放心的。”

“那就好!”

范仲淹由衷地道:“以仕林之才,迴歸京師,更能一展所長,還望《洗冤集錄》能儘早推廣天下,造福萬民!”

狄進笑道:“承希文兄吉言!”

按照他自己的打算,在兗州同判的位置待上兩年,把泗水縣的水利工程完全修好,境內的彌勒教勢力徹底消弭,第一任同判的資歷,才最是完美。

當然,他真要在兗州把呂夷簡拖上兩年,拖過了拜相的時機,那呂家是絕對要跟他拼命的,到時候會鬧得兩敗俱傷。

如今的情況,是大家各退一步,又各進一步,待得狄進來到窗邊,望向遠處秋高氣爽的湛藍天空,亦是不禁感嘆:“沒想到這麼快,我就要回去了!如今的京城,又是怎樣的局面呢?”

……

京師皇城。

崇政殿中。

趙禎將手中的奏劄,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連連點頭:“好!好啊!呂相公是有心胸氣度的,舉薦《洗冤集錄》更是慧眼識珠,得讓中書好好議一議,如何將此書推行天下!”

張茂則侍立一旁,都不禁感到開心,因爲自從晏學士被貶後,還是首次看到官家露出這般輕鬆的笑容:“如此一來,朕將仕林召回,大娘娘和羣臣也不會反對了!”

第八十七章 盼着與包拯、公孫策共飲的一天,早日到來(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三章 七爺:區區三個趕考士子,看我怎麼拿下!(第三更)第四十一章 抓錯人了?第兩百五十八章 都盼着我贏第三百七十九章 始終沒有勇氣的太子和太有勇氣的漢臣第三十九章 越獄第八十三章 幷州神探狄仕林(第四更求訂閱!)第兩百二十六章 和神探同行,你們有福氣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第一人的神功秘籍第兩百二十五章 既然都去兗州當官,何不一路同行?第三百一十章 瘋的第一百八十五章 又一位丐首徹底破防(第二更)第一十五章 拉攏第四百一十章 子時到來第兩百三十九章 能打死的,就別嗶嗶!第三百四十一章 我覺得我又行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這下是真的乖乖談條件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趙禎:朕覺得給仕林的支持力度還不夠大!第三百五十六章 書中情節與現實相似?這就是推理啊!第三百五十二章 《蘇無名傳》對於勳貴的吸引力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三百二十八章 呂夷簡的助攻第三百一十五章 先把自己的路走到盡頭,登臨絕頂!第一十六章 幸福的煩惱第七十五章 謎題全部解開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人升上雲巔,一人墜入深淵第兩百二十三章 官傢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有心機了?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假“金剛會”》(新年快樂!)第三百八十四章 讓李元昊回不了西夏第一十九章 三個嫌疑人第六十一章 暴風雪客棧第三百八十二章 跟李元昊不用講什麼江湖規矩,併肩子上!第三十章 真相第一百零五章 兇手再是清理痕跡,也有防不勝防的地方!(第三更)第三百七十九章 始終沒有勇氣的太子和太有勇氣的漢臣第兩百四十三章 他以爲他是神人麼?說剿匪就剿匪?第兩百零九章 給鹹魚丐首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第三百五十四章 這下不得不信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他真的是一個好人(第一更)第三百零六章 年輕人不講武德第八十二章 鄰居姓公孫(第三更求訂閱!)第三百零八章 鹹魚丐首喻平背後的真相第七十六章 破解雪地人頭之謎第五十一章 高考移民第兩百九十七章 專業的領域交給專業的“人才”第兩百七十八章 不利於兩國太平的話,千萬不要說!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個嫌疑人已經不夠用了!(第一更)第三十一章 攤牌第兩百三十二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一百一十四章 公孫策:我嗅到了大案子的味道!(第三更)第兩百五十八章 都盼着我贏第三百四十一章 我覺得我又行了!第三百零四章 姐姐迴歸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元魁首的官場積累第三百七十五章 元妃:裁員裁到了大動脈?第一百四十八章 太后喂八大王吃藥(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包拯:給京師一點小小的死神震撼!(第一更)第兩百二十三章 官傢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有心機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狄正使的寬厚仁義第五十六章 雷家的投名狀第三百三十四章 我爲刑房主官,叫我公孫推官!第兩百一十九章 兇手積極地把案子查清楚了第兩百七十八章 不利於兩國太平的話,千萬不要說!第一十一章 三千貫酬謝,穩了!第五章 現在就想搞錢!第二十二章 確有關聯第兩百四十九章 出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一百八十二章 狄仕林,你到底是不是人!(第一更)第六十一章 暴風雪客棧第二十四章 灌湯包貴麼?第三百七十六章 居然是他!第七十三章 鬼也有冤第一百七十五章 四爺:我竟然變成了那種乖乖交贖錢的蠢人?(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一章 請官家協助破案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目標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要我查案,先完成三件事(第一更)第一百零七章 案情的背後還有蹊蹺?(第二更)第三十六章 轉變思路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十五顆頭顱被發現了?(第三更)第七十九章 神探也這麼能打?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元魁首的官場積累第二十一章 嫌疑人三去其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曙光初現!暗號留下的關鍵線索!(第二更)第七十七章 證據呢?你倒是把證據拿出來啊!第三百二十七章 公孫策不正是御史言官的最佳人選?第二十二章 確有關聯第三百四十二章 偷偷上進,卷死對手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三百零八章 鹹魚丐首喻平背後的真相第九十八章 姐,你是我的眼!(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個真相你們能接受麼?(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九章 出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三百四十八章 給你們一個不被我無視的機會第三百九十二章 《狄湘靈的過往》第一百五十五章 解元隨身帶一根鐗,不是很合理嗎?(第二更)第八十章 揚名之始(第一更求首訂!)第三百章 大榮復 誰罵我一句亡國奴,我殺他全家!第一百二十二章 曙光初現!暗號留下的關鍵線索!(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五章 御史公孫策準備開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