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中秋詩會(下)

李泰不愧是最受李世民寵愛的皇子。

魏王府的這個中秋詩會,規模宏大,邀請的嘉賓更是非同一般!

蕭瑀,李綱,歐陽詢,這三個大佬沒有一個是簡單的人物。

蕭瑀就不用說了,多次拜相,是長安城頂級勳貴,在江南的影響力更是不凡。

而李綱雖然名氣不如蕭瑀,但也是個非同凡響的人物,在隋朝的時候就是高官,武德年間更是身居太子太保之位,到了現在還是李承乾的老師。

按理說他是李承乾的人,但是事實上他誰的人都不是,要不然這次李泰的詩會也不可能請得動他。

不過遺憾的是,要是沒有意外,他估計活不過今年了。

至於歐陽詢,人家可是唐初的四大書法家之一,文學造詣非同凡響,絕對有資格作爲今天詩會的評委。

詩會並沒有固定的流程,大體上也就是幾個重要人物確定主題,讓一幫文人士子在一定時間內撰寫詩作,然後再評比,如此反覆而已。

當然,中間會夾雜着一些花魁的表演,也算是詩會的點綴了。

“八月桂花香,自古以來,桂花就深受才子佳人的喜愛,今天的第一個主題,我看就選擇桂花如何?”

在院子的正中央,類似於後世主席臺的位置,坐着蕭瑀、李綱、歐陽詢幾個,旁邊一桌是李泰他們。

首先出題的是歐陽詢,詩會本來就不是多麼正式的場合,蕭瑀他們自然不會在這種事情上和歐陽詢鬧矛盾。

所以,魏王府中秋詩會的第一個主題“桂花”,便算是定下來了。

“王兄,太原的桂花可是天下有名,今天的第一個主題就選擇了桂花,看來今晚我能都要看你大發神威了!”

長孫衝難得的奉承了王傑一句。

雖然長孫衝的才華在勳貴子弟當中也算是傑出的,但是和太原王氏這種世家之中最傑出的子弟相比,長孫衝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也不好說,盧宣、鄭海也都來了,我們幾個還說不準到底誰的詩作更好呢。還有那個崔家的崔慶是吧?雖然不是嫡出,並且被家族安排負責商業,但是詩詞造詣其實還蠻深的,現在還真不好說是誰的作品最好呢。”

以桂花爲主題,恰好是王傑壓好的題,雖然他心裡暗暗喜悅,嘴上卻還是謙虛着。

這些世家子弟,在自己佔據優勢的時候,往往能夠表現得溫文爾雅。

“盧兄擅長寫抒情詩,鄭兄擅長經學,崔慶的詩詞之道,更加偏重於詞,依我看,這第一輪,理應是王兄奪魁。”長孫衝對長安城的這些頂級勳貴子弟,還是比較瞭解的,大家畢竟是一個圈子的人物,哪怕是私交一般,對彼此也是比較瞭解的。

“那爲兄可就獻醜了。”王傑表示了一下謙虛,也就懶得再在那虛假的自謙了,很快就把自己準備好的大作寫了出來。

其他有想法參加第一輪比賽的才子們,也紛紛開始思索。

有思路的已經準備動筆,沒有頭緒的也裝着沉思的樣子,一時之間,周圍倒是變得安靜了起來。

“哇!王兄,你交卷啦?”

不過是一盞茶的功夫,王傑就完成了詩作,立馬便讓身邊的小廝去交卷。

這詩詞的比賽,除非大家的水平差距比較大,很多時候評價都是相對主觀的;當大家的水平差距不明顯的時候,更早交卷的人,一般贏面更高一些。

才思敏捷!

才思雖然在前,敏捷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你先交卷,就意味着同等質量的情況下,你會是勝利者。

“啊!鄭公子也交卷了!果然不愧是鄭家的麒麟兒啊。”

“長安城最有才華的人都在這了,沒想到第一個主題就競爭這麼激烈呢。”

“那當然,沒聽魏王殿下說嗎,今天詩會的佳作,將會由魏王府負責聯絡印刷作坊刊訂成冊,傳播天下呢。”

“真的啊?難怪就連王傑這樣的人物也這麼快就出手了呢,還真是一個好機會呢。”

有了第一個人交卷,很快就刺激了其他人,臺上的幾個評委也開始忙碌了起來。

“這盧宣的《桂花吟》,全文辭藻華麗,感情豐富,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文筆,果然是了不起啊。”蕭瑀簡單的看了幾份內容,就發現了一篇好詩。

“蕭公,這鄭海的《桂花》也不錯,文字雖然不是那麼華麗,但是卻是充滿了肅穆的感覺,讓人看了不由得深思。”

李綱手中剛好看到鄭海的《桂花》,臉上也不由得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長江後浪推前浪啊,這王傑的《八月飄香》,像是浸淫詩詞之道幾十年的高手一樣,不愧是太原王氏的嫡長子呢。蕭公、李公,你們也看看!”

