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昭武校尉再世人

距離江邊那一場大戰過去了好幾天,鄂州城已經平靜下來,但還有很多人依然在談論那天的戰事。

那一戰,鄂州損失了兩千多將士,北晉、契丹聯軍卻丟下了近萬具屍體在江中。

之後,北晉、契丹渡江的士兵更是忘不掉那些凶神惡煞的陰兵和鄂州士兵,總是做噩夢,病倒了很多士兵。

因此,北晉、契丹聯軍無力再戰,鄂州城短時間內沒有威脅了。

引起鄂州城滿城議論的李執,此時正在刺史府的書房內,來自洪州皇宮的聖旨也到了。

書房內並不奢華,只有兩張簡單的書桌,張信坐在李執對面,說道:“本來皇上認爲你立下了大功,應當重賞,可是被那斐易攪黃了!”

“斐易?”李執念着這個名字。

“斐易就是當朝右相,來自河東斐氏,當年皇上南下,關中的名門望族只跟來了一小部分,斐易便是這羣人的領袖。”張信解釋道,他將朝堂上發生的事向李執講了講。

張信又道:“當朝左相是來自山東清河崔氏的崔龔崔丞相,幸好有他爲你講情,不然那斐易就將你的全部功勞抹去了!”

“崔龔?”李執若有所思,突然問道:“大人,你是站在崔丞相那邊的?”

張信一笑,道:“崔大人曾經提拔過我……”

李執馬上明白了,果然是這黨派之爭,一個丞相不待見自己,一個丞相就會看重自己,看來自己那天也賭對了。

幾天前,李執帶着那個張達來到刺史府,張信看着張達的長命鎖,很是激動。

原來那長命鎖,乃是一對,兩鎖款式相同,上面寫的字不同,正是一件信物,張信便有一個。

很多年前,張信與父母、小弟走失,他一直在尋找親人們。

張達拿出另一個長命鎖後,哭道:“大哥,我終於找到你了,爹孃臨死前,還一直喊着大哥你的名字,叫我一定要去投奔你……”

“你說你是我二弟?”張信驚訝道,很是懷疑。

“爹孃爲了讓你能進私塾,把家裡能賣的東西都賣了……你十一歲那年,爬樹上偷果子,被果園主人發現了,遭了一頓毒打,還是我救你出來的……”

張達將張信爹孃和張信小時候的事情說了一遍,張信聽完,老淚縱橫,一把抱住陸固仁:“二弟!你真是我二弟!”

事過多年,張信以爲自己的親人已經在戰亂在死了,沒想到還能找到小弟,因此他很感激李執,隨後便另寫了奏摺,將李執殺死水師都督蔣忠的事瞞下了,還在奏摺中大肆誇讚李執,將功勞全給讓給了李執。

可惜皇帝和大臣們都不相信。

“對了,你那一身好武藝,是跟哪位師傅學的?”張信突然問道,在這一戰中,他發現李執的武藝高強,膽識過人,若不是親眼所見,他也不敢相信。

“跟秦師傅和尉遲師傅學的……”李執臉上露出了一抹神秘的微笑。

“那你能不能將那兩位師傅請來,請他們教軍中將士武藝?”張信興奮道,他並未深究那兩位師傅的具體姓名。

李執神情黯淡道:“很不幸,我那兩位師傅,已經去世很多年了……”

張信頓時有些失望:“這還真是不幸,不然有你那兩位師傅在,定能教出一批厲害的士兵!”

“是啊!我那兩位師傅可厲害了!”

說到這裡,李執心中突然苦笑道:“要是讓我回到標準的五代十國也行啊!可是這五代變成了一代,十國同時擠在一張地圖上,任老子學了那麼多年曆史,也是兩眼一摸黑啊!”

在原來的歷史中,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代是依次出現的,石敬瑭是在李嗣源死後反叛的。

石敬瑭原是李嗣源的部下,娶了李嗣源的女兒,後來起兵造反,坐困於太原,遂向契丹求援,割讓幽雲十六州,甘做“兒皇帝”。隨後,在契丹援助下,滅亡後唐,正式即位,定都汴梁,建立後晉。

石敬瑭稱比他小十歲的耶律德光爲父皇帝,再每年進奉帛三十萬匹。

石敬瑭這一反叛,不僅使中原失去大片領土,而且使契丹輕易佔領了長城一帶的顯要地區,此後,契丹便可以長驅直入直到黃河流域,中間沒有了抵抗的天然屏障,至此中原完全暴露在契丹鐵蹄之下,爲中原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

可是在這裡,石敬瑭提前反叛,五代十國的歷史發生了很多的改變。

石敬瑭反叛後,賢王府的田產被宮中收回,賢王府衆人無以爲生、紛紛離去,只有管家老秦和一個小丫鬟帶着年幼的李執,在洪州城艱難的生活着。

那李執體弱多病,管家爲了替他治病,將賢王府低價賣了出去,三人在城外買了一個小院子。幾年前,李執病重,管家卻連看病的錢都拿不出,李執便一命嗚呼了,然後陸固仁就來到了李執身上。

至於陸固仁成爲李執的經歷,那更是離奇。

剛來到這裡時,陸固仁看到自己成了李存賢的兒子,他還很高興,自己是賢王世子,將來要繼承王位的。

看了看聖旨上的賞銀一千兩,李執皺眉道:“打了這麼大的勝仗,怎麼就給這點賞銀?”

