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平魏大將軍

“好,朕現在封你爲平魏大將軍,統領十萬武威營將士蕩平大魏,切莫讓朕失望!”楊廣鄭重開口。

朝臣驚訝不已,竟然是武威營,這可是皇帝的親兵啊!

大隋王朝皇帝手中握着三隻軍隊,御林軍、武威營和羽林衛。

楊廣竟然捨得將武威營派出去打大魏,可想他對大魏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

楊廣還沒有說完,他繼續說道:“三萬振威軍跟隨武威營出征,由平魏大將軍統一調遣。若是有人敢違抗聖旨,平魏將軍可先斬後奏。”

“臣,遵旨!”楊未央還是沒有跪,只是抱拳鞠躬。

宇文士及一聽,振威軍竟然被派去攻打大魏,那自己重掌振威軍的機率幾乎沒有了。他馬上跳出來說道:“陛下,臣覺得不妥!”

宇文化及此刻也不得不跳出來:“臣也覺得不妥!”

更多的文臣也同樣跪下道:“臣等也覺得不妥!”

以李三思爲首的少數幾個大臣,閉目沉思,好像沒有看到。至於武將,他們要是說不妥,恐怕就要被派去打大魏了。

大魏猛將衆多,要他們去打大魏,和送死無異。

楊廣跳過宇文兄弟,直接問禮部侍郎:“張愛卿,你覺得此事哪裡不妥?”

張天賜一臉的苦澀,他沒有準備,可是他得做好準備被皇帝問道。但是說句實在話,他也是最怕皇帝問的。

他是宇文一黨中的中堅力量,必須得擁護宇文一黨的利益。當宇文化及說此事不妥的時候,他不需要思考,便要跟着說不妥。反正出了事,不是有宇文化及頂在前面嗎?哪裡知道皇帝今天不按照套路出牌,自己就有些尷尬了。

最爲重要的是皇帝說了,他就必須得回答。回答什麼,他連是什麼不妥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而且在這大庭廣衆之下,可沒有人提醒自己,也沒有人敢提醒自己。提醒了,那就是當面和皇帝作對啊!

但他也是當官數十年,早就有了一套應對的方法,他覺得適合現在用。

“臣認爲不妥,是楊未央封爲平魏大將軍帶領十萬武威營將士出征不妥。”

張天賜一說完,宇文化及就知道壞了。平時這老傢伙挺聰明的,可是現在卻老糊塗啊!楊未央被封爲平魏大將軍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你這時候跳出來反對,不是找死嗎?宇文化及着急無比,卻也只能夠乾着急。

楊廣突然笑道:“張愛卿是覺得宇文愛卿推薦的人不妥,還是你認爲宇文愛卿不妥?”楊廣提高聲音道:“還是你認爲朕的話可以隨便更改?”

張天賜瞬間冷汗就出來了,他看了宇文化及一眼,宇文化及此刻也顧不得別的了,只能夠選擇無視他。

少了一個張天賜,固然宇文一黨會大傷元氣,可是總好比把大家都拖下水吧!

張天賜心裡一寒,可卻不敢對宇文化及對說什麼。只要他還有家人,那麼他就要被牽扯在宇文一黨的利益中,不得已的苦笑。

無奈,和被放棄的辛酸。早就有了預見,不是嗎?

“臣知罪!”張天賜跪伏在地上。

楊廣道:“張愛卿,今天六十有四了吧!”

“回陛下,臣今年恰好六十四!”

“年紀大了,操勞了禮部這麼多,也該頤養天年了。”

張天賜內心憤怒,卻不得不壓制的說道:“謝陛下恩臣辭官!“

所有人心裡都不免涌起一股悲意,更多的是後怕。楊廣典型的是拿反對自己的人下刀,張天賜不過正好撞上了。

自己等人也撞上了,卻因爲官職太小,楊廣並不在意而已。

一些對宇文一黨不忠誠的官員,回家就得好好想想加入其中是不是值得。特別是一些年輕的官員,若還想高居廟堂,就得考慮在皇帝和宇文一黨選擇了。

只要大隋王朝還姓楊,那麼就輪不到宇文家來指手畫腳。

“白愛卿,禮部侍郎空缺,你就先代侍郎,處理禮部的公務吧!”

白子良也是兩朝元老,一直受到宇文一黨的打壓,而且是死擁皇帝的一派,現在的機會來了。

禮部侍郎這個職位,這可是真正恩澤下一代了。

何況自己還只有四十幾歲,還有上升的可能,未來誰說的準呢?

封侯非我意,富貴非我心,只是兩者都來也未必不可以。

“跪下的都說說,你們覺得哪裡不妥,又有什麼不妥?”楊廣和氣的問道。

想辭官的不能夠辭官,不想辭官的被你逼得辭官,誰還敢說什麼?

“陛下聖明,臣等智慧有限,不及陛下考慮深遠,望陛下降罪!”

