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未歸,策已至

政事堂。

李德明的告罪書在兩府重臣手中傳了一輪,堂內的氣氛頓時凝重起來。

參知政事魯宗道病倒了,病情來勢洶洶,從年齡身體來看,這位即便病癒,恐怕也難以再行宰執之權,中書門下如今就是首相王曾、次相張士遜、參知政事呂夷簡和參知政事夏竦。

但還有兩位紫袍重臣在,一位是主管財政的三司使範雍,另一位是此前出貶外放,知應天府,後大辦學府,培養才幹之輩的晏殊,如今獲召入朝,拜御史中丞兼刑部侍郎。

此時衆人看了一遍所謂的請罪書,都默默搖頭,夏竦更是直接評價:“李德明貫是如此,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陰險狡猾,此番可不能再如他所願,搪塞過關了!”

王曾道:“當遵先帝之令,讓李德明歸還靈州,派出質子,方爲謝罪!”

夏竦起了頭,正是認爲時機已經成熟,斷然迴應:“不可!李德明希望的,就是我朝質問,文書往來,党項李氏已收河西之地,又得邊地貿易,日漸壯大,這是養虎爲患,今對夏用兵,乃是師出有名,不可再拖延時日!”

呂夷簡更加沉穩,語調不急不緩:“應關閉榷場,斷絕貿易,不讓一粒米流出國境,不讓一顆青白鹽換得口糧,一旦西夏鹽業遭受打擊,再舉兵攻佔鹽州,党項之民必然沸反盈天,動搖李氏統治!”

張士遜輕撫灰白的鬍鬚:“西夏狼子野心,不可放任,然我朝久不經大戰,若揮軍入河西,攻党項,可有把握?”

此言就正中了王曾最爲擔心的事情:“國朝太平了二十多年,西境雖有戰事,終是少數,武人無仗可打,想要晉升,唯有慢慢苦熬,一旦西北開戰,勢必人人爭功!此前無憂洞內劉平輕敵冒進,便需警醒,党項李氏立於夏州百年,根深蒂固,更應慎重!邊亂一旦開啓,必當戰事綿延,將我朝拖入泥沼之中!”

聽了首相語重心長的一番話語,呂夷簡沉默下去,神色不變,卻也不再堅持方纔的見解。

夏竦依舊不放棄,堅定表明立場,且不說邊功戰績,他屯了那麼多青鹽也不能白費:“王相所言極是,然正是這二十年間,我朝對西北羌人多番忍讓,助長了夏人的囂張氣焰,那李德明之子纔敢在遼都中京,行刺使臣,幸得狄三元文武雙全,未曾遇害,否則痛失英才,豈非後悔莫及?”

聽了這番激憤的言語,呂夷簡瞄了一眼,若不是清楚你們之間的算計,還以爲是過命的忘年交呢,不過夏竦之前畢竟舉薦過狄進,這般表態倒也沒問題。

夏竦擡出使臣遇刺,不禁愈發義正言辭:“夏賊的恭順只在文書之中,其餘種種,皆悖逆妄爲,若我等再被這區區文書所瞞,來日戰事依舊難以避免,更是悔之晚矣!”

話音落下,範雍接上:“老夫欲向太后、官家請命,守備邊境!”

守備不見得一定是開戰,這位年紀不小了,三司使乃計相,卻依舊願意去西北苦寒之地吹沙子,堂中衆人頓感欽佩,起身行禮:“敬範公!”

夏竦行禮之後,更是宏聲道:“在下不才,爲將門之後,也願禦敵守邊!”

這下人人側目,看不出來你挺進退自如啊,當年苦心考中賢良方正科,就是爲了擺脫武人之後的身份,融入文臣圈子,現在眼見戰事將起,又搖身一變爲將門之後了?

