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六章:時過境遷

李承乾啓用翰林院的那些歷練了有年頭的年輕人,就是要在朝中扶植起一批新的人來,來頂替世家出身的那些官員。

說到底還是那句話,一朝天子一朝臣。

貞觀年已經過去了,現如今是永輝年,貞觀年的那些舊朝臣,跟如今的天子之間可沒有什麼大情分,而且還攙和進了錢莊的事兒,陛下能容他們嗎?容他們幹什麼?繼續禍害錢莊,禍害國庫,禍害大唐?那不能夠。

另外,看來東山縣的書院是真的要起來了啊,這些年,給朝廷培養出來不少人才,除卻少數已經外放到別的地方或者是入了哪個府門做差的,其餘的,都在翰林院呢。

這下好了,就着錢莊的事兒,翰林院這下要啓用大量的年輕人了。

“陛下所說,臣能明白幾分,這事兒是好事兒,但是臣這邊也有幾句掏心窩子的話要與陛下說。”于志寧說道。

“老師請講。”李承乾說道。

“這年輕人的確是有些才華,但是畢竟年紀尚輕,經驗欠缺,這在翰林院之中待着,那肯定是相安無事,但是外頭不比長安城之中啊,出了長安城,沒有人給這幫年輕的後生保駕護航,而且,臣這麼說吧,錢莊的事情牽扯的實在是太過廣泛,下面的地方官員好說,裁撤了,翰林院的這些後起之秀補上去,可是若是朝中的這些大員裁撤了,陛下要如何補?”于志寧問道。

就比如說,朝中三品大員,牽扯到了錢莊之中,被罷免了,下了天牢,那他的缺誰來補?總不能還是翰林院的那幫後生吧?他們可沒這能耐,沒這資歷,不在外頭熬上個十年八年的,這位子,他們坐不了。

至於朝中其它人,如今整個朝堂上人人自危,十成的官員有七八成跟錢莊的案子有牽扯。

說到之後,還不得是皇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該過去的就過去,至於那些犯了小錯的,不是主犯的,也就不必深究了,真要追究起來,偌大的一個含元殿之中站着的,還能剩幾個人?

倒不是于志寧偏私這件事兒,事情的真相和結果就是這麼回事兒,再怎麼想要處理這事兒,也得從全方面來來考慮,從朝廷官員的運轉方面來考慮,官員都沒拿下了,誰來做事?

“老師的意思是,此事,朕還需主意分寸。”

“正是,事兒要辦,但是可以不急於一時。”于志寧說道。

“這倒不像是老師了。”李承乾笑道。

其實于志寧能說出這番話來,李承乾心裡還是很高興的,于志寧的性子,李承乾太瞭解了,他就怕于志寧一旦倔強起來,擰起來,要把所有涉及錢莊的大臣依法查辦,秉公處理了,那朝堂可就真的亂了。

事兒要辦,人要辦,還是那句話,掌握好度。

李承乾一直在琢磨這個度,他知道光是自己琢磨不成,所以就拉了于志寧過來。

于志寧算是三朝老臣了,打武德朝那會兒就在朝中做事,再往前追溯起來,可要從前隋那會兒說起來了,于志寧原本是隋朝冠氏縣長,後來投奔了大唐,擔任渭北道行軍元帥府記室、天策府從事中郎,是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

所以在貞觀朝的時候,得了李二陛下的重視,派遣到東宮,教導太子李承乾。

“是,陛下不是以往的東宮太子,臣也不是以往的太子太傅了。”于志寧說道:“這件事兒在陛下的心中多麼的重要,就在臣的心中有多麼的重要,於公於私,臣,都是站在陛下這邊的。”

李承乾笑着點了點頭,看來,他找于志寧來,算是找對了,于志寧也沒有讓他失望。

有于志寧跟他一條心,從旁幫襯,李承乾的心裡也就有底氣多了。

“至於翰林院那邊的那些後生,就有勞老師多多費心一二,用些心思,看看他們能適合哪些位子,從長安到洛陽,這一路上各個州縣,撤換掉的官員可不是個少數啊,這也能看出來,錢莊的事情,的確是糜爛之極,大唐的一部分官員,着實讓人失望啊。”李承乾說道。

“是,陛下放心,臣定當盡心竭力。”

歷朝歷代的吏治都是個大問題,大唐以往在這方面上下的功夫不夠深,但是現在,錢莊的事兒,把這些隱藏在陰暗地方的問題全都牽扯出來了,這也不算壞事。

至少貞觀朝爲大唐打下了雄厚的基礎,李承乾可以這麼折騰,他有折騰的本錢,有折騰的底氣。

而且說起來,整頓吏治這種折騰,對大唐是有好處的。

許敬宗到了洛陽,在洛陽的驛館官舍之中落了腳,這府衙之中的宅子,是留給未來的洛陽縣令的,長安城那邊已經派了人過來,許敬宗當然也就不好住在縣衙的宅子之中了,因此,就在驛館之中湊合住下了。

