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難

“母妃,一方面,那些人那邊需要您出面安撫,另外,這件案子,實在不行,咱們只能禍水東引了。”李恪思索了一會兒說道。

“恪兒你的意思是找一個替罪羊,將這件案子扛過去?”楊妃看着李恪問道。

李恪點點頭:“不錯,而且這個替罪羊,最好是與他們之間有點兒牽連,但不是十分重要的人物,這也算是給他們一個警告了,讓他們以後不要如此妄爲。”

聽了李恪提出的辦法,楊妃也是認同的點點頭,他們母子是主,那些舊臣是僕,主子受制於僕人,那像什麼話,也該敲打敲打他們了,這樣的事情,楊妃也不希望有第二次發生。

“如此甚好,那在宮外,恪兒你想辦法,孃親會寫信與那些人聯絡的。”楊妃說道。

“恩。”李恪點點頭:“那如此,孩兒就不在母妃宮裡多做逗留了。”

“好,快去吧。”楊妃出言說道。

李恪衝着楊妃躬身行禮過後,便轉身離開了楊妃的寢宮,楊妃目送着李恪離開,這才走出寢宮,將自己的貼身宮女叫了進來。

“素錦,磨墨,本宮也寫封信。”

“是。”素錦應聲,走到書案前,先是爲楊妃攤開紙張,隨後纔拿起墨條,開始研起墨來。

楊妃走到書案前,跪坐了下來,提起筆來,只是思索了半天,終究沒能落得下筆。

“娘娘,爲何事發愁?”素錦一邊磨墨一邊問道。

“還不是因爲前隋那些舊臣的事情。”楊妃嘆息一聲,將手中的毛筆放了下來。

素錦從楊妃還是前隋公主的時候便一直跟在楊妃身邊,一直到現在楊妃成了大唐後宮之中的嬪妃,也是一直看着楊妃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人,所以,楊妃在這宮中,或許不會信任旁人,但是對於素錦,則是無話不說,否則這麼多年,楊妃一個人,豈不是在這後宮之中憋瘋了。

“那幫人又給娘娘找麻煩了?”素錦問道。

楊妃無奈苦笑着搖搖頭:“本宮倒是希望他們直接來給本宮找麻煩,只是這次,他們卻是直接去找了恪兒。”

“吳王殿下,難不成方纔吳王殿下前來,就是爲了此事?”素錦滿臉詫異。

“正是。”楊妃說道:“本宮覺得,一直這麼拖着,也不是個辦法,總有一天瞞不住,倒黴的,還是恪兒,我這一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恪兒和愔兒,現在恪兒雖然在長安,但是也是深受陛下器重,愔兒雖說不成器,但是好歹也有了自己的封地,有一方立足之地,但是若是與前隋的舊臣們扯上關係,一旦被發現,那即便是有十張嘴,也是說不清楚的,所以我纔打算寫信給那些人。”

“娘娘,依奴婢看,那些人絕不會如此善罷甘休的,大隋朝已經亡國二十多年了,到現在他們都沒放棄,可以說大半輩子都是在爲了大隋,又豈會是娘娘一封信就能夠撼動的了的。”素錦皺着眉頭說道:“娘娘若是信中寫的太過絕決,說不定反而會激怒那些人做出更加過分的事情,所以這事兒,奴婢覺得,應該徐徐圖之。”

楊妃聽了素錦的話,仔細想想,也的確是這麼回事兒,只是,若是話不說的嚴重些,那些人怕是不會長記性的。

“還真是兩難的境地啊。”楊妃嘆息一聲,似乎是有些泄了氣,只是想到李恪和李愔兄弟兩個,又再次強打起精神來。

提起筆來,開始書寫信件,良久,一封信洋洋灑灑纔算是寫完了。

“素錦,一會兒你拿了我的令牌,親自送出宮去,送到他們在長安城的聯絡點,路上一定要小心。”楊妃囑咐道。

“是,奴婢知道了。”素錦面色嚴肅的點頭應道。

李恪回到長安的吳王府,剛一進門,門房便拿着一張拜帖走到李恪面前。

“王爺,這是方纔東山侯府送來的拜帖,說明日上午,東山侯爺要來咱們府上拜訪。”門房說着,將手中的拜帖遞給了李恪。

李恪看了看門房手中的拜帖,伸手接了過來。

沒想到竟然來的這麼塊,這樣一來,該如何面對小璟呢?

