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節 回鄉的奴隸

強大的,如同神話一樣的飛舟,再一次出現在了長安城的上空。

百姓們的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那歡呼的氣流似乎就象把飛舟再次吹向高空一樣。

勝了!

就這麼勝了?

李二一直在懷疑自己,他不懷疑電報員的信息,只是懷疑着自己,他總是感覺這一切是那麼的不真實,平壤城被夷爲平地,安市城已經完全落入了大唐的手中,從建安到安市,再到丹東港,大唐在高句麗的疆域裡切了一刀。

一條又一條的海船將大量的物資拉入丹東港,大唐的前線補給絕對充足。

“聖上,聖上!”高公公跌跌撞撞的衝了進來:“聖上,飛舟回來了!”

回來了,現在纔是四月初四。

李二出城的時候,天色已經漸晚,大唐太上皇竟然象一個說書匠那樣坐在城北的一塊石頭上,手舞足蹈的講着平壤城之戰的過程,數以百計的筆客就跪坐在地上,面前擺着厚厚的紙張,每個人都在飛快的記錄着。

“哈,二郎來了!”李淵開心的大笑着。

“父皇!”李二很恭敬的施了一禮,看到李淵這表情,李二那懸着的心放下了。遼東勝了,而且是大勝。

那些還在專心聽李淵講故事的人紛紛起身,躬身給李二施禮。

李二笑着一擺手:“平身,免禮!”

李淵跑着過來拉住李二的手:“有禮物,有一件大禮物呀。”

李淵的禮物是什麼?自然就是高句麗王,高建武了。

高建武穿的還是他被抓時的衣服,頭髮亂七八糟的,沒有人綁他,也沒有人打過他。此時出現在這裡,他才真正的意識到自己不是在作惡夢,大高句麗真的敗了。

李二準備說話,卻是被李淵打斷,李淵靠近李二小聲說道:“五郎說了,被俘的高句麗人一視同仁,以才能論身份。有本事的人自然可以吃得好,穿的好。他們之前的身份與我大唐有何關係。不作工,就沒有食物,作的不好食物減半,五郎那裡不是義舍,不會免費供人吃穿。”

李二無奈的搖了搖頭,示意禁軍先把高建武帶下去。

原本李二是想說,給予高建武一個院落,一個符合王候身份的待遇。雖然是戰敗國,但大唐是上國,也要體現出上國的風度來。

現在看來,在大勝之後,連李淵都偏向着五郎了。

“你等去吧,三天之後在這裡接朕。”李淵笑着衝伍斌等人揮了揮手,示意他們可以離開了。李二不解,李淵卻是一副非常專業的態度在對李二說着:“這個飛舟是初次飛行,這一口氣飛了上萬裡,總是會發現一些大大小小的毛病,回耀州修理修理,保養保養,這東西不怕用,愛惜一些纔可用的時間長些,用的順手些!”

李二無奈的笑着,示意回宮。

這裡也不是說機密之事的地方。

就在天色完全暗了下來,長安的城門也一一的關閉之時,耀州的各工坊敲響了下工的鐘聲。下工,或者回家自己作些飯菜,或者去大食堂吃晚餐。再或者有些手頭上寬,卻沒有家的工匠三五成羣的去找個酒鋪喝一杯,順便聽一聽評書。

正當耀州的各工坊的人陸續往外走的時候,好幾處工坊的門口卻有穿着州府小吏服色的人站在工坊的門口。

這是要有什麼事?

不是害怕,只是好奇。

許多人都不由的放慢的腳步,想看一看這小吏是來作什麼,工人們多是奴隸出身,只有少數是耀州的平民百姓,可官貴民賤的思想在普通民從心中根深蒂固。自然沒有人敢去開口問這些閒話。

第七藥工坊大門前,金蔓青正提着籃子下工,她正準備去晚市買幾隻餅,然後回到自己的屋中煮些菜粥與餅子同吃。

那小吏來到了金蔓青面前。

“可是第七藥工坊,藥研室二等管工,金管工?”

“是!”金蔓青不明情況,只是如實的回答着。

那小吏拿出一個本子,大聲的說着:“大唐秦王殿下遠征高句麗,大勝。現已經控制了安市、丹東、卑沙。在攻打平壤城之時,卻是遇到崔主薄平妻的家人,殿下仁厚,怕是再有誤傷大唐子民之家屬之事發生,特准許耀州有功績,府尹推薦之人,回鄉省親。只要家門前有身份標識,唐軍不入,並賜予粗麻布一匹,精糧一石!”

小吏講的這些話,全是武曌設計好的。

講完之後,小吏再問:“代府尹問話,第七藥工坊,藥研室二等金管工,可需要回鄉探親。如需要,請在明晨向各住宿區管事正式上報。”

說完,小吏給發了一份表格。

正事說完,小吏笑着一抱拳:“恭喜金管工了,這是衣錦還鄉呀。這次僅有三十六份表格發下,各人依級別可帶婢女,僕役,護衛,家丁都在表格上有所體現,高句麗那裡咱們大唐剛佔,縱然有些流寇,也不足爲具。”

這小吏的級別是流外,算起來比金蔓青還低了許多級。

自然這會說話多了幾分恭敬。

金蔓青卻是呆了,她去東市買衣服,買禮物,就是想回鄉帶給家人的。可現在真的可以回家了,似乎這一切都是那麼的不真實。

還是她買下的那個給她作助手的婢女道謝之後接過表格,小心的捧着。

這不是一張紙那麼簡單,這張紙代表着回家的機會。

收到這樣表格的人都是經過詳細挑選的,可以說從卑沙城到安市城之間,所有大些的城鎮都挑選了一至兩人,只是論起級別,倒是金蔓青最高。

那位高句麗樸姓小官,已經查明,竟然是那獻上丹東城的樸家支房,所以他就不用考慮回鄉了,更何況他也不想回去,因爲他的級別低於金蔓青,現在還是奴隸身份,作不到衣錦還鄉這樣的快事。

金蔓青都不知道她怎麼回住處的。

她住處門外,卻是不知道爲何突然來了好幾百人,似乎還有人在往這裡聚焦着。

“金管工,我身強體壯。求你讓我給你作家丁,你回鄉之時帶上我吧。我是在建安城作工的時候被抓的,我的女人,還有娃子都在金海子。求您了。”說話的人說着就在跪,看打扮,卻是一個低等鐵匠,如果他的技術沒辦法再提高,十年八年也難給自己贖身!