夏竦實際上在暗地裡已經寫好了《陳邊事十策》,他鎮守邊疆,不僅能拉攏軍中將領,門生故吏都可得此戰晉升,實在是一舉數得,所以這個苦,確實願意吃。

呂夷簡一眼看出了對方的意圖,卻不急切,戰場爭功不是所想的那般簡單,他贊同對夏用兵,是揣摩了太后和官家的心思,呂氏的門生故吏毋須憑此之功,依舊能穩穩當當地立於朝堂,只要他這杆旗幟插在中樞,屹立不倒便可!

相比起這兩位,晏殊溫文爾雅的聲音響起:“依我淺見,陝西用兵,當罷內臣監兵,不以陣圖授諸將,使應敵爲攻守,再募弓箭手教之,以備戰鬥!”

衆臣齊齊點頭,別說武將,就連文臣都對皇帝賜陣圖的舉動頗爲反感,令邊帥有權定軍事是應該的,但考慮到軍中多驕兵悍將,也不能完全放任,這其中的分寸如何拿捏,卻是需要樞密院那邊好好頭疼頭疼了。

當探討的話題到了這一步,實際上主戰之氣,就在政事堂中佔據了上風。

張士遜精神有些萎靡,王曾心頭有些不安,但也不再明面上提出反對,直到書吏匆匆入內:“稟諸位相公,三十七位朝官聯名上書,不可輕啓戰事!”

堂內衆臣並不意外,但夏竦等人的表情還是嚴肅起來。

早知朝中多主和,但沒想到經過如此種種衝擊,仍舊有如此規模。

待得奏劄正式呈上,衆人閱覽,神色更見鄭重。

三十七位朝官爲首的,是權知開封府的陳堯佐,這位乃是樞密副使陳堯諮的兄長,如果陳堯諮繼續位居兩府高位,陳堯佐就不會入兩府,或者說他若入兩府,陳堯諮就得外放讓位,兄弟倆人必須有一個避嫌。

可事實上,這位擅長水利的老臣,性情與陳堯諮截然不同,上書態度堅定,開篇明義,以西北民生多艱,戰事一起更將民不聊生爲由,望兩府慎重決斷。

而其他朝官都有類似的說辭,可想而知一旦戰事起,真的傷到了西北的民生,那鋪天蓋地的批評必定會接踵而至!

“一羣無能之輩!”

夏竦心中暗罵,既要平邊患,又要顧民生,世上哪有這等好事,這種要麼就是揣着明白裝糊塗,要麼便是被如今的太平之世衝昏了頭腦,根本不知西夏的長遠禍害。

但對方扣着民生大義,還真的不好對付,夏竦不禁望向晏殊。

你管着御史臺,想想辦法啊!

晏殊收到了目光,卻是沉默。

他不想貿然讓御史言官下場,那樣可能會釀成主和主戰兩派的黨爭,丁謂的前車之鑑猶在,此事才更要慎重!

但不用指使,幾乎是片刻之後,又有厚厚的奏劄緊隨而至。

“監察御史裡行公孫策,上書彈劾朝官五十九人,瞻前顧後,庸碌誤國!”

衆人怔住。

“拿給我看!”

夏竦反正已經亮明立場了,迫不及待地接過公孫策的奏劄,速速閱覽一番,才發現公孫策是將所有表明對西夏應持寬仁態度的朝官,一併彈劾了。

這些人囊括了之前的三十七位,剩下的也準備上書,還沒來得及寫完奏劄,卻不料剛剛發表完高談闊論,那位御史言官竟然就先發制人!

這很高明,不然等到所有主和朝臣都上書完畢,公孫策再反對,倒顯得爲了反對而故意針對的架勢,此時則恰到好處。

“君子之德,益及子孫,今日之貴,昨日之功,反之我等今日放縱西陲之大患,子孫後代必將陷入無邊的兵禍災劫……好!好!”

無論是真心被打動,還是正好合了主戰派的心意,夏竦都是讚不絕口:“此言大善,平定西夏,收復河西,當是我們這一代爲之,豈可累及後人?晏中丞麾下有能人干將啊!”