無奈嘆息一聲,李恪拿着拜帖回了書房,現在的他,需要好好的安靜,才能靜下來思索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玄武樓,玄世璟依舊坐在椅子上,只是對面的人,卻是由玄清,換成了這位鄭家偏房出身的進士,鄭安。

玄世璟將朝中有人上奏說春闈考試出現作弊涉及到他們幾個進士之後,鄭安的反應與玄清如出一轍。

“玄侯,作弊一事,絕無可能。”鄭安斬釘截鐵的說道。

“鄭進士如此義正言辭,或許你可以認定自己沒有作弊,但是別人呢?鄭進士可敢保證?”玄世璟目光一直看着鄭安問道。

“雖說不能十成十的保證,但是在與其餘同期進士接觸之下,在下能看的出來,他們都是君子之輩,絕對不可能做出如此齷齪之事。”鄭安依舊堅定他的答案。

玄世璟摸了摸下巴,笑道:“或許這件案子本身就是子虛烏有的事情,但是也能夠說明,這朝中,有人在針對鄭進士你們這些人,或許,更多的是針對鄭進士你,你覺得呢?”

“玄侯是說,有人要用這件案子整治在下?難不成?是鄭家的人?!”說道鄭家人,鄭安臉上明顯的閃現出不忿的神情。

“或許是吧,但沒有證據,也不能隨便就將罪名按到別人頭上不是?”玄世璟笑道。

“玄侯想知道什麼?”鄭安說道:“我與鄭家之間的事情?”

“鄭進士果然是聰明人,一點就透啊。”玄世璟直起身子來直面這鄭安說道:“既然你知道本侯想問什麼,乾脆你就自己說說吧,或許你與鄭家人之間的事情,也不是什麼說不出口的機密要事不是?今日本侯之所以將你找過來,或許你看過這兩份名單,你就能明白一些了。”說着玄世璟將玄清所寫出來的名單與涉嫌作弊案的名單一同推到了鄭安的面前。

第一百三十八章:賣柺、賣車第二百五十四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十一章:馬周第四百九十八章:跟蹤第一千三百二十章:李厥的親事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此言當真?第三十九章:唐朝合夥人第五百八十七章:雙方算計第九百五十七章:有人算計第十一章:秘書瓏兒第四章:先鋒營開拔!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希望第一千零六十五章:下套第五十七章:啓程第五百六十三章:攻卑沙第五百八十章:手段第一百二十九章:易主的燕來樓第三十九章:官位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狄仁傑夜訪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誰也勸不回來了第七十一章:李愔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綁架第四百二十七章:流言蜚語第九百五十一章:誰家的算計第三百一十四章:單衝的去意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死第五百零一章:終究沒有結果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恍然大悟第四百七十八章:截獲的消息第五百七十三章:抽絲剝繭第五百六十三章:攻卑沙第五十四章:房玄齡的思量第一千四百三十章:新的發現第一千零四十九章:食邑兩千戶第四百九十二章:長鞭莫及第八百二十八章:決定第二百二十三章:細思恐極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想都不要想第一百三十四章:李二陛下的棋第一千零五十七章:晉陽的光環第五百九十八章:好死不如賴活着第四百三十四章:蹊蹺第一百一十四章:入宮陳情第二百一十八章:找上門的袁天罡第六十二章:紙成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年輕氣盛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猜測第八百四十八章:查錢莊第一百六十五章:家宴(上)第二百二十一章:辯駁第五百八十一章:封鎖泉州城第六百二十二章:緊張備戰第八百四十二章:兵學院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回不到從前第七十章:兕子的煩惱第一千零八十五章:下場第四百九十章:有客來訪第九百八十三章:背後暗藏着的危險第三百六十六章:十二萬大軍第三百六十章:推心置腹第二章:離別第二十九章:再次啓程第五百二十二章:故事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來俊臣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涉案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埋在心底的擔憂第八百八十六章:竇孝果的異常第一百零四章:這一章送給羣裡的書友第八百七十七章:女兒受驚第五百七十三章:復仇!爲了死去的袍澤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死第二十五章:除夕夜宴(中)第六十六章:李二陛下要的摺子第八十五章:鹿山書院第七百零二章:何來不滿?第二百七十七章:尾巴第八百六十二章:李二陛下的關注第九百八十八章:不戰而退李敬玄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防患於未然第一百六十五章:兕子的預言第一千零一十六章:仁至義盡第三十四章:置氣?第七章:直到四肢中了幾箭第三百八十五章:捷報第六百八十二章:大不相同第六十二章:東山縣第八百零四章:三隻老鼠第八百三十章:密報第八十一章:莊子上的景色第五十五章:落幕第九百四十三章:朝堂辯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防患於未然第三十八章:晉封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再起命案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一石三鳥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別攙和第一百三十八章:匆匆又三年第二十三章:夜襲與反擊第一千二百三十章:召集大理寺官員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埋在心底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