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林狗蛋的意外收穫

東園垂柳徑,西堰落花津。

物色連三月,風光絕四鄰。

鳥飛村覺曙,魚戲水知春。

初晴山院裡,何處染囂塵。

清明節前,渭南縣林家村,一片忙碌。

得益於林狗蛋當年率先種植茶葉,爭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林家村如今已經沒有人種植莊稼,甚至是附近的村落,基本上都沒有人種莊稼,所有人都變成了茶農。

膽子大的就自己種茶,膽子小的就幫別人種茶,掙點辛苦錢。

幾年下來,林家村已經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家家戶戶都住上了青磚綠瓦新房子。

伴隨着雞鳴狗吠之聲,一陣響亮的鑼鼓聲,打破了山村的寧靜。

“值此春暖花開,天和日麗,風光優美之際,我代表教育部祝賀林家村小學的正式成立。百年大計,教育爲本,如今朝廷重視教育,陛下更是在楚王殿下的建議下成立了教育部,統管全國的教育工作。

林家紅茶是大唐數一數二的紅茶品牌,產品遠銷北方草原、西域諸國,不僅直接招募了上千名匠人,解決了上千個家庭的生計問題,還帶動了整個渭南縣的茶葉種植。林掌櫃先富帶動後富,不忘回饋鄉里,承諾在渭南縣修建十所小學,並且小學內的所有學員都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

如此仁義之舉,值得表彰。我今天過來參加林家村小學的開業典禮之前,曾經去見過楚王殿下,跟他提到過林掌櫃在渭南的善舉,楚王殿下爲了表示對林掌櫃的支持,責令觀獅山書院安排一批學員定期來到林家村小學等處兼任教諭……”

聽着許敬宗在臺上長編大論的說着話,臺下的林狗蛋一點都不覺得枯燥。

原本他只是覺得自己小時候,受了村裡不少人的恩惠,如今發達了,也就拿出一部分錢財出來回饋村民。

沒想到自己的這個無心之舉,居然被教育部拿出來當做典型了。

“林掌櫃,明天開始,您的大名可就要傳遍天下了。到時候可不僅僅是楚王殿下和許部長記得你,哪怕是朝中衆位大臣,也會知道渭南出了個林大善人呢。”

駱賓王作爲《大唐日報》的主編,今天是親自跟着許敬宗來到了林家村。

不用說,明天《大唐日報》上面肯定會在重要版面上報道相關的事情。

經過了幾年的發展,《大唐日報》已經成爲暢銷大唐各州府,每期發行量高達十萬份的報紙了。

不管是涼州還是朔州,亦或是登州和揚州,每天都能買到《大唐日報》。

只不過是時間會稍微落後幾天。

但是,對於這個時代來說,落後幾天的新聞,其實已經是非常新鮮的消息了。

“說來慚愧,我只是做了一點微不足道的事情,沒想到許部長居然親自從長安過來參加林家村小學的開學典禮;《大唐日報》我是每天都看的,雖然有些內容我看不懂,但是駱主編的大名,我是久聞已久啊。”

林狗蛋早已經不是當初見到大人物說話都會結巴的田舍奴了。

伴隨着林家紅茶的暢銷,林狗蛋在長安城商圈的地位也是穩步上升,接觸到的人物自然也就不同了。

這爲人處世的本領,本來就不是天生的,耳濡目染之下,自然會逐漸提高。

“十所小學的修建,花費的錢財對於林掌櫃來說,也許不算什麼。但是一直免費提供教育,這個意義就很不一樣了,花費也會是非常持久的。長安城中的書院是修建的如火如荼,但是小學和蒙學的建設情況卻是相對沒有那麼樂觀。

除了各個衙門在各坊修建的官方小學,個人出資興辦的不是很多。如今林掌櫃是趕上好時候了,楚王殿下正要樹立一個典型,你就出現了。從今往後,只要林掌櫃你安分守己,遵規守紀的做生意,長安城中就沒有誰敢跟你過不去了。真要是碰到什麼你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也可以來楚王府找王管事或者楚王殿下。”

駱賓王對於今天的事情的來龍去脈,瞭解的很清楚。

雖然長安城這段時間一下上了不少的書院、小學、蒙學,那是因爲佔據天時地利,拿到了教育部的補貼經費。

教育部今年才成立,要想快速的做出成績出來,只能是先在關中地區搞示範,其他遠的州府是來不及了。

所以今年的教育經費,估計八成都會用到關中地區。

其中,又有一半以上可能被用到了長安城。

但是,這種局面是不可持續的。

最遲明年,教育部的經費就要開始分配到各個州府,到時候別看總數還是挺大的,但是到了各個州府的話,其實金額就有限了。

像是蒙學和小學的免費教育,靠着教育部的經費,根本就不現實。

這個時候,推動、鼓勵各州縣的富商世家出面修建、運營各種蒙學、小學,就變得非常有意義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對於長安城以外的地方,蒙學和小學的修建,比書院的修建更有意義。

