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奇襲劍門關(1)

劍門關位於劍閣、昭化之間的劍門山中段,它是蜀道及川陝路的必經之地,號稱扼秦川之咽喉,是蜀道上最重要的關隘。這裡山脈東西橫亙兩百餘里,七十二峰綿延起伏,形若利劍直插霄漢,素有“劍門天下雄”之說,從古至今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是日天色微明,劍門關上的守軍照例撤去了女牆上綁着銅鈴的麻繩,匆匆丟下數十名哨兵便回房歇息去了。

“大哥。”劍門關樓上,一位新兵打了個哈欠,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無聊地對身旁的一位老兵說道:“看值夜班巡山放哨的兄弟,大大小小七、八百餘人,來來往往好不熱鬧。而我等值日班,全部也不過兩百餘人,這又是何道理?”

“說話前且先用些腦子。”那老兵白眼一翻,搖頭說道:“看你也是個機靈小子,爲何腦袋裡裝的卻是漿糊。你倒想想,此關號稱天下第一雄關,三國時的姜維便是在此以五千兵馬力拒鍾會十餘萬大軍。倘若有敵來攻,你卻以爲敵將的腦袋也同你一般糊塗,會選在白日來攻?”

“大哥說得也是。”那新兵望了望城樓下白茫茫一片的坡地,恍然大悟地說道:“而且即便是有敵來攻,我等在城樓之上一眼就發覺了,料想敵軍也不至這般犯傻。呵呵,看來我等當值日班,還是撿了個安全的便宜。”

“這話倒也不假。”聞言那老兵嘿嘿一笑道:“看來你這小子也是個明哲保身之人。”

“咦,大哥。城樓下的雪好似會動。”那新兵以爲自己眼花,勿自不信地揉了揉眼睛,但當他再次睜開眼睛之時,卻愕然發現一支弩箭朝他面門直奔而來……

幾聲慘叫聲過後,城樓上示警地鑼聲也隨之響起。劍門關樓下的坡地霎時便站起了千餘名雪人,這些雪人剛站起身,便一刻也不停地往關隘撲來。處於後半部的雪人。手裡都端着令人膽寒的神臂弓。他們正是王堅所領的騎軍,與徐敏子從武衛軍中精選出來的一千弓弩手。

幾乎與此同時。不遠處的蜀道內,瞬間便突出了萬餘武衛軍,他們狂吼一聲蜂蛹而出。適才還寧靜祥和地劍門關,在這一刻便沸騰了。

爲了現在的這一刻,那些打頭陣地千餘名勇士已吃盡了苦頭。昨晚他們便在夜色的掩護下,緩慢地爬行至城樓下方,由於他們全身都穿着雪白的制服。是以城樓上的守軍根本就無法發現他們。接着,便是幾個時辰的漫長等待,他們必須趴在雪地裡一動也不動,直至我發出攻擊信號。在此其間,他們即使是被凍死也不能發出一絲的聲響。就像臥在我身邊的那位軍士一樣,當我發起攻擊命令時,我發現他並沒有起身。他或許是睡着了吧!又或者,他還一息尚存。現在馬上採取急救措施也許還來得及。我咬了咬牙,強忍着走上前去確認情況地衝動,頭也不回地往城牆處奔去。我清楚地知道現在的時間一刻也不容擔擱,我們必須趕在守軍大部隊來臨之前,迅速地登上城樓。否則所有的努力、心血都將白費不說,劍門關還會因此而加強了防守。那麼我就再也沒有機會攻下這座雄關了。

我對王堅打了個手勢,他們很快從腰間取出早已準備好的鐵鴟(讀作:chi),然後熟練地在手中轉了幾圈,便將其拋上了城頭。這種鐵鴟是宋時夜襲城牆時常用的一種攀城工具,其外形頗似一個船錨,只不過在船錨的鐵鉤上還制有倒刺,用其擊中人或物後,這些倒刺便會將其勾住,使其不得脫身。所以也有人將把它用作捉活口套情報,或是生擒敵將時的工具。而攀城的鐵鴟與捉人地鐵鴟又略有不同。區別就在於攀城的鐵鴟繩索特別長。長度則視城牆的高度而定。且繩索中每隔一段還打上一個結,便於軍士攀爬。

