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第469章 摩尼教現

“占城稻種子!”

“那種早熟的種子足以讓田地達到一年三熟!”

“聽說產量也高,最高可是畝產五百斤!”

……………………

漆園內的漆工議論紛紛,一個個眼神發亮!

“那奸臣又豈能有如此好心,聽說這批占城稻種子乃是他範氏義莊的種植,定然是想要在清溪縣賣出一個高價,盤剝我等的錢財!”方臘憤然道。

任誰都知道占城稻種子的價格已經達到了稻穀的三倍以上,邪醫範正藉着直管清溪縣的機會,高價強行攤派占城稻種子。

這種打着對百姓好,然而趁機斂財的事情,乃是官員慣用的手段,現在百姓根本不相信這一套。

其他漆工也不由陷入了遲疑,有了占城稻種子是一件好事,然而要是要價太高恐怕就得不償失了,更別是這錢都讓奸臣給收颳走了。

“爾等都錯了,據說此稻種平價出售,根本就不貴。”老漆工難掩激動道。

“平價出售?”

“當真?”

………………

當下,所有漆工不由一震,一個個都難以置信,畢竟占城稻種子如此火爆,哪怕漲了兩倍都能被搶購一空,根本不愁賣。

而範氏義莊的占城稻種子竟然僅僅平價出售,豈不是讓他們佔了大便宜。

“莫非清溪縣真的迎來了青天大老爺?”一衆漆工半信半疑道。

方臘冷哼道:“什麼青天大老爺,爾等以爲這些占城稻種子真的會輪到我等平民手中,恐怕早就被城裡的地主老爺霸佔完了。”

官官相護,官員和鄉紳勾結,此乃大宋最常見的事情,方臘心中明白,哪怕朝廷出了什麼好政策,恐怕最後也輪不到他們普通人。

老漆工搖頭道:“爾等都錯了,這些平價占城稻乃是按照每戶來分配,而且所有赤貧之戶皆可以免費領取一畝地的占城稻種子。”

一衆漆工聞言頓時歡呼,當下紛紛前去打探情況。

方臘聞言一愣,當下皺眉道:“走,我們去看看那奸臣在打什麼主意?”

當下,一衆漆工紛涌前往縣裡上,前去購買占城稻種子。

“轉運使大人有令,每戶都能平價購買一畝水田的稻種。”清溪縣內,奉命前來的包康高聲道。

“太好了!”

清溪縣百姓紛紛歡呼,有了一畝水田的占城稻種子,到了秋季,他們就能收穫四五百斤,來年足夠讓所有田地都種植上占城稻,還能專賣占城稻種子大賺一筆,這可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慢着,這樣分不公平!”忽然一個聲音打破了衆人的歡喜。

包康眉頭一皺,只見一個錦衣老者越衆而來。

“石老爺!”

一衆青溪百姓紛紛驚呼,石老爺乃是清溪縣最大的地主,家中土地衆多,爲人卻極爲吝嗇。

包康眉頭一皺道:“包某按照清溪縣戶籍分配,每戶一畝田的稻種,有何不公平!”

石老爺拱手道:“包師爺,你有所不知,按戶分配的確是很公平,然而石家足足數千畝土地,而普通農戶僅僅有數畝薄田,如果都按戶分配,那石家數千畝田才能分到一畝占城稻種子,如何夠用!”

“然也!我家的良田也有千畝,同樣也分一畝稻田的種子,根本不夠用。”

“依在下看,需要按照田畝多少來分才公平!”

……………………

在石老爺的帶領下,一衆清溪縣的大小地主紛紛鼓譟道。

方臘等人見狀,不由臉色一變,這些地主都是清溪縣的地頭蛇,他們聯合出面定然會將這些占城稻種子瓜分殆盡,普通人根本爭不過他們。

包康聞言臉色一沉道:“此策不妥,按照田畝來分,土地少的農戶恐怕僅僅能夠分到一點點占城稻,而占城稻種植至少要一畝田起步,稻種過少,必將會串種,根本無法做到高產早熟!”

