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7章 只要解決了李寬,很多問題其實就解決了

伴隨着李治的離開,長安城上空的陰霾算是徹底的消失。

路上的行人似乎比往年更多了,東西兩市的商鋪生意更加火爆了。

而朝中,自然也有了一些新的變化。

狄仁傑已經順利的從藍田縣縣令的位置上調回到了長安城,擔任警察部副部長,算是直接來了一個越級提拔,成爲長安城官場之中的當紅炸子雞。

伴隨着大唐經濟的發展,各種新式的案子也越來越多。

而交通變得發到之後,人口流通也變的非常頻繁。

以前那種治安管理模式,顯然已經跟不上時代需求了。

所以警察部現在的任務是非常重的,也就是有馬周這樣的傑出人物在裡頭坐鎮,要不然肯定是搞不定的。

但是馬周可是有着宰相之才,一直在警察部裡頭任職,似乎也不是很合適。

所以李寬準備把狄仁傑培養成馬周的接班人,過個幾年就正式的擔任警察部部長。

與此同時,褚遂良也被李寬從朔州刺史的位置上調回到了長安城,擔任吏部侍郎。

其他人也或多或少有一些升遷。

考慮到自己畢竟纔剛剛擔任大唐太子,動作不宜搞得太大,所以李寬並沒有搞什麼新官上任三把火。

不過,即使如此,很多人也是酸的不得了。

“無忌,李寬現在是大唐太子,陛下現在把很多奏摺都轉給他來處理了。

如今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就委任了那麼多以前楚王黨的人擔任要職。

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以後我們可就真的出了俯首稱臣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的辦法了。”

兵部尚書崔敦禮是長孫黨裡頭的核心人物。

作爲博陵崔氏的家主,崔敦禮雖然名聲不顯,但是其實能量不小。

畢竟是五姓七望裡頭的老牌家族,怎麼能夠隨便小覷?

“軍隊現在全部都掌握在陛下手中,而警察則是掌握在太子黨手中,我們如果想要做什麼,都找不到可以借力的地方,現在的局面,需要一個合適的切入點才能打破。”

長孫無忌這段時間也是比較憋屈。

歷史上李治即位之後,他能做到權勢滔天,那是因爲朝中沒有誰能夠制衡他。

李治又沒有什麼自己可以信任的人可以用,這就導致了朝中很多官員的任命,名義上是李治說了算,其實是長孫無忌說了算。

明白這個情況的官員,自然是唯長孫無忌是瞻了。

至於大唐軍隊將領,許多都是當年秦王府出身,跟長孫無忌也有交情。

一般情況下,軍隊將領也不會輕易的去幹涉朝中的事務,纔有了長孫無忌一家獨大的局面。

但是現在的情況不同。

李世民還活着呢。

只要他還在位,大唐就沒有誰的威望能夠勝過他。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李寬這幾年做了那麼多的改革和努力,李世民是最大的受益者。

百姓的生活變好了,首先感謝的就是當今天子。

特別是遠離長安城的百姓,他們不知道李寬的事情,只會把恩情記載當今天子身上。

“十二衛裡頭,有不少將領是世家子弟出身,如果我們聯合起來的話,還是有一些操作空間的。不過就是要看怎麼聯合了。

哪怕到時候李寬登基了,他也得按照規矩辦事,不敢胡搞一通。”

崔敦禮作爲博陵崔氏的家主,自然很清楚李寬的政治立場。

大唐的勳貴世家的影響力會不斷的下降,李寬算是最大的責任者。

崔敦禮完全有理由相信,等到李寬將來即位之後,肯定會加大打擊世家大族的力度。

與其到時候被動的應對,不如現在好好的開始謀劃,看看怎麼去改變這個局面。

“陛下手中有百騎司,李寬手中有楚王府情報調查局,嗯,估計現在改名字了,姑且就叫它情報調查局吧。

根據之前我的人跟情報調查局交手的情況來看,這是一股不輸於百騎司的力量。

我們如果做事不秘的話,很容易就被情報調查局的人抓住首尾了。”

長孫無忌現在有點後悔當初自己怎麼就招惹李寬了。

當然,他到現在也理解不了,爲什麼李寬可以那麼的強。

哪怕是當年認識李世民的時候,長孫無忌也沒有那樣的驚訝。

“這個事情我多少也聽說了一些,不過也沒有那麼神奇,他們畢竟也是人。

並且按照我的瞭解,情報調查局的重心之前都主要是在海外。

像是新羅、百濟、倭國或者草原上各個部落的情況,他們肯定是比我們更加專業,更加了解的。

但是在長安城裡頭,估計還是百騎司厲害一些,各個勳貴世家自己的消息來源也不差。”

