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

房謀杜斷!

絕對不是亂說的,杜如晦心智之強遠超普通人。

李二一開口,杜如晦愣了一下之後就全明白了,如果是江湖術士他面前講這話,只會被亂棍打出。可開口的是當今天子,預言自己身有惡疾的是來自天庭的秦王。

所以,杜如晦不懷疑,反而心存感激。

“來人,用朕的馬車送杜相去秦王莊,立即起程!”李二說作就作。

大唐皇帝的車駕,這已經是極大的殊榮了,杜如晦接受這份殊榮,他多活一年就會爲大唐盡忠一年。臣子盡忠,也會安心的享受自己得到的榮耀。

杜如晦來到秦王莊的時候,李元興正在和孫老道一起吃晚餐。

“老孫,杜如晦身上一定有問題。”

“殿下,平時正常,一但發現病症就一發不可收拾的,除了急症之外。倒是有幾種隱疾,比如在黃帝內經上記載,消渴症。在初期與常人無異,真正可以看出發病,卻是迴天無力了。以殿下所言,還有四年時間,及時發現自然是有機會續命!”

孫老道一本正經的回答着。

大唐的道士不同於和尚,還要搞什麼素食。除了幾個極少數的教派食素之外,其餘的並不忌口,孫老道就屬於那種,喝酒吃肉兩不誤。如果不是沉迷醫道,他的這一派還可以娶妻生子的。

消渴症是什麼?

李元興又不是醫生,不過他也知道一些。

“老孫,聽說有種病尿是甜的。身子會越來越虛,然後引得五臟六腑都慢慢也虛了!”

“殿下,這就是消渴症的惡性了。”孫老道把啃過豬蹄子骨頭扔在盤上,一邊伸手去抓下一個,一邊又說道:“不過,此病難治,而且極難根除。卻可用養生之道,加輔助藥物,以及食療,壓制惡化,強身健體,活到六十七歲也不是難事!”

李元興默默的點了點頭:“杜如晦多活十年算十年!”

正說着,有侍從進來報告,說皇家車駕送杜相公到了莊門。

李元興親自去迎了,杜如晦對李元興行了一個大禮,李元興哈哈一笑:“老杜,你太見外了。論私交,上次他們彈劾本王就你幫本王說話了,更何況你輔助我皇兄多年。論公,你是大唐棟樑,這一禮太見外了。”

杜如晦也笑了:“即然五郎這樣說,那某這一百多斤就交給五郎了。”

“好,進屋!”

李元興桌上的晚餐很豐盛,特別是桌上許多小骨頭更是證明了就餐的人吃的有多開心。

“杜兄,你先不能吃。你要養生,就需要忌口。”

孫老道剛纔就用銅盆中的水洗過手了,這會正坐在李元興的書桌前。杜如晦與孫老道相互施了一禮,對於這位傳世名醫,杜如晦是尊敬的。

當孫老道將手指搭在杜如晦的脈門之時,房間內的氣氛立即就凝重了起來。

孫老道摸過左手脈門,再摸右手。

完了,又翻開杜如晦的眼睛去看,然後又是舌頭,再然後讓杜如晦解開衣服查身胸腹之處,足足有一刻鐘時間,然後緩緩的站了起來,向李元興作了一個請的手勢。

“五郎,病不忌醫。”杜如晦來之前就相信李元興絕對不會說錯。

這時,更是相信自己的身體一定有問題。

李元興默默的點了點頭:“老孫,就在這裡說!”

孫老道又坐下了,李元興則坐在一旁。

孫老道這時說道:“殿下剛纔猜測的那種消渴症,有!而且已經不是非常輕微的那種。”

“繼續!”李元興一聽這口氣,怕老杜身上的病還多呀。

“還有就是腸之惡疾,此症平日不顯,可一但惡化,體內肝腸寸斷。”孫老道說完,留心觀察杜如晦的反應,卻誰想,杜如晦面色如常,似乎不在意生死一樣。

卻是不知道,杜如晦已經驚訝手腳發冷了。

試問,誰人不怕死。

特別是聽到那個肝腸寸斷,如何不害怕。

“再繼續!”李元興不怕,因爲知道病就能治,大唐的藥不行,還有現代的。

“還有一疾,杜相公脈過強,心血過盛。會有風疾之危!”

風疾李元興懂,就是中風。不過中風是高血壓引發的,想到中風李元興想到一個物件:“你們等下,本王去去就回!”

李元興幹什麼去了,自然是回房間去拿那個血壓計了。原本帶這東西過來,是李元興打算給李淵用一用的。李元興帶這個並不是醫院用那種,這個只是一個圓形壓力錶盤式,再配上腕帶,還有打氣的小球。

不爲別的,就爲體積小。

將那血壓計拿回小會客廳之後,李元興示意杜如晦脫去半邊衣服,然後將腕帶綁在了杜如晦左手上臂之上,作爲現代人,這些常用的醫療知識李元興卻是懂得一些,而且血壓計也並不需要高深的醫學知識。

李元興爲杜如晦量了三次,也作了三次記錄。

平均下來,杜如晦的高壓一百五,低壓一百一,也算是高血壓了。

“殿下,此物何解?”孫老道問李元興。

李元興也不知道如何解釋了,叫進來十個軍士,每個人安靜的坐在那裡等待着。然後教了孫老道命令血壓計的技巧,主要就是聽聲。

作爲一個優秀的老中醫,特別是有着醫聖這個級別稱號的老中醫。

孫老道的耳朵敏感性極強,很快就聽出了那聲音的微妙區別。

在親自爲十名軍士量過血壓之後,孫老道看了看數值,軍士們最高的一個不過高壓一百三,低壓八十五。最低的高壓一百一十五,低壓七十五。

李元興作了一個比喻:“同樣的水流,經過這麼粗的管道,自然是相對緩和。而同樣的水流經過細一些的管道自然就會變強,如果弱了流過了水就會少,那更加的危險了。”

“殿下所甚善!”

