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不及一人

蒲州軍營,中軍帥帳。

李世民集結了十八學士中的杜如晦、房玄齡、陸德明、孔穎達、虞世南、姚思廉、蔡允恭、顏相時、于志寧九人,舉辦了一個小型的討論會,討論政治時事。這也是李世民近年來,最常乾的事情。

李世民出身將門,自幼習得兵法韜略武藝箭術都算得上是一絕,但對於政治卻只懂皮毛,不解三味。是以在軍旅中很吃的開,深得將士愛戴,甚至不惜以死相報。可朝堂上卻有種束手束腳的感覺,尤其是在爲人處事方面,更是不知變通,常常得罪人。

譬如李淵最寵信的兩位妃子尹德妃、張婕妤,李世民就是因爲政治手段不成熟,脾氣太倔,把她們得罪的慘慘的。

這點李世民明顯比不上李建成足夠的圓滑世故。李建成只要任何對他有好處有利的對象,都不吝嗇手段拉攏。他早已看來上了尹德妃、張婕妤潛在的巨大力量。作爲皇上身邊的女人,她們的能力不是用常理計算的。恰恰這兩人又有同一個優點胸大無腦,長得漂亮,腦袋簡單,只要平時討好討好送點禮物什麼的,關鍵時候,說幾句好話,那效果自不用說。

而李世民呢!

李世民擊敗竇建德和王世充時,因爲他亢長的官職中有一個陝東道大行臺的官職。這個職位權力大的嚇人,能全權處理中原的一切事物:包括地方官員的任命,土地的劃分等等,儼然成了無形的“中原王”。

李世民從不虧待跟自己打天下的小弟,利用這“中原王”的身份,小小的以權謀私了一把,土地財富恩了許多給小弟。

因爲李世民打下的是洛陽城,是昔年楊廣聚集財富的東都,裡面的奇珍異寶,數不勝數。女人嘛,對奇珍異寶最敢興趣了,尹德妃、張婕妤聯合了一票(後)宮嬪妃,暗裡明裡要求分杯羹。

這送上門的拉攏機會,換做成熟的李建成絕對是二話不說的。可李世民卻鐵青着臉,不給,一羣寸功未立的娘們,憑什麼討賞?好吧,衆妃沒辦法,退而求其次,打下了中原,那麼多職位空缺,給我親戚安排了官職,總行吧。結果還是一句,不許。一羣靠女人的廢材當官,還不禍害百姓?

直接把皇上的女人得罪的死死的,後來張婕妤的父親看上了洛陽的一塊寶地,也不找李世民了。你個小屁孩,老孃好歹也是你的後媽,這麼不給面子,找你老子去。

李淵本就是一個受不住枕邊風的人物,讓張婕妤酥酥麻麻的一吹,整個人都軟了,別說是土地,連天上的星星也要摘下來。

結果李淵的手諭,李世民鳥也不鳥,不是因爲他目中無人,而是那塊土地他已經賞賜給有功的部下了。倔性子一發,皇帝的命令也沒用。果直接導致,李淵以及整個(後)宮羣對李世民懷着強烈的不滿。

還有爲了劉文靜與李唐第一大臣李淵第一心腹裴寂交惡等等,類似的事情不少,得罪的人也不少,李世民卻不在乎。

當然這說的是以前,以前那個爲了李唐江山南征北戰的秦王,而不是現在,瞄着太子之位而去的李世民。

李世民是個實幹派,虛無縹緲的事情他不去想也不去做。最初太子的位子離他十萬八千里,這個時期的李世民也沒那麼多心思,我行我素,什麼德妃什麼權臣,老子是秦王、皇帝的兒子怕你們?

但隨着戰功越來越多,名望越來越高,呼聲越來越大,李世民漸漸發現太子的位子貌似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遠……

於是乎……

李世民一改以往做派,開始惡補政治手腕,學習如何治理天下。並在房玄齡、杜如晦的幫助下,組建了文學館,募集了最負盛名的名士,弄出了一個十八學士來。十八學士討論的不是古今中外的文學典故,更不是舞文弄墨的風雅俗人。聚在一起,談論的都是時局政治以及如何治理好天下地方的大學問,目的爲何自是司馬昭之心。

李世民也知在政務上比不及歷經磨練的李建成,有事沒事的便與文學館的學士開討論會學習。

有事沒事,也確實是有事沒事!