鐵鴟飛上城頭後。立時便引起了城頭的一片慌亂。一陣鏗鏘之聲傳來,守城軍士用鋼刀砍着鐵鴟的繩索,但是此種攀城的鐵鴟頂端全都包上了生牛皮,那並不是三兩刀便能砍斷地。有幾個守軍將頭伸出女牆張弓搭箭,但還不等他張滿弓,便有幾隻弩箭將其射下城來。城牆下有千餘名武衛軍弓弩手掩護,而城頭之上卻只有數十人,不成比例的戰鬥使他們即便是在天下第一雄關之上,也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

王堅等人每人嘴裡都叨着一根在城腳便點燃的火種,手腳並用地在繩索上飛快地往上爬着。他們每個人的心裡都很清楚,在他們手握繩索的那一刻,這條繩索的長度便與他們的生命生息相關了。

“置使大人,守軍大部隊已趕到了。”半盞茶的時間,徐敏子匆匆跑至我的身旁說道。

我皺了皺眉頭,其實用不着徐敏子提醒,我也可以從身旁不斷中箭倒地地弓弩手,和被箭矢射中從城牆上跌落地軍士判斷出來了。守軍的速度比我預想地還要快,看來汪世顯留在此處的兩千餘名守軍的素質卻也不弱。

“一丈,還有一丈。”我雙目噴火地望着爲了掩護我而擋在我的身前,一個個中箭倒地的軍士,自言自語地說道。

“不,大人,至少還有三丈。”徐敏子望了望王堅等人離城頭的距離,大聲叫道。

“五尺。”城頭上的守軍已經取出了大刀長槍,準備迎接欲從城頭爬上去的王堅等人。在那些守軍的眼中,王堅等人這種在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之下的攀城行爲無異於自尋死路。

實際上這也正是鐵鴟攻城與雲梯攻城之間的區別,鐵鴟攻城由於必須攀繩而上,是以最多隻能做到一手持刀一手握繩,而云梯卻可以一手持盾一手持刀,且立於雲梯之上的着力之處顯然要比攀於繩上要強上許多。所以鐵鴟從來都只是用在夜間偷襲的,如今我卻將它用在強攻天下第一雄關之上。這種舉動對於城頭上的守軍來說,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一種笑話。

但他們所不知道的是,我是不會讓軍士去送死的。

第7章 堅城楚州第12章 貪官第62章 震天雷第56章 軍心第56章 釣魚城之戰(24)第17章 洛陽之戰第4章 戰略第25章 出逃第15章 除夕之夜第27章 燕京之戰(1)第64章 爛攤子第25章 丁口徭役第44章 成都之戰(1)第43章 潰軍第27章 消息第31章 燕京之戰(5)第35章 王堅第11章 草料三十七章 陣法第32章 洛陽之戰(5)第38章 訓練第31章 叢林追蹤(1)第27章 消息第9章 驛站會故人第27章 入洛第46章 奴隸兵第35章 女直第49章 釣魚城之戰(17)第13章 弩陣第9章 國用司第35章 冰釋前嫌第12章 燕兒第48章 釣魚城之戰(16)第33章 車船第43章 宋廷第43章 潰軍第21章 試射第39章 釣魚城之戰(7)第52章 釣魚城之戰(20)第24章 講學第5章 閱兵第40章 孟珙第3章 打草驚蛇第56章 蔡州之戰(9)第23章 沉浮橋之戰(1)第17章 回成都第3章 會李寶第51章 意外第28章 鮎魚效應第49章 成都之戰(4)第67章 利州之戰(2)第33章 車船第20章 拋石車第51章 成都之戰(6)第50章 釣魚城之戰(18)第48章 蔡州之戰(1)第23章 治軍之道(2)第10章 追擊第44章 奔赴前線第35章 洛陽之戰(8)第45章 闊端第6章 戰友之歌第49章 思想鬥爭第20章 李寶第37章 與民生息第38章 聖旨第57章 釣魚城之戰(25)第1章 返回宋朝第30章 比拼第58章 成都之戰(13)第12章 燕兒第56章 蔡州之戰(9)第13章 沈澈出逃第30章 比拼第35章 女直第51章 成都之戰(6)第65章 利州第38章 比試第4章 練兵第10章 盡忠第38章 訓練第26章 義第34章 不辭而別第39章 下等人第7章 權相史彌遠第41章 釣魚城之戰(9)第18章 洛陽之戰(2)第12章 驗弓第34章 炮第57章 成都之戰(12)第57章 釣魚城之戰(25)第19章 書信第4章 襄陽第19章 書信第7章 堅城楚州第28章 難民第14章 計中計第16章 大戰之前第33章 叢林追蹤(3)第8章 湍灘之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