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大棒和蘿蔔

玄世璟見楊福不說話,看了一眼劉仁願,之後露出一個笑容,說道:“因此,本公才說,楊首領所做的決定是對的,這座島納入大唐的版圖之中,對於島上的人呢,以後的日子只會更好,而不是世世代代的封閉下去,不與外界來往,這座島上的土地始終是有限的,東西也是有限的,人總是要往前看,往後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難不成,這島上的人,就要世世代代的侷限在這島上?今天是大唐的軍隊到了這島上,我們願意用盡量和平的方法來收服這座島嶼,若是不是大唐的軍隊到這裡來呢?今天,大唐的軍隊不過來,明天就會有別的地方的人過來。

中原的王朝,與楊首領說句實話,講究的是‘王道’,只要你願意把我們當成一家人,那我們也會打從心底裡把你們當成一家人,咱們同樣是黃皮膚黑頭髮,說的是漢家話,不似外族,一旦外族來到這個島上,可就不如咱們這般好說話了,他們講的不是‘王道’,也不是‘霸道’,因爲他們是赤果果的強盜。”

雖然楊福腦子靈活,做事也精明,但是玄世璟在言語上,還是要對這個勢力首領進行一番敲打,唐軍要拿下這座島嶼已經是近在眼前的事情了,玄世璟也不希望日後在這座島嶼的管理上,再出什麼岔子。因此有些話,提前說出來爲好。

醜話說在前頭,咱們你好我好大家好,在這島上,只要你們肯從心裡把自己當成大唐人,將來會有大唐朝廷會在這邊設置郡縣,派遣官員管理,並且將島上的百姓入大唐籍,大唐可以讓這島上的百姓的日子過的更好。

但若是心中不樂意將自己當成大唐人看待,人前一套背後一套,喜歡在背後捅刀子,那大唐將士的刀子,會比你的匕首率先染上鮮血。

事到如今,玄世璟也不願意將這島上的原住民僅僅當成挖礦工來利用,能夠達到雙贏的目的是最好的結果。

“玄公說的有道理,在下願意和成兄一同投奔大唐,也是如此看待的。”楊福應和道。

“那就好。”玄世璟笑道:“將來這座島被大唐平定之後,我會上書陛下,在這島上設立郡縣,楊首領是個明白人,若是想要留在這島上,繼續管理這島上的瑣碎事務的話,本公也是樂意看到的。”

大棒子落在人家身上敲打完了,接下來就是要給好處了。

許大唐的官位,這就是玄世璟給楊福的好處,一個小小的官位,以玄世璟的身份還是能夠承諾的起的,而且在這五處勢力首領之中,玄世璟最爲看好的,就是這個楊福。

懂得變通,人也機靈,而且與中原有段緣分,這樣的人將來作爲大唐的官員幫着大唐管理這邊,好處是基多的,至少不會讓這島上的原住民心裡生出排斥和反感,等到時日久了,潛移默化之下,這島上的人,就真真正正的成了大唐人了。

千萬不要懷疑中原的包容力,從漢到唐,從古至今。

“承蒙玄公看的起,若是大唐真的用得着在下,在下自然是義不容辭的。”楊福說道。

玄世璟如此對他說,也是表明了他日後還有機會在這島上掌握權利的,而且將來他所擁有的,不會比現在的差。

楊福知道這是玄世璟的一種策略,但是這個策略無論是對大唐也好,對他自己本身也好,都是有利的,既然是有利的,那麼接受下來,也無妨不是?

等到將來真正的年紀大了,還可以帶着自己的家小,乘船到中原去,安享晚年。

對於中原的繁華,楊福嚮往了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不知成勇首領,多長時間能到這營地之中?”玄世璟問道:“接下來還有事情,要與幾位首領一同商議。”

“已經快馬加鞭派人去追了,在半路若是能追的上的話,估計明天就能到了。”楊福說道。

玄世璟點點頭:“那就好。”

現如今四處勢力抵定,剩下的,就是北方的朱鎮了。

三萬人馬,一旦開打,一定會有不少損失,既然要決定打朱鎮,而唐軍這邊也是現成的都準備好了,那接下來就要調度這島上的軍隊了。

王西威的軍隊已經在路上了,這兩天唐軍也在準備在旁邊擴建營地,以迎接王西威的軍隊在唐軍一側駐紮,至於楊福的軍隊,反正兩者之間就隔了一處山脈,也不算太遠,沒有必要駐紮在一起。