“可是…………。”石老爺還想繼續爭辯。

包康擺擺手道:“而且占城稻需要精耕細作,才能高產,爾等田畝過多,根本顧不過來,唯有交給每戶一畝田的稻種,方可讓占城稻得到精心的照顧,來年才能產出更多的稻種。”

“大人,所言甚是!”

“大人英明!”

一衆清溪縣百姓紛紛歡呼道,這是第一次,官員親自站在他們普通人的利益這一邊。

任誰都知道,一旦他們種植了占城稻,就能獲得不菲的產量,還能繼續賣稻種,雖然只有一畝稻田的產出,卻能讓他們發一筆小財,這對普通人家來說,可是彌足珍貴的。

“包師爺三思,如果包師爺肯照顧一二,我等定然會有厚報,甚至這些占城稻稻種,我等願意以三倍的價格收購,如此包師爺對轉運使大人也能有所交代。”石老爺一臉堅定道。

“三倍價格?”

不少地主一陣心疼,然而他們卻知道,這點種子錢根本不算什麼,只要能夠拿下這批占城稻稻種,他們的畝產就能更進一步,更別說日後可以向外地賣稻種,足以大賺一筆。

“劣紳!”

方臘等人心頭大怒,看到無法擠兌包師爺,竟然妄圖用錢來賄賂。

其他清溪縣百姓也是敢怒不敢言,畢竟石老爺等人的勢力在清溪縣頗大,若是得罪了他,很容易被他們打擊報復。

包康聞言卻一臉譏諷的看着石老爺等人道:“爾等以爲就你們知道占城稻種子的價值麼?轉運使大人會不知道?若是轉運使大人想要賺錢,無需將這批稻種拉到清溪縣,就能賺的盆滿鉢溢。”

“呃!”

石老爺等人頓時臉色一變,他們自然清楚,占城稻稻種就是邪醫範正大力推廣,他們又豈能不知道其中的利益。

包康傲然道:“轉運使大人在兩浙路推廣富民之策,讓利於民,這纔將占城稻種運到清溪縣,將富民的機會讓給青溪百姓,而爾等家中已經有了良田千畝,爲何還要與民爭利。”

“爾等已經這麼有錢了,爲何還要和我等爭這些蠅頭小利!”方臘躲在人羣中,高喊一聲。

“就是,爲富不仁!”“爲富不仁!”

整個清溪縣城內,頓時響起了陣陣高呼。

石老爺等人臉上頓時青紅不定,然而包康乃是兩浙轉運使的師爺,背後可是站着邪醫範正,他也根本奈何不了,只能灰溜溜的離開。

“還真是青天大老爺!”

青溪百姓一陣歡呼!這是他們第一次享受到官府給的福利,有了占城稻種的扶持,他們的生活將會大大好轉。

“聽說這位包師爺乃是包拯包青天的五世孫!”

人羣中,有人聽說過包康的名號,議論道。

“包青天!”

方臘等人不由眼神一閃,看向包康多了幾分信任。

經過李清照改變曲劇《陳世美》,包拯包青天剛正不阿的形象早就已經傳遍了整個大宋,清溪縣也曾經有過《陳世美》的演出,當時可謂是萬人空巷,很多百姓自然知道包拯的大名。

包康見狀不由心中冷笑,這些占城稻乃是轉運使大人爲了根除摩尼教所準備,自然不會讓爾等所染指,而且正是有爾等這些蛀蟲,才讓摩尼教在清溪縣如此盛行。

包康環視一衆百姓道:“從今以後,清溪縣由轉運使大人直管,推行富民之策,今日的發放第一步,此後,醫家將會進駐清溪縣,三年內,徹底滅殺大肚病,開發漆業、木材等業,徹底帶領清溪縣走上富裕。”

“好!”

