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萬歲爺、你可以養匪自重

當第一版的大明時代週刊出現在了大明各個行省大都的時候,那種轟動可想而知。

特別是江南之地以及西北之地這些個偏遠的地方。

正所謂天高皇帝遠。

這些地方距離紫禁城實在是太遠了,以至於養成了地方上自治的情況。

消息不流通,再加上輿論都是掌握在那些個地方鄉賢以及地方大儒的手中。

他們說什麼,老百姓就會聽什麼。

只有當大明時代週刊這個官方報道出現,天下人才明白過來。

原來大明天子還做了這麼多的事情。

特別是崇禎皇帝的大義滅親,算的上是眼下最爲火爆的一個頭、條了。

稱讚的大聲稱讚。

覺得不孝的,也只是私下裡小聲吐槽。

但是總體上來說,第一版的大明時代週刊,讓大明的天下人都瞭解了一些大明天子這一年來所做的事情。

江楓看着第一版的大明時代週刊就相當了當初貞觀時候,第一次看到的大唐時代週刊一樣。

那時候的第一版和現在的第一版,是何等相似。

然而已經是物是人非了。

“國師,這第一版的大明時代週刊,如何?”崇禎皇帝心中也沒有譜。

其實他已經覺得非常好了。

這樣的文賦,肯定能夠讓大明的天下人都能夠明白,他爲這個大明付出了多少心血。

江楓放下大明時代週刊,緩緩地說道:“現如今也不過是第一版,雖然無什麼大的瑕疵,但是這樣的文賦多了,也就顯得有一些太假了。

多用一些真實的數據,用一些真是的列子,又或者是以小見大,這樣才能凸顯時代週刊的真實以及感人心脾。

而不是用這些比較假大空的文賦來裝飾這個本來已經是風雨飄搖的大明。”

崇禎皇帝聽得出來,江楓對於現在的這一版大明時代週刊並不是很滿意。

但是卻也沒有要求直接撤回的意思。

也就是勉強通過了。

“多謝國師指點,我以後會提點一番範卿。”崇禎皇帝連忙說道。

然後又拿出一本奏摺,對江楓說道:“這乃是內閣首輔韓癀的奏摺,內閣大學士經過了商議,認爲現在的大明需要開啓海商,效仿當年的成祖大帝。”

說白了。

內閣見到曹化淳和鄭芝龍聯合起來了,就眼紅海貿的那些收入了。

巨大的利益,自然是崔人心的。

崇禎皇帝或許已經意識到了這內閣之臣的心思,可是面對巨大的利益,他也心動了。

江楓沒有看奏摺,而是對崇禎皇帝問道:“你覺得現在的大明如何?”

崇禎皇帝剛想要說已經算得上是四海昇平了。

卻不想,這就收到了來自於王承恩送上來的一封戰報。

上面寫着,河南滎陽出現了叛軍,由李自成、王大梁等人聚於滎陽,宣佈紛紛自立,形成了八大王。

這八大王打着不納糧、分土地、殺貪官、搶富商等口號,迅速召集了不少百姓。

然後兵分四路,一路從西進,去了陝西之地。

還有一路去了漢中之地。

一路東進,去了江浙之地。

而四路之中,聲勢浩大的乃是自稱闖王的李自成大軍。

此人乃是當年在陝西被官兵絞殺的闖王高迎祥的侄子,在陝西作戰的時候,直接逃走。

後來混跡到了河南之地,聯合了當地的一些山匪還有一些被壓迫的百姓,搶了縣城,然後彙集了從陝西之地逃出來的叛軍,形成了八大王之叛軍。

當崇禎皇帝看完這個消息的時候。

神色陰沉的可怕。

“怎麼會如此?”

崇禎皇帝立即把戰報交給了江楓,然後對王承恩吩咐道:“立即召見首輔大臣、六部之尚書前去御書房!”

王承恩躬身施禮道:“是!”

等到王承恩走了之後,崇禎皇帝蹙着眉頭,對江楓問道:“這些叛軍在陝西之時就被消滅了,如今陝西之地在洪承疇的治理之下,已經沒有了這些個叛軍。

沒有想到,他們竟然跑到了河南之地,在那裡繼續爲禍一方,我需不需要再一次御駕親征?”

自從上一次御駕親征了之後,崇禎皇帝對於御駕親征就顯得特別的期待。

似乎是喜歡上了那種上馬安天下的政績。

而不是坐在御書房裡面,每天處理着數不清楚的奏摺,大大小小的瑣事,都需要他來批閱蓋章。

江楓看了一眼戰報。

他其實已經預料到了這種情況,陝西之地的叛亂已經平息了。

三邊之地也被清理了一番。

可是以現在大明的這種力度,完全就是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李自成、張獻忠這些個匪首沒有被滅。

他們就會再一次拉起山頭來。

因爲習慣了土匪的生活,根本就不願意本分地去做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了。

而且很多人已經因爲叛軍的身份,再加上殺了官員、身上揹着命案,所以不得不東躲西藏,又或者是投靠叛軍和山匪。

李自成野心大,能力也比較強,是一個天生的王者。

這樣的人,不可能因爲一個陝西之地的平定,就放棄了舉起大旗。

“其實,這種事情的出現,對於你而言,對於這個大明而言,是一件好事兒。”

如果真要是除去這些人。

江楓早就動手了,直接利用錦衣衛或者是東廠,讓他們發揮最後的餘熱。

又或者是直接告訴崇禎皇帝,讓他下令殺了這些匪徒,完全可行。

然而大明現在的情況,真的是需要李自成他們這些叛軍。

崇禎皇帝不解,疑惑道:“國師爲何要這樣說?”

