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登陸倭島

海戰大捷,倭國海上的有生力量已經被大唐盡數殲滅,接下來要考慮的,自然就是登陸了,杜睿率領的這一路除了水軍本部兵馬三萬之外,另外還搭載七萬大唐精銳步騎,其中步軍五萬,騎兵兩萬,現在,關鍵就是怎麼把這七萬大唐精銳送上倭島,畢竟想要征服倭島的話,單單靠炮艦在外轟擊可是不行的,經過馮照這幾日的探查,傳回來的情報顯示,紀伊共港布有倭軍十幾萬人,雖然裝備落後,卻也不能小覷了。

領軍之人便是,紀伊國的國主,一本道家的十三代宗主一本道季子,原本他也是想着保存實力,坐觀成敗的,可是最終還是敵不過天皇開出的價碼,興沖沖的帶着紀伊國,大和國,和泉國,三個封國聯軍跑到海邊來阻擊唐軍了。

海軍大敗虧輸,一本道季子也看的清清楚楚,但他原本就是個混人,在紀伊國內,也是殘暴不堪,一向都崇尚武力解決一切,他自信滿滿的過來抵禦唐軍登陸,是因爲他相信,憑藉手中“強大”的武力,完全可以一戰成功,於是便不顧家臣的反覆勸阻,親臨前線。

倭人已經做好了防禦的準備,唐軍這邊同樣在爲登陸謀劃着,倭人既然已經有了防備,貿然強攻的話,定然會造成一定的損失,因此契必合力提議,直接放棄在紀伊港登陸,直撲大阪港,也就是難波津港,從那裡登陸。

“不妥!”杜睿思索了一陣,還是否定了契必合力的提議,道:“南波津港附近水域情況更加複雜,我軍沒有嚮導,會有危險,而且這裡畢竟是倭人的地盤,若是貿然另選登陸地點,倭人能不知道我們的意圖嗎?雖然倭人艦船大半被我軍殲滅,但並不代表他們就不能查知我軍的動向,若是到時候,我大軍到了難波津港,而倭人早已調集了大軍嚴陣以待,我軍該如何行事?難道又要另尋登陸地點不成?費時費力,得不償失!”

一旁的歐陽延嗣聞言,吵着道:“老師何必爲此煩心,倭國大軍,別說十幾萬人,就算是再來十幾萬人,在學生眼中,也不過是土雞瓦狗爾。”

歐陽延嗣一向崇尚武力解決一切,打仗的時候習慣猛衝猛打,在杜睿出海遠征的時候,就體現的尤爲明顯,就連杜睿身邊一些親近的人都覺得詫異,杜睿這麼一個文武雙全的人物,怎的會調教出來這麼一個徒弟來。

杜睿的衆多學生當中,每個人的興趣不一,杜睿也是因材施教,若是說這些學生當中,於杜睿的武藝,只有歐陽延嗣得起真傳。

“師弟!莫要亂說!”馮毅趕緊伸手拉了歐陽延嗣一把,歐陽延嗣也不敢再說了。

杜睿擺了擺手,止住了馮毅,看着歐陽延嗣道:“你覺得該當強攻?”

歐陽延嗣得了杜睿鼓勵的眼神,也就不再藏着了,道:“我軍現在的快船,一趟至少可載兵五六千之數,完全可在短時間內把將士送至海灘之上。憑藉將士的悍勇,何懼倭人!”

杜睿點了點頭,接着又看向了毛亮,道:“毛亮!你也來說說看!”

毛亮已經思索了半晌,聽杜睿問起,便道:“依學生看,強行登陸也並非不可能的事,紀伊港外灘塗較多,限制了我軍的大船,但是卻也並非全是壞處,只要咱們找到一塊大一些的,灘塗質地硬一些的。以炮艦爲掩護,另外讓快船攜小炮向前抵近,只要快船能到達距離海灘五里之內,憑着我大唐水師艦船之上的一百餘門小炮的掩護。摧毀對方的陣型,逼退敵之海灘守軍,學生以爲,至少有九成把握可以成功。”

