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百年以後(心裡話)

燉玉璽,恐怕是古今以來的第一笑談。但是楊未央真沒有說笑,做完的蘿蔔玉璽自然不能夠讓別人看見,棄之可惜,不如燉來吃。

又過了一個時辰,蘇可漁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說道:“做完了!”

楊未央接過來一看:“嘖嘖嘖,做得真像,就不知道和真的有什麼差別。”

蘇可漁回覆:“如果這張圖紙是正確的,我敢保證有九成九的相似。”

“成,那我就去燉蘿蔔了,不,燉玉璽去了。”

“你不留着?”蘇可漁問道。

“你傻啊!你不是說了蘿蔔時間耽擱太久會流失水分嗎?我們現在做出來,難不成還能夠留到八月十五啊!”

楊未央的話瞬間讓蘇可漁無言以對,所以,所以她選擇了無視。

楊未央看了看這枚精緻的蘿蔔開口說道:“你忘記了最爲重要的東西,你肯定沒見過玉璽吧!”

“我怎麼可能見過玉璽!”

楊未央說的對,蘇可漁還真沒有見過玉璽。要說前朝的玉璽,比如說大周和北齊,甚至其他幾國,如陳國、宋國,當年他們都城破滅的時候,幾乎所有的玉璽都被楊秀存在了西蜀寶庫裡面。只是有一點,那就是這些敗亡之國,早就沒有半點氣運可言了。

畢竟玉璽承載一國國運,連國都沒有了,國運又從哪裡來。

又好像天下武夫承載的氣運,氣運可以過渡,只是誰願意將自己修煉了幾十年的功夫徒做嫁衣。

這就要涉及到南海練氣士了,練氣士和玉璽其實就是一對冤家,雙方都想要吞噬彼此的氣運。

王朝強大的時候,練氣士大多時候選擇不出山,畢竟人定勝不了天。要是老天爺都只有你想的那不堪,那你是天還是頭頂上的是天。

南海練氣士前一代人自然用過玉璽嫁接過氣運,而蘇可漁畢竟太年輕了。年輕人連聖旨都沒見過,也因爲南海練氣士一直野心極大,想要分天下氣運一杯羹。可是這嘴啊太大,敢和老天爺爭奪,老天爺自然不會給一羣神棍好臉色看。

所以,蘇可漁做出來的只能和紙上一樣,多出來的就有困難了。

蘇可漁問道:“哪裡不對?”

楊未央回覆:“既壽永昌,受命於天!”

“何解?”

“就是說皇帝希望自己的王朝得到上天的承認,能夠永遠昌盛,由自己的子孫代代傳承下去。”

“這不是做夢嗎?”蘇可漁嗤笑道。

“這和做夢可不一樣,只是代表他們的理想而已。就好像八百年前的大秦王朝,秦王嬴政自封皇帝,意圖比肩三皇五帝,又稱始皇帝。希望自己的子孫成爲秦二世,秦三世,成就萬世不朽的基業。可是你看,還不是過了幾十年,就被大漢滅了。最後大漢皇帝又稱漢高祖,過了幾百年漢朝又被滅了。所以,歷史更替,王朝更換,就好像長江黃河的水一樣,他們一直在流淌,一直在發展,然後開始穩定,然後開始穩定。”

蘇可漁皺眉問道:“照你這麼說,未來有一天還有一個王朝能夠萬古不朽不成。”

“這個問題給你說了也說不明白。就好像無論哪個朝代,都有好官和壞官。無論哪座江湖都有好人和壞人。除非有一天,人人平等,百姓能夠擁有捍衛自己利益的權利的時候,那時候便會萬古不朽。”

“會有那麼一天嗎?”蘇可漁看着楊未央默默的問道。

楊未央不知道,但是他還是堅定的說:“會的,肯定會有那麼一天的。就好像現在女子也能夠出入學堂,天下讀書人多了起來。他們開始明事理,曉是非,以後是讀書人的天下。以後未必不能夠男女平等,然後天下人平等。”

楊未央的想法要是讓天下的人知道肯定會以爲他在發瘋,男女平等,天下平等,這是何等艱辛的一條路。

要想實現這個目標,也許百年千年以後才能夠現實。要無數的先輩去實踐這條路,而且這條路上必定會被所謂的封建君主統治所阻攔。

所謂的骨與血,在千百年後,必定能夠成爲一座不朽的豐碑。

只是楊未央等不到那個時候,蘇可漁等不到那個時候,楊未央只是想做爲第一批踏上這條路,爲他們指明這個方向是正確的。

因爲有聖人在前方指路,他不是聖人,他是真小人。

也許千百年後的歷史對他評價並不友好,可是走上了這條路註定是孤獨的。

作爲宇文拓的徒弟,被這個時代最頂尖的兩個人傳授了男女平等這種思想,就註定了要披荊斬棘。前路,看不到前路,因爲前路被封死了,亦或者說從來沒有出現過,需要有人去走出來這麼一條路。