張信笑道:“有一千兩銀子,你就知足吧,要知道,皇上給整個鄂州城三萬官兵的犒賞,也只有白銀一萬兩、糧食五萬石。”

李執聞言也笑了,他心道:這唐莊宗李存勖吝嗇錢財的特點倒是沒有改變,和歷史書上說的一樣。

“李公子,你在想什麼呢?”張信見李執發了好一陣呆,便問道:“你是不是在擔心南平王的事?”

“南平王?”李執突然從回憶中驚醒。

他想起了這南平王高季興,脫口而出道:“高季興?高賴子?”

張信笑道:“高賴子?你這麼說倒也恰當。”

張信又沉吟道:“南平國主高季興向四周各國稱臣,以獲取各種賞賜。南平國亦向南唐稱臣,只不過這一年來,高季興沒向南唐進貢了,想必就是這事引起了皇上的不滿。”

張信道:“李公子,皇上要你去荊州面斥高季興,這事非同小可,搞不好那南平王惱羞成怒,對你起殺心……要不,我跟朝廷上書,說你在大戰中受了重傷,只能在牀上養傷,不能出門。”

李執好不容易在鄂州打出了威風,自然不想稱退縮,他笑道:“還好只是面斥南平王,而不是向他討要貢品,一千人足矣!”

第十五章 經營復州第十六章 丞相孫女第十二章 孤城一座第十三章 欽差要來第七章 昭武校尉再世人第七章 昭武校尉再世人第四章 鄂州血戰滿江紅第十二章 孤城一座第十一章 州城易主第十四章 借刀殺人第二章 廢世子闖鄂州城第九章 三教九流的小弟第十一章 州城易主第六章 滔天大功無人信第十五章 經營復州第十五章 經營復州第二章 廢世子闖鄂州城第十一章 州城易主第十一章 州城易主第九章 三教九流的小弟第七章 昭武校尉再世人第十四章 借刀殺人第三章 流火神箭阻敵軍第二章 廢世子闖鄂州城第十六章 丞相孫女第二章 廢世子闖鄂州城第一章 混亂的五代十國第五章 九歌國殤度英魂第十五章 經營復州第三章 流火神箭阻敵軍第七章 昭武校尉再世人第十二章 孤城一座第四章 鄂州血戰滿江紅第九章 三教九流的小弟第九章 三教九流的小弟第十五章 經營復州第三章 流火神箭阻敵軍第十一章 州城易主第十三章 欽差要來第十六章 丞相孫女第五章 九歌國殤度英魂第十四章 借刀殺人第十六章 丞相孫女第九章 三教九流的小弟第十章 潛入復州來縱火第十四章 借刀殺人第五章 九歌國殤度英魂第十六章 丞相孫女第六章 滔天大功無人信第十四章 借刀殺人第六章 滔天大功無人信第十一章 州城易主第十章 潛入復州來縱火第十四章 借刀殺人第八章 榮華富貴不足惜第十三章 欽差要來第一章 混亂的五代十國第六章 滔天大功無人信第八章 榮華富貴不足惜第八章 榮華富貴不足惜第十三章 欽差要來第十章 潛入復州來縱火第十五章 經營復州第十三章 欽差要來第二章 廢世子闖鄂州城第三章 流火神箭阻敵軍第四章 鄂州血戰滿江紅第九章 三教九流的小弟第三章 流火神箭阻敵軍第十一章 州城易主第五章 九歌國殤度英魂第十六章 丞相孫女第十六章 丞相孫女第九章 三教九流的小弟第五章 九歌國殤度英魂第十一章 州城易主第十二章 孤城一座第十一章 州城易主第七章 昭武校尉再世人第一章 混亂的五代十國第三章 流火神箭阻敵軍第十六章 丞相孫女第十四章 借刀殺人第一章 混亂的五代十國第十四章 借刀殺人第五章 九歌國殤度英魂第一章 混亂的五代十國第一章 混亂的五代十國第二章 廢世子闖鄂州城第十三章 欽差要來第十章 潛入復州來縱火第十五章 經營復州第三章 流火神箭阻敵軍第二章 廢世子闖鄂州城第十六章 丞相孫女第十章 潛入復州來縱火第九章 三教九流的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