所謂的小炮,便是杜睿早先請了太宗的聖旨,在登州鑄造的,攻城拔寨起不到什麼作用,但是要掩護步軍登陸的話,卻正好合適。

“你所言,與本帥所想不謀而合,諸位以爲如何?”杜睿掃了周圍的衆將一眼。

契必合力也點頭道:“末將以爲,毛將軍此策可用,憑我大唐水師的火器之利,必然會讓倭人無法對我登陸艦船造成危險,只要能登上海灘,我大唐精銳怕過誰來?那些倭人也當真如歐陽將軍所言,不過土雞瓦犬而已。”

諸將也都頻頻點頭稱是,這樣一來,總算是把登陸的方案制定了下來,最後決定,七萬唐軍精銳分批登陸,以快船攜帶小炮,在炮艦的掩護下向前逼近,掩護登陸部隊。

而登陸的時間,就定在次日黃昏。

次日黃昏,紀伊港口之外。

“在船上看,還不覺得怎樣,如今這些倭人到了岸上再來看,怕是連看門狗都比他們還高上一個腦袋。這次幸虧登陸的都是步軍,不然,騎在馬上怕是連人都砍不着。”歐陽延嗣在甲板上伸長了脖子朝岸上張望了一陣,不禁調侃了起來,在場的諸將聞言,全笑歪了嘴,全然沒有一絲戰前的恐懼或者是擔憂,更多的,就像是在看一場熱鬧。登陸倭島,對大唐的這些精銳之師來說只不過是一個熱身運動而已。

十數萬倭國大軍,在站沙灘上的就有兩萬餘人,全是弓箭手,其餘的倭人皆盡站在沙灘盡頭與的岸邊處,人數看來很多,不過其中着甲者不足一半,而且絕大多數都是竹甲,甚至於有些人手中的盾牌就只是一快簡單的木板。手裡的武器更是五花八門,拿着一把竹槍的估計已經是倭人當中的精銳了,還有的乾脆就拿着木棒出來了,那玩意要是能對大唐將士身上的鐵甲造成傷害纔怪。

跟這樣的隊伍作戰,若要是輸了的話,不僅僅會丟光大唐軍人的臉,更會成爲天下的笑柄,根據杜睿的要求,爲了提高命中率和打擊成功率,大唐炮艦行至距岸三裡處,猙獰的炮口緩緩地對準了岸上之敵。

“好了!快去準備!”杜睿淡淡的一笑,對着歐陽延嗣說道。

此次登陸,歐陽延嗣在杜睿面前反覆爭取,才爭取來了這個先鋒的職位,聞言一拱手道:“老師放心!要是不能拿下灘塗,學生便提頭來見!”

歐陽延嗣當真是個戰爭狂人,此時看上去,對倭國的仇恨,簡直比杜睿還甚,杜睿笑着給他整理了一下披風,頭盔。

“多加小心!等得勝回朝之日,爲師給你尋個好人家的閨女,你這小子也該收收心了!”

雖然年歲相差不大,但是對這些學生,杜睿一向都是如師如父一般的存在,歐陽延嗣聞言,咧嘴笑了。

“老師沒事說這些作甚,學生還不想成家,若是成了家,豈不是被個女人給束縛住了,要是像老師一樣,那對學生來說,可是生不如死!”

杜睿聞言,笑罵着在歐陽延嗣屁股上踹了一腳,道:“臭小子!快去!”

歐陽延嗣笑呵呵的下船,上了登陸艦,招呼着其餘艦船做好了準備。

隨着馮毅手中的令旗揮下,一尊尊的艦炮輪番的噴吐着巨大的火焰,一枚枚的炮彈就像長了翅膀的鐵塊,呼嘯着狠狠的砸向沙灘上的倭人還有各個制高點上的遠程武器,其實倭人的遠程武器也不過就是些簡陋的投石車罷了,炮彈砸在海灘上,頓時衝起了一團團爆開的火光和煙霧,彷彿像是盛開的鮮花一般瘋狂的綻放着,吞噬着它周圍的一切物體,炸裂的斷臂殘肢和血漿碎肉被衝擊波高高的拋到了上空,向四面甩出去。

第一輪炮擊甚至還沒停止,被這種從來沒見識過的武器威力給嚇傻了的倭人便一聲發喊,丟下了手中的弓箭,就像是被魔鬼攆在屁股後邊一般,發瘋的朝後跑去。

倭人的投石器在火炮的威力面前,就跟紙糊的玩意似的,只需要一炮命中,絕對崩分瓦解,成了一堆冒着青煙的柴火,而有些倭人抱着腦袋,絕望地目光望着天空,似乎在企求他們地狗屁天照大御神能夠顯靈,可遺憾地是,在大唐強大的武力面前,那位天照大御神君也躲在了高天原,不敢降世臨凡了,這個時候不要說是什麼天照大御神,就算是八神庵,草稚京,鐵臂阿童木來了,也一樣完蛋,如今唯一敢於朝着海灘前進的,也只有幾個被眼前慘烈景象嚇瘋了的倭人。

“魔鬼!魔鬼!”