後世有人曾經說過,世上本來沒有路,可走的人多了,他便成了路。

蘇可漁看着一臉認真的楊未央,有些瞭解爲何這對西蜀姐弟會招人不待見,因爲他們在做一件冒天地之大不爲的一件事。

他們是孤獨的,他們就好像是異鄉的旅客,沒有人理解他們。

就算那些女子,也在疑惑他們爲何要如何。

女子本就是男子的附屬品,他們不願意與自己爭,不願意與男子爭,她們願意默默的承受着這一切。

楊未央雖然身爲男子,可是他接受的思想與教育,讓他明白了男子和女子在天平上是對齊的,所以要雙方發現。所以他與世界格格不入,所以他擅長僞裝自己,所爲他寧願自己的名聲很不好。

蘇可漁突然有些心疼這對姐弟,心疼這家人。

南海練氣士本該和西蜀敵對,因爲他們養蛟欲化爲天龍,爭奪本就不多的氣運,這是大敵,而她產生了憐憫,這樣真的很不可取,可是她偏偏有了這樣的感情。

楊未央也不知道爲何要和蘇可漁說這麼多,也許藏在心裡久了,就想要發泄一下。

他們以後究竟是死敵還是朋友,在她而不在於自己。

所以,所以自己還是默默的去燉蘿蔔吧!

ps:大隋堂有雪中悍刀行的意味,我不說你們也知道。本來圍繞兩個主題,那就是廟堂爭和男女平等來寫的,感覺沒寫好,第一次寫這種書,大家講究。我還是這麼懶,全勤都懶得混,莫怪!

第七十九章 動物表演第七十三章 東瀛忍者第二十四章 缺德鳥鳶凰第一百一十五章 屠夫與人屠第五十六章 兵部失竊第一百二十章 西蜀對壘大楚第一百二十一章 非戰之罪第一百三十七章 壯士出川第一百 出征日期第五十六章 兵部失竊第八十五章 明仁堂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業五年春第八十七章 廟堂動第一百五十一章 洛河、小曲、府邸第一百一十二章 養刀六年第一百零六章 李密歸降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唐興佛第一百三十一章 宴席上的震驚第十七章 學識按籮筐算第九十章 胡冰卿第十九章 難測帝王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將士百戰死第一百三十章 連雲十八寨第九十四章 五問石威第六十三章 關於永生第二十一章 大隋禁忌之人第一章 蜀地自古多韻事第八十八章 風雲起第七十一章 繡球招親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浮屠騎第一百零八章 下套於楊廣第七十一章 繡球招親第一百七十一章 蘿蔔與玉璽第一百五十一章 洛河、小曲、府邸第一百一十五章 屠夫與人屠第一百九十六章 前朝名畫第九十七章 閒來有一年第十八章 過天門而不入第七十八章 突厥太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西蜀步卒墳墓第九十章 胡冰卿第一百六十六章 宮內的梅妃第一百三十七章 壯士出川第一百四十二章 將士百戰死第六十八章 斷秋劍第一百五十八章 曾經與現在第十六章 雜家司馬相如楔子第二十八章 朕有李三思第一百三十七章 壯士出川第七十二章 詭異武功第一百四十八章 廟堂爭,軍令狀第一百六十五章 多年後的遺憾第一百零六章 李密歸降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火流血天第一百四十章 千騎開蜀第一百六十五章 多年後的遺憾第一百九十六章 前朝名畫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疆與大楚第五十七章 禪宗九陽陣第一百九十六章 前朝名畫楔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百年以後(心裡話)第一百八十三章 躲在長安無處覓第一百九十二章 威遠鏢局第一百六十章 金陵十三釵第五十章 隱元會第一百六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七十一章 蘿蔔與玉璽第一百六十二章 見唐高祖第九十五章 顛倒黑白第五十八章 慶幸是娶了她第十七章 學識按籮筐算第一百一十二章 養刀六年第一百四十五章 封陵刻名第一百六十六章 宮內的梅妃第一百九十五章 押運的鏢貨第一百一十七章 血鐮騎第十七章 學識按籮筐算第一百六十六章 宮內的梅妃第九十七章 閒來有一年第一百四十四章 西蜀步卒墳墓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葬送西楚十萬兒郎第九章 驚神自西來第五十一章 魔女厲蘅香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蜀老卒第八十四章 神社底細第八十章 大夫子第一百零二章 我爹是楊秀第三十一章 起風了,要打仗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葬送西楚十萬兒郎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留青史第七十一章 繡球招親第一百四十二章 將士百戰死第九十六章 幹嘴仗第一百四十二章 將士百戰死第一百零一章 徐茂公之計第一百七十四章 再遇桑桑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堵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