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莫怪朕心狠

李隆基是真的氣啊。

氣的鬍子都在顫抖。

他並不是氣李林甫說唐王李易必須死,而是氣他在此時,當着朝堂百官,說出這句話。

難道不知。

唐王李易現在剛取得大捷嗎?

正在趕往明州,欲滅東島那羣雜碎短腿子嗎?

這時說出對唐王李易不利言論,要是傳揚出去,豈不是讓唐王李易心寒,萬一再次卸甲遁世。

那這還未徹底平復的三國,還不得瘋狂的反撲大唐。

屆時,大唐用什麼去阻擋?

眼睜睜的看着大唐滅國嗎!!

就算是要卸磨殺驢,也不是現在下刀子,至少也要等唐王爲他李唐,穩定了天下啊!

此時的李隆基,真想上去捅死李林甫。

但他卻不能。

因爲他剛罷黜李林甫,讓其歸家養老,不要他命,就是爲了穩定朝堂,給予他李林甫一脈權臣,一個期望。

李林甫是沒有權位了,但他還活着。

那他的影響力就還在。

不至於讓朝堂崩潰,出現內部動盪的事情。

可是,這老狗也看透了這一點,所以在向李隆基發泄不滿。

一切都是爲了他自己。

不是什麼好心,提醒李隆基要小心唐王李易。

“陛下,草民今日就是死,也要直言相諫。”李林甫跪伏在大殿內門口,一副死志滿滿,我爲大唐赤膽忠心的樣子。

大聲的言道,“唐王是救了我大唐,爲大唐開疆擴土,上看我大唐開國到如今,無人能比擬!”

“但陛下,還有各位朝官想想,唐王每次打仗,皆不用我大唐輔其糧草,自給自足。”

“其麾下將卒兇悍無比,每一將都能攻伐敵國的猛將,卻不肯接受朝堂的封賞。”

“而今,唐王勢力越發強大,天下百姓已到了不知陛下,只知唐王李易地步。”

“這說明了什麼?”

“這說明了,唐王萬一有不軌之心,想奪取我大唐,也只是頃刻間的問題。”

“若是……”

“你給朕住口!”李隆基驚愕李林甫的言論,當即反應過來,打斷李林甫的話,暴怒的說道,“唐王乃朕李氏皇血,他有什麼理由去造反!!”

“要是唐王真想當這大唐的主人,朕讓位給他又如何?皆是太宗之後裔,只要有能力,誰當這皇帝,朕又有什麼意見!”

“只要大唐萬年,朕就算去見了,歷代先祖也能挺起胸膛!”

譁!……

李隆基的話音未落,朝堂百官又是驚的心顫。

驚駭的看着李隆基,不知他這話是真是假。

若是真的,那麼這大唐真的要變天了,他們這些朝臣,也得有所準備,至少不能去得罪唐王李易。

若是李隆基的反話,那麼他們就要與唐王李易保持距離,免得以後牽連進去。

家破人亡。

一時間,朝堂百官陷入了迷惘。

猜不透,想不通。

唯有楊國忠與安胖子,深深低頭不言,似乎在淡化自己的存在感,不想沾染到此事中去。

他們兩,都有自己的想法。

“陛下,你的心胸開闊,可唐王卻不是陛下啊。”李林甫聽的也是咧嘴不已,暗道李隆基太無恥了,居然如此舔李易。

他怎能不知,李隆基內心十分忌憚李易。

作爲一代帝王,最不想要的就是,自己無法掌控的臣子,以及功高蓋主的臣子。

這樣會讓他這帝王,顯得沒有存在感。

內心隔應李隆基,李林甫卻不得不繼續說道,“以草民爲官多年來看,唐王此人心胸狹窄,心思深沉,若是他坐上這龍椅,必定會清除異己,恐要對陛下後裔不利。”

“草民之言,皆是出自肺腑,還望陛下三思,明察啊……”

一語落地,一頭重磕,隱隱破皮出血。

這對李林甫而言,簡直完美。

“胡言亂語,朕相信唐王!”李隆基面容陰沉如水,大喝道,“朕不想看見你,來人,將李林甫驅趕出宮,今後無令不得踏進宮門半步!”

可是李林甫的每一句,卻是深深烙印在了李隆基的心上,讓他那渾濁的眸子,多了許多的焦慮。

手持金瓜錘的殿衛走進,左右拖住李林甫,將其帶了下去,冷着臉一言不發。

“李林甫已經瘋魔,纔在這朝堂之上,危言聳聽,放肆的胡言亂語,朕希望爾等什麼也沒有聽見。”

看着被拖下去的李林甫,李隆基眼冒殺意的警告道,“若是傳揚出去,影響我大唐子民的情緒,朕定夷滅他的三族!”

“臣等不敢。”朝堂百官聞言,瞬間明悟過來,連連跪伏在地,內心已有了選擇。

“朕累了,都退了吧。”李隆基面色疲憊的擺手,向着龍椅後面走去,對着上來想要攙扶他的內侍,也不予理睬。

直到回了寢宮,便立馬召見了不良人,屏退寢宮內的所有人。

這纔看着眼前的不良人,輕問道,“莫言,你跟隨朕有多久了。”

“回陛下,已有三十年。”名叫莫言的不良人,躬身的答道。

他是不良五脈中,守護一脈的統領。

絕對忠誠於李隆基。

“三十年了,你也快老了。”李隆基感慨一句,又問道,“可有傳人,接你統領之職?”