畢竟,你小學畢業了的話,只要夠優秀,可以來長安城繼續深造。

十幾二十所書院,絕對夠未來十年大唐的高等教育使用了。

“多謝駱主編提點,請您幫忙轉告楚王殿下,我林狗蛋一定不辜負楚王殿下的信任。只要我林狗蛋還活着一天,只要我林家還有一口粥喝,這些小學就不會停辦。並且,今後我還會根據情況繼續捐助各種小學和蒙學的修建。”

林狗蛋瞥了一眼身旁羨慕嫉妒恨的茶商兼好友宋掌櫃和呂掌櫃,臉上笑開了花。

當初自己要修建小學的時候,他們兩個還勸說自己要低調,不要那麼招搖。

如今估計腸子都要悔青了吧?

不說其他的,單單依靠這些小學,林狗蛋順利的攀上了楚王的關係,抱上了楚王殿下的大腿,這就不是十所小學的花費所能衡量的。

要是能夠有一樣的機會出現在宋掌櫃和呂掌櫃面前,他們肯定眉頭也不皺一下的決定修建十所小學。

當然,經過了幾天的刺激,他們也都暗暗下定決心,回去也捐一說小學得了。

反正花不了多少錢,還能有個好名聲。

第1310章 絲綢茶葉之路(求月票)第931章 熱情的有點受不了第1523章 輿論爭奪第511章 這個殺手鐗,李寬總算是準備拋出來了第707章 都在等着看笑話第797章 白高興一場第875章 奇怪的案子第1474 開條件(求月票)第629章 產業化的意義第1163章 知道了又能怎麼樣?第1123章 日行千里不是夢第298章 敵襲,有倭國人來襲第314章 又是一文錢一斤第1343章 文學家變化學家第410章 顧縣令,出大事了!第1604章 不相信也是沒有用的第988章 加稅第1167章 這是價值投資?第975章 對付天竺的大招第753章 高句麗的未來第350章 總有刁民在搞事第519章 是時候分化瓦解薛延陀了第1013章 有一個算一個,都沒必要活在這個世界上了第648章 帝王耳中的煙火氣第1238章 兩極分化第1555章 京華風雲第1389章 特殊的產業第101章 爭風吃醋第88章 還能這樣賣東西?第946章 一爭高下第191章 玄武門急報第443章 不就是一些石頭嘛,就能增加水稻產量?第502章 契苾何力的選擇第1199章 李治的變化第396章 等的花兒都快要謝了第423章 一個接一個的打擊,就問你服不服?第258章 戶部的氣氛都變緊張了第811章 不講武德的李寬第1172章 正式運營第1446章 危機第1464章 能收回成本嗎?第1097章 機遇和風險(求月票)第568章 今天的主角有點怪第451章 楚王府,可是一個螞蜂窩,惹了就別想跑第1371章 支持海盜?第1303章 哪種禮物好?第624章 人多了,麻煩也多第819章 居然沒有什麼人買?第1129章 大唐皇家錢莊代金券第494章 永平港中的擔憂第1367章 誰也沒有想到第1358章 實業和金融的互相促進第1020章 積極的會員們(求月票)第796章 風波起第658章 叔寶!好東西!第979章 被王位耽誤了的釀酒師(求月票)第1331章 新的韭菜來了第1592章 豐收的金山港(再來個大章,求訂閱)第1218章 羨慕嫉妒第911章 大唐皇家錢莊的危機第747章 可以下船了第866章 體育產業第328章 作坊城的想法第854章 大唐版的醫患糾紛(下)第264章 元宵燈會第985章 瘋狂的股票第641章 發展化工產業第1112章 佛道之爭第877章 抽絲剝繭第645章 微服私訪記第413章 我的武郎君,實在是太穩健了第796章 風波起第251章 武照的人生低谷第1082章 沒有黃牛,也有長長的隊伍第850章 重新認識小正太第468章 一個新的產業誕生了第1291章 果然是收穫的季節啊第558章 是騾子是馬?第1225章 軍工行業第940章 擼起袖子加油幹第905章 差點掉坑裡了第1318章 西北風讓煤油燈更加閃亮第375章 終究是打開了潘多拉盒子第950章 富的流油的國度第724章 巨大的需求第1272章 財帛動人心第211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4章 猛將薛仁貴第946章 一爭高下第1207章 罐頭的春天來了第1118章 機會就在你面前第563章 新發現往往源自意外第620章 拉風的楚王府護衛隊第667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第1617章 養殖業的發展第1419章 楚王府的人也沒閒着第864章 立竿見影第169章 玻璃的作用第1279章 乾淨利索第1152章 愚蠢的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