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六章:提前打算

這一次張儉在阻截那些高句麗士兵,也僅僅是留下了兩三千人而已,看來那高句麗軍隊當中領頭的,也不是個愣頭青,此次離開安市城攻打卑沙城的一萬高句麗士兵,折損了六成,還搭進去一個副將,剩下的四千高句麗兵被張儉的部隊截留在卑沙城外進不了城,只要張儉想,吃下這四千高句麗兵,也不是什麼難事兒。

現在就看是那些高句麗士兵的動作快,還是張儉率領的軍隊的速度快了。

玄世璟放下手中的東西,走到府衙大廳門口,擡頭看看豔陽高照的大晴天。

這天氣,人的屍體可存放不了多長時間啊,現在軍營當中的人能夠瞞得住,等到屍體腐爛了,可就瞞不住了,到時候可就熱鬧了呢,不知道楊萬春那邊是個什麼反應,而遼東半島的戰爭已經開始了這麼長時間了,身在平壤城的泉蓋蘇文呢?

玄世璟伸出手遮住刺眼的陽光,今兒個還真是個好天氣。

卑沙城現在在唐軍的手中,唐軍的大軍也在遼東,但是唐軍走了之後呢?遼東相比於關內,的確是個苦寒之地,朝堂上不會有人看重這裡,而遼東,對於大唐來說,象徵意義要比實際用處大的多,即便是拿下來,日後也不會投入太大的精力來管理,或許這也是爲什麼當初高句麗這麼輕而易舉的就從中原王朝的手中奪走遼東的緣故吧。

在朝廷公卿的眼中,遼東的確不是個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但是在玄世璟眼中,這裡可遍地都是寶貝啊,否則商會也就不會在建安城安插門店和聯絡點了。遼東的好處,只是這些公卿沒有意識到而已。

而想要徹底的將遼東納入大唐的版圖以絕後患,那就是讓諸多大唐人口自願遷移到遼東半島地區,幾年十幾年過後,整個半島地區就再也沒有什麼根正苗紅的高句麗人了,民族的融合是可怕的,而中原大唐人海納百川的包容性,更加可怕。

曾經玄世璟有一個朋友,邊疆的,信仰宗教,來到中部地區幾年的時間,酒也照常喝,豬肉也照常吃,這就是中原民族的同化性。

但是中原人的故土情結,也是讓他們遷移到遼東的一個不可跨越的難關啊,遼東自古以來,與南疆、隴西並齊,都是個發配罪犯的好地方,提起遼東,關內老百姓最先想到的,除了艱苦卓絕的環境之外,便是這個了。

或許可以趁着自己現在在卑沙城的時候,做一些安排,就算日後用不上,對於東山侯府來說,也是有用的。

“你過來。”玄世璟對着不遠處的府兵招了招手。

“侯爺,有何吩咐。”那府兵跑到玄世璟面前站定行禮。

“你去一趟建安城,找到通源商鋪的林掌櫃,讓他到卑沙城來一趟。”玄世璟說道。

“是!”那府兵應聲而去。

至少若是日後自己的這批部隊撤出卑沙城,能給東山侯府撈點兒好處,現如今的卑沙城裡可是空曠的很啊,本就是一座小兵城,沒有百姓,城中除卻軍營就是軍營,這不是白白給送了一座城的地皮嗎?倒不如先讓商會在卑沙城選個地兒,作爲整個遼東半島的轉折點。

原因無他,卑沙城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過優越了,臨海,現成的港口,建安城那邊兒日後一定是水師的地盤,所以玄世璟也就不惦記了,而卑沙城,位置、大小,剛剛好。

想到此處,玄世璟不由得回到了大廳之中,找出了卑沙城的平面圖,仔細的看了起來。

卑沙城城牆,兩百丈見方,城中多是駐紮軍營,另有校場等地,茶館酒樓卻是沒有,若是想在這裡簡歷一座商會的中轉站,這種兵城的情況,定然是不妥的,照這樣看來,若是卑沙城內駐軍滿員的話,將近能容納下五六萬大軍不成問題啊,這還是包括了城中有各有校場的情況下,從高句麗部署卑沙城的情況下,顯然無論是卑沙城也好、建安城也好,都是兩座駐紮水師的營寨,而水師大部分時間可都是在船上度過,所以,守城的兵丁並不多,而一旦兩城的水師全都被抽調出去,這就出現了兩城守衛空虛的狀況。

也正是因爲這樣,兩座城池被大唐的先鋒軍輕而易舉的便偷襲拿下了。

有了前車之鑑,若是朝廷真的想穩固遼東,那卑沙城和建安城的守軍,數量會控制在兩城加起來一共是三萬大軍左右,建安城的兵員會多一些。而卑沙城這邊,怎麼也不會下於八千人。

