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威遠鏢局

“西蜀若有定鼎天下之意,我長孫家願意舉族之力相助。”

楊未央疑惑:“長孫家,大小姐說的話能夠管用!”

長孫觀音自信道:“我的話便是族長的話。”

楊未央抱歉道:“長孫小姐高看在下了,我小志還有,至於去做那皇帝,真是天高地遠的理想。”

楊未央話一轉:“其實,長孫小姐若真想要母儀天下,嫁給李世民未嘗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長孫觀音沉思片刻,此話有理:“不過這天下如果能夠掌控在李世民的手中,前提是你不爭,楊綾羅不爭。”

楊未央自然知道長孫觀音的意思,如果自己要爭,那麼楊綾羅一定會幫助自己的,而不是幫助李世民。

如果自己不爭,楊綾羅去爭,即便李世民有千般本事,即便這是一個男權爲主的社會,楊綾羅未必不能夠成爲萬古女帝。

長孫觀音自然也有那個夢想,或者新時代的女性都應該有那個理想,可他們不敢去想,或因爲地位高低,或因爲男權爲主,讓她們從來不願意去想。

或者他們覺得,女子就應該負責貌美如花,男子應該去賺錢養家。

楊未央沉默片刻應對:“如果有一天需要我去爭,我是一定會去爭的。不爲那無比榮耀的位置,也不爲天下百姓,只爲了自己和家人能夠好好活下去。”

