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深究

“狄大人,事情的開始和結果,都已經一目瞭然了,狄大人再重複,又有什麼用呢?”崔知溫問道:“本官且問狄大人,那些學生,是不是爲了玄世璟而來。“

“是。”狄仁傑迴應道。

“那,那些學生是不是聚集在皇宮門口,叫囂着要陛下,釋放玄世璟呢?”崔知溫問道。

“非也,那些學生,只是想要見陛下。”狄仁傑說道。

“那學生們也逃不了一個僭越的罪名,還有,擾亂皇宮的罪名,軍中有兵士出面將他們拿下,送到長安府衙,已經是從輕處置了,若是擱在以往,擾亂皇宮,在皇宮外聚集,尋釁滋事,那是死罪,即便是我家族之中的那不肖子參與當中,本官也敢說,這是死罪。”崔知溫義正言辭的說道。

“嗯,事情呢,的確是這麼個事情,但是隻要是事情,那總會有個開始,有個起頭的,所以方纔本官說,崔大人這般處置崔孝益,也無可厚非。”狄仁傑說道。

“你這話什麼意思?是說這件事,是崔孝益起的頭?”崔知溫質問道。

“本官可沒有這麼說。”

“但你就是這麼個意思!”崔知溫說道:“狄仁傑,你即便是想保書院,也不能將這髒水,往我們崔家身上潑!”

“崔大人,書院裡,集結學生們的,是崔孝益,出錢在莊子上僱傭馬車的人,還是崔孝益,帶領着學生往長安來的領頭人,還是崔孝益,在宮門口領着學生咆哮宮門的,還是崔孝益。”狄大人說道:“事情既然做下了,還怕別人提嗎?”

“你空口無憑,爲何要污衊於我侄兒。”崔知溫說道。

“空口無憑?”狄人傑說道:“本官親耳聽學生們所講,學生們,便是認證。”

“學生們那是爲了找人出來爲他們頂罪!他們見崔孝益出身崔家,又早前一步被帶離長安府衙,心中不忿罷了。”

“學生們會心中不忿一個被打斷腿的人?”狄仁傑說道:“若是有一人兩人,說此事是崔孝益帶頭,那尚有調查之餘地,但是所有人,都說,此事乃是崔孝益帶頭,要知道,那些學生進了牢房之後,可是分開關押的,此事,有長安令作證,學生們從金了府衙再到被關入牢房,長安府衙之中的所有人都在場,可非本官一人亂說啊。”

“長安令何在?”李承乾問道。

“宣,長安令入殿~~”臨安站在臺階上朗聲喝道。

緊接着,含元殿外的內侍,重複了臨安的話。

?很快,長安令進入了含元殿之中。

“臣,拜見陛下。”長安令拱手行禮。

李承乾示意了一旁的內侍,內侍拿了坐墊,放在了長安令的面前。

“臣謝陛下賜坐。”

長安令跪坐在了坐墊之上。

“狄愛卿,將這件事,從頭到尾,細細說來。”李承乾說道:“等到狄愛卿將事情說完,有異議的,再商定,再辯論。”

“是。”狄仁傑拱手說道。

狄仁傑從頭到尾,將事情原原本本的都說了出來。

朝堂上的官員們,也都仔仔細細的聽着,畢竟,都拿到朝堂上來說了,各有各的說法,也出了爭執,這件事,總是要有個結果的。

“陛下,臣所知道的,就是這麼一回事了。”狄仁傑說道。

“嗯。”李承乾點了點頭,撫須說道:“那諸位愛卿,對於這件事,可有人還有什麼疑問嗎?”

狄仁傑的話,李承乾在聽,其它官員在聽,長安令也在聽,在長安府衙之中發生的事情,長安令一直都在場,所以狄仁傑說的話,是有長安令從旁佐證的。

從狄仁傑的描述來看,崔孝益在這件事當中,的確有帶頭之嫌,因此,不少人都看向了崔知溫,想看看崔知溫的反應,聽聽崔知溫如何解釋。

“陛下,若是臣知道崔孝益要攙和到此事當中,臣必定會阻止,臣也是昨天進宮的時候,纔看到宮門口聚集着這麼多書院的學生,而崔孝益也在當中,在臣得知這件事之後,心中十分憤怒,也十分痛心,因此才顧不得當時有那麼多人在場,在府衙門外,將崔孝益的雙腿打斷。”崔知溫說道。

他這番話說出來,也是能夠進退自如了,陛下真要是深究的話,查出來,是崔孝益帶頭,那他無奈,也就之只能拋棄崔孝益了,但是崔孝益已經被打斷了雙腿,陛下,也不會再在崔孝益身上追究下去了。