那幾個倭人癡癡傻傻的唸叨着,衝進了海里,要不就被直接淹死,運氣好的,被登陸船上的唐軍將士一擊斃命,結束了痛苦,雖然一樣是個死,但總歸不用再親身經歷這種痛苦了。

“混蛋!前進!前進!”

一個倭人將領,騎在東洋馬上,瘋狂的大聲呼喊着,他就是紀伊國的國主一本道季子,只可惜他的呼喊在猛烈的炮擊聲當中被淹沒了,如同潮水一般退卻的倭人,根本鳥都不鳥他,只顧着逃命。

這些倭人大都只是被徵召來的農民,沒有餉錢不說,每天還要忍飢挨餓,沒道理爲了那些貴族番主老爺們,平白將性命丟在這裡。

“快逃啊!唐人太厲害了!”

“媽呀!逃啊!”

倭人的隊形越來越亂,只顧着抱頭逃命,誰還能顧得上這是一場反侵略的戰爭什麼的。

“開炮,繼續開炮,每一艘炮艦至少給本帥攻擊十輪以上!告訴歐陽延嗣,讓登陸船隻立即出發!”杜睿大聲的下達着命令。

杜睿的命令被旗語兵傳達了下去,很快,速度迅疾的小船就像是一隻只被人用大力投出的標槍,從大唐水師戰艦羣之中竄了出去,朝着海灘直撲過去。

小船的速度優勢在此時立即就顯現了出來,百餘艘快船飛快的向着沙灘接近,頗有點兒萬牫爭流的意思。

而這個時候,倭人似乎也從慌亂之中驚醒了過來,其中那些着甲者手中地刀劍瘋狂的砍殺在那些個潰兵的身上,終於阻止了他們地潰退,在長槍與利刃的威逼之下,那些倭人又一窩蜂的向着沙灘嚎叫着衝了過來,似乎想把大唐的登陸部隊阻攔在海灘之外,不過迎接他們的,是大唐將士從船上射出來的密集的箭雨,箭雨強大殺傷力把他們脆弱的竹甲輕易的穿透,深深的扎入他們的肢體裡,哀嚎與絕望的慘叫此起彼伏。

這些倭人就像是一羣被兩塊巨石夾在中間的小動物,朝前也是死,退後也是死,一會朝前衝,一會朝好跑,人是越跑越少,只有少數被激起了求生慾望的倭人揮着手中的武器,衝進了海中,但迎接他們的,只有一支支利箭,沒入了他們的體內,把附近的海水染成腥紅色。

而他們的弓箭對於大唐將士的傷害卻是微乎其微,箭矢在大唐將士那精良的頭盔和鎧甲跟前,就跟撓癢癢似的,連一點兒痕跡都沒能留下。

只有一些倒黴蛋,盔鎧甲冑之間的縫隙被箭支射中,不過造成的傷害也可以忽略不計,這樣以來更是激起了唐軍的怒火,原本五吸一輪箭雨,也被提速到了三吸一輪。

在密集的箭雨打壓之下,那些倭人弓箭手,此時就跟一羣炮灰似的,除了承受大唐艦船的炮擊,以及登陸將士的箭雨之外,只能無助的哀號着,原來在杜睿心中想象的諾曼底式登陸,跟眼前比起來,就跟個笑話似的。

在登陸戰發起之前,杜睿還曾經想過,這場戰鬥將十分慘烈,畢竟此時的倭人雖然相對於大唐來說,生產力,科技水平相當低下,然而畢竟已經步入了文明社會,還是要比當初那些美洲大陸上的土著強的太多,再加上倭人悍勇,定然會對大唐的登陸造成一定的阻礙。