崔敦禮這話,就差沒有說我也要自己的情報力量了。

能夠作爲一個千年世家的家主,崔敦禮的性格還是比較穩重的,能力也是有的。

要不然也不會被任命爲兵部尚書。

雖然大唐的兵部尚書,全力遠遠沒有其他的尚書大,但是能夠說上話的地方還是非常多的。

“雖然我很想自己親自動手,但是我覺得還是借刀殺人的風險會低一些。

李寬這些年沒有少得罪人,不管是草原上的胡人還是吐蕃國熱,亦或是高句麗等國的人,裡頭不乏希望李寬早點離開這個世界的人物。

如果我們能夠跟這些勢力私下裡合作,爲他們創造刺殺李寬的機會,那麼很多事情可能會變得很簡單。

只要解決了李寬,很多問題其實就解決了。”

長孫無忌還是信得過崔敦禮的,所以最終還是把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給說了出來。

果然崔敦禮聽了還是非常感興趣的。

要是能夠把李寬搞成肉體毀滅,那自然是什麼都好說。

“確實不適合我們親自上陣,風險有點太高了。

不過我們博陵崔氏跟草原上的不少部落的關係還算可以,如果無忌你想讓草原上的人動手的話,我倒是可以幫忙聯繫一番。”

崔敦禮想了想就認可了長孫無忌的提議。

“先聯繫一批信得過的人手,看看大家如何採取合作方法,到時候再做進一步的確認。”

長孫無忌也沒有直接給一個定論。

大家回去再好好的想一想之後,繼續討論咯。

第533章 不一樣的邊塞風情第305章 熱鬧的長安城(求推薦票)第701章 霸道的決定第967章 變化中的遼東道第252章 程處默的秘密第946章 一爭高下第140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366章 不出意外的火了(求月票)第681章 稅收優惠第513章 楚王殿下這是在跟世家低頭了?第944章 連鎖反應第139章 給李世民掃盲第1377章 不同人的看法第1230章 被包圍了第535章 楊本滿的抉擇第642章 牙膏牙刷的推廣第1186章 刷新李祐的認知第1505章 乳白色黃金第397章 總算不再坑人了啊第1210章 熱鬧的南洋第494章 永平港中的擔憂第1581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591章 哈梅迪的新生意第995章 陽謀對陽謀 (大章,求月票)第125章 一文錢一斤第660章 高興的太早了第684章 放榜了第1216章 李治的小動作第79章 西北貿易第217章 居然真的完工了第1233章 函館漁場第417章 故地重遊第274章 算出來了第453章 楚王殿下怎麼跟樹皮較上勁了?第734章 運籌帷幄之中第572章 幸福來得那麼突然第1348章 快,先退貨第146章 要逼自己出海嗎第1357章 韋思仁眼中的商機第1133章 簡單粗暴的解決第1233章 函館漁場第1168章 出軌了第1503章 李象與李厥第911章 大唐皇家錢莊的危機第123章 王爺莫非是海神?第874章 孔子學院第718章 這就交易完了?第1290章 投資方向第637章 恍如隔世第1521章 彈劾的影響第499章 目瞪口呆的高陽第1397章 優劣第858章 李寬:我這是離開了多久?第1018章 王有才的絕殺之行第1171章 報仇不隔夜第533章 不一樣的邊塞風情第1361章 不一樣的攻城略地第476章 大唐日報的誕生第281章 先來後到(求月票,第二更)第313章 匠人們的福利(繼續求票)第1112章 佛道之爭第54章 這還是人嗎?第1572章 賈比爾多的選擇第587章 麪包新語的最佳搭檔第1414章 朝會第1536章 百安居鋪子第1370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846章 聰明人太多,真的聰明?第138章 獻禮第844章 程靜雯:誰當太子都可以,但是魏王不行第306章 出海的熱潮第731章 臨別第367章 特殊的留客手段(加更送上)第854章 大唐版的醫患糾紛(下)第1553章 大唐郵局(習慣性萬字大章了)第851章 閃開,讓我來!第1528章 意外的助攻(萬字大章再現)第1133章 簡單粗暴的解決第14章 跨時代的手術第681章 稅收優惠第408章 武媚娘覺得自己掉進坑裡了第590章 姐夫,你真的不介意?第646章 富有商業頭腦的小田切第970章 現代紡織業的萌芽第1524章 狄仁傑大婚第328章 作坊城的想法第963章 這個疙瘩,今天開竅了啊?第586章 呂強的人生轉折第803章 都往作坊城趕第1435章 武媚娘開始行動了第178章 崔慶吐血第615章 軍醫科的福音第194章 不同人眼中的商機第189章 對楚王有所誤會啊(十更,感謝盟主天海祥雲)第178章 崔慶吐血第162章 望眼欲穿第1014章 簡單粗暴第1486章 不能心慈手軟第1082章 沒有黃牛,也有長長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