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大唐之事,讓爾多嘴!

大唐極品閒人

諾曷鉢死了,到了最後關頭,他忘記了對死亡的恐懼,用最適合他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姓名,諾曷鉢死後,威信王下令開城投降,打開城門之後,這位忠心耿耿的託孤老臣,也選擇了用死亡來表達他對吐谷渾的忠貞。

而那些沒有死的呢?那些不久之前還圍在宮門前,強烈要求諾曷鉢投降的貴族呢?

等待他們的並不是大唐的寬恕與優待,當李承乾大軍進入伏俟城之後,城中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一律被圈禁在了一處,等待他們的將會是一個奴隸的身份,能夠躲避這一厄運的反倒是那些平日裡被人視如牛馬的奴隸,他們這些奴隸都不是吐谷渾人,而是党項,契丹,甚至還有許許多多漢人,如今大唐成了這裡的主人,他們的命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李承乾大軍這邊進展迅速,伏俟城,金城,且末等城池紛紛被攻陷,秦束那邊也是捷報頻傳,達延芒結波出征之時,幾乎抽調了西吐谷渾的全部兵力,留給威武王的只有五千老弱,如何是秦束他們這羣如狼似虎的大唐精兵的對手。

只是一日,鄯善城就被攻陷了,威武王也力戰而亡,緊接着秦束配合隨後而來的執失思力大軍,不到幾日就佔領了西吐谷渾全境,至此吐谷渾徹底滅亡,大唐成爲了青海高原新的主人。

遠在邏些的松贊干布直到此時纔得到了消息,不禁一陣大驚,急急忙忙的將祿東贊召入了王宮,商討對策,吐蕃雖然強盛,但是相對大唐來說,那還是差的遠了,如今大唐貢獻了吐谷渾全境,已經和吐蕃接壤,容不得他不驚。

“達延芒結波已經死了,整個吐谷渾都被唐國佔據,這可如何是好!?”

祿東贊顯然也沒有想到會變成這個樣子,思慮了一番,道:“如今看起來,大唐是打算佔據吐谷渾的地盤了,這對我們吐蕃可是十分不利啊!”

松贊干布長嘆了一聲,道:“我也知道,大唐對吐蕃始終都是個巨大的威脅,以前中間隔着一個吐谷渾,大唐的手還伸不到高原上來,可是如今吐谷渾被大唐佔據,誰知道大唐的下一個目標會不會是我們!”

祿東贊又道:“贊普!這還不是最糟糕的,如今大唐佔據了青海湖,贊普!那裡可是最好的馬場,而且大唐的軍士也能在高原訓練,以後誰能知道他們會不會攻擊我們!”

松贊干布有些後悔當初大唐和吐谷渾交戰的時候,沒有出兵干預,要不然至少也能保住達延芒結波的土地,給吐蕃和大唐之間留下一點兒緩衝的地方。

“如今該怎麼辦?”

祿東贊想了想,道:“贊普!就讓臣往伏俟城去一趟,見見那位大唐的太子殿下,大唐不是一直以仁義示人嗎?臣就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得大唐退兵!贊普不要忘了,西吐谷渾可是吐蕃的屬國,屬國無故被人侵犯,吐蕃自然有義務爲其討回公道。”

松贊干布聞言一愣,看着祿東贊,雖然祿東贊表現的極爲自信,但是松贊干布卻不敢當真,道:“去去也好,達延芒結波的兒子還在我的手裡,既然達延芒結波已經死了,就讓他的兒子繼位好了!”

松贊干布的意思很明確,至少也要討回達延芒結波的舊地,這是他的底線,畢竟身邊有大唐這麼一個強大的鄰居和他接壤,會讓他寢食難安的。

祿東贊領了諭令便出發了,從邏些到伏俟城,足足有數千裡的路程,祿東贊一行快馬加鞭,整整走了數日纔到了伏俟城下。

李承乾正和杜睿等人商議如何治理吐谷渾舊地,捷報和李承乾的奏摺已經遣人送去了長安,在太宗新的旨意沒有到來之前,李承乾也只能暫時在這邊坐鎮。

聽到吐蕃的大論祿東贊居然到了,李承乾也是吃了一驚,大唐的西方最爲強盛的就是吐蕃,李承乾自然不陌生,貞觀七年時,大唐破吐谷渾,逼死了伏允,當時剛剛統一吐蕃的松贊干布才曾遣使朝賀。

“松贊干布遣此人來是何用意?”

杜睿笑道:“定然是我軍取了達延芒結波的舊地,吐蕃這個宗主國前來爲達延芒結波討公道來了!”