楊未央最後再次對着長孫觀音行了一禮,表示感謝。

很多年以後,已經位於天下國母的長孫觀音,想到當初那男子所說的話,有些明白了。

有些東西不是不去爭,而是不願意去爭。有些東西不是不願意去做,而是做不得。

也許有人會發下宏大誓願,表示以天下蒼生爲己任,那也只是年輕人的不懂事。

那時候的那個青年,其實已經懂了,他的面容依舊是世間美麗第一,可他那顆心,早就蒼老了數個紀年。

母儀天下,便要爲天下女子謀求福利,因爲她是皇后,第一位實行楊綾羅思想理念的女子。

可是,那時候的長孫觀音心裡不再住着那個青年,她心裡住着天下百姓,天下百姓來來往往,他們都期望有着安定的生活。

兩日後的中午時分,楊未央穿着一身粗布麻衫出現在可大唐的常山郡。

常山郡當年可是出了一個名人,他就是武神趙子龍。

大漢王朝快要滅亡之前出現的一尊大人物,也是在三國時期有着五虎之一趙子龍趙雲。

大唐這幾年國力一直強大,土地更是往外擴張了太多太多。

常山郡距離長安其實並不是太遠,此刻楊未央在常山郡已經看到通緝自己的畫像了。

城門口的人都對着畫像指指點點,楊未央倍感無奈,看來李淵真的是發狠了。

都過去十多天了,以大唐信使的腳力肯定能夠在楊未央未走一半路程的時候將通緝令發佈全國。

楊未央不知道的是,大唐邢部早就通過信鴿的方式,將楊未央的通緝令發向了四方,自然還一路派了軍隊追蹤。

楊未央早有預料,並沒有直走,而是選擇了先向西走過了大唐的馬嵬驛,然後經過馬嵬驛,然後跟着大唐威遠鏢局的一羣鏢師從馬嵬驛到達常山郡。

馬嵬驛本來是個極度危險的地方,魚龍混雜,一般人肯定會被這一帶的綠林好漢劫持的。

但是威遠鏢局的面子,馬嵬驛的綠林好漢還是很給面子的。

倒不是說威遠鏢局他們得罪不起,畢竟他們這羣人過的便是舔刀子的生活,可是威遠鏢局當年的老鏢瓢子就是綠林出來的,對道上的兄弟也夠意思。

要不是當年皇崗在馬嵬驛被一羣外來人劫了,皇帝大怒,要派朝廷的軍隊將馬嵬驛的這羣賊匪一網打盡,是老刀靶子一個人扛下了全部的罪行,馬嵬驛這羣人才得以苟活。

混江湖的人,最講究的便是一個義字,即便他們混得不入流,可是他們終究是有血有肉的江湖人,懂得感恩戴德。

這幾年,即便是威遠鏢局因爲押送皇崗,高層全部被殺,威望大不如從前,可是這些江湖人對威遠鏢局押的鏢車都算是盡心盡力。

楊未央能夠進入威遠鏢局的車隊自然不是以自己人格魅力,而是恰巧威遠鏢局押送的人不夠。

沒辦法,威遠鏢局再也不是當年那個威震八方的大鏢局,最強的也不過是一個二品下的小宗師。

這趟是個大鏢,也是威遠鏢局自武德六年以來走的最大的一趟鏢,押運的是一副字畫,價值不菲,六千兩紋銀。

對於楊未央來說,自然是毛毛雨,可是那些年輕的鏢師每個月才八百文(銅錢),六千兩紋銀就可以知道是多大一筆數目了。

武德六年以後,威遠鏢局走的鏢每次不超過一千兩白銀,讓衆多人失望。

這次能夠讓總鏢頭走的鏢自然是大鏢,馬嵬驛的江湖朋友也很給面子放行了。

不過途中還是有人不慎被毒蛇咬了,沒辦法,這個月份的蛇也是被熱的狂躁起來。

在馬嵬驛選擇了招一個幫手,而這個鏢師被留在了馬嵬驛的醫館。

一兩銀子,在馬嵬驛召鏢師的時候,總鏢頭貼出了這個告示。

一兩銀子自然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不過都是不入流的江湖人,一兩銀子至關重要。

總鏢頭知道這趟鏢下來能夠賺四五百兩銀子,也沒有在乎這一兩銀子。

通過第一關的只有九個人,其中就有楊未央。

楊未央和有三個人都是四品上的武林人士,其他人的實力其實差不了多少,但是走鏢這東西,實力是一部分,更加重要的是腦子,只有腦子靈活的人才能夠在這個不大不小的江湖活下去。

所以應聘的人,除了要了解他們的實力外,還有背景和腦子。

要是招了一個沒腦子的人進來,豈不是害了全部人。要是招了一個白眼狼,威遠鏢局豈不是死的不能夠再死了。

所以,第二關開始的時候,總鏢頭以老江湖開始親自坐鎮。

第八十八章 風雲起第一百七十九章 燕子輕身第二十章 藩王之子聚京都第八十九章 神都亂戰第五十九章 子母蠱第一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師之戰第三十三章 洛樓盛會第一百八十三章 躲在長安無處覓第一百八十二章 唐宮風雲動亂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業五年春第七十七章 所以我學不會第一百七十章 大唐忠狗唐古第一百 出征日期第一百二十二章 葬送西楚十萬兒郎第一百八十章 商人地位低下第四十二章 屠龍術與扶龍術第一百五十章 楊秀入京第六十八章 斷秋劍第一百四十二章 將士百戰死第一百零九章 西蜀有老少第一百零六章 李密歸降第七十七章 所以我學不會第三十二章 元宵後一天第一百三十二章 兩位帝王的默契第一百四十三章 白帝城有白帝碑第一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師之戰第四十四章 文帝誤人啊第一百一十五章 屠夫與人屠第一百二十一章 非戰之罪第二百零一章 神仙打架第七十九章 動物表演第一百一十一章 唐門援助第一百六十六章 宮內的梅妃第七十五章 廟堂上,廟堂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蜀老卒第四十七章 撲朔迷離第二十四章 缺德鳥鳶凰第十七章 學識按籮筐算第四十二章 屠龍術與扶龍術第九章 驚神自西來第七十九章 動物表演第九十八章 領旨滅魏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醫仙苗茵梔第一百六十二章 見唐高祖第二十章 藩王之子聚京都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唐皇宮地圖第一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師之戰第三十章 西蜀與大楚之戰第九十六章 幹嘴仗第一章 蜀地自古多韻事第四十二章 屠龍術與扶龍術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鼓起,死人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留青史第一百五十章 楊秀入京第十章 大唐女子的智慧第十五章 難測帝王心第七十八章 突厥太子第九十三章 西蜀、聖旨、楊未央第七章 百無一用是武夫第十九章 難測帝王心第二十章 藩王之子聚京都第一百一十五章 屠夫與人屠第七十一章 繡球招親第九十四章 五問石威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一教屍蠱第七十章 南陽公主第一百九十九章 縹緲手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戰將起人心亂第九十四章 五問石威第一百七十五章 皇宮遭賊第六十一章 珍瓏棋局第一章 蜀地自古多韻事第二十六章 胭脂評第一美人第五十五章 一卷帛書第八十七章 廟堂動第四十三章 東都滅門案第六十章 致命漏洞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南洋這個地方嗎第一百五十章 楊秀入京第一百二十六章 南疆的毒蠍第一百八十四章 長孫觀音第五十六章 兵部失竊第一百九十二章 威遠鏢局第三十四章 一巴掌打懵京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戰將起人心亂第一百三十一章 宴席上的震驚第八十七章 廟堂動第三章 西蜀步卒二十萬第七十五章 廟堂上,廟堂下第五十章 隱元會第二十七章 養蛟化天龍第三十五章 要臉就輸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前朝名畫第七十七章 所以我學不會第九十九章 平魏大將軍第二章 西楚陳兵,北涼來人第八十七章 廟堂動第三十六章 詩詞罵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唐宮風雲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