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

當李元興完前兩個他需要的結果之後,這並不讓人意外。

都是處於情理之中的方案。

李元興清了清嗓子,說出了他的第三個要求。

“第三,選出一個合適的人,送他們回高句麗去。這個計劃就需要一定的技術含量了,你們先不要意外,聽完這個計劃一定會感覺到有趣的。這個計劃,要針對的不僅僅是高句麗,眼下只是一個試驗,試驗的結果很重要。”

當真沒有人說話,都在等李元興繼續講下去。

李元興繼續說道:“首先,人都爲思鄉的情緒,一定會認爲家鄉最好。但是,爲什麼會有人背井離鄉呢,是因爲家鄉活不下去的,還是因爲外面更好。”

李元興提到這個話題,還當真不是胡說。

這個議題李元興真的研究過,而且非常認真又仔細的研究過。

現代人,離開家鄉的原因是因爲可以生活的更好,在思鄉這一點上,現代人因爲交通的便利,所以家鄉的感覺比起大唐要淡一些。

大唐的百姓,鄉情很重。

在華州,李元興派出了人員調查過,真正願意自願搬到華州的,僅佔三成。他們是因爲家鄉太苦,太窮。還有大約五成,是因爲家裡主要的支柱在長安,所以願意搬來長安,有二成就是屬於很勉強搬到華州。

當兵的,沒有家道富足的。

至少說富足的人不願意輕易搬家。

“說到思鄉,耀州的高句麗人不知道會不會思鄉。他們在家中是否有親人。或者說,耀州的奴隸是分爲男營與女營的,雖然說沒有虐待奴隸這一說,但是否有他們的親人。離開親人是很苦的。”

“五郎,你把我們都說糊塗了!”秦瓊打斷了李元興的長篇大論。

“好吧,我就直奔主題。我打算過幾天親自去一下遼東,順便允許一些高句麗的奴隸回鄉。當然,這個人數可以允許多少,商量着來。他們回到家鄉去,是不是會回來。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爲什麼要留下,爲什麼選擇回來。”

李元興說完,等着衆人的反應。

秦瓊搖了搖頭。崔君肅也搖了搖頭。王及善也同樣搖了搖頭。

他們完全不明白。李元興想幹什麼?這樣作有什麼好處,王及善說道:“身爲奴隸,給了他們一個自由身。還他們自由,回到高句麗還會回來嗎?”

“會!”武曌給了一個非常肯定的答案。

“爲什麼?”三個大男人都不理解,這其中是爲什麼。

武曌沒有回答,而是看向了李元興。李元興開口解釋道:“這就是心裡的鬥爭了,戰爭在我的心中,分爲五種戰爭。最爲簡單,最仁慈的就是兵對兵,將對將,殺的血流成河,痛痛快快的分個高下。”

“血流成河是仁慈的話,那不仁慈怎麼說?”王及善是老儒生了,血流成河還算是仁慈的,那麼他想不出更狠的是什麼。當然,如果李元興的羊吃人算是戰爭的話,這個確實狠,絕對比血流成河狠。

“好吧,先不說那個更狠,那個仁慈些。”

“五郎簡單說說五種戰爭!”秦瓊示意自己的手下出去盯着,別讓閒人進來。

李元興豎起一根手指:“還有一種戰爭,叫冷戰。我剛纔的計劃,就是冷戰的一部分,沒有鋼刀流血,但卻是極爲殘酷,在一定的陰謀之下,可以拖垮一個國家,就如同隋末那樣,民無生計,朝無財力!”

“秦王殺人不見血,這個傳聞果真是……”王及善在思考怎麼說詞。

“傳聞不假?”李元興笑着問了一句。

王及善搖了搖頭:“這個傳聞很假,秦王殿下比傳聞之中手段更狠辣!”

“全當是表揚我了!”李元興不在意別人怎麼說,哈哈一笑:“那等下的計策,別說我象是惡魔就行了,這個冷戰只是尋常的國與國之前的戰爭,說不上狠與不狠,真正狠的,應該是錢戰!”

“錢,可以稱爲戰爭嗎?”崔君肅是戶部的,對錢這個詞當真很敏感。

李元興沒有再解釋:“這個說起來,沒有幾天幾夜說不定,經濟戰太深奧了,幾位有興趣的話,改日讓明月給你們講,大唐沒有人比她在這方面強,她是財神的得意門生,這一點我遠遠不如。我比個例子,羊吃人的計謀算是經濟戰的一種。”

衆人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武曌卻說道:“羊吃人不算,雖然手段狠辣,但最多算是陰謀諜戰的入門級與經濟戰的……”武曌想了想後,笑了:“如果說經濟戰是一隻羊,那麼羊吃人的戰術勉強算是羊身上被風吹落的一根毛。是被風吹落的一根毛!”

武曌特別強調了這個被風吹落。

然後又問李元興:“你認爲我說的對不對,當然你也可以說一條羊腿!”

“這個,我後續還有幾條計策,羊吃人的方案完整之後,至少頂一隻羊耳朵!”

