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登州熱

王玄策和李世民的對話,並沒有特意的保密,周邊跟隨過來的官員基本上都聽到了。

這年頭的官員,極少是寒門出生,基本上都是各地的世家地主,家中基本都有一些產業。

“阿爺,好端端的,你讓我去登州幹什麼?”

宋國公府上,蕭瑀正給自己兒子安排任務。

“目光短淺,爲父讓你多留意一下朝堂動靜,你都當耳邊風了嗎?如今楚王殿下去了登州,長安城有何變化你感受到了嗎?”

蕭鍇一臉鬱悶,“不就朱雀門那邊多了一個什麼鯨魚骨架嘛,我也去看了,壯觀是壯觀,但是誰知道真假啊。”

“嘭!”蕭瑀聽了大怒,“無知!如此事項,楚王殿下哪敢欺君?”

“阿爺,哪怕是真的,哪又如何?難不成你讓我也去登州,出海抓一隻回來嗎?有何意義啊!”

蕭鍇作爲長安城頂級的勳貴,每天日子過得瀟灑自如,不是去怡紅樓喝花酒,就是去天香閣聽小曲,自然是不願意離開長安。

“你!你能不能有點腦子?就你這種揮金如土的過日子,我們家還能供你揮霍多久?你就不會想想怎麼增加家族的收入?”

到了蕭瑀這個級別的人物,對於士農工商之類的說法,看的已經非常透徹,自然不會覺得家中有人去經商是多麼丟人的事情。

事實上,整個唐朝,商人的地位都要比明宋時期要高。

“阿爺……你……你不會是真的要人我去登州捕鯨吧?”

“爲父沒有讓你親自去出海捕魚。但是這鯨魚關係重大,之前楚王鼓搗出了羊毛,我們錯過了;更之前的蜂窩煤就更不用說了;如今這鯨魚我們蕭家一定不能錯過了,渾身是寶,我們蕭家的造船匠人水平是大唐首屈一指的,相比其他家都是有優勢的。”

蕭鍇感受到自己不去是不行了,低垂着頭道:“那我去了登州要幹什麼啊?”

“放心,爲父自有安排,只是你去了,讓楚王殿下感受到我們蕭家合作的誠意就可以了,具體事情都聽管家的。”

……

珍寶閣。

香兒經過一年來的歷練,已經很有點後世女強人的風采了。

“王管事,我們這鯨油蠟燭真的只賣十文錢一根嗎?別家一樣大小的牛油蠟燭都賣一百文錢呢?”

王玄策剛到長安城沒幾天,完成了李世民壽禮的呈現任務,登州來的第二批鯨油蠟燭和鯨魚肉乾就運到了。

鯨油蠟燭關係着整個大唐的照明大計,王玄策自然是知道李寬非常重視,所以珍寶閣開售鯨油蠟燭的第一天,他親自過來看看情況。

“香兒姑娘,小號鯨油蠟燭十文錢一根,中號五十文錢一根,大號的一百文錢一根,是王爺親自定下的。牛油蠟燭賣的那麼貴,是因爲牛油來之不易,成本高昂,但是我們鯨油蠟燭哪怕是十文錢一根,利潤也是極其豐厚的。”

“王爺也真是的,有錢也不知道掙。我們鯨油蠟燭比牛油蠟燭更亮、更耐燒、煙霧更少,哪怕是賣一樣的價格,也算是賣便宜了呢。”

香兒現在是典型的商人思維了,估計她也可以算是西市最有名的女商家了。

畢竟珍寶閣的玻璃鏡子是大唐一絕,香兒在一定程度是代表着楚王府來掌管珍寶閣。

不過,李寬看問題的角度自然是和香兒不同的。

“香兒姑娘,這話你在我面前說說沒關係,要是在外人面前這樣說,傳出去了,哪怕是王爺不介意,來福叔也不會輕饒你的。”

李寬有多縱容身邊的丫鬟們,王玄策是深有體會的,看到香兒這麼說話,也是一陣無奈。

“王管事,我知道了,我就是隨口說說。”香兒吐了吐舌頭,俏皮的回答。

……

永平坊,東方平正準備出門,去新華書店看看有沒有什麼新的書籍出版。

自從《三國演義》開始,新華書店隔三差五會推出一些新書,或者翻印一些以前的古籍,價格十分實惠,已經成本東風平的定點書屋了。

很多時候,新華書店看書的人比買書的人多,許多買不起書的士子就在書鋪裡待一整天,默默的看着書,新華書店也不趕人。

“東方兄,走,快跟我去一趟珍寶閣。”

一個胖胖的學子氣喘吁吁的來到東方平面前,拉起他的手就要往外走。

“蘇兄,我準備去新華書店呢,珍寶閣我就不去了。”

來人是學館的同窗蘇成冠,家境十分優越,但是爲人卻是很和氣,是東方平唯一的好友。

“珍寶閣新出好東西來了,不去你會後悔的,趕緊走。”