便如羅士信說的一樣,頡利十五萬大軍入境爲得只是裝腔作勢,嚇唬嚇唬李唐,讓李唐見識一下突厥的兵威,讓李唐乖乖聽話用錢財來買和平。

李世民這路大軍浩浩蕩蕩的趕到蒲州,離頡利的突厥大軍還有一百多裡的時候。頡利慌了,想不到李唐真敢大張旗鼓的來跟他們打,他沒有做好大決戰的準備,呼喝一聲,十四萬大軍灰溜溜的撤回了塞外。

李世民雖然覺得羅士信分析的有理有據,但想着突厥如此勞師動衆,怎麼着也要來個面對面的接觸,然後再退兵也好有個交待。怎麼也想不到頡利就這樣走了,走的輕飄飄不帶一片雲彩。

無奈之下,李世民只好當做出來遊玩一趟,與文學館的學士繼續研究政治。

這一次他們討論的是“遷都之議”。

因爲這次突厥大舉入侵,李唐朝堂上興起了一股遷都的風潮,表示長安離突厥太近逃危險,應該避讓以自保,放棄國都長安選擇遠離突厥的地方以作李唐國都。

若是原來的李世民,說這話的人十之八九會讓他劈頭蓋臉的痛罵一頓,但如今他卻選擇先於麾下的謀臣商議,吸取他們的看法先一步做應對準備。

“殿下,平陽公主,發來捷報!”

討論會即將結束的時候,李世民突然聽到了河北傳來的消息,笑對衆人道:“又來捷報了,孤王這位二姐還如當年一般。”他終止了話題,讓人將捷報送上來。

“十月二十一日,行軍副總管羅士信誘突厥寇略易州,與薛萬均併力,破突厥俟斤德溫傅於易州境內,盡數全殲,一戰而定,河北突厥亂平。”

李世民毫不避嫌的念着戰報,四周傳來陣陣驚歎聲。

突厥入侵已有多次,但每每都因來去如風的習性,便是取勝也不過的殺傷三五百人,從未有過如此大勝。

李世民想起了豳州傳來的消息,忍不住嘆道:“好一個羅士信,兩戰殲敵兩萬,我與大哥兩路大軍所得戰果竟然比不及他一人……”

第8章 四國夾擊第57章 前嫌盡釋第27章 平陽駕到第296章 洞房花燭夜第88章 匹馬襲營第105章 後悔的李建成第55章 從龍之功第29章 花言巧語第38章 兵無戰心第14章 虛中有實 實中有虛第174章 黃河決堤第254章 風雨欲來 關鍵所在第140章 唯戰而已第1章 惡靈之首第101章 秦王論馬第229章 直指長安第115章 朝參會議第256章 腐敗了一回第170章 鐵證在手第33章 日本的夷狄論第15章 放風箏戰術之誰放誰第91章 乙支文德第13章 萬事俱備第116章 巧辯第33章 日本的夷狄論第2章 暗藏內憂第254章 風雨欲來 關鍵所在第146章 東施效顰第50章 毀京觀 兵指平壤第45章 請求與恐嚇第272章 讓突厥一事無成第28章 五行遁術第21章 強將加盟第10章 小人心思第248章 祝融令牌第17章 螳螂捕蟬第133章 上邪 拒婚第13章 擒敵第46章 爭執第26章 鄭家有女第1章 惡靈之首第186章 偷天換日第169章 婚事在即第18章 將羅士信給我叫來第56章 先是華夏子民第223章 百斤戰弓第38章 楊萬春的底氣第36章 各有謀算第14章 大有蹊蹺第295章 領媳婦回家第177章 形勢嚴峻第188章 屋上有人第13章 虛張聲勢 聲東擊西第256章 腐敗了一回第5章 與我所見略同呀第22章 突厥打獵回來第140章 唯戰而已第46章 對決靺鞨騎兵第286章 埋下種子第102章 廢話第223章 百斤戰弓第166章 你是?第56章 先是華夏子民第196章 弄巧成拙?第26章 賞罰分明第192章 唱雙簧第55章 給我突利一個面子第247章 碾壓第19章 誰也不能欺負我的兵第12章 兩位未來宰相第15章 兵不血刃破防線第25章 堵嘴第157章 百利無一害第80章 換位思考 鷹神之說第19章 誘惑第150章 完勝奚族第219章 力拔大棕熊第50章 毀京觀 兵指平壤第44章 狄家人傑第19章 誰也不能欺負我的兵第20章 一個不好的消息第15章 主審官第32章 平陽出場第36章 勝利果實第232章 語驚四座 心服口服第64章 跟小日本玩個大的第60章 打臉與踩臉第116章 引蛇出洞第65章 壯志雄心第56章 各耍心計第29章 兩路皆勝第27章 唐軍天降第106章 晉升大將軍第20章 中計取城第53章 何來的自信第4章 霸王之勇第51章 真正的敵人第65章 目標:扶桑,奈良!第125章 巔峰對決第16章 一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