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知道的越多越膽小

炎炎夏日,擋不住長安城勳貴百姓們出門消費的熱情。

味之素裡頭,人頭涌動。

祿東贊一副唐裝打扮,等閒人看不出他是吐蕃人。

這幾天,他都在長安城各處走動,餓了麼就找一家附近的酒樓吃飯。

只有自己親身去觀察,才能對大唐的國力有一個更加直觀的感受。

“大相,這味之素據說是長安城裡最火的酒樓,吃一頓飯隨隨便便就要一個銀幣以上,這大唐百姓的富足,可見一斑啊。”

桑布扎坐在祿東贊對面,快速的掃視了一圈樓裡的情況。

邏些城也有酒樓,但是那裡的酒樓不要說跟味之素比,就是城外官道旁邊一家專門做路人生意的普通小館子也比不上。

至於吃食,那就更不是一個等級了。

左右不過是在幾口陶鍋裡煮東西,能煮出什麼花樣來?

哪像是長安城,這菜好吃的恨不得把舌頭都吞下去。

這一次出使,祿東贊攜帶了不少黃金,雖然各種送禮,但是剩下的錢財,吃吃喝喝是怎麼都夠的。

雖然祿東贊深愛吐蕃國,但是這種公款吃喝也是不會假惺惺的拒絕的。

自己這也是在調研啊。

“在長安城待的越久,我就越明白,吐蕃絕對不能跟大唐作對。雖然我們地處高原,有天神保佑,漢人進來了就會頭暈腦脹、渾身乏力,但是如果我們大軍要攻擊大唐,那是絕無勝算的。”

祿東贊看問題看的很清。

事實上,歷史上的他,在從長安城回去之後,也是一心輔助松贊干布發展吐蕃國各方面的水平,對大唐並無挑釁之舉。

吐蕃跟大唐的衝突,那是在松贊干布和他都死了之後的事情。

當然,李寬並不會因爲這一點就放鬆了對吐蕃的警惕。

要知道,吐蕃大軍在歷史上可是把長安城都給佔領了十幾天,還扶持了一個傀儡皇帝出來的。

“是啊,我昨天去了觀獅山書院,雖然好多地方都不讓我看,可是單單知道這個書院有學員兩千多人,這就已經是一件非常嚇人的事情了。”

在吐蕃國,除了一些部落首領,普通的牧民全部都是不識字的。

桑布扎作爲吐蕃國的文學家、語言學家,吐蕃國的文字,基本上就是他創造出來的,所以他對吐蕃國的教育情況,可謂是一清二楚。

“是啊,你看那新華書店,那三味書屋,裡面買書的人絡繹不絕,這種盛況,在邏些城是永遠不可能發生的了。”

塞汝貢情緒有點低落。

“據說長安城就有超過一百萬人,整個關中道有近千萬人,整個大唐就更多了,長安城識字的人多,也就不奇怪了。”

祿東贊只能這樣安慰自己的夥伴了。

“客官,您要的菜來咯!”

就在祿東贊幾個說話之間,夥計已經開始上菜了。

祿東贊最喜歡吃的是羊肉。

現在端上來的正是大唐特有的菜式,萊菔燜羊排。

添加了桂皮之後,這道菜幾乎沒什麼腥味,比祿東贊之前吃的任何羊肉都要好吃。

“大相,這香料還真是好東西,只是價格實在是太貴了,這一次我們回去也只買的起幾十斤了。”

塞汝貢夾了一塊羊排放入嘴中,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神情。

有的時候,塞汝貢還真是想一直待在長安城得了,跟邏些城比起來,這裡簡直就是天堂啊。

不過他的家室都在邏些城,沒有松贊干布的命令,他要是擅自滯留,單單祿東贊那一關就過不去。

“這香料我也是在邏些城見過一次,不過據是一斤黃金才能換一斤香料,相對而說,這長安城的香料一斤算是很便宜了。”