“罷了,此事作罷!”楊廣轉頭看向宇文兩兄弟:“兩位愛卿說吧,哪裡不妥?”

楊廣現在是在逼着兩兄弟表態了,說好的是你們,說不好的也是你們,很有意思啊!朝堂完全成了你們宇文家的一言堂,還將朕這個皇帝放在眼裡面嗎?

現在你們不表態不行,必須得說出個好歹來!

宇文兄弟對視一眼,宇文化及瞪了自己的弟弟一眼,卻不得不開口,因爲他也不想要失去振威軍的兵權,這可是他們在朝堂敢大聲說話的根本。

宇文化及回答道:“臣認爲不妥並不是說世子不能夠帶兵出征,而是振威軍跟隨不妥,那會出大事的。”

楊廣裝作疑惑的問道:“宇文愛卿講來!”

“振威軍雖然和突厥打過幾場硬仗,可是現在的振威軍恐怕再去打仗,十打十輸。只因爲現在的振威軍,多是富家子弟和朝中大臣的兒子,若是他們出什麼事,可能會影響國家的根基啊!”

宇文化及說的是實情,楊廣知道。但是他卻是故意爲之,只爲了給楊未央設下一個坎。至少攻打大魏的途中,有這羣豪門子弟,楊未央不會那麼順心。

至於能不能夠打下大魏,他將整個武威營都派出去了,還打不下一個賊窩,那兒大隋兒郎不是顯得特別沒用嗎?

反正振威軍是一定要跟去的,各種情況楊廣都想到,並且能夠控制。

楊未央心裡卻在冷笑,原來楊廣是在這兒等着自己。

第一百一十九章 君子戰而勝之第一百一十五章 屠夫與人屠第十八章 過天門而不入第九十三章 西蜀、聖旨、楊未央第一百零九章 西蜀有老少第一百八十二章 唐宮風雲動亂第七章 百無一用是武夫第一百零五章 瓦崗似紙,隋如虎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疆與大楚第一百八十二章 唐宮風雲動亂第一百五十章 楊秀入京第九十二章 春秋往事第二十六章 胭脂評第一美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躲在長安無處覓第一百八十五章 燈下黑第一百四十章 千騎開蜀第一百九十七章 字畫的秘密第一百八十九章 如今和以後的對決第九十章 胡冰卿第七十五章 廟堂上,廟堂下第四十六章 分析案情第一百五十七章 男童與女童第一百一十一章 唐門援助第七十六章 後世人,天上仙第十二章 交鋒宇文化及第一百四十二章 將士百戰死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醫仙苗茵梔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業五年春第一百五十八章 曾經與現在第二十六章 胭脂評第一美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押運的鏢貨第十六章 雜家司馬相如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唐出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見唐高祖第一百零二章 我爹是楊秀第一百四十四章 西蜀步卒墳墓第九十九章 平魏大將軍第二十八章 朕有李三思第六十四章 易筋經第八十八章 風雲起第五十三章 吃草的大雕第九十六章 幹嘴仗第一百一十二章 養刀六年第五十五章 一卷帛書第六十三章 關於永生第一百七十章 大唐忠狗唐古第一百五十六章 世間各種茶葉第一百零八章 下套於楊廣第六十三章 關於永生第七十二章 詭異武功第四章 受苦多是百姓第一百七十五章 皇宮遭賊第一百五十一章 洛河、小曲、府邸第九十五章 顛倒黑白第十七章 學識按籮筐算第一百八十四章 長孫觀音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涼關的流民第二十六章 胭脂評第一美人第八十七章 廟堂動第八十三章 東海桑桑第一百一十一章 唐門援助第九十六章 幹嘴仗第一百五十四章 當年往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唐皇宮地圖第二十五章 楊雨彬與李秀寧第五十六章 兵部失竊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堵追殺第一百五十章 楊秀入京第一百零九章 西蜀有老少第一百七十一章 蘿蔔與玉璽第一百七十九章 燕子輕身第三十八章 李姓少年第二百章 幾箱秘籍第一百一十章 兩千鐵甲第六十四章 易筋經第三十一章 起風了,要打仗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齊王李元吉第三十六章 詩詞罵戰第五十章 隱元會第二十四章 缺德鳥鳶凰第八十三章 東海桑桑第五十九章 子母蠱第一百六十五章 多年後的遺憾楔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洛河、小曲、府邸第二十八章 朕有李三思第二十章 藩王之子聚京都第一百四十四章 西蜀步卒墳墓第六十一章 珍瓏棋局第二十五章 楊雨彬與李秀寧第一百八十一章 楊李之怨第二十八章 朕有李三思第五十七章 禪宗九陽陣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疆與大楚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唐皇宮地圖第二十七章 養蛟化天龍第十五章 難測帝王心第八十三章 東海桑桑第一百八十一章 楊李之怨第一百八十四章 長孫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