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3章 繁忙的函館港

寒冬臘月,整個函館島已經被厚厚的積雪覆蓋。

不過,讓人欣慰的是函館港並沒有結冰。

“東方都督,這個冬天我們的港口不僅沒有變的冷清,反而是更加熱鬧了不少,看來明年的函館港,肯定會更加熱鬧啊。”

蘭喬生的心情很不錯。

東方平前幾個月剛剛來函館港,現在又再次過來,本來就表示出了他對函館港的重視。

也意味着東海漁業對函館港的資源傾斜。

幾個月前,函館港還是一個只有千把號人在折騰的北疆小港口。

但是自從這裡的漁場被發現之後,很快就涌過來了大量的船隊。

與此同時,各種跟捕撈業相關的作坊也快速的修建了起來。

如今,這裡已經是一個有着幾萬人長期生活的中型港口了。

一旦李耿的船隊從北美洲順利返回,那麼函館港必定又會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

“登州的捕魚業雖然很發達,但是那裡的漁業資源跟函館港附近海域完全沒有辦法相提並論。

如今大唐的百姓,生活水平提升了不少,對於各種各樣的新食材的消費能力,也提升了不少。

我聽說函館港有個船隊連續幾次出海都捕捉到了大量的藍鰭金槍魚,船隊規模在短短几個月就翻了兩翻?”

東方平作爲東海漁業的都督,對於大唐海外的各個港口的情況都很熟悉。

這函館港雖然是在倭國北部,但是並不是屬於倭國的統治範圍。

準確的說,這裡之前是無主之地。

所以東海漁業如今佔據了函館港,那麼這裡如今就是大唐海外的飛地,是屬於東海漁業的港口。

這也是爲何東方平頻繁來到這裡視察的原因。

“是的,那個船隊的東家叫做何餘生,還是蒲羅中市舶水師提督楊七娃的姐夫呢。

那個藍鰭金槍魚,剛開始的時候還有點浪費,因爲沒有足夠的冰塊讓它們能夠順利的運輸到長安城去,所以就直接醃製了。

但是進入冬天之後,冰塊變得不再稀缺,氣溫也已經降到了零下,這些藍鰭金槍魚能夠保持新鮮度,快速的運輸到登州,運輸到長安城,可以賣上非常不錯的價格。

據說在長安城,現在都已經有了專門的海鮮店和魚膾店,爲百姓們提供冰鮮的海魚膾呢。”

作爲函館港的負責人,蘭喬生自然不會覺得藍鰭金槍魚有多麼的難得。

但是他以前也是生活在關內道,對於大唐內陸地區的情況,還是非常清楚的。

如此口感優異的海魚,運輸到了長安城之後,價格絕對是大幅飆升的。

難怪上次他看到何餘生的時候,他都是滿面春風。

“這個挺好的,冬天對於函館港來說,反而是一個優勢季節了。那魚膾的味道,確實很不錯,如果能夠讓長安城等地的勳貴富商也能有機會品嚐,那麼就意味着捕撈業又有了一個新的盈利途徑。

雖然把魚製作成魚乾、鹹魚、魚肉罐頭都能掙錢,但是肯定沒有冰鮮魚來的這麼節約成本,利潤那麼高了。”

東方平在海上漂泊了這麼多年,自然對捕魚業的情況很瞭解。

“是的,我們現在專門在港口附近修建了一個巨大的冰窟,趁着冬天製作冰塊的成本很低,多儲存一些冰塊。

一些作坊也在修建屬於自己的冰窖,以便在將來氣溫回暖之後,也能有足夠的冰塊。

更加讓人感到欣慰的是我們在函館港附近發現了一個硝石礦,雖然規模不是很大,但是足夠我們製作大量的冰塊了。

這麼一來,以後的海魚保鮮問題,就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解決。”

蘭喬生這段時間沒日沒夜的忙碌,顯然還是做了一點事情的。

百廢待興的函館港,就像是一張白紙一樣,給了他巨大的發揮舞臺。

“冰塊準備是一方面,海洋的儲備也要準備妥當,別到時候捕撈回來的海魚太多,結果卻是浪費了,那就可惜了,也很打擊大家的積極性。”

“沒問題,我們現在有專門的海船去登州運輸海鹽,並且爲了鼓勵捕魚業的發展,這些海鹽我們都是以近乎成本價出售。”

對於東海漁業來說,大唐最大的海鹽作坊就是自己旗下的。

所以海鹽根本就不是問題。

頂多到時候就是在登州那邊再擴大一下曬鹽場的規模而已。

“這一次李耿帶着船隊去北美洲,雖然還沒有回來,但是我覺得函館港可以爲此做一些準備。

東北部應該還有幾個島嶼,其中有些島嶼上面也有天然的港口,明天開春以後,可以騰出一部分人手去那裡修建一些簡易的補給設施。

到時候不僅去北美洲的船隊可以使用,捕魚的漁船也可以使用的。”

對於東方平來說,他自然是希望把東海漁業的影響力擴張到整個太平洋。

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沒有實現。

“沒問題,函館海域的漁場規模太大了,多修建一些補給的港口,也能讓漁船的活動範圍擴大一下。”

蘭喬生一邊跟在東方平後面視察着港口的情況,一邊交流着各種看法。

一路上,時不時的會有一些商家、海員跟蘭喬生打招呼。

很顯然,他這個函館港的負責人,跟許多人都是非常熟悉。

“我聽說如家客棧準備在函館港也修建一家分號,他們的負責人已經過來開始選址了嗎?”