祿東贊雖然知道長安城和邏些城的物價差異巨大。

不說剛纔提到的香料,哪怕是這兩年纔在貴族間流傳開來的茶磚,放在長安城,也就是一兩個銀幣一斤,可是在邏些城,居然也要用等重的黃金去換。

實在是路途太遙遠了,哪怕是一路順風,也要半年以上才能到達。

這還是長安到涼州修建了平坦的水泥路的情況,要不然,這個時間還得長一些。

這麼一來,東西就不可能不貴了。

相反的,在邏些城裡很普通的牛肉,在長安城居然很難看到。

哪怕是偶爾有一兩家酒樓有售賣牛肉製作的菜式,價格也非常驚人。

這讓祿東贊更加的意識到了貿易的重要性。

吐蕃國有些東西是大唐需要的,而大唐有很多東西也是吐蕃需要的。

能夠將那些沒有什麼用處的黃金換成物資,這可比放在庫房裡有用多了。

塞汝貢:“確實是啊,離開長安的時候,我覺得我們應該把所有的錢財都換成貨物,這麼一來,單單這一趟出使,我們帶回去的東西的價值就非同凡響了。”

祿東贊:“希望不要再生變卦,再過段時間,我們也就差不多要返程了,要不然到時候在雪地裡行走的時間太長了。”

……

長安城明德門附近,祿東贊幾個費力的擠上了一輛公共馬車。

這種四輪馬車是特製的,比一般的馬車要稍微寬敞一些。

馬車裡面的左右兩邊各有一排座椅,不過,哪怕是首發站,往往也很難有機會佔到位置。

好在馬車設計的很人性化,在頂棚上方有兩排的扶手,沒有座位的人站在車廂中間,扶着扶手,也不容易摔倒。

像是這樣的公共馬車,有兩種收費模式。

一種是運行距離相對不是那麼長的,上車就收一文錢,主要在長安城內行走。

另外一種就是祿東贊現在乘坐的這種,按照距離收費,最低價也是一文,最高價可以去到五文錢,從明德門一直到作坊城,將近半個時辰的路程。

當然,像是楚王府各處的作坊,裡面的匠人乘坐馬車往返長安城和作坊之間,就只是象徵性的收一文錢。

要不然,有些等級低的匠人,每個月的工錢還不夠坐車呢。

祿東贊和桑布扎、塞汝貢都沒有說話,實在是車廂里人太多,也不適合說什麼。

其實,他們也不是沒有專門的馬車,但是爲了確實感受大唐百姓的日常,見識最真實的長安城,他們還是選擇了乘坐公共馬車。

要是讓大家知道自己不是唐人,說不定還會被趕下車呢。

昨天他們就親眼看到一個看上去也像是唐人,但是據說是新羅奴隸的人被人趕下了馬車。

“渭水南站到了,要下車的趕緊啊。”

“韋家莊站到了,要下車的趕緊啊。”

“馬車作坊站到了,要下車的趕緊啊。”

在車伕一聲聲的吆喝聲中,祿東贊幾個下了馬車,來到了作坊城裡頭四輪馬車作坊的門口附近。

他們自然不是來參觀作坊的,雖然祿東贊很想參觀,但是卻是無一例外的被拒絕了。

今天,祿東贊來作坊城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了解一下據說長安城作坊最密集之處的情況到底如何。

跟一般的腐儒不同,祿東贊能夠坐到今天這個位置,見識自然不凡。

這些各種各樣的作坊,其實就是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大唐的國力啊。

塞汝貢:“大相,聽說這裡就是大唐最大的馬車作坊,每天可以生產超過百輛馬車,整個關中地區,如今六七成的馬車都是這裡生產的。”

下了站之後,倒也不用他們刻意的尋找,楚王府的四輪馬車作坊就映入眼簾。

這個作坊的大門很普通,除了幾個護衛在那裡守護,跟他們在別處看到的也沒有多大區別。

不過,他們只是在門口站了不到一刻鐘,就陸陸續續的看到了好多輛運輸木料或者駕駛剛下線的馬車出入。

祿東贊:“這長安城裡,每個作坊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難怪他們買東西可以比我們便宜很多。”