雖然是大冬天,但是蘇成冠額頭上卻是出汗了,也不知是剛纔跑的太累還是因爲太胖。

“蘇兄,我真的不去了。”東方平有點無奈,“珍寶閣的東西太貴了,我這囊中羞澀,實在是買不起啊,有這時間,我不如去新華書店看看書呢。”

“這次不一樣,蠟燭,鯨油蠟燭,十文錢一根的鯨油蠟燭,去晚了可能就沒了,我一聽到這個消息,就跑過來叫你呢。”

“啊?鯨油蠟燭?十文錢一根?”東方平有點不大相信。

小時候家道沒有中落的時候,東方家也只能勉強備着幾根蜜蠟,現在這個情況,根本就用不起蠟燭,一到晚上,除了上牀睡覺,別無他事。

“真的,我騙你幹啥。趕緊走,去晚了就沒了!”

……

珍寶閣的鯨油蠟燭,就像是一陣風一樣吹進了長安城千家萬戶。

十文錢一根,但凡是家中薄有資產的百姓,都是買的起的。

反正買了也不是一天到晚都在用,偶爾應應急,一根蠟燭可以頂一個月了。

至於勳貴人家,那就更不用說了。

以前用牛油蠟燭或者蜜蠟,雖然價格貴,但是一家之主的書房裡頭必定是有幾根的。

如今鯨油蠟燭是十根纔等於以前一根的錢,用起來壓力立馬就下來了。

與之而來的,就是更多的商人涌向了登州,有的是爲了從登州進貨,有的則是直接考慮有沒有可能自己也生產鯨油蠟燭。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哪怕是以前和楚王府有矛盾的世家,也都各自派了人去登州。

第674章 溫水煮青蛙第1253章 鬆了一口氣第696章 讓人期待的演講第1401章 新的機會第1074章 這種事情,太讓人噁心了第533章 不一樣的邊塞風情第788章 不能任由新羅人坐大第780章 秋風掃落葉第1053章 捕奴船第1122章 蒸汽機車第1432章 報復第1186章 刷新李祐的認知第389章 佔完便宜趕緊跑(再來個三合一的)第1530章 扔一把火第838章 紇幹承基招了第78章 沒有想象的那麼差第241章 改善伙食第1182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484章 馬車產業的春天要來了嗎?第1112章 佛道之爭第392章 這個李寬,爲何每次都要搞點事情出來第656章 疝氣手術第1596章 水陸並進(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546章 閱兵的準備第138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78章 崔慶吐血第257章 戴胄好氣啊第1300章 產學研第1571章 震懾第48章 憤怒的女人們第156章 下馬威?第214章 我沒眼花吧第1477章 心如刀絞第1056章 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82章 兩難(第三更,求推薦票)第93章 低調回歸第92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60章 佈局倭國第1591章 西湖美景第1479章 風雨欲來的感覺第888章 太平洋一點也不太平第413章 我的武郎君,實在是太穩健了第1032章 牛啊第1582章 小東西意義不小第514章 璀璨的煙花第405章 這個案子怎麼破?第844章 程靜雯:誰當太子都可以,但是魏王不行第1600章 戰爭帶來的機會(萬字,求月票)第544章 李德謇的變化(加更,求票!)第1512章 一切都有可能第1110章 貪心不足第885章 今年實在是太難了第311章 這個事情可以有第735章 淵蓋蘇文的應對第214章 我沒眼花吧第1473章 阻攔第1261章 李世民的反思第112章 盜版是要付出代價的第259章 觀獅山書院第1492章 做對了一次選擇第96章 肉食不夠?第107章 三觀就是用來刷新的第816章 探索新大陸第1129章 大唐皇家錢莊代金券第103章 臭味相投第48章 憤怒的女人們第618章 還能這麼辦客棧?第135章 渾身是寶第700章 誰說不能賣?第756章 遼東城的動靜第1370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979章 被王位耽誤了的釀酒師(求月票)第790章 新一輪的出海熱第785章 遼東城的百態第104章 不一樣的作坊第352章 三十八文錢一隻的登州大蝦第817章 楚王大課堂第101章 爭風吃醋第614章 又是變廢爲寶第1400章 威力第954章 兔子急了也咬人第911章 大唐皇家錢莊的危機第186章 不如問問楚王(七更,求訂閱)第263章 賜婚第36章 最大贏家第1418章 長孫家的小動作第1062章 更快、更快、更快!第1146章 土豆帶來的機會第1438章 李治的煩惱第949章 不甘心的甘迪第630章 巡街利器第1621章 和談第1428章 把目光對準了小玉米第79章 西北貿易第259章 觀獅山書院第31章 長孫的壽辰第479章 長孫皇后在追更第1107章 你們閃開!讓我來第1221章 走馬觀花第1400章 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