可是現在看起來,完全就是杜睿多慮了,這些倭人的反抗簡直就像是臨死之前,自蹈黃泉的最後瘋狂,除了最終死亡的結局,他們完全改變不了什麼。

十輪炮擊結束之後,那些搭載着小炮的快船也已經接近了攻擊範圍,開始了怒吼,大唐的精銳部隊便在其掩護之下,順利登上了海灘,雖然披盔帶甲的大唐精銳在不到一米深的海水裡顯得步履蹣跚,但是,堅甲給了他們堅實的防護,極大地減少了登岸的傷亡。

這個時候,倭人軍隊終於一聲發喊,數萬人從灘塗後邊竄了出來,總算不用一直被動挨打了,敵人就在眼前,這些倭人也被死亡激發了血性,嚎叫着朝着海灘發起了衝鋒,這個時候,大唐安裝在各種快船上的小炮發威的時候到了,無數的炮彈就好像冰雹一般狠狠的擊打在海灘上,把倭人的衝擊生生炸成了稀巴爛。

這個時候,也有悍勇之輩揮舞着手中的刀槍朝前衝了過來,而此時大唐將士已經登上了海灘,脫離了海水束縛,恢復了身體控制權的他們沒有一絲一毫的慌亂,有條不紊地排列出整齊的隊形,先把早就裝好的箭矢從鋼弩中射出,然後抽出了腰間的鋼刀,迎着數量衆多的倭人,沒有絲毫畏懼的向着人羣衝殺而去。

像這樣的戰鬥,他們已經經歷過無數次了,在生與死的磨礪之中,對於戰爭,在他們的眼中和一場遊戲沒什麼區別,無非就是殺戮與被殺戮,而且根據以往的經驗,他們被殺戮的可能微乎其微。

炮擊依然在繼續,只不過爲了避免誤傷,向前延伸了不少,倭人軍隊中不時爆起一團團粉碎的血肉,第一批上岸的大唐步兵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對着這些身材矮小,武器低劣的烏合之衆,就跟成年壯漢去欺負小孩子似的,每一刀,總會劃開對手那幾乎沒有防備的身體,飛濺的血漿,讓銀白色的海灘和沿岸處的海水都染出了詭異的紅色。

以不到百人的代價,把衝過了炮火封鎖的倭人軍隊死死頂住,隨着第二批大唐將士順利登岸,倭人的攻勢越來越弱,最後只能拋下無數屍身,朝後逃竄而去。

而遠處的一本道季子似乎還準備着再來一次衝鋒,不過這個時候,隨着火炮的射程不斷向前延伸,使得倭人的軍隊在這種情況之下,根本就沒辦法阻止大唐步兵的登陸,在第二次衝鋒又出現了傷亡過半的情況之後,倭人的十數萬大軍已經被消化掉了三分之一,只得悻悻的逃離了海岸,朝後方撤去。

“這些倭人也太不經打了!這纔多大一會兒就要逃走!”契必合力微微有些不滿的說道,他所率領的騎兵甚至連發威的機會都沒有,戰鬥就已經結束了。

杜睿一笑道:“倭國雖然只是幾個島子,但是口衆卻不少,契必合力將軍不用擔心沒有立功的機會!”

沒了敵人的阻攔,接下來的登陸自然就變得更加的快捷了,受傷的將士們被快船送回了主艦船接受治療,其他人則有條不紊的向着海灘四面散開,搜索殘敵,七萬大唐將士在日落時分,終於在灘塗上就完成了集結,順利登上了倭國的本州島。

殘陽如血,與海灘上的斷臂殘肢和污血交相呼應,顯得格外絢麗。戰損也被統計了出來,此一戰大唐將士共計陣亡一百五十七人,勇士的遺體被收斂起來,就在灘塗上舉行了火葬,骨灰將被妥善的安置,等到得勝還朝之時,再被供奉到忠烈祠當中,受萬世祭奠。

玩歌聲響了起來,如泣如訴,和遍佈倭人屍體的海灘相互映襯着,宛如到了修羅地獄一般。

杜睿也在衆人的簇擁之下登上了海灘,看着被殘陽照成了橙色的天空,心中充滿了激動,這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第一次由國家的軍隊,踏足在這塊骯髒的土地上,杜睿前世曾無數次的幻想着這樣的情形,用鋼刀和鐵血,徹底把這片土地淨化,將倭人曾經帶給中華民族的一切苦難翻成十倍奉還給這些低等民族。

這一場戰鬥,輕鬆得甚至讓杜睿感覺有些失望,旋及又爲自己有這種想法而感到可笑,或許,太輕易的勝利,反而會讓人無所適從,杜睿現在也就是這種心理。

太容易了,太容易了!一切都進行的太輕鬆了!

