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竹林大會

徐子陵和寇仲蹲在岸旁的亂石堆處,呆望擱在礁石間作四十五度傾斜的鹽船,欲哭無淚。

帆桅斷折,船底更被礁石尖利的邊鋒削開了一道大裂縫。

縱有人能把鹽船從礁石上卸下來,也難以修補復航。

他們出發時滿腔豪氣,豈料未到江都,便船毀人失蹤,打擊的沉重,可想而知。

兩人均有點意興闌珊,懶得去把鹽搬下來。

寇仲苦笑道:出師未捷船先毀,這兆頭似不太好。

徐子陵嘆了一口氣,道:待天亮後,我們沿江搜尋過去,看看能否找到他們的屍體,再覓地安葬。

寇仲狠狠向空打了兩拳,怒哼道:這婆娘枉她身爲孃的師妹,心性胸懷比娘差遠了。不明白漢人有好壞之分,只懂喚我們作漢狗。

徐子陵道:這也很難怪她,只要想想高麗的老百姓曾在楊廣軍隊的鐵蹄下吃了多少苦頭。唉!

寇仲冷冷道:聽你的口氣,下趟遇上她時,縱有機會,你都會手下留情了。那段玉成他們豈非死得很冤枉嗎?

徐子陵苦笑道:你道要殺她是那麼容易嗎?若單打獨鬥,我們仍是差她一截。這婆娘的輕功可真厲害。

寇仲頹然道:你的內傷如何呢?

徐子陵答道:我們的武功縱然還不行,但療傷之法卻或是天下無雙的,剛纔還渾身