這樣的話,城中就會出現大量的空缺,而讓百姓入城居住,那也是必須要進行的事情了,否則城中沒有稅收,兩城的士兵,就是完完全全靠朝廷養活着,一旦中間出現點兒什麼差錯,兩座城池,幾天都堅持不下去。

有了百姓住進城池,那就有了人員流通,商會搶先在城中找一處有利的地理位置,發展也會比後來者要好上一些,遼東半島這塊蛋糕就這麼大,誰能搶先吃下更多,誰就是贏家。

卑沙東面與大唐隔海相望,西面是三韓之地,北面陸地可通北方草原契丹靺鞨等遊牧民族,而一個商隊的中轉站,正是需要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

而卑沙城在唐軍的保護下,應該說是十分安全的,這次遼東一役,打贏了,整個高句麗都會元氣大傷,李道宗在遼東半島縱兵搶糧搶了半個高句麗,打完仗,留給高句麗的,只剩下饑荒了。

卑沙城不像建安城那般城南便是水師大營,無須安排人手去守城,卑沙城若是拆掉四面城門賭上的巨石,那可是四面通透,軍營的位置,將來也只會安排在東西兩側,北面大門外有護城河,難免則是背靠安市城,只有東西兩門,需要重兵把守......

民房一定是要靠主幹道的兩邊,而商鋪,也會以主幹道爲中心軸,分佈在路的兩旁,卑沙城的主幹道足夠長,除卻商鋪之外,若是尋常百姓擺攤,也是能容納開的。

現在城中守兵一大半閒着沒事兒做,倒不如提前爲卑沙城的未來做打算。

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埋在心底的擔憂第八百一十六章:戶部的錢莊第一百零三章:常樂第七百九十四章:觸黴頭第五百一十七章:書院食堂第一千二百零七章:朝局引起的讀書熱第八百三十二章:求穩第五百零八章:一場考試第二百四十章:地道入口第四百四十二章:鄭家的嫌疑第五百六十一章:遼東聯絡點第四百九十八章:張亮調兵第三百零五章:陵園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換個身份第三百四十二章:強取手書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你查任你查第三十一章:馴馬(下)第四百一十三章:書院外的讀書人第三百六十四章:再見泉男生第五章:窮侯爺第九章:計定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一個不留第四百九十四章:爭分奪秒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你查任你查第六百一十章:李二陛下的探訪第一百八十章:戰後第九百七十三章:舉薦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收拾殘局第六百一十四章:楊福、成勇第一千四百二十章:必死無疑?第八十二章:侯府來客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重新查看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脫身第四百八十七章:召見進宮第四百四十九章:君心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你查任你查第四百七十五章:手藝賺錢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突破口第二百零六章:玄奘歸來第四百四十八章:難測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上早朝第一百七十八章:閨房夜話第二百五十八章:走訪第二十四章:除夕夜宴(上)第五百四十七章:演示與震驚第四百二十七章:流言蜚語第五百零九章:玄世璟的演說第三十三章:令人頭疼的封賞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急流勇退第三百二十九章:動起來第八章:玄世璟與常樂重傷第六百三十九章:分歧第六百五十九章:知情第六百四十八章:女兒安安第七百一十章:賬本出錯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李厥出宮第一千一百三十章:晉陽回家第八十七章:長安地皮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灰頭土臉第四十一章:侯府搬遷第三十一章:臺階第一千零二章:弱小無助又可憐第九百五十九章:初衷第七百九十五章:天子之威第一千零六十九章:打算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恰巧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罪名第一千五百零二章:做足準備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死第二百三十二章:來教學生吧第五百九十六章:長老第五百七十章:水師營中事第十三章:不速之客第八十一章:莊子上的景色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沂州城官府第一千一百零二章:玄世璟的新身份第五百四十一章:忠與孝第六百零九章:故人消息第五百六十二章:取火藥第八百三十九章:管家和他的副手第七章:出手第八十六章:對簿朝堂第一千零八十五章:下場第一百六十章:錦衣衛上街第四百七十二章:“幼稚”的承諾第六十八章:操碎心的李承乾第五百一十八章:可以歇歇了第一百二十一章:兕子的嫁妝?第三百一十六章:王氏遇襲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皇室的劍第六百二十三章:看開了第一千五百零八章:達到目的第九百六十七章:活字第一千零六十四章:結識鄭遠富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王家門外第一百六十七章:趕路第八百零二章:書院的學生第十六章:高陽的疑惑第二十章:對弈第五百五十七章: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