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宴無好宴

麟德殿金碧輝煌,坐落在太液池西側的高地上,貞觀五年方始修建,貞觀四年大唐大敗突厥,國力逐漸富足盛強,四方來賀,爲了彰顯大唐泱泱大國的氣度,從而專門修建了麟德殿,而後,這裡也變成了李二陛下宴會、非正式接見番邦使節和娛樂的場所。皇宮裡的每座宮殿修建的都十分有講究,所有宮殿均坐北朝南,依照五行八卦來講,東方爲木,南方屬火,西方爲金,北方屬水。

皇帝爲天子,真龍的化身,自當要坐在水位去壓火位,企圖以保皇朝永駐。

雖然說這種企圖沒有什麼用,但是從風水來講,坐北朝南是極爲正確的。

天子坐北朝南,御覽皇極,也象徵着接見羣臣,聽取天下政務,象徵面對光明,治理天下。

但是這種說法到了玄世璟這裡,只會懶洋洋的說上一句:朝南好啊,太陽曬的舒服。

麟德殿下有兩層臺基,大殿本身由前中後三所大殿組成,三殿面闊九間,正對着大殿的是一片空曠的廣場,場內現已有幾隊騎士在等候,一會兒應該是會有幾場馬球比賽的。

玄世璟和房遺愛到了麟德殿的時候,殿前廊下已經靜候了將近千餘人,皇子皇親、皇室宗親,還有朝廷要員以及各國來賀的使節,還有等待着表演戲藝的藝人。

人雖多,卻在宮內的太監宮女的安排指引下,井然有序,麟德殿外巡守的羽林軍卻是增加了幾倍由於,在這種日子裡,是容不得出一點差錯的。

“遺愛兄,你不與令尊坐在一起嗎?”玄世璟問道。

房遺愛鄙夷的看了玄世璟一眼:“玄侯,你是第一次參加這種宮中的宴會吧?”

玄世璟想了想,搖了搖頭:“不是,我小時候參加過一次。”

“算了,不跟你在這上面講究了,這種級別的宴會,一般都是帝京之中的年輕人單獨坐在一起的,陛下與皇后娘娘居於上首,而後便是皇子宗親,還有公主駙馬等人,其次纔是朝中大臣和番邦使節,若是番邦使節之中有身份尊貴者,是坐在皇室成員的對面的。”

“哦,所以咱們是坐在一起的咯?”玄世璟說道。

房遺愛搖搖頭:“你坐哪兒,我不知道,畢竟好歹你也是個侯爺,與我們這些閒職的人不一樣。”

玄世璟承襲了玄明德的爵位,因爲毫無功績,所以玄明德的晉國公到了玄世璟這裡,已經被降格爲侯爺了,雖是如此,李二陛下也不曾虧待過玄世璟,一應待遇,堪比皇子龍孫。

宴會還未正式開始,所以帝都的年輕人們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身邊人最多的,當屬太子李承乾,李泰和李恪則是安安靜靜的坐在一邊,偶爾與來往的番邦使臣打個招呼,也不曾失了禮數。

“走吧,看樣子,吳王殿下和魏王殿下身邊纔是最清淨的。”玄世璟笑道。

李承乾的太子職位穩如泰山,最具有競爭力的皇子便當屬李恪和李泰,可是二人一點這心思卻都沒有,所以,往來的大臣都奔着李承乾去了。

房遺愛跟着玄世璟便到了李恪和李泰的身邊,二人找了個軟榻,一把扯了過來,坐下了。

玄世璟早上進宮走的急了些,早飯都未曾吃過,這會兒還真有點餓了。

“你們二人倒是清閒。”玄世璟笑道,隨後便拿起桌子上的糕點吃了起來,又對伺候在旁邊的小太監招了招手:“去給我弄些清水來,有些渴了。”

“是,侯爺。”小太監躬身一禮,退了下去。

“孤倒是樂得清閒。”李恪笑道:“這宮裡的宴會,其實也就是這麼回事,無非是衆人聚在一起,談天說地,增進一番感情,這種虛與委蛇,倒是令人沉悶。”

“沒錯,小璟你慢點兒吃,沒人跟你搶,怎麼餓成這樣,早上沒吃飯嗎?”李泰見玄世璟吃的急,小太監還沒回來,怕玄世璟噎着,便給他用茶碗倒了杯酒水。

“別說,早上還真沒吃,魏王殿下您常年參加這種宴會難不成還不請吃嘛?正式開了席可不是讓你吃飯的......”玄世璟說道,他也沒好意思說他現在要趕緊吃飽了,說不定一會兒還得舌戰羣臣。

果然和親什麼的,最讓人煩悶了......