吐蕃國也不是沒有作坊,但是那種山寨小作坊,跟長安城裡慢慢走向正軌的作坊有着天壤之別。

至於大家的產出,差別就更大了。

就吐蕃國的馬車作坊來說,別說日產一百輛,一個月都沒有一百輛呢。

“是啊,最恐怖的就是他們的鋼鐵產量非常驚人,我看長安城裡的那些金吾衛,佩戴的居然全部都是上好的鋼刀,而西市裡面,一斤上好的精鋼,價格居然還不到我們吐蕃國的一成,如此大唐,實在不是我們可以抗衡的啊。”

塞汝貢在長安城裡看的東西越多,心中對大唐的強大就有更加直接的瞭解。

除非大唐自己內部發生了動亂,否則吐蕃國永遠不是對手啊。

祿東讚歎了一口氣:“可惜楚王殿下沒有同意在且末城放開刀劍的貿易啊。”

且末是此次李寬和祿東贊商量的一個重要邊塞貿易口岸,算是將吐谷渾納入統治範圍之後,大唐疆域的最西端了。

之所以把這麼一個邊塞軍鎮作爲一個貿易口岸,李寬也是希望通過刺激商人們向且末城流動,提高這座城市的物資補給能力,提高這座城市的漢民比例。

要不然,遠離長安幾千裡,但凡是有什麼意外,根本就守不住這座邊城。

“慢慢來吧,楚王殿下願意大規模的放寬茶磚、陶瓷、鹽巴、羊毛線等物資的交換,就已經是一個進步了。”

桑布扎原本是三人裡頭最堅定的吐蕃國支持者,要不然也不會去幹獨自創建文字的事情來。

遍觀大唐四周,幾乎都是在使用漢字作爲自己的文字,如今桑布扎創造了屬於吐蕃國自己的文字,明顯是所謀甚大啊。

“走吧,聽說楚王府四輪馬車作坊的附近就是金太打鐵鋪子,長安城如今三成的農具都是這家鋪子裡打造的,很有名氣,我們看看能否試探着去買點農具。”

祿東贊還是不死心,想要看看能不能找到突破口。

吐蕃國使臣一行來到長安城,大唐並沒有做出什麼官方的限制。

不管是去各處買東西還是遊玩,基本上都是沒問題的。

當然,像是楚王府各個作坊不讓你進去,這就不能怪官方了。

真要買農具,祿東贊在西市自然也是能買到的,但是他還是想去金太打鐵鋪子看看。

一方面是確認一下這個鋪子是不是真的和傳言中的那麼規模宏大。

另外一方面也是看看有沒有機會學到一點東西來。

“這位郎君,我們是外地來的客商,想要大量購買你們作坊的農具,可否拜見一下你們作坊掌櫃?”

祿東贊在金太打鐵鋪子前面沒有停留多久,就發現了一個似乎有點地位的人從作坊裡出來,連忙迎了上去。

“外地客商?”

剛剛出來的真是金太的徒弟阿牛,他看到眼前幾個儒雅不凡的人物,臉上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這明顯不像是一般的客商啊。

“對,我們從外地來到長安,聽說金太打鐵鋪子出產的農具是最好的,特意過來拜訪。”

祿東贊不敢提自己是吐蕃國的使臣,要不然肯定沒有希望進去參觀。

不過,他還是小看了阿牛的警惕性。

所有搬入作坊城的作坊,王玄策都有安排人員給各個掌櫃、核心人選宣傳保密的重要性。

再說了,金太打鐵鋪子在西市有專門販賣農具的鋪子,一般的客商要找也是會找到西市去。

阿牛:“聽你的口音,倒像是長安的,沒想到是外地來的客商。”

祿東贊笑着,沒有接話。

“我師父不在,你們要是想要談生意,可以去西市,那裡有一家我們的鋪子。”

雖然沒有看出來祿東贊幾個有什麼問題,不過阿牛還是隱隱覺得不對勁,沒有把他們往作坊裡面領。

“我們聽說你們鋪子的農具是質量最好的,所以想要去作坊裡參觀一番,這樣纔好做作是否購買的決定。”

塞汝貢看到阿牛沒有讓他們進去的意思,忍不住補充了一句。

不過,他不說還好,這麼一說之後,阿牛心中就更是警惕了。

楚王府的人來給大家培訓的時候,可是專門說過了要警惕番邦蠻夷各國的人員藉着參觀訪問的目的,打探作坊的實力和偷師。

眼前這些人,哪怕是看上去很像唐人,來意也不由得讓人感到懷疑。

真要確認農具的質量,完全可以買幾把試用一下就知道了,爲什麼非得來作坊看製作過程?