薛萬徹是個急脾氣,聞言怒道:“怎的!?難道他們還敢來分一杯羹不成,那些吐蕃小兒當真是狼子野心,太子殿下,您撥給末將一萬人馬,末將把那吐蕃也一併滅了就是!”

杜睿聽了,當真哭笑不得,看起來連續的對外勝利,已經讓大唐的將士們有些飄飄然了,居然將吐蕃都當成了一個可以任意欺負的對象,這樣下去可不行,杜睿覺得有必要給這些驕兵悍將們整整風了。

要知道吐蕃如今還沒有達到最爲強盛的時候,在前世這些吐蕃人可是將大唐的國都都攻破了,要不是因爲吐蕃人不適合中原的氣候,水土不服,或許在蒙古,女真人之前,這些吐蕃人就要成爲中原的主人了。

“薛將軍!這些吐蕃人可不是你想象當中那麼弱,那松贊干布更不是個簡單的人物!”

李承乾聞言道:“承明對這松贊干布也熟悉?”

杜睿道:“此人幼年之時,其父便死於部族叛亂,可松贊干布非但沒有因此而死,反而在沖齡便麾軍自立,征討四方,短短兩年間便重新統一了吐蕃諸部,更壓服尼泊爾(唐朝的時候叫什麼,還真不知道,反正也不寫他,就這麼叫吧),大小勃律,便是天竺也要向他進貢,也虧得吐蕃先天不足,否則的話,此人將會是大唐的勁敵!”

薛萬徹聞言,撇了撇嘴,道:“聽你這麼說,那松贊干布還當真是個人物了!我就不信,一個娃子能有你說的那般厲害!”

薛萬徹說完就自知失言,眼前無論是杜睿還是李承乾,可不都還是個娃子。

杜睿也知道薛萬徹這個人的脾氣,也不在意,道:“此人絕不可小視,看他統一諸部,壓服四方的作爲,就知道此人不是個甘心蝸居於高原之輩,日後定會成爲我大唐的威脅!”

蘇定方聞言,道:“既然如此,何不趁着我軍大勝之勢,麾軍西進,將吐蕃一同滅了!”

杜睿搖頭道:“若是那般好打,哪還能留他到現在,吐蕃地處高原,我軍兵士來自中原地區,水土不服,莫說是在高原作戰,時間久了,若是還能行軍,便不錯了!”

蘇麟聞言點點頭,說:“不錯!近些時日,我軍將士多有胸悶,嘔吐的病症發作,看來這高原還真不是那麼好適應的!”

薛萬徹道:“那我等就坐視吐蕃這匹惡狼在大唐的身側趴着!?”

杜睿道:“那倒也不是!如今吐蕃國力與大唐相比,相去甚遠,松贊干布雖然有些野心,卻也不敢挑釁大唐,若是要取吐蕃,吐谷渾舊地就絕對不能讓出去,這邊可是我大唐練兵的絕佳場所,只要我大唐的兵士能適應了在高原作戰,那麼吐蕃也就不足爲慮了!”

前世吐蕃屢次進犯大唐,大唐就是因爲兵士難以適應在高原作戰,才一再姑息,最終當大唐逐漸走向衰落的時候,被吐蕃一舉攻陷了國都。

李承乾聞言點了點頭,道:“那這祿東贊該如何應對!?”

杜睿笑道:“召來見見也無妨,順便看看松贊干布的野心究竟有多大!”

李承乾聞言,當即下令,很快就有人將祿東贊帶了進來,祿東贊曾到過中原,熟悉中原理解,見着李承乾,忙俯身下拜,道:“參見大唐太子殿下!”

李承乾伸手虛託了一下,道:“大論大人平身,不知松贊干布贊普此次派閣下前來見孤,有何事?”

祿東贊低眉順眼的站在原地,倒也顯得十分恭順,但是一開口就全然不是那麼回事兒了:“外臣聞達延芒結波狂悖,援救諾曷鉢,以致身死,特來向太子殿下請罪!”

達延芒結波狂悖,卻要他吐蕃派人來請罪,祿東讚的意思已經非常清楚了。

李承乾聞言一皺眉,道:“閣下這是何意,那達延芒結波助紂爲虐,已然兵敗身死,吐蕃與我大唐一向相安無事,何須閣下千里迢迢,來着伏俟城請罪!?”

祿東贊聞言,笑了笑道:“殿下所言繆也,那達延芒結波早已歸順我家贊普,受封阿柴,自然是我家贊普的臣子,臣子有錯,作爲主君前來替他謝罪,也是應當的!”

