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樹欲靜風不止

正當王浪軍在無量宮轄區大興種植棉花,抓生產佈局之際,皇宮大內出現異常狀況。

時下,驕陽偏西。

四名錦衣衛身着甲冑,腰懸抱劍,搭配四人合力擡着一副竹子編織的擔架,護送長孫無忌向金鑾殿小跑,和着汗水磕碰出武器甲冑與粗重呼吸的交響曲。

這在陽光下形成一道風景線。

他們一行吸引了值守在沿途崗位上的禁衛軍,以及太監宮女的視線與心神。

且不說這些人對長孫無忌的到來指指點點,議論紛紜。

單說他的到來,早已由奔跑在前面帶路的太監,嚷嚷着傳入金鑾殿:“長孫大人求見皇上……”

按說這種傳話的方式不合理。

但太監就這麼傳達了。

惹得高坐在龍椅上,俯瞰跪坐在大殿內吃喝的衆臣的李世民,挑眉瞪目怒視着殿門外面晃悠的水蒸氣,不怒自威的說道:“宣他進來。”

“皇上有旨,宣長孫大人覲見。”

太監唱喻,傳達到殿外。

剛好四名錦衣衛把長孫無忌擡到殿外,沒敢往裡擡。

而胖乎乎的長孫無忌揮手示意他們把自己放下來,也不顧一身染血的青布衣撕裂傷口的疼痛,翻身爬到地上,痛的齜牙咧嘴的冒冷汗。

但他咬牙撐着向大殿內爬行。

就像是一個大南瓜,學蛤蟆行走,不在線上。

但伴隨他爬過的地方,餘下一溜血跡。

加上他邊爬邊喊,讓人觸目驚心:“皇上,臣有罪,請皇上治罪……”

聲嘶力竭,顫抖不止的請罪之語。

繞是衆臣見過戰場慘景,聽過審訊犯人的發自靈魂的慘叫,也被他這種苦肉計驚愕的不輕,不行了。

雖說衆臣絕大多數人認爲他在上演苦肉計,但這會兒質疑了自己的先前的猜疑。

似乎人人被他悽慘的模樣,相信他是被人算計了?

只不過人人都在心裡發問:這可能嗎?

要知道他長孫無忌的替身,給朝廷帶來多大的危害?

差點整死皇上,顛覆朝政。

期間殘害了十幾位大臣,還有無數將士的性命。

這是多大的罪孽啊?

雖說這是他的替身整出來的幺蛾子,但誰又能保證這不是他的陰謀詭計呢?

沒人替他做保證。

哪怕是以往投靠他的大臣,這會兒也都在避嫌,生恨。

生怕替他說情,開脫,就與他的替身扯上關係,那就死定了。

因此,滿堂大臣,沒有一個人待見他了。

甚至於人人都在懷疑,皇上爲什麼沒有傳喚長孫無忌,但長孫無忌自個跑來請罪來了?

還有太子殿下跪在殿外,都沒資格進殿了?

這種情況,是皇上刻意佈局出來的。

可是皇上的目的何在啊?

而此時此刻,李世民忽略了衆臣的存在,目視着爬行過來的長孫無忌,溫怒的說道:“朕不知你請的什麼罪?”

“回皇上,臣死罪有三。

第一,失察罪。

因爲臣的失察,失誤,讓假冒臣的賊子冒充臣惑亂朝廷。

爲此差點害死皇上,顛覆朝政。

而在這期間,臣沒有能力逆反局面,臣死罪。

第二,臣在替身身死之後,仍然沒有擺脫困境,提前給皇上示警。

這導致皇上在迴歸長安的途中遇刺。

且引發連鎖效應,牽連太子殿下替臣求情。

乍一想,太子似乎犯了包庇罪。

畢竟刺殺皇上的賊子,不是替身的黨羽,就是謀朝篡位之人的爪牙。

主要是他們的存在,無形中按在臣的頭上。

臣身在牢籠,無力辯駁,但太子殿下爲臣說情,苦了太子一片維護之情,導致皇上父子失和。

臣死罪,不可赦!

第三,臣無能,瀆職,讓奸人所乘,惑亂李唐江山。

同時,臣解釋不清替身與叛賊栽贓陷害的臣的一切,也沒有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指認替身賊子的罪孽行徑。

而事後,臣自知罪不可赦,等待皇上下旨處斬滿門。

左等右等沒等到,實乃臣的過失,讓皇上恩重臣的功績,沒有下旨處決臣的一家,是臣奪君子之心。

亦是死罪,請皇上下旨處斬臣的一家,平息替身亂政事件,給天下一個交代。

特別是那王浪軍,他需要一個交代。

臣死也死的有價值,懇請皇上賜臣一死!”

長孫無忌爬到大殿中央,忍痛磕頭,泣血請罪。

雖然他說得簡明扼要,但是也說得聲淚俱下,伴隨傷口泵血,染紅一片。

硬是營造出一副忠臣楷模的悲壯態勢。

引得衆臣無不動容,側目驚心。

說實話,換過人來,或是自己上去,根本做不來啊!