祿東贊等人無奈,只好放棄了。

接着他們又去到了好幾家作坊面前,暗暗的窺視了一番。

不過,一家都沒有參觀成功,反倒是惹來了作坊城巡邏護衛的注意。

第1034章被打臉的孔穎達第973章 匪夷所思的設想第408章 武媚娘覺得自己掉進坑裡了第1204章 鬱悶的松贊干布第891章 皇后之爭第224章 菘菜第691章 淵氏父子第1028章 動亂第968章 太原王氏的底蘊第1513章 小玉米帶給大唐的意外驚喜(萬字大章)第606章 有些事,不是想不想的問題第901章 這是要在涼州搞大事啊第748章 淵蓋蘇文有點慌第1043章 不信也沒用,這就是真的第829章 鬱悶的劉德威第585章 林狗蛋的紅茶第1340章 股災第291章 能不能讓我也試一下?第285章 打消李世民的擔憂(爲月票加更,六更)第369章 過年前放個衛星第404章 寒冬臘月下揚州第534章 爐甘石第255章 程府的大喜事第471怎麼白糖還在漲價呢?(五更來了!)第245章 薛仁貴三箭定勝局第37章 珍寶閣第449章 有人要打小玉米的主意,還有人性嗎?第555章 涼州城的底牌第545章 倒黴的侯君集第1566章 內褲的革命第727章 御駕親征第1512章 一切都有可能第526章 妖言惑衆的楊本滿彈劾李寬妖言惑衆第492章 各懷心思的女人第1044章 皇宮中難得一見的場景第1280章 各方雲動第306章 出海的熱潮第449章 有人要打小玉米的主意,還有人性嗎?第776章 想不通的局面第501章 天賦異稟的九條杏香第33章 哪裡都有攀比第1323章 繁忙的函館港第766章 忐忑的程處亮第707章 都在等着看笑話第1250章 一書封神的節奏第76章 開府建牙第631章 時尚潮流第632章 專賣店第1220章 李世民見聞錄第1075章 衝着你來的(求月票哦)第1435章 武媚娘開始行動了第422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第540章 李寬批發了一羣土豪第528章 原來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這麼少第357章 爲衝突和內亂埋下了伏筆第211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320章 頭鐵的楊本滿第1008章 長孫衝:還能這樣嗎?第1005章 微臣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第1559章 兔子的威力第1570章 非同凡響的亮相第96章 肉食不夠?第1603章 一戰決勝負?(一萬八,日子不過了)第337章 船長,前面有情況(爲盟主半世仙緣加更)第1007章 小玉米:阿孃,我中毒了!第1057章 一個任務第1560章 南洋的變化(一如既往的萬字大章)第558章 是騾子是馬?第330章 都覺得佔了大便宜第1419章 楚王府的人也沒閒着第1268章 博報堂的全程服務第651章 衆位大佬的煩惱第374章 還有這種操作?第64章 高處不勝寒第546章 閱兵的準備第346章 這東海漁業,到底帶了多少香料回來了啊第534章 爐甘石第642章 牙膏牙刷的推廣第21章 就這麼簡單第140章 登州熱第1225章 軍工行業第4章 猛將薛仁貴第1218章 羨慕嫉妒第202章 怎麼還沒人來買第496章 李寬又要準備擼人家的羊毛了第1439章 李世民的態度第529章 不一樣的學術交流會第464章 長安城百姓的新去處第705章 昂貴的價格第576章 朔州城的變化第144章 動了孔家的奶酪第310章 哪來那麼多的修羅場第1254章 惱火的孔穎達第174章 長安城的新娛樂第1238章 兩極分化第1586章 上市了第827章 風起雲涌第1382章 江山就是百姓第1236章 沒人看好第112章 盜版是要付出代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