“有了,隨時可以接任。”莫言眼眸微閃,語氣依舊恭敬。

聽聞李隆基此話,他知道,自己的使命來了。

“那你便去幫朕辦一件事情吧。”李隆基從懷中摸出一個小瓷瓶,繼續說道,“你回去之後,將統領之位,交予你的傳人,便火速前往明州,聯繫高力士,將此藥下於唐王李易。”

“臣遵旨。”莫言雙手恭敬的虛拖,將小瓷瓶接了過來,沒有問爲什麼。

因爲沒有爲什麼。

李隆基的命令,他們必須服從。

“還有一事,你通知刺客一脈的統領,讓他想辦法,將李林甫弄倒臥牀不起。”李隆基說完這一句,便轉過了身去。

莫言抱拳頷首,默默的退離。

整個寢宮,陷入了一片沉寂,只是響起了李隆基的喃喃細語,“李易,莫怪朕心狠啊,是你太耀眼了,遮住了所有的光芒。”

“你若不死,朕夜不能寐,也不願意比你先死啊……”

而完全不知危機到來的李易,經過一日的趕路,已經到達了下海鎮,見到了趙雲等將。

“我等拜見大將軍。”

“小王見過唐王。”

趙雲等將與壽王李瑁,對着李易行禮。

“都坐吧。”李易坐在營帳中的王位上,對着衆人揮手言道,“本將見你等無事,心中甚是高興。”

“多謝大將軍關心。”趙雲等將抱拳,雙眸中浮現喜色,情緒也微微有些激動。

李易笑而不語,待衆人情緒平復,這纔開口問道,“誰來說說現在的局勢。”

第二百八十四章 菜裡沒有一滴油第三百七十五章 借物投靠第一百四十九章 衆王碑密道第三百六十三章 聖旨出,百官驚第六百零三章 不屑龍椅,殿中議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想同袍操戈第三百五十六章 安胖子的無力第一百七十四章 兇狠的唐卒第六百零六章 完結一,大唐騰飛第四百九十九章 沙盤演兵第二百五十六章 給伯父放個雷子第五百三十章 半醉半醒錯殺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逆轉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羅蘭鎮第七十九章 霸氣將軍,一刀滅敵第二十六章 我才八歲耶第四百四十章 是個奇葩第三百五十七章 將犬龍獒第三百五十七章 將犬龍獒第一百四十五章 走狗烹第三百八十一章 無中生有第二百六十六章 等風來第七十六章 一息尚存,不死不休第七十六章 一息尚存,不死不休第二百五十五章 伯侄相見第三百八十四章 我爲唐王妃,不能逃第一百四十五章 走狗烹第二百五十七章 邀戰書來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安胖子闖出長安第三百七十六章 馬踏夕陽第三百零八章 人心叵測第三百一十二章 明州局勢第三百二十一章 陷入苦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成功匯合第三百一十二章 明州局勢第三百二十三章 沙場心機第五百八十三章好個叛軍,好狠的心第二百六十五章 見面先互懟第六十五章 毒計,破釜沉舟第二百二十三章土豆與番薯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已斷,危第三百七十章 一切都是算計第六十七章 闖營誘敵第五十八章 悲人哭有人笑第四百三十七章 人心終究是人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伏擊開始第二百六十九章 接連叛變第三百三十七章 這是狠人第四十八章 小易子,小心!第八十八章 李隆基的震怒第五百七十六章 不敢入金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黃沙塞的對峙第五百一十二章 投降,沒聽到第五百二十六章 還有本將這個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百姓請命第十六章 同歸於盡,忠魂不滅!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書第五百零六章 誘敵功成第四十七章 北庭鐵騎到達第五百八十三章好個叛軍,好狠的心第五百七十三章 飛雪入麪攤第一百零八章 以力破敵第五百五十一章 飛蛾救王第五百零五章 其心必異第三十五章 走好,我的將士第八十五章 藥廬前的衝突第二百六十五章 見面先互懟第二百五十六章 給伯父放個雷子第二百二十九章兵行明州滅倭國第三百五十章 何以爲矛第一百八十九章 老農莊第一百八十五章 十里迎棺第二百二十章 兩騎塵煙滾滾來第十五章 吾等老幼,亦可守門!第二百一十二章 夜半事多第五百三十六章 你也未曾負他第一百八十四章 秘回長安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羅蘭鎮第二百五十四章 塞外催人老第四十四章 少將軍還等着我回去第七十三章 活下來,就嫁給你第一百六十六章 母訓兒第五百三十八章 人爲財死第二百四十七章 唐王送楹聯第一百章 華雄有危第五百三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五百二十五章 是否一戰定突厥第五百八十九章 請接國璽第一百九十章 長安終究不是家第四百八十一章 寨內人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給你一個機會第六十四章 小少爺是好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到達北庭第三百六十五章 暗流洶涌第三百七十二章 鐵勒王來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一場笑話第二百三十八章 該如何抉擇第三十九章 你要戰就戰第三百七十章 一切都是算計第七章 華夏血氣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