因爲,他已經受到懲罰了,同樣,也不會再去追究崔家如何如何了,因爲崔知溫“不知情”啊。

“陛下,臣以爲,按照狄大人的說法和長安令的佐證來看,此事確實是事出有因,大多數學生也是因爲有人帶頭,纔會參與到這件事當中,臣覺得,陛下說的對,這件事,可大可小,既然書生們都是些稚氣未脫的年輕人,臣以爲,朝廷應當寬容大度一些,從輕處置,這畢竟是頭一回,陛下也可聲名,此事僅此一次,若下次再有像這樣的情況,必定從嚴治罪。”原先並不站隊的朝臣也站了出來。

他是覺得,這件事,真的沒有必要鬧開了,若是嚴重處置,甚至關閉書院的話,那的確是起到了警告文人士子的效果,但是對朝廷的名聲不利。

所以這件事,從輕處置,帶來的負面效果最小。

“陛下,臣也如此覺得。”另外一名大臣站了出來,說道:“此事不宜牽扯過廣,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本當私底下告誡了,處置了就罷了,但是事情應當追查下去,從狄大人的敘述之中,學子在宮門口聚集,竟然短短的時間之內,就傳遍了整個長安城,陛下,宮門口不比別處,百姓們是不會隨意到龍首原上來,不會到皇宮周圍來的,爲何消息會傳播的這麼快,臣以爲,此事當中,存在疑點。”

“大人,長安城之中,百姓們喜歡談論一些新鮮事,這已經不新鮮了,所以消息傳播的快,算不得什麼。”朝堂之中有人站出來說道。

第四百六十九章:請孫思邈第三百九十五章:遣唐使的拜訪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混進來第四百七十八章:截獲的消息第一百三十一章:斥責李治第六百三十四章:兵敗如山倒第三百七十七章:臨陣倒戈第三百六十五章:躲着李治第六十一章:玄武摟第八十六章:舉薦第一百三十四章:李二陛下的棋第六十九章:秦玉心第八百一十章:開噴第二十六章:除夕夜宴(下)第五百五十八章:誘餌第一百六十八章:逃第一百七十九章:一夜第一千零三章:等第四十章:準備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玄世璟在蘇州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走水第一百四十一章:李淵病重第六十八章:高峻的信第六十六章:寵冠諸王第四百二十五章:請求賜婚第四百六十八章:面見陛下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帝他叔第一百零五章:瓏兒的思慮第六百章:換將第二百一十九章:見李恪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後宮第四百五十九章:戴胄的心思第六十九章:茶館遇故人第三百六十九章:離開掖庭局第一千五百零四章:微服出巡第四百三十七章:高人一籌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顧全大局第三百二十五章:煤老闆第一百零九張:操心保命第一百九十六章:破罐破摔第三百二十章:接應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目光夠狠第一百零八章:有人造反你管不管第三百六十一章:房謀第六百四十一章:清點貨物第一百九十五章:誰家的攤子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慌亂第六百四十四章:被壓抑的瘋狂第六十八章:高峻的信第八百二十四章:莊子上的客人(上)第六百三十九章:分歧第二十三章:帝后夜話第九章:皮蛋攻略第一百七十四章:多歧路,易埋伏第四百章:開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崩潰第一百四十二章:吃肉喝湯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感情的事,旁觀者清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地位第五十六章:良臣第四百九十七章:心中的梗第五百五十七章:誓師第八百六十七章:死人不會騙人第三百七十九章:書生第五百三十五章:送往長安的奏摺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子之怒第五百四十四章:看不見的硝煙第二百二十一章:辯駁第三百二十九章:大表哥與小表妹(下)第六百九十四章:李二陛下的效率第五百八十五章:底蘊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煩擾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李厥出宮第三百零七章:論成敗第七十四章:發現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前車之鑑第二十三章:帝后夜話第九十三章:接管玄武摟第五百七十三章:復仇!爲了死去的袍澤第九百五十一章:誰家的算計第六章:一顆松花蛋第七百一十一章:興致第二百一十五章:回門第五百四十六章:比試(下)第一百六十七章:趕路第五百四十章:劉仁願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心結隨死人解第四章:渾水第八百八十章:小姐與三寶第四百三十八章:天家父子第三十三章:令人頭疼的封賞第六百三十三章:勢如猛虎第一千零九十七章:知進退第八十章:罪名第五百四十章:劉仁願第九百九十九章:打第四百七十章:發展纔是硬道理第四百一十三章:書院外的讀書人第二十九章:兕子的好奇心第八百八十章:小姐與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