蕭瑀幾個人不斷的翻閱着大家的作品,將表現比較優秀的單獨放在一起大家重新傳閱,很快就發掘了幾首不錯的作品。

“都說魏王有乃父之風,即使是寫桂花,也顯得大氣磅礴,很是不凡。一點也不比王家、盧家幾家的人差啊。”

李綱雖然是李承乾的老師,但是並沒有藉故貶低李泰,相反的,他一副很是賞識李泰的模樣。

“還真是呢。依我看,今晚這第一輪的獲勝者,基本上也可以定下來了。王傑、李泰、鄭海當是前三名!”蕭瑀看了看四周,該交卷的人似乎都交的差不多了,覺得再等一會,差不多就可以公佈第一輪的結果了。

不過,就在這時,王玄策拿着李寬的作品交了上去。

“喲,一下來了三幅作品,看來是結伴而來的才子們的詩作。”歐陽詢笑着接過了其中一張紙,李綱他們也各自拿了一份。

“人閒桂花落”,歐陽詢剛剛看到第一句,立馬就來了精神,坐直了身子,貪婪的往下看,

“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歐陽詢忍不住唸了出來,“好詩,好詩啊。哈哈,蕭公,李公,我估計第一名的位置要讓出來了。”

“信本,你不要開心的太早,依我看,你手上的詩作再好,頂多也就是第二名呢。”

李綱年紀最大,稱呼歐陽詢自然是直接叫他的字就可以了。

“李公,我承認鄭海的詩作是不錯,但是和我要推薦的這首詩,絕對比它好。”歐陽詢露出了一個迷之自信的笑容,“聽好啦,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怎麼樣,這詩當得第一名吧?”

“全詩讀完,彷彿讓人看到一幅深山夜晚的美景圖,空曠的樹林之中,寂靜異常,桂花從枝頭飄落,這時候月亮出來了,把山裡的鳥兒給驚動了,還真是妙不可言呢。”蕭瑀還沒來得及看手中的作品,聽到歐陽詢念出這首詩,立馬就大讚了起來。

而李綱卻是在一旁目瞪口呆的樣子,歐陽詢剛唸了一首好詩,怎麼自己手中……

“你們也聽一聽我這手中的詩,再來定名次!”

第361章 真乃仙藥啊(求全訂,衝一衝精品)第90章 這是慢熱嗎?第710章 釋放利好第358章 一個天坑出現在房遺愛面前第199章 倭國人的小動作(五更送上)第313章 匠人們的福利(繼續求票)第318章 漲價(求訂閱)第998章 重磅利好第548章 大唐立國節第1307章 買的不知茶味,喝的不知茶貴第1168章 出軌了第1366章 大戰前夕第131章 跟本王除了它第30章 造船業第156章 下馬威?第1083章 李世民的憂慮第38章 限購一面第873章 孔穎達:你一定感到很意外吧?第1109章 史上最不一樣的蝗災(求月票)第245章 薛仁貴三箭定勝局第966章 賣還是不賣?(繼續求月票)第632章 專賣店第1473章 阻攔第453章 楚王殿下怎麼跟樹皮較上勁了?第789章 熱鬧的文登碼頭(繼續三合一,求月票)第263章 賜婚第454章 觀獅山書院附屬第一醫院第357章 爲衝突和內亂埋下了伏筆第1127章 玉米的發現第969章 連楚王府都認輸了第25章 又被彈劾了第350章 總有刁民在搞事第476章 大唐日報的誕生第1254章 惱火的孔穎達第663章 阿布都的變化第1378章 應對之策第1358章 實業和金融的互相促進第1595章 喧囂的長安城第352章 三十八文錢一隻的登州大蝦第1422章 意外的發現第970章 現代紡織業的萌芽第319章 暴怒的侯君集?第600章 這也算是人間美味?第604章 喜笑顏開的勳貴們第1430章 秦懷道迴歸第1134章 快刀斬亂麻第1107章 你們閃開!讓我來第497章 寒冬臘月裡的訓練第113章 哪裡有賣?第345章 不佔人便宜的李泰第1219章 讓人絕望的差距第1547章 爲科學獻身?(繼續萬字大章求月票)第291章 能不能讓我也試一下?第1353章 刺激作用第234章 戰爭的殘酷第1115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173章 冬天裡的火鍋第690章 高句麗的變局第189章 對楚王有所誤會啊(十更,感謝盟主天海祥雲)第1280章 各方雲動第87章 羊毛線的推廣第1148章 土豆宴第1036章 海賊王第1075章 衝着你來的(求月票哦)第1155章 依葫蘆畫瓢第1564章 融資第1229章 李耿的新徵途第534章 爐甘石第151章 海上航行第784章 得天獨厚的寶藏第954章 兔子急了也咬人第685章 金榜題名(求個票)第1001章 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大第1458章 過敏第63章 動靜搞大了第627章 迫不及待的王玄武第809章 南北大不同第370章 武媚娘還有這個技能?第66章 意外的相逢第1172章 正式運營第1033章 海上旅行故事集第1562章 江南道大開發第1324章 全面唐化第1370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37章 珍寶閣第839章 李承乾慌了第119章 主動請纓第686章 借鑑第88章 還能這樣賣東西?第1297章 被拯救的鯨魚第759章 全軍出擊第1155章 依葫蘆畫瓢第167章 轉移話題的能力第64章 高處不勝寒第510章 再小點,還可以再小一點第161章 人手不足第1543章 德勤會計事務所第483章 廣告的效果第198章 殺雞儆猴(下)第724章 巨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