杜睿前世曾幻想過征服倭島的情形,在他想來,這個過程應該伴隨着無數的鐵血與犧牲,伴隨着無數感人的事蹟,最後再被後世的一些文藝工作者,搬上舞臺,大銀幕,找幾個當紅小生,扮演這場戰爭之中的主要任務,謳歌那些可歌可泣的人與事,但是現在,太容易了。

而且杜睿也很清楚,像這樣的戰爭,在後世恐怕是要被人詬病的,而杜睿自己在民族英雄的光環之下,恐怕也少不了一個屠夫的名號。

“老師!將士們都已經上岸!”馮毅走了過來,對着杜睿稟告道。

杜睿點了點頭,道:“馮毅!接下來,就由你和毛亮兩人留守此地,凡事多商量。”

馮毅連忙應是。

杜睿拍了拍他的肩膀,對這個學生,杜睿還是十分器重的:“好好做!將來大唐的水師,就指望着你們了!”

杜睿這話說得讓他自己都覺得彆扭,其實說起來,他和馮毅兩人也不過差了兩歲而已,但是過多的經歷,讓他覺得自己要老上不少。

安頓好大軍,杜睿接着又要開始盤算接下來的行軍方略了,按照之前的計劃,下一步,大唐軍隊的打擊方向,就應當是倭國的都城藤原京了。

在那裡就是倭國天皇的居所,在三韓的時候,杜睿已經親手斬殺了一個天皇,如今又有一個天皇的人頭被寄存在了別人的身上,什麼萬世一系,杜睿要的是斬草除根。

這個骯髒的民族,根本就不配生存在着天地之間,真正適合他們的之後地域。就像契丹一樣,倭人也已經被杜睿列入了必殺的名單之列。

第七十八章第8章 局第34章 殺吐蕃第58章 大義滅親第56章 兵權第44章 勇猛無敵第五十四章第五十四章第36章 坑殺第二十六章第5章 寶島第31章 出征第十九章第4章 心機第38章 草木皆兵第43章 兵臨石堡城第14章 寶釵和黛玉第48章 情深義重第45章 世家之道第35章 寧海小道第17章 參奏第二十五章第69章 何所求?第82章 琉璃非玻璃第11章 大智大勇大仁大義第五十八章第25章 處罰第39章 神兵天降第31章 高句麗來人第73章 所謂西天極樂第35章 喋血孤城第55章 所謂騎士第8章 奢侈品消費稅第34章 孔孟無用第六十九章第57章 民心天下第17章 國喪第24章 一曲新詞酒一杯第二十四章第16章 原來是他第8章 晉王來訪第82章 琉璃非玻璃第7章 大食消息續第64章 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第65章 大獲全勝第9章 無題第三章第五十九章第48章 捷報頻傳第41章 衰頹第60章 捷報傳來第86章 長孫皇后第55章 三戰而下第四十一章第四十六章第1章 東海揚波第29章 瑪雅第38章 繼續進兵(下)第89章 大唐之事,讓爾多嘴!第9章 這不是戰爭第27章 邊塞烽煙第51章 井底之蛙第24章 返京第四十六章第4章 心機第十六章第91章 夷男來朝第52章 遣唐使第17章 密議第17章 太宗教子第六十二章第五十四章第二十章第67章 彈劾第53章 三戰而下第22章 公主情深第四十章第7章 魏王之毒第66章 封賞第89章 我的小小未婚妻第33章 臨兵鬥者第三十四章第55章 所謂騎士第26章 願做一閒人第二十三章第19章 悲劇承乾第15章 室利佛逝第46章 明照萬里第2章 庶人李治第66章 回朝第73章 願做杜陵一農夫第66章 玉枕第8章 怒極第19章 父子之國第60章 媚娘心思第9章 野心第59章 欲正人先正己第16章 暗戰第十五章第四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