“大明的根已經爛了,你看到的是大明的表面,陝西之行,是因爲有着你這個大明天子。

也因爲陝西之地已經經歷了匪禍,貪官還有富商豪紳等等很多都被殺了。

也就是說,大明的一些蛀蟲已經被清除了不少。

洪承疇平定陝西之亂,然後休養生息也就變得十分容易了。

你可以接着這一次的叛軍之亂,對大明來場徹徹底底的改革,清除大明天下各地的蛀蟲。

給大明的百姓一個生存的空間,一個發展的機會。”

第五百五十章 求上位私自叛變第三百五十四章 提升聲望的好時候第兩百三十二章 刺客身份第兩百五十八章 晉王第兩百三十四章 謀殺第三百零五章 永徽年的大唐第四百三十六章 烽火狼煙,十面埋伏第五百二十五章 吳乞買欲還二聖第六百四十章 三種意、看山看水看人乎第四百九十六章 不可避免的話題第一百三十三章 一胎兩寶,國師爹地別想逃第四百六十二章 越來越讓人失望的李顯第一百一十三章 所向睥睨第四百三十三章 都是撐杆惹的禍!第三百七十九章 給鄭某一個面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漁翁第三百八十五章 江某隻是略懂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第兩百九十三章 觸之則死第兩百六十七章 迷惘第兩百三十章 迷霧第五百五十章 求上位私自叛變第六百一十一章 崇禎帝、自廢帝王的刀和劍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二求長生之心不死第三百四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五百四十七章 泉州城大宴萬民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自成、我要解救天下百姓第一百一十七章 凱旋第三章 美味的肫肉第一百三十六章 勤勞的蜜蜂第三百六十三章 關於皇太子李賢的謠言第兩百一十九章 李佑第五十三章 一箭定陰山第六百一十二章 駱養性、我也要崛起了啊第六百一十五章 崇禎帝,是時候減輕三響第十八章 動起來,建造帆船第五百七十七章 漢中的地龍翻身第五百七十一章 江上仙再查冤案第兩百三十二章 刺客身份第一百六十一章 謀一國和謀萬世第六十九章 老鄭家的苦命女第四百六十三章 百官請天后重回朝堂第三百四十八章 不平坦的回長安之路第七十六章 國策的圓滿完成第兩百五十三章 日照之地第三百一十一章 地火滅世第六百零七章 徐光啓、大明時期的科學家第兩百一十八章 後手第兩百一十八章 後手第三百七十九章 給鄭某一個面子第四百六十九章 稱霸的第一步第四百九十三章 錦州之地第三百六十一章 演技在線第二十六章 王君廓VS李世民第五章 美酒雖好,不可貪杯第兩百二十九章 侯君集的心思第四百三十四章 捲土重來第三百一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兩百一十六章 圍城第四百零六章 片甲不留第三百五十六章 長安街上的白玉京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大郎的一天第一百七十四章 晉陽公主第三百九十章 慈母多敗兒第兩百二十二章 吃草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自成、錯的不是我們第四百零三章 遲到的任務第三百零一章 後浪來襲第六百四十二章 迎親宴、蹭吃蹭喝的大學士第六百三十四章 改科舉、大明需要更多人才第五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一場史詩戰爭第兩百二十七章 君明臣賢第一百九十七章 唐律第三百零一章 後浪來襲第兩百零九章 竹馬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國師、我去教導教導他們第一百七十章 世襲罔制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學府,大明的教育基石第一百四十一章 有人看盛世不爽第兩百五十五章 民心所向第兩百一十一章 家事第五百四十一章 張相公以權謀私第六十三章 因果循環,遲來的正義第五百二十七章 江上仙法力無邊第三百八十二章 殷勤的太平公主第十二章 商人重利輕別離第四十八章 重開科舉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航海時代第五百五十章 求上位私自叛變第三百七十二章 老當益壯第六百三十四章 改科舉、大明需要更多人才第四百零二章 突厥兵敗碎葉城第六百二十四章 範景文、這個任務臣接了第三百三十章 一道斜陽鋪水中第兩百五十章 周而復始第五百三十五章 江上仙點金成將第三百六十八章 吐蕃求和親第兩百一十章 大力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金的戰略後撤第五百二十一章 杜叛臣身死溫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