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李貓

李義府在御史臺處理了一天的政務,直到傍晚纔回了家,可事實上他所謂繁忙的工作其實也沒什麼真正可乾的,如今新皇登基,永徽朝進入了第一年,大唐在貞觀經歷了二十三年的祭奠,政治清明,朝中的文臣武將又多爲能吏,說起來還當真沒什麼能給他們這些負責給李承乾打小報告的人做的。

比如李義府的同僚,早早的就開溜了,唯獨他還是數年如一日的堅守着,沒有人知道他想做什麼,只有李義府自己最清楚,他之所以苦守着那個位子,爲的不過是用自己的堅持,盼望着有朝一日,至少能以勤勉知名,上達天聽,讓自己進入李承乾的視線罷了。

李義府自命才學出衆,雖說比不得大唐文壇領袖杜睿那般驚豔,可總歸也是得到過前任中書令馬周賞識,先帝太宗稱讚過的,可走入仕途十餘載,克勤克儉的工作,到頭來,他依然空守着一個正八品的小職位,未能得到半點兒晉身的機會。

當初被太宗皇帝派到晉王府的時候,李義府原本以爲自己的機會來了,當世李承乾的太子之位雖然穩固,可是李治卻也未必沒有機會,李義府期待着一個可以一飛沖天的機會,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自命才學出衆的李義府在晉王府內並沒有得到重用,趙恭存,長孫無忌,還有形形色色的人,李治的身邊已經聚集了太多的智囊,根本就沒人給他一個表現的機會,李治似乎也對這個看上去有些木訥的年輕人沒什麼好感。

得不到重用也就罷了,最倒黴的是李治居然還在趙恭存這個混蛋的慫恿之下,意圖謀反,這下可就壞事了,李義府當時雖然還接觸不到晉王府的謀反小團伙的核心,可是卻也能看得出來,李治謀反成功的概率,和月亮上有嫦娥的概率相比,大不了多少。

結果和李義府預料的差不多,謀反失敗了,趙恭存被斬首,長孫無忌全家流放夷州,李治被髮配到了倭州,而他們這些小人物,則面臨着非常嚴酷的現實。

當初被抓緊大牢的時候,他甚至還幻想着太宗能前去視察一番,到時候他表現的強硬一點兒,未必就不能像魏徵一樣,得到太宗的賞識,一下子躥上龍門,只是很可惜,太宗根本就沒心思見他們這些“教壞”了自家寶貝兒子的王八蛋。

李義府慌了神,他不想死,他還有許許多多的夢想沒來得及實現,如果就這麼死了,實在是有些不甘心,於是乎,他大肆的揭發李治犯罪小團伙的成員,一時間都快要成了污點證人,最後他的瘋狂救了他一命,他非但平安無事的從大理寺監牢走了出來,就連官身都沒有被剝奪,依然做他的監察御史。

李義府有大志向,如今這個監察御史的位子在其他讀書人的眼中,或許值得一輩子爲之奮鬥,可是在他的眼中卻是遠遠不夠的。

爲此李義府不停地找別人的麻煩,哪怕別人出了一點點的小錯,他立刻就要向上級報告,有的時候甚至都會捅到皇上哪裡去。

就因爲這個,李義府沒少得罪人,同僚們還送了他一個綽號一一李貓!

因爲貓在抓老鼠時,不管多急,走路也總是悄無聲息,而幹掉老鼠後,貓依然顯得神閒氣靜。李義府面慈心狠,打擊對手不動聲色,總是先收集了大量的證據,然後突然發難,難以讓人猜透,這點正和貓有異曲同工之妙。

只可惜他的勤勉,除了給他帶來了一大堆敵人之外,沒給他帶來絲毫的好處,甚至李承乾都開始有些煩他了。

可李義府卻不知悔改,有的時候,李義府甚至都不禁幻想,有某一個親王,勳貴能犯在他的手裡就好了,那樣的話他就能大出風頭,順理成章的進入到李承乾的視線當中,讓自己的滿腹才學得到施展的機會,只是很可惜,十幾年都過去了,他依然沒有這個機會,當初受到馬周和李大亮的推薦,坐上了監察御史的位子,十幾年他依然還在這個位子上蹉跎着歲月。