一衆清溪縣百姓頓時歡呼。

要是之前,他們根本不相信官府的話,然而如今包康當衆拒絕石老爺等人搶奪占城稻種子的舉動,再加上包康乃是包拯五世孫的名聲,讓清溪縣百姓多了幾分信任。

“來人,按照戶籍,立即發放稻種!”

包康一聲令下,立即下令發放稻種。

一衆青溪百姓心中振奮,帶着對未來的激動,領取一畝水田的占城稻種。

“那奸臣竟然真的如此好心!”

方臘看着自己手中的占城稻種,依舊難以置信。

“兄長,轉運使大人的確有邪醫的稱號,然而其卻救人無數,絕非人人口中的奸臣,而且就算其乃是奸臣,又和我們有何干系?”妹妹方百花看着占城稻種,不由癡迷起來。

清溪縣多山林,土地貧瘠,產量不高,很多家庭都頗爲貧困,要是有了占城稻稻種,他們的日子也能好過不少。

方臘也是微微點頭,邪醫範正的確名聲不佳,但是隻要能給他們帶來好處,無論是沽名釣譽還是一心爲民,都和他們無關。

當下,方臘和妹妹方百花一起回到家中,和方氏族人視若珍寶的將佔城稻種下。

“啓稟包師爺,全縣所有占城稻種已經播下。”一個小吏匆匆前來稟報道。

包康見狀不由一笑,當下點頭道:“傳信給轉運使大人,可是進行下一步計劃了。”

很快,一個文書快馬傳遞到杭州城,沒多久,一個龐大的醫隊就匆匆趕到清溪縣。

“轉運使大人籌備五百萬貫飛錢,正在修建上海城,需要大量的上等木材和勞力,所有青溪百姓可以優先聘用,官府親自帶隊,只要沒有大肚病和夜盲症皆可前來應聘。”很快,青溪縣衙傳來一個好消息。

“上等木材和勞力!”

此消息一出,所有青溪百姓一片譁然,誰也沒有想到這等好事竟然輪到了青溪縣頭上。

對於邪醫範正籌備五百萬貫的飛錢,修建上海城的消息並非秘密,這也是兩浙百姓稱之爲奸臣的原因之一,然而當這潑天的富貴砸到了青溪縣的頭上,自然再無人說其是奸臣。

而且清溪縣多山林和桐漆,正是上海城和海運所急需的材料,那可是足足五百萬貫,稍微漏一點就足以讓青溪縣富裕起來,若非青溪縣歸邪醫範正直屬管轄,這等滔天的好事又豈能輪到他們。

就是邪醫範正的要求嚴格了一點,還需要檢查身體。

“廢話,當然要檢查身體,上海城一旦建成,那可是天下水運中心,承接天下海商,要是讓爾等大肚病之人前去,感染了商旅,豈不是擴散整個大宋。”一個商戶冷哼一聲道。

“那夜盲症呢?難道還影響幹活。”一個青溪百姓不服道。

“你以爲大城市做工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旦海船到來,無論什麼時候都需要卸貨,伱若是夜盲症,夜間怎麼幹活,要是掉進黃浦江只能去餵魚。”商戶傲然道。

不少人心中不滿,然而爲了去上海城做工的機會,也只能前往醫院檢查身體。

“視力還行,沒有大肚病,通過!”

“夜盲症很嚴重,不通過!”

“夜盲症!不通過!”