李承乾不禁一時語塞,看向了杜睿,杜睿心中也是一陣冷笑,道:“閣下此來,想來是帶了松贊干布贊普的命令的,不知有何見教!?”

祿東贊朝着杜睿看了一眼,見杜睿年紀輕輕就能端坐在李承乾的下手,立刻就猜出了杜睿的身份:“閣下想來就是大唐才子杜睿,杜先生了!”

杜睿一拱手,淡然道:“不敢!閣下有話請講!”

祿東贊笑道:“達延芒結波身爲我家贊普的臣子,雖然不顧我家贊普的諭令,強行出兵援助諾曷鉢,縱然身死也是他咎由自取,這一點怨不得旁人,天朝大兵震怒,剿滅了他也是應當的,只是不知爲何天朝大病要進犯我吐蕃領地,我家贊普一向仰慕大唐,深知大唐乃禮儀之邦,萬國宗主,特遣在下前來問問,大唐可是要以強欺弱,若是如此,我家贊普不敢與大唐爲敵,只好自負起身,到長安向大唐皇帝陛下請罪了!”

話雖然說得漂亮,但言辭卻極其鋒利。

杜睿聞言,也不着急,還是一副淡然的表情,道:“閣下此言,全無道理,那達延芒結波身爲伏允之子,坐鎮鄯善城,自然是吐谷渾的臣子,我軍兵圍伏俟城,達延芒結波出兵救援,雖然有違天道,卻也合乎常理,而我軍攻下的也只是吐谷渾屬地鄯善城,與吐蕃何干,我大唐皇帝陛下也一向寬厚待人,對待天下萬國一向優容有加,何曾進犯過吐蕃的領地,閣下此言,若是被皇帝陛下知道,恐怕不利於兩國的友好!”

祿東贊又朝着杜睿看了一眼,突然笑了,道:“在下一向聽聞大唐人恭謙有理,閣下爲何如此蠻不講理,那達延芒結波向我家贊普上表稱臣,他的屬地自然也就是我家贊普的屬地,吐谷渾自然也就是我吐蕃的屬國,達延芒結波雖然有罪身死,但是他尚有子嗣在我吐蕃,如今大唐既然已經懲罰了吐谷渾,屠殺大唐百姓的諾曷鉢也自殺身亡,大唐身爲萬國表率,禮儀之邦,自然應當退出吐谷渾的舊地,立達延芒結波之子爲吐谷渾王,而如今大唐軍隊卻強賴着不肯走,難道就不怕天下萬國嗤笑嗎?”

祿東讚的話音剛落,杜睿突然大笑了起來,指着祿東讚道:“閣下倒是好口才,只可惜所言無禮太甚,我大唐雖然寬厚,禮遇天下萬國,然我大唐皇帝更是我大唐億萬子民的君父,百姓無辜被殺,身爲君父如何能不爲臣民報仇血恨,諾曷鉢乃我大唐皇帝陛下所立的吐谷渾之王,其人狂悖濫殺,如今既然已經伏誅,所屬領地,我大唐自然要收回爲國有,難道閣下還有什麼疑問嗎?”

祿東贊也知道想要將吐谷渾舊地全都訛詐過去,也不大可能,便退而求其次道:“既然如此,還請太子殿下將西吐谷渾的屬地歸還給達延芒結波之子!”

杜睿道:“我大唐可不知道什麼西吐谷渾,這天下也只有一個吐谷渾,如今已然滅國,身爲勝利者,和吐谷渾曾經的宗主,我大唐佔有吐谷渾的舊地乃是合情合理的!閣下所言,無禮太甚。”

祿東贊也有些急了,大聲道:“難道大唐要恃強凌弱不成,我吐蕃絕對不會坐視不理!”

“放肆!”

無論是李承乾,還是殿上其他的將領聞言都是大怒。

杜睿起身走到了祿東讚的身前,冷冷的看着對方,將祿東贊看的渾身發冷,過了半晌才道:“我大唐之事,讓爾多嘴!”

祿東贊聞言一陣語塞,他很想威脅,但是如今吐蕃和大唐的實力根本就不成正比,真要是鬧將起來,吐蕃也絕對討不去好。

只得冷言道:“堂堂天朝上國,沒想到都是蠻不講理之輩!”