晏殊苦笑道:“小炮仗而已,所言固然有理,卻不免失於衝動!”

王曾輕嘆:“朝中分歧甚大,難免掣肘……”

剛起了一個頭,又有書吏快步入內,奉上了兩封文書:“使團傳來文書,請諸位相公過目!”

“快呈上來!”

這纔是最重要的,但當看了第一封文書後,王曾眼睛猛地瞪大,浮現出前所未有的怒火,聲調都揚起:“豈有此理!”

之前使節團的消息傳回京師,在宋廷看來,就是一夥西夏賊子,妄圖對宋使不利,至於爲首者到底是不是李元昊,由於沒有任何實證,僅憑一面之詞,他們心裡其實也沒底,還以爲是外交言辭,總歸是往誇大了說,趁機離間遼夏的關係。

可當最新的情況傳回,遼帝大壽上李元昊派遣“金剛會”叛徒下毒,結果誤中副車,毒死了遼國丞相,當晚又帶親衛突襲四方館,同時行刺正使狄進和副使潘孝安,這顯然就不是誇大,相反是他們忽視了第一遭刺殺的兇險程度!

當傳書衆人,夏竦果然拍案而起,這次都不再僞裝,是真的勃然大怒:“我朝對夏人何等寬仁,竟是養出了一幫如此惡毒的豺狼來,此番若不出兵徵夏,不僅對狄正使、潘副使不公,四方更要認爲我朝軟弱可欺!”

且不說夏州政權還是宋的藩屬,即便兩者並無關係,刺殺一國使臣也是大忌,這是最嚴重的挑釁,此事一旦公佈,那之前的主和派也不會再出聲了。

但除了遼國的第一手情況,同時到達的,還有狄進呈中書的奏劄。

王曾展開看了,先是面露古怪之色,然後情不自禁地點了點頭,開口道:“狄正使‘主和’……”

堂中一羣紫袍重臣都愣住了:“他主和?”

沒道理啊,這位連兇悍的遼人都能按下,爲何會在這種情況下,對夏人妥協?

王曾言簡意賅:“狄正使有言,夏州番人,並非人人對國朝不敬,有衛慕氏深明大義,又有野利氏幡然醒悟,即便是夏人正使李成遇,都對我朝存有幾分恭敬,卻遵父命,不得不助紂爲虐,可見党項各部並非皆忘恩負義之徒,國朝當誅首惡,不必趕盡殺絕!”

晏殊眼睛一亮:“如此說來,狄正使的‘主和’是?”

“和党項,滅李氏!”