………………

很快一個個醫者檢查青溪百姓的視力,大肚病很容易發現,查出大肚病的極少,而唯獨夜盲症患者只需進入一個昏暗的房間再配合範正的山字圖,立即讓夜盲症患者暴露無遺。

“還請通融一番,我等家庭貧困,實在需要去上海城打工掙錢。”一個夜盲症患者苦苦哀求道。

醫者勸說道:“夜盲症不難治,只要連續吃一段時間肉即可。”

“吃肉!”一衆青溪縣百姓不由一嘆,他們自然想要吃肉,然而他們家庭貧困,哪裡有能力吃肉。

包康見狀起身道:“轉運使大人宅心仁厚,爲了讓根治清溪縣夜盲症,已經從海邊調運大批平價的鹹魚,雖然是海魚,鹹味重,味道不好,但是勝在便宜量大,足夠治癒夜盲症。”

這個時代大海還沒有污染,再加上海運已經蓬勃發展,捕魚業大豐收,然而海鹽技術卻頗爲落後,海鹽苦味極重,直接食用難以下嚥,然而範正卻別出心裁,讓其醃製海魚,可謂是物盡其用。

“鹹魚!竟然如此便宜!”

不少人打聽到海魚的價格,不由怦然心動,鹹魚如此廉價,他們也能承擔的起,再加上治好了夜盲症,非但對自己有利也能前往上海城掙錢,可謂是一舉兩得。

當下,不少百姓紛紛踊躍購買鹹魚。

而一些青溪百姓聽到了需要吃肉才能治癒夜盲症,不由眉頭一皺,悄然的退出隊伍。

並非是他們不願意治療夜盲症,也並非鹹魚太貴,而是他們乃是摩尼教徒,不能吃肉,只能吃素。

第307章 人蔘的風波第391章 母憑子貴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280章 大俗即大雅第191章 遼國退兵第135章 再也不開邪方了第273章 醫者自醫第376章 熱射病第252章 神奇的軍器監第236章 祝由術大興第422章 邪方:翻越蒼山第386章 及時雨宋江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385章 邪方土451.第451章 舊黨也要變法第355章 女醫大興第327章 第三次平夏城之戰第275章 貴妃醉酒第126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79章 千古邪術——纏足第350章 殷墟第343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117章 不孕不育邪術——棉油第93章 相思疾第208章 醫家實驗法第296章 青塘後續第211章 醫家奔赴洛陽第402章 西洋出海口第191章 遼國退兵第149章 陽謀:即時候補第170章 震天雷現第363章 潘意的計謀第105章 趙煦的反擊(二合一)第162章第268章 青塘城破第21章 治癒心疾第147章 方田均稅法第429章 大理段譽第396章 征服吐蕃第16章 詩仙之酒——白酒第321章 發行銀幣第231章 聽診器問世第43章 邪方:皇子養豬第407章 整頓青樓第257章 全城義務教育第142章 ‘正方’即時候補第370章 變法國營作坊第352章 生物進化論第189章 輸血療法大成第228章 律法和誓言第26章 質疑太醫令第98章 大宋少年(3800字)第289章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第355章 女醫大興468.第468章 方臘第207章 炭毒實驗第396章 征服吐蕃第127章 請太皇太后撤簾(二合一)第272章 破解麻沸散!第113章 懲奸除惡令(1300訂加更)第131章 亡國之策,垂簾聽政第85章 大宋,諱病忌醫也第348章 醫方體第309章 完顏阿骨打的謀劃第65章 搶親第353章 以官家爲邪方第257章 全城義務教育第304章 滅夏之策冷戰第59章 邪方:情詩第109章 爲衆人抱薪第92章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第130章 暗夜交鋒(二合一)第254章 邪方:納妾寫詞第40章 變法 保守 中立第109章 爲衆人抱薪第190章 遼帝南巡雁門關第270章 紅包和醫鬧第261章 醫學院第153章 邪方再現469.第469章 摩尼教現第294章 莫須有之罪第209章 醫城第二方第428章 世襲之禍第40章 變法 保守 中立第234章 邪術:騙術第412章 以人爲蝗第125章 歲幣恥第167章 西夏反應473.第473章 滅佛?第186章 國債第98章 大宋少年(3800字)第338章 小樑太后之死第160章 二十天築城第412章 以人爲蝗第375章 宋商第48章 大醫精誠誓言第312章 海路的優勢454.第454章 未來的第三次變法471.第471章 食菜事魔第324章 天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