杜睿冷笑道:“我大唐之人對待朋友,自然講理,對待那些窺伺大唐之人,若是膽敢心生妄念,我大唐便要誅其心。”

祿東贊還沒等怎樣,杜睿倒是率先發出了戰爭威脅,雖然如今兵臨雪域高原有些困難,但是杜睿還真不懼怕吐蕃的高原優勢,大不了廢些手腳就是了。

祿東贊氣的面色通紅,瞪着杜睿,杜睿也毫不示弱的瞪了回去,手已經按上了隨身佩帶的寶劍劍柄,大有一言不合,就拔劍相向的意思。

祿東贊雖然膽大,但是面對杜睿也不禁心生懼意,他曾經到過中原,何曾見過這等蠻橫之人。

見杜睿這裡說不通,便又看向了李承乾,道:“大唐太子殿下,不知殿下心意如何?”

李承乾起身看着祿東讚道:“這吐谷渾舊地,乃是我大唐將士不惜生死打下來的,寸土片石,決不相讓!閣下請回,這便是我大唐最後的意見,松贊干布贊普若是不忿,大可以提兵前來,與孤會獵於高原,孤隨時奉陪!”

祿東贊驚呆了,這個世界亂了,當真是亂了,以往在他的眼中最重臉面道義的中原人,居然變成了這般模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當年祿東贊遊學中原之時,曾在涼州因小事殺人,結果就憑藉他身爲異族,不懂中原禮法的原因,居然說得那個官員將他無罪開釋了。

原本祿東贊以爲,即便此行討不來吐谷渾的全部領地,至少也能保住達延芒結波的領地,誰能想到大唐的太子居然一句話就擊碎了他的全部幻想,更讓他心驚的是,這裡的所有唐人表現出來的都是十成十的強硬。

若是大唐人人如此,他吐蕃想要走出雪域高原,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祿東贊灰溜溜的走了,他前腳剛走,唐軍就開始調動,蘇麟引領一萬飛虎軍,一萬左屯衛軍,兵進青海湖,逼近了吐蕃領地。

唐軍的調動讓松贊干布不禁緊張起來,也趕緊派兵駐防各處緊要關口,好在大唐兵士到了青海湖便不再往前行,才讓松贊干布緊繃的精神,稍稍鬆弛了一些。

打發走了祿東贊,伏俟城這邊,杜睿也將如何安撫吐谷渾舊地整理出了一份章程,那些吐谷渾人自然是要押回中原爲奴的,此外他還建議李承乾給太宗上書,從中原地區遷移百姓過來,同時成立吐谷渾都護府,並且推薦席君買擔任這第一任大都護的位子,前世席君買一百二十人大破吐谷渾數萬大軍的舊事,給杜睿留下的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

安排好了一切,杜睿這纔有時間跟着李承乾一起在這伏俟城內遊覽一番,沒想到剛一出宮門,杜睿便被一個人給深深的吸引了。

第十五章第19章 確有此事第85章 太宗的憂慮第6章 海外棄民第四章第53章 尤里烏斯一世第79章 因材施教第1章 重生第15章 貴人第二十四章第69章 杜克明生的好兒子第7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60章 進諫與否第七章第36章 逃出生天第69章 請辭第66章 葉齊德第41章 會師漢江第十九章第23章 踏青第33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40章 亞歷山大港第七章第43章 焚書坑儒第57章 民心天下第72章 登州軍港第15章 完結第63章 安定地方第66章 玉枕第18章 密謀第11章 大智大勇大仁大義第16章 暗戰第3章 遠行歸來第45章 達者爲師第二十六章第三十八章第1章 永徽八年第五十三章第68章 軍神第53章 卡迭石大戰第43章 兵臨石堡城第96章 和親!第7章 老宅第45章 多事之秋第16章 託孤第19章 鬧劇一般的反叛第六十五章第六十一章第30章 陳三事續第4章 褚公遂良第64章 議徵天竺第24章 澳大利亞第32章 泉蓋蘇文第18章 密謀第七十五章第十七章第59章 欲正人先正己第64章 議徵天竺第2章 長安消息第十五章第27章 契丹窘迫第102章 妖言惑衆第9章 疑懼第5章 放逐第94章 勇能搏虎第1章 重生第十七章第七十八章第47章 你讓朕爲難了!第二十七章第30章 正氣歌第二十七章第63章 再生事端第62章 希臘火第5章 大食消息第70章 李承乾的感情生活第64章 大海戰第六十七章第三十二章第68章 隱情第45章 達者爲師第六十章第3章 想好了嗎?第33章 應對第二十八章第45章 世家之道第47章 丕平第104章 不如歸去第73章 大食國滅第58章 大義滅親第8章 紛紛擾擾第四十二章第77章 生子當如杜承明第4章 財政預算爲哪般?第二十五章第27章 邊塞烽煙第54章 後宮之主第三十八章第2章 西方人眼中的大唐帝國第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