第三百四十章 強強聯手第兩百八十九章 兇手現形第一十七章 一些漫不經心的話語,將疑惑解開第兩百八十四章 《宮廷御宴中毒事件》第七十章 客棧裡竟有河東神探?第三百三十一章 做人留一線與趕盡殺絕第二十二章 確有關聯第九十三章 劉從廣之死(第三更)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第一人的神功秘籍第兩百七十七章 主打的就是一個陪伴第三百九十二章 《狄湘靈的過往》第二十四章 灌湯包貴麼?第一百八十三章 誰的人都敢抓!誰的人都要審!(第二更)第兩百九十八章 機宜司緝拿遼人諜細!閒者退避!第四十七章 官場靠山第兩百三十五章 爲了證明你們的清白,案子不得好好查一查?第兩百零四章 丐首:坦白從寬,反倒是爲了兄弟之情?第三百五十二章 《蘇無名傳》對於勳貴的吸引力第三百七十三章 狄正使的寬厚仁義第一百零七章 案情的背後還有蹊蹺?(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你這做間諜還真下血本啊!第三十三章 現成的先生第九十二章 夜間看偵探小說的,不是書迷,就是……(第二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將七爺的秘密一層層扒乾淨(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這回旋鏢來得也太快了!(第一更)第兩百一十三章 苦一苦武人,罵名他們來擔!第兩百五十六章 《洗冤集錄》上線前夕第八十六章 公孫策:真乃奇書也!(第七更求訂閱!)第三十六章 轉變思路第四十二章 防範於未然第兩百七十章 現在輪到我們出手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狄進和呂夷簡的強強聯手第兩百六十八章 官場神技——不粘鍋!第二十六章 外宅第兩百零五章 “三爺”與“六爺”第八十四章 狄青入夥(第五更求訂閱!)第兩百四十九章 出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六十二章 權貴親眷第一百零八章 真相(第三更)第二十八章 洗冤第一百四十章 國子監學子仗義執言,圍堵駙馬!(第二更)第兩百一十九章 兇手積極地把案子查清楚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考場大魔王的發揮,就是一個字——穩!第兩百七十二章 太后特賜五品服第兩百二十六章 和神探同行,你們有福氣了!第兩百五十章 乾脆利落的收網第兩百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人第兩百八十四章 《宮廷御宴中毒事件》第二十四章 灌湯包貴麼?第二十七章 翻案第三百八十七章 萬衆矚目的歸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公孫策:我嗅到了大案子的味道!(第三更)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下丐首兄弟在監獄團聚了! (第一更)第兩百六十章 被少年偵探吊打的提刑官第兩百九十三章 審問,就是在誅心!第三百五十五章 盜首:我怎的不知道摸金校尉這麼牛逼?第三百三十七章 給“無漏”一點小小的朝廷效率震撼第三百九十九章 趙禎:朕覺得給仕林的支持力度還不夠大!第六十五章 雪地謎團第一百零六章 破案(第一更)第兩百八十四章 《宮廷御宴中毒事件》第一百二十七章 紅傘驗屍(第一更)第兩百二十三章 官傢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有心機了?第一十六章 幸福的煩惱第一百二十章 什麼叫風輕雲淡啊?科舉之後,不看榜單!(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家在看榜時,解元在備考(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七章 升官!出使!第兩百六十五章 劉娥初見狄卿(除夕快樂!)第六十二章 權貴親眷第九章 鎖定綁匪特徵第一百八十六章 狄仁傑也讓武則天這麼煩惱過嗎?(新年快樂!)第四百章 包拯推崇的江湖俠客兩百六十九章 死者的身份,太后的震怒第一百七十五章 四爺:我竟然變成了那種乖乖交贖錢的蠢人?(第二更)第三百零九章 我知道“大爺”是誰了第兩百九十八章 機宜司緝拿遼人諜細!閒者退避!第三百三十九章 這下誅心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狄正使就是現實版李雙鷹啊!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論過程正義,還是結果正義,先要有正義!(第一更)第三百三十三章 國朝的改變,從個人的進步開始!第一百三十四章 孫洪妻子的死因(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年前的真相,竟然是這樣麼?(第一更)第九十章 此等小案,也要陳堯諮過問?(第四更爲盟主“風起隴西”賀)第三百三十章 請閣下赴‘死’第五十四章 叛徒不妨現在就處置了吧!第三百零五章 熬老頭戰術啓動第六十九章 朱兒的推理第六章 《富家子女連續綁架事件》第一百二十六章 奉旨查案!我要掘土開棺!(第三更)第八十章 揚名之始(第一更求首訂!)第一百五十章 開封府衙有一點忙(第三更)第兩百九十三章 審問,就是在誅心!第三百九十六章 夏竦:我堂堂宰執怎麼就拿捏不了一個小輩呢?第二章 銅錢油花第一百五十四章 打擾我上進,後果很嚴重!(第一更)第一百二十八章 好官不該蒙受不白之冤!爲上任推官正名!(第二更)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八十五章 《蘇無名傳》與《洗冤集錄》(第六更求訂閱!)第二章 銅錢油花第兩百三十二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