看到絡繹不絕的人流在寒風中忙碌着,東方平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函館港這裡,許多人都不是長期居住的。

特別是一些商家來這裡做生意,可能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偏偏之前這裡人口規模實在是太小,根本就沒有什麼像樣的客棧。

“已經有一個掌櫃先過來了,不過現在天氣太冷了,沒有辦法施工,只能是先做一些前期的準備。”

“以後函館港的外地商家肯定會越來越多,路過的船隊、海員也會越來越多,這些人的衣食住行問題都是需要充分考慮的。

要不然人家來了一次之後,就不敢來了。”

“嗯,東方都督您放心,這些問題我們都已經在考慮了。等到開春以後,立馬就會開始完善。”

“等我這一次回大唐以後,跟楚王殿下再商量一下,看看是不是將長安城實行的警察制度擴大到各個海外州城、港口之中。

函館港現在充滿了商機,除了各種各樣的商家涌過來之外,肯定也會有一些人不懷好意。

我們不能讓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東海漁業有自己的護衛隊,也有自己的一套規則。

但是伴隨着海外實際控制港口的增加,東方平自然也在開始考慮一些其他問題了。

各個港口,是不是有必要跟大唐國內一樣建立一套管理體制呢?

這些人是由朝廷委派,還是由東海漁業負責呢?

許多東西,都是挺敏感的,不是東方平能夠做決定的。

第322章 瞌睡遇到枕頭(又是三合一)第34章 真是不孝啊第1489章 大唐皇家海軍第1127章 玉米的發現第955章 瘋狂的夜晚(爲催更圈催更邀請函活動加更)第1441章 李泰的動作第522章 美食總是在不經意間誕生第408章 武媚娘覺得自己掉進坑裡了第258章 戶部的氣氛都變緊張了第706章 自己中籤了?第1438章 李治的煩惱第203章 延誤了?第1388章 長期投資第1084章 長孫無忌的對策第941章 女兒奴第394章 拉一批,打一批第593章 糾結的楊本滿第674章 溫水煮青蛙第237章 來去無蹤第341章 沒有人接受金幣銀幣,怎麼辦?(求訂閱)第408章 武媚娘覺得自己掉進坑裡了第1450章 都在等什麼呢?第1037章 這個主意有點損第1606章 西域省第1360章 金山港第572章 幸福來得那麼突然第106章 心都涼了第1232章 魚飯第1169章 是誰做的?第313章 匠人們的福利(繼續求票)第1545章 蒸汽機車的變革第235章 不一樣的打法第753章 高句麗的未來第923章 發現之旅第769章 三國聯軍第1157章 割羊毛第360章 陛下,此非藥石可治啊第998章 重磅利好第150章 備貨第599章 軍糧改革第773章 新羅人的好算盤落空了第623章 彈劾永不停第242章 不走尋常路第224章 菘菜第731章 臨別第360章 陛下,此非藥石可治啊第717章 不一樣的交易第105章 蝨子多了不怕癢第1585章 香餑餑第295章 聰明人哪都有第1163章 知道了又能怎麼樣?第612章 就這樣拿走了八成的利潤第1302章 不一樣的禮物第236章 斬首行動第1353章 刺激作用第1614章 顧問委員會第193章 怎麼還沒動工第936章 鋼鐵比黃金貴重?第835章 你到底還有多少?第1027章 崩盤第287章 跟着他的步伐走(再爲月票加更,八更走起)第1456章 認清現實第21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32章 專賣店第770章 誰能生擒李世民?第1045章 抱大腿的代價,有點高啊第763章 週二福的意外之喜第1521章 彈劾的影響第1600章 戰爭帶來的機會(萬字,求月票)第308章 怎麼是綠的?第1591章 西湖美景第290章 格物大廈第854章 大唐版的醫患糾紛(下)第730章 水陸並進第55章 剛開始就結束了第424章 你就不管一管?第1549章 驚喜總是來源於意外(繼續日萬)第255章 程府的大喜事第956章 風雨欲來第1370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231章 這麼快就回來了,難道出事了?第463章 這幫人老搞事,得給他們找點事情做第1116章 盛宴開始第794章 韋杜聯手第1章 真是他寫的?第185章 閒了果然會搞事(六更送上)第655章 陛下,倒不是完全沒有機會第595章 都是化糞池惹的禍第213章 居然把它給漏了第133章 發射第812章 這麼低的價格,還有錢掙?第1276章 烏合之衆也有用處第483章 廣告的效果第117章 意外的請帖第513章 楚王殿下這是在跟世家低頭了?第1605章 戰爭的紅利第1623章 新的時代第371章 給大唐增加點娛樂第1126章 又搞一個新機構(繼續求月票)第945章 重大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