“記得本王給王家王老那丹藥,丹蔘可讓血管軟化,擴張!”

李元興話說到這裡,老孫道自然就明白了:“人年齡大了,血管會變硬,這個理論殿下醫書中已經有過記載。想來,血管之中就如同水流的管道一樣,雜質過多,自然變顯得細了,而年齡大者,血管彈性弱,也是癥結所在!”

兩人又回過頭說老杜的病。

雖然慢性病極多,但還不是那種病的要死的情況,自然有得治。

李元興交給孫老道的醫書中就有過一些記載,孫老道卻沒有急於用藥,而是說道:“杜相的病情,以老道看來應該很用藥試,觀察身體的變化,調整藥物是否對症。如果只是單一之症倒是好辦,可多種雜症集一身,這用藥要謹慎!”

李元興輕輕一拍桌子:“就這麼辦了。本王上書皇兄,爲新年慶典需要有人主持,杜相就過來秦王莊住上五十天,新年之後再說!”

“有勞殿下了。”杜如晦起身一禮,他的心情是沉重的。

如果不是李元興說到他的病,怕是再過兩年,想治都沒有可能了。

“老杜呀,大魚大肉你不能吃了。別說本王虐待你,給你吃的只有粗茶淡飯了。用藥之後,你也要忌口了。”李元興一副很輕鬆的樣子。

杜如晦卻是神色黯然的點了點頭:“一定遵守殿下的指示,忌口之事絕對不會犯禁!”

看着孫老道帶杜如晦離開,準備先讓道門鍼灸高手施一次針,調節一下身體。孫老道是醫術高明不假,但他高明在於用藥,高明在於調理,高明在於養生。而他的理論更偏向於食療,能不用藥就不要用藥。

那丹蔘丹的方子孫老道要走了,現在他也不和李元興客氣什麼。

接下來的兩天,每天早上李元興和杜如晦一起,讓孫老道教着那五禽戲用以調理身體。然後孫老道看過袁天罡那龍虎之術,作了一些調整,也慢慢的教給了李元興。

夜裡,崔燕燕有一次突然的叫聲,驚的七星院大半的人整夜都睡不着了。

很明顯的變化,崔燕燕似乎更加的漂亮了,別說其餘六女眼熱,就是武曌都好幾天沒有給李元興半點好臉色看。

終於,有一夜李元興沒有去七星院。

也沒有迴避什麼,直接告訴七女自己要回天庭,大約二個多時辰後回來。

最感覺難受就是李麗苑了,因爲那一夜正好論到了頭一次與李元興在起,可李元興竟然要回天庭一次,可她又不敢表現出任何的不滿來。

不過李元興還是哄了好半天,許諾帶禮物回來,而且從天庭回來立即就回臥室。李麗苑才真正的笑了出來。

唯一噘着嘴不高興的。

就只有武曌一人了,特別是她在等待李元興回現代,可李元興卻在哄李麗苑。

武曌就沒給李元興一個好臉色,一直到李元興準備離開的時候,武曌都黑着臉。

“這是清單!半件也不能忘記了,而且告訴那女人,準備東西的時候精細一點,本宮給她還有禮物呢,讓她記得感恩!”武曌將清單拍在李元興身上,又用力的踢了李元興一腳。

第369節 令女人們瘋狂皮草第224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四)第336節 宣戰吧第332節 王八拳第一式第519節 傲慢的筆客第138節 大唐的軍工三產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895節 這個世界沒有高大全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80節 樑師都第125節 葉秋霜的夢第385節 軍損!第659節 大唐女子爵第310節 大唐第一次國民大會第736節 留下一個傳說(一)第605節 瓢把子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398節 洛陽世家的猶豫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295節 箭神第643節 牛進達VS 乙支文德第847節 苦與樂自知第872節 李元興回來了!第280節 拯救名相杜如晦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627節 新聞第344節 炫富門!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888節 斷碎的傳承(一)第180節 打架,打羣架第163節 學歷玷污者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167節 羊吃人的進化靈感第887節 頂天立地男子漢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389節 一份禮物第210節 傳世經典第79節 正式出兵第32節 爲了那些大唐的莊戶第45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一)第336節 宣戰吧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576節 秦王出遊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477節 秦王錢第775節 人質事件後記第872節 李元興回來了!第160節 世家無善人第355節 惡魔之花與明前龍井第803節 超級豪賭第341節 惡趣味的女人們第763節 邊戍(上)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603節 金子、銀子!第577節 出門前殺殺人第111節 小小突厥也敢狂妄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506節 傳票第17節 秦王唐橫刀第730節 秦王府新人請計劃(三)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542節 秦王空中堡壘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199節 大唐的廣告學第782節 博弈第875節 垃圾廠第728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一)第605節 瓢把子第207節 分糧第767節 貞觀三年新春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665號親王級野人求月票第616節 全力開動的戰爭機器第806節 秦王開店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131節 巔峰之戰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741節 秦王莊的夜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375節 瓷第556節 大唐的明星(二)第506節 傳票第164節 秦王儀仗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62節 愛學習的混混第336節 宣戰吧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