“對了,聽說這次番邦使臣前來大唐有意與大唐和親?”玄世璟問道。

李泰點了點頭:“沒錯,吐蕃的祿東贊,高句麗的高桓權,南詔六國的長老也給他們的新王前來求娶一位公主。”

“他們想與哪位公主和親?”玄世璟放下手中的筷子,眯着眼睛問道。

“祿東贊爲吐蕃松贊干布求娶兕子,高句麗的高桓權,也中意兕子,至於其他番邦,倒是沒說,不過,第一目標,定然也會是兕子吧。”李泰嗤笑道:“一羣癡心妄想的傢伙。”

“這羣混蛋啊......”玄世璟挑了挑眉毛:“松贊干布已經有了正妃吧,還敢來大唐求娶公主?讓大唐的公主給他做偏房嗎?看來衛國公是沒把他們打怕啊。”

松贊干布在派遣祿東贊前來大唐之前,爲了鞏固他在吐蕃的王位,已經娶了尼婆羅的尺尊公主,這點玄世璟還專門讓人找長安城吐蕃的商人打聽過了,現在竟然想娶大唐的公主做小妾,想啥呢。

至於高桓權,李二陛下已經見識了高桓權膿包的性子,心裡估計已經嫌棄的不行,而且大唐和高句麗現在的關係很是微妙,高句麗這次的和親策略,恐怕也要胎死腹中了。

李恪笑了笑:“不,正是因爲衛國公將他們打的害怕了,他們纔會來大唐求和親的,大唐與吐蕃這一戰已經讓吐蕃明白,吐蕃的地勢對於大唐來說,已經構不成威脅,只要一下了高原,大唐的軍隊便會擊潰他們,除非吐蕃一輩子躲在高原上不下來,否則,只有捱打的份。”

“吐蕃境內的地勢確實讓人頭疼的很,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如果大唐的將士一直無法適應高原的氣候,那麼無論過多久,在和吐蕃對陣的時候,大唐的軍隊總是吃虧的。”

“璟兒可有什麼辦法?”玄世璟的身後,傳來一句甕聲甕氣的問話,轉過頭去一看,原來是牛進達走了過來。

第五百八十四章:炸了個營第八百零四章:三隻老鼠第八十章:後招?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皇室的劍第五百二十一章:秋後算賬第六百六十四章:李淳風出獄第八百九十八章:既定的較量第五十六章:論春秋第五百五十五章:熱身運動第八百五十三章:命案第九十三章:李承乾的心思第二十三章:帝后夜話第六百二十三章:看開了第七百零七章:聰明這種事第二百九十章:春天來了,又到了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封后大典開始第一千零八十五章:下場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搞事情第五百四十三章:比試前奏第四百零一章:春闈場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親臨第三百七十四章:予以小利,必有大獲第一百零八章:死因第一百九十章:回商州!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我走後,管它洪水滔天第六十七章:橫生枝節第四百九十二章:苦海無涯第四百六十九章:請孫思邈第三百五十五章:添把火第二百二十章:穰城風貌第八章:不足之症第九百一十章:糾結第四百九十九章:解圍第三百四十二章:強取手書第五十三章:威鳳賦第八百四十四章:李元祥在書院(下)第一百三十九章:月餅第一百八十九章:暗中的高源!第二百七十一章: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英雄遲暮第六十八章:高峻的信第二百三十八章:東山縣,安樂窩第五百三十五章:送往長安的奏摺第一千四百三十章:新的發現第一百一十三章:常樂的“家”第二百四十九章:動作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婚事提前第七十一章:暖閣書房第三百五十六章:一步之差第四百四十七章:高門那些事兒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皇帝的計劃第八十章:玄明德的真正來歷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攙和第十八章:朝堂第六百一十三章:整合第六十八章:再臨燕來樓第一千零八十章:禍及三代第六百七十九章:關於馮浩第九百六十章:畢業第三百一十七章:攻入大行城第四百四十一章:李家宗族第一百零六章:各有心事第九百六十三章:肉眼可見的改變第四百八十八章:失落的“工學院”第八百零六章:再次集結!第二十一章:所謂的幫助第一百零八章:燕來樓的新頭牌第六百七十三章:兩人一起糾結第三十八章:三人行第五百章:晉陽的爲難第九十七章:禁閉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書院戒嚴第六百三十八章:爲國庫斂財第九百五十七章:有人算計第八百三十章:密報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心思第四十八章:趙元帥買房第一百一十一章:父訓第八百七十八章:竇孝果第七十四章:管教第九百五十七章:有人算計第二十一章:馬周第二百一十五章:袁天罡屬牛皮糖的第四百零一章:春闈場第二百九十一章:國庫空虛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希望第三十三章:脣槍舌劍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賬本真容第二百三十章:挖牆腳第八百八十四章:人非草木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入獻陵第二百三十六章:朝堂裡面門道多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利用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最後的機會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忙中偷閒第一百五十章:小二賢莊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離開第九百四十九章:會試後第八百四十三章:李元祥在書院(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哭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