這剛住下沒兩天的功夫,鄭家那邊就派人過來了,還給許敬宗帶了豐厚的禮物過來。

顯然,鄭家人到洛陽的時候,長安城鄭家那邊兒,已經被李承乾給針對了,但是出來辦事兒的人不知道。

許敬宗看着擺在自己房間裡的兩口小箱子裡的金銀珠寶,眼眸微垂。

雖然箱子小,但是分量可不輕,價值可不小啊,還真是捨得下血本。

不過,在這個節骨眼兒上,鄭家也是真的着急了,不得不這麼做了。

心裡如此想着,但是臉上依舊是裝出一副疑惑的模樣,看向來人。

“這是何意啊?”許敬宗問道。

“這是我家老爺讓小的給許大人您帶的一些小小的見面禮,還望大人笑納。”

“小小的見面禮?你們家老爺手筆倒是不小。”許敬宗笑道。

許敬宗貪財不假,但是什麼能收,什麼不能收,他心裡有本賬,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記着呢,就眼前鄭家送來的這些東西,雖然誘人,但是不能伸手,不能去動。

“無功不受祿,你家老爺不會無緣無故的給許某人送這麼多好東西。”許敬宗說道:“應該是有事兒吧,得,你也別說是什麼事兒,我全當今天你沒來過,帶回去吧。”

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一團麻煩第一百六十九章:安排訓練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沒有境界,直接懟第六百一十五章:歸來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做個交易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如何處理第五百四十二章:時間、地點第一千三遍二十七章:十分巧合第八百八十一章:遛虎第一案三百二十六章:人選第八百三十三章:重擔壓垮人第一千零四十六章:大唐的眼光與步伐第二百二十二章:清風皓月第二百六十五章:逃朝第一千零一十八章:戰與和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兵學院內密謀第五百二十一章:集體!第二百三十八章:東山縣,安樂窩第二百四十一章:進入密室第一百九十二章:多大的熊孩子第一百八十一章:商州第五百一十六章:程家父子的到來第八百六十四章:對峙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來日方長第一千三百五十章:皇子之爭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晉陽入宮第六十二章:雅間逸事定親(下)第五百二十八章:挑人、挑馬第四十六章:三寶第六百一十四章:楊福、成勇第六十四章:分豬肉第一百二十一章:兕子的嫁妝?第六十九章:秦玉心第二百一十五章:袁天罡屬牛皮糖的第六十章:世清歸宗第八百九十一章:不解氣第九十二章:誰算計了誰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同去第七百零六章:東宮書房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帝王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我走後,管它洪水滔天第一千三百六十章:吃一塹長一智第二十三章:夜襲與反擊第十章:攻城!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大理寺的安排第九百二十一章:幺蛾子第一千零六十六章:上鉤第八百七十章:又死一個第五百八十四章:炸了個營第一百五十四章:兄弟齊聚第五百六十八章:動機第五百八十二章:打仗就別要臉第八十章:罪名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拼殺第八十九章:一計驚人第三百九十七章:五更上朝第九百一十九章:兩小無猜哪兒那麼容易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查無此人第三十八章:晉封第一案三百二十六章:人選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站隊第八十一章:惡人先告狀第三十四章:歪理邪說第十八章:安市城下,高麗援軍第一百七十三章:情誼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更進一步第四十一章:房遺愛偷腥論第一百二十三章:秦冰月的身世(上)第十六章:那個太監第一百四十九章:抄第七十一章:斷子絕孫腳第二十一章:馬周第四十四章:長安大,居之不易第五百零九章:玄世璟的演說第三百二十五章:煤老闆第一百三十九章:塵埃落定第一千零四十六章:大唐的眼光與步伐第九百零八章:滿意第三百零六章:戲做足第七百九十六章:國子監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客棧詢問第十二章:一箭第八十八章:稱王第二百二十一章:孫思邈的耳根子軟第七百七十一章:國子監內的傳言第九百七十九章:殿試的成績第六百三十八章:爲國庫斂財第六十四章:銷售概念第九百九十一章:局面打開第八百三十七章:奏摺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迴光返照第五百八十五章:底蘊第一千二百零一章:臨安到王家第四百五十四章:將太子拖走第五十八章:新紙第一千一百八十章:懷疑百騎司第二百零六章:疑竇第九百九十九章:打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