是誇大了,還是實事。

崔君肅很想知道這個答案,武曌不同於李元興,李元興可以不解釋,也不會有人逼着追問。但武曌還是很願意和這些臣子搞好關係了。

所以武曌對崔君肅說道:“秦王鑄錢,就是爲經濟戰打基礎,就象戰爭準備兵源一樣。”

“什麼時候會見效果?”秦瓊當下就追問了一句。

“當室韋、靺鞨、契丹人所有的交易都用秦王錢結算的時候,他們就可以改邦國爲州縣了。爲了平穩的過度,這其中還需要第四種戰爭狀態,就是文化戰。用大唐的文化去消滅,代替他們原有的文化。”武曌特意的解釋着。

李元興這下有話說了:“五個戰爭狀態,除了諜戰不算是國戰之外,文化戰是五個戰爭之中,第二殘忍的,一個民族的歷史,根源,文化,他們的一切都被抹去的時候,這比殺人殘酷多了。”

王及善一隻手扶在胸口。

李元興沒有說錯,如果有人把孔聖人從大唐抹去,王及善寧可選擇死,也不會選擇屈服。

“這是禮部的任務,大唐在文化戰方向,兵源充足,戰力是這三族加起來的上萬倍,所差的只是一個攻城奪地的時間了。這也是戰爭,教化蠻夷只是說着好聽罷了,我們可以用教化蠻夷這個詞對天下人說,但對自己,這就是文化戰,是侵略戰爭!”

王及善站了起來,一隻手按在胸口。

秦瓊準備去扶,幫他拿藥,王及善卻推開了秦瓊:“某沒事,某隻是想聽完秦王殿下第五戰之後,去袁天師那裡坐坐,再去孔聖上那裡面壁靜心。”

李元興這一次可真正是把儒生刺激了。

王及善不怪李元興,他和有關係李元興說的是實話。

而且用文化清洗這三族的文化,他王及善比誰都積極,禮部選人,選擇典籍,教化的方案,這一切都是在他的主持下完成的,他要讓這三族學習大唐的禮節,學習儒家的思想,當然爲了更容易教化,他也準備了道家,法家,等各家的典籍。

現在想一想,這也真正是戰爭,思想上的戰爭。

李元興嘆了一口氣:“我要進行的是第五種戰爭,可以說我所知道最殘忍的戰爭。不流血,但比流血傷害更深。沒有毒,卻會清洗靈魂。這個戰爭,叫心戰!”

“心戰,又叫靈魂戰。是集合了經濟戰,諜戰,文化戰精華的一種滲透式攻擊方式。一但找到突破口……”武曌幫着李元興解釋,可說到這裡的時候,武曌也不知道怎麼樣形容才能讓大唐的人接受。

這個放在現代,就是精神入侵。

李元興對秦瓊說道:“其實也好理解,叔寶兄你認爲攻下敵軍城池。這個城池原本就屬於大唐,而且城中的牢房之中,有許多大唐的軍士,他們看到攻城的唐軍,會如何?”

“自然是高興了。”

“心戰的結果就是這樣,如果那一天大唐攻高句麗的城,可能開城就是城內的人,也可能許多高句麗人看到唐軍,就是那種感覺……”

說到這裡的時候,李元興自己都認爲不可思議。

但事實上,歷史上確實有過。

百姓支持的軍隊攻城,自然會受到百姓的內應,還有熱情的歡迎的。

崔君肅有些懷疑自己聽錯了,秦瓊都不敢相信會有這樣的結果,王及善只是說,他要去孔聖上面前靜思。

李元興大笑:“如果本王不是秦王,只是一個無名小卒,僅今天這翻話,就足以被綁在柴架上燒了,因爲這感覺太象邪教了。不過事實上,這真的是戰爭的五種形態,當真不好說那一種更殘酷。”

武曌也接口說道:“因爲,從來沒有誰單獨使用一種的,要用,就是五種相互配合着用!”

“目標只有一個,年年換地圖!”

“年年地圖大一塊!”

李元興與武曌象是說相聲,一人一句倒是說的極爲有趣。

“殺死,一刀就結束了,餓死要堅持好多天。”秦瓊也沒頭沒尾的說了一句。

“耀州,先特色人員,選擇之後,讓他們回家!”

李元興下了結論,王及善與崔君肅都要求去耀州。

他們的理由是,禮部覈查奴隸脫籍,戶部代表朝廷視察耀州工坊。(未完待續。。)

第620節 最有趣的禮物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649節 渤海寶藏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848節 戍軍(上)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196節 秦王莊的奇蹟(四)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674節 耽羅國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389節 一份禮物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323節 約會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674節 耽羅國第846節 再巡邊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151節 夜深沉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476節 大唐的即時戰略遊戲第506節 傳票第455節 人口問題第444節 長安八水八惠兩池第397節 時間與生命的賽跑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529節 輿論施壓百濟使節第467節 大唐錢幣(下)第236節 大義凜然私房錢第287節 大唐初雪第142節 武盟立威!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603節 金子、銀子!第178節 宣戰!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847節 苦與樂自知第429節 武(一)第522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一)第287節 大唐初雪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591節 回長安第163節 學歷玷污者第791節 租地百年第665號親王級野人求月票第348節 蘇暗回來了第780節 股市開第655節 高端黑第650節 京觀要怎麼辦?第245節 精兵強將第464節 聰明人的錯誤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175節 天策四衛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439節 秦嶺深處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627節 新聞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280節 拯救名相杜如晦第273節 秦王參謀院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656節 死磕第690節 海匪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478節 閒來搞事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509節 債第567節 蒸汽工業的第一次閃光第823節 不得不開戰嗎?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683節 掌控者!第888節 斷碎的傳承(一)第526節 秦王的筆之刃(一)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788節 老秦人第226節 殘軍第471節 天啓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658節 女官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205節 用人之道第271節 李元興作媒!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231節 茶之說第851節 李元興的南美公關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372節 棉田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