成勇嘛,就讓他的兵力與楊福的匯合在一起就好,由楊福來統一指揮,不管如何,這樣一來,事情也會少許多。

“趁着現在我大軍整裝待發,而楊首領與成首領加入我大唐,一鼓作氣,拿下朱鎮,這樣一來,整座島嶼就完全了。”劉仁願笑道。

玄世璟也笑道:“正是,大唐統一整座島嶼,指日可待。”

兩人相視而笑,楊福坐在那裡,臉上也露出笑容,只是這笑容當中,也是包含着幾分無奈。

玄世璟和劉仁願話中的意思他明白。

無非就是,自己投奔大唐就僅僅是交了權利這般簡單,還要向大唐表示忠心,讓玄世璟和劉仁願相信自己。

而取得大唐的信任還有什麼比與唐軍一同拿下朱鎮這件事情來的更方便嗎?

到最後,還是要打。

只不過背後有唐軍做後盾,楊福的底氣也足了許多。

面對北面朱鎮的三萬軍隊,莫要說自己與成勇聯合起來的兵力可以一戰,便是唐軍這營地裡的將士,就能單獨與朱鎮對上而不落下風了。

楊福暫且在唐軍的營地之中住了下來,一邊與玄世璟和劉仁願熟絡,一邊等候着成勇的到來。

現在雖然在商議攻打朱鎮,但是要將這事情提上議程,怎麼說也得等到成勇到了營地之後,而且成勇到了營地,事情商議完畢之後,成勇和楊福還要回到自己的營寨之中,調兵遣將,然後再按照與唐軍商議好的路線,朝着北面行軍。

第八十五章:鹿山書院第五十二章:棋高一招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一團麻煩第十二章:猜中第二百二十二章:清風皓月第二百二十六章:李淵駕崩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狀告竇家第四百三十一章:利益至上第二百四十七章:李承乾進神侯府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來俊臣第二章:離別第三百四十四章:棄城第九百百十一章:出征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周旋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演戲第五百六十五章:埋伏第五十七章:柴令武的啓發第一百七十四章:購置物資(下)第二百四十七章:江慕晴的投名狀第九十九章:晉陽的箭術第四百七十章:發展纔是硬道理第四百六十七章:分派任務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混進來第一百零六章:程府行第五百七十章:甕中捉鱉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移交第五十六章:秦嶺事現第四百三十二章:死認錢第七十九章:玄世璟的尷尬第七百八十四章:晉陽的苦日子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下手第七十七章:對峙第六百零二章:反客爲主第一百八十二章:綠林道第四百九十三章:被彈劾第六百八十二章:大不相同第一百九十八章:岐州一夜第二百二十章:醫館臨時工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骨子裡的執拗第十五章:後續第一千零七十一章:狐朋狗友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連累第一百六十三章:李淵病危第五百四十章:匆忙回府第六十章:世清歸宗第三百二十五章:煤老闆第四百零六章:上課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地位第六百零九章:故人消息第一百五十九章:無賴第四百四十一章:李家宗族第六百零六章:責任第二百章:斷後第三百三十四章:江慕晴的身手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登仙樓第三百二十七章:房遺愛出使第七百八十九章:煩惱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弊端初現第四百零二章:試題第五百三十六章:虛與委蛇第六百八十一章:在臨書院第一千零二章:弱小無助又可憐第一百五十七章:燕來樓的“大東家”第四百八十九章:道政坊的不速之客第四百九十一章:十六王宅的王爺第八百九十章:好消息第六十章:“年貨”第一百章:比試第一百零六章:程府行第二百四十二章:福兮禍所依第八百二十二章:思量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終回長安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再起命案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得安寧第三百五十章:開撕(下)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攛掇第二百五十四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九百七十九章:殿試的成績第九百六十八章:迫在眉睫的戰爭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提防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臨書院第四百九十九章:解圍第四百三十三章:新案子第一千二百零八章:兩頭開花第六百九十章:又來事兒第五百零八章:一場考試第五百七十章:甕中捉鱉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不一樣的地方第一百零八章:死因第三百四十六章:攪屎棍子第一百九十六章:回程第六百七十章:來自“對頭”的邀請第二十章:飼虎(2)第七百一十四章:收入與支出第六十四章:銷售概念第三百五十八章:奪權第六十章:世清歸宗第一百二至四章:暫留冷宮第五十五章:落幕第四百七十七章:有趣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