金海子。

就在現代大連金州區以西,金海灣的地方。距離卑沙城在古代步行一天就能看到卑沙城。

金蔓青的家所在的位置就在這金海子以北大約七八里遠的地方,那裡並不是一座城,而是在一處海邊的石山上又用石頭修了一座燈塔,慢慢的那裡成爲了漁民聚焦的一個鎮子,也得名石城。

“這,好吧!”金蔓青沒多想就答應了下來。

這下可好,後面上百人也跟着大叫了起來,他們之中最遠的距離石城有二三百里,最近的就有石城的人,有兩人說起來還認識金蔓青的父親。

金蔓青立即就不知道應該如何應付了。

“我,我,我只能帶十六人回鄉,只有十六人。這還是城主因爲我是女人,特批多讓我帶了兩個婢女。”

有些亂了。

住宿區的管事都聞訊趕了過來。

消息爲什麼傳的這麼快,武曌想讓傳出去的消息,如果有必要的話,一個時辰讓整個耀州人人都知道,也不是什麼難事。

住宿區的管事大喊着:“都別爭了,努力的作工,每個人都有回鄉的機會。既然金管工拿不定主意,就聽某說。她家裡那鎮子,或者是村上的。十個人。既然金管工已經應下了金海子的這位,那金海子的六個人,如果爭不定,就抽籤!”

事情倒也簡單,畢竟官方開口了。

聚焦在這裡的多半是奴隸,只用少數思鄉心切的幾個平民。

不過管事說的也有理,既然那裡已經被大唐佔了,以後自然就會有回鄉的機會。

人數不少呀,真的開始抽籤了。

州府之中,有官員問武曌:“公主殿下,是否要安插一些我們的人進去。”

“沒必要,讓他們回鄉,這是恩賜。到了建安城,每一隊配上一些護衛的軍士,就不會有事,那金蔓青雖是女子,卻是我耀州二等管工,身份比正七品官只高不低,安排一個百人隊的護衛是合情合理的!”

一切都在計劃之中。

讓金蔓青這一類的耀州工匠衣錦還鄉原本就是計劃之內的事情,只是此時放在一個比較巧妙的時機,順便爲李元興和平佔領卑沙至安市城這片地方作些貢獻罷了。

三天之後,飛舟再次從耀州出發,順便就拉上了金蔓青等人。

這些人當中,有兩個還參與了飛舟的建造。摸着飛舟的甲板,許多人都泣不成聲。不管是因爲要回鄉了,還是因爲能坐上這巨大的飛舟,總之是哭聲一片,許多五大三粗的老爺們,也一樣哭的象個孩子。

長安城!飛舟停穩之後,有管事對回鄉的人大喊着:“所有耀州的工匠們聽着,今晚上在東市悅來客棧過夜。誰需要買些回鄉的物品,依級別,工匠級別每高一級,可帶一隻藤箱,每隻藤箱限重十六斤,不要超了量上不了飛舟!”

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689節 對馬島第500節 自由之路第105節 火計(三)第665號親王級野人求月票第1節 這是穿越嗎?第636號大唐帝國激動人心的一節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657節 白菜真是好東西第142節 武盟立威!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26節 縣男虛爵第845節 三種武器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77節 商之爭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699節 嶺南致富論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194節 秦王莊的奇蹟(三)第820節 天英閣監國(中)第474節 生命的祭禮第343節 歷史的真相?第502節 大唐子民下第229節 一步登天第365節 什麼是秦王第891節 醫仙臨世(一)第462節 把記者全部關起來每544節受審第590節 聰明人的計謀第200節 本王只關心結果第424節 迷茫的靈魂、火辣的身體第592年兩個和尚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111節 小小突厥也敢狂妄第18節 閒人打架的重武器第194節 秦王莊的奇蹟(三)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59節 竟然有人來踩秦王府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第476節 大唐的即時戰略遊戲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734節 驚天陷井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597節 又要準備新年慶典了第613節 戰,戰,戰!上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832節 血肉長城第453節 極限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466節 大唐錢幣(上)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865節 精神第526節 秦王的筆之刃(一)第9節 軍神上門第597節 又要準備新年慶典了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752節 神藥雛形第787節 最大的野心家第547節 百姓情第229節 一步登天第560節 沉睡的巨龍第689節 對馬島第888節 斷碎的傳承(一)第226節 殘軍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314節 嶺南論第433節 歷史的魄力第449節 加糧稅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26節 縣男虛爵第435節 天譴第491節 初現軍民情(二)第372節 棉田第310節 大唐第一次國民大會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274節 先結婚後戀愛第191節 文明(二)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307節 全是良匠第496節 是誰不安份第751節 海盜?第96節 樑師都詐降第142節 武盟立威!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第665號親王級野人求月票第250節 以身飼虎的和尚第789節 唐人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357節 鬥!第413節 空中樓閣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251節 靜默的唐僧第205節 用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