換了便服,李義府又在一個老家人的侍候下用過了晚飯,他今年也已經四十六歲了,髮妻在三年前因病過世之後,便沒有再虛線,膝下的一雙兒女被他送回了老家,身邊只有一個跟隨了他十年的老家人侍候。

這倒不是李義府的權利心太盛,因而對女人沒了興趣,他有着自己的打算,既然沒辦法以正途得到進身之階,他便打算用旁門左道的方式,比如娶一個名門望族的女人爲妻。

李義府本身是寒門出身,雖然如今那些五姓七家,名門望族在杜睿的連番打擊之下,已經早不復當年的風光,可是在當下,門第之間依然存在,世家不與寒門通婚的規矩,還被那些死腦筋,幻想着有朝一日可以重回巔峰的世家大族堅持着。

要是李義府能娶到一個世家大族的女人,他的身份顯然就不一樣了,只可惜,沒有哪個世家願意將自家的女兒嫁給李義府這個又老又沒前途的低級小官吏。

李義府見家人收拾了碗筷之後,並沒有退下,不禁有些詫異,道:“有事!?”

老家人忙道:“老爺!今日小人去集市買菜的時候,有個人和小人打聽老爺。”

李義府聞言,心中不由得一奇,道:“還有這等事,是個什麼樣的人打聽本官!”

雖然官不大,可是李義府對自己這個官身還是十分在意的,除了對待上官,就算是和同僚說話,開口也必稱“本官”,爲此經常的惹人笑。

老家人回憶了一下,道:“說話的腔調不像北方人,倒是有點兒南方口音,身量不算高,卻十分魁梧,對了,看衣着打扮,倒是個有身份的!”

李義府聞言,捻着鬍鬚,心中不禁盤算了起來。

就在此時,府門外傳來了一個聲音:“這裡可是李義府李大人的家,田四郎求見!”

第28章 賜婚第66章 葉齊德第33章 軍議第五十一章第66章 封賞第21章 家事第75章 何爲佛第五十二章第3章 勸誡第十五章第11章 夜宴第13章 拒第31章 出征第11章 夜宴第五十一章第29章 非我族類第48章 情深義重第31章 出征第11章 大婚第13章 抉擇第二十二章第28章 忠臣第38章 繼續進兵(下)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七章第18章 下來受死第71章 一見如故第49章 請纓第三十五章第5章 兄妹情深第92章 情敵第31章 四方雲動第85章 太宗的憂慮第11章 夜宴第60章 滿則溢第64章 議徵天竺第39章 神兵天降第13章 囑託第69章 科舉第34章 全功第二十三章第五十五章第23章 只恨生在帝王家第4章 西行漫記第58章 滅其國第6章 汝南公主第13章 抉擇第十五章第四十一章第34章 瑪雅奸第65章 教訓淫僧第十二章第九章第32章 深入虎穴第75章 內王外霸第四十一章第56章 兵權第35章 安市之戰第88章 你是皇十四女?第63章 夜襲第4章 西行漫記第49章 魏王李泰第25章 名聲鵲起第六十章第66章 回朝第59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五十一章第56章 越俎代庖第40章 亂國之人第67章 偷襲班加西第十四章第5章 離情別緒第六章第66章 主動請纓第49章 魏王李泰第72章 歸來第86章 達延芒結波第1章 貞觀二十二年第88章 開城納降第56章 防患於未然第10章 侯府壽宴第76章 這孩子叫狄仁傑第5章 離情別緒第34章 孔孟無用第24章 喋血城頭第五十八章第六十章第58章 騷亂第40章 亂國之人第64章 大唐利益第二十七章第56章 越俎代庖第二十二章第45章 倭人來犯第70章 大決戰(上)第10章 第一桶金第69章 科舉第58章 滅其國第45章 倭人來犯第15章 是非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