這是玩命,死諫,破釜沉舟。

哪怕是這就是他的苦肉計,可是沒人做的來。

這就上檔次了,影帝啊。

於是乎,衆臣看傻了眼,不知道心裡啥滋味了。

不佩服不行啊。

何況沒人敢替他求情,惹禍上身。

相反,這個關鍵時刻,沒人願意涉足進去,摻和皇上,太子,國舅爺當中受罪,那是吃力不討好,作死。

要不然,衆臣也不會被皇上罰跪,跪了將近一天也不做聲了。

實在是沒辦法。

唯有作壁上觀,自保爲要。

反觀李世民心如明鏡似的,根本沒看看戲的衆臣,僅盯着成血人的長孫無忌,嘴脣抽抽着說道:“朕暫時不處斬你,只因你的罪行太多了。

而你的罪行差點顛覆李唐江山。

現已傳揚天下,必須查清原因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因此,你退下去醫治傷痛,等待判決結果吧!”

他這話說得中肯,但也是違心之論。

這拋開給天下人一個交代的敷衍話題不論,單說他這會兒把長孫無忌恨入骨髓,生食其肉的心都有了。

畢竟他聽不得長孫無忌爲太子攬罪,說情。

而太子又替長孫無忌攬罪,說情。

這其中必有隱情,傻子都聽得出來。

何況是他李二,刻意隱忍不發,不處理太子與長孫無忌的罪行,只待怨民圍困無量宮,讓王浪軍給出一個態度,再伺機處理他們二人的問題。

以便圓滿解決這場浩大的風波。

再說了,無論是王浪軍的威脅,還是長孫無忌的陰險,亦或是太子的窺視之心。

這三方人與勢力,是誰要治他於死地。

以及行刺,謀朝篡位的內情。

一時半會,說不清道不明。

或是都有參與,彼此算計。

這一切都對他造成傷害,威脅。

而他需要制衡,平息一切隱患。

唯有如此,他才能坐穩江山,貪圖天書傳承。

否則永無寧日。

因此,他在忍耐,在等魏徵,徐茂公與尉遲恭的迴歸,以及怨民的動向,總攬全局,決斷干戈。

而他的這種心思,長孫無忌似是早有預料,磕碰謝恩,遂被禁衛軍駕走了。

而這時,房玄齡出班跪奏:“皇上,如今內患未除,外患不斷。

只怕王浪軍不消停啊。

畢竟怨民隨時都會衝擊無量宮,引發王浪軍殺入皇宮。

不如處決侯君集,示好安其心……”

“咳咳,房大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殊不知越是爆戾,暴躁行事,維護自我權益的人,在意的事物越單純,單一化。

他王浪軍就是這種人,在意家人,以輕慢收心,且又安撫朝廷的疑心。

因此,皇上只需安撫王泰一家人即可,無需處決侯君集亂軍心……”

杜如晦插言說道。

這讓衆臣眼明心熱,紛紛上奏皇上針對王浪軍開涮了……

第157章修理李二第1085章 別樣的情愫第113章應對措施第812章 君臣之謀第1037章 人貴自知,傲今生第1094章 網魚養精,蠶食計第580章 教導做人第676章 領地精髓上線第六十章娛樂中的算計第五十六章暗中角逐第983章 陰謀的面紗第一百七十章上眼藥第一百三十八章三方抉擇第925章 奴性難改,民變?第1143章 狄溥總導演的慶功宴?第1047章 驚世畫卷第二十四章斯蒂芬的心思第七十四章代天行獵第46章耍賴皮的老袁第669章 夜風下咬人的蚊子,該打第914章 鬥智鬥勇第888章 放養防狼可是技術活第一百零一章反間計第四十一章秦夫人的眼淚第605章 角色扮演第819章 困境第1126章 一箭雙鵰,毒計出第956章 變戰大戲?第一百六十九章傳說路徑第520章 木瓜效應第604章 解惑解凍第1237章 前因後果第三章桃柳夢機第541章 迴歸第932章 攤牌,發酵的力量第988章 新潮流第1258章 南線攻防戰第473章 驅虎吞狼?第776章 李二的仙宮夢第457章 神奇,神蹟第四章大埋活人第407章 威名遠揚第821章 危機臨頭第679章 無風起波瀾第686章 抹布擦水也叫計?第1206章 基地異象第四十六章如此父子?第一百二十二章時局動盪第1120章 恐怖襲擊第112章戰鬥,亮劍第1125章 詭秘的敵蹤第1074章 非同凡響的戰績第39章黑衣人的報復第1294章 神套路第四十七章仙桃問世?第415章 李二的陰謀第678章 深入民衆的影響力第1054章 月夜神行?第670章 小人物幹大事第1144章 戰前神反應第941章 臨機變戰第一百二十一章因果報應第二十章懲罰香荷第三十一章臆測宮鬥第957章 正邪之爭第十九章慷慨相贈第140章震懾效應第五章浪子問世第143章玩火?第19章奇兵攻防第6章休閒基調第1201章 神珠出世第912章 過牆梯?第二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百四十二章誅心之語第十八章借花獻佛第一百五十四章訓練道場?第1124章 神威李二第五十一章朝堂爭議第977章 性情大作戰第三十七章亂局之火第1233章 漁翁姿態第136章暗戰帷幕第1066章 各方神反應第1161章 帝王之隕第十九章求親風波第1195章 絕殺之局第514章 陷坑攻略第1275章 雄心復甦第563章 聖旨風波第1206章 基地異象第733章 老頑童的道道第479章 戰爭中的抉擇第1004章 聲東擊西第1151章 全民戰法第1260章 佈防有妙招第969章 安內攘外,亂心計第十九章慷慨相贈第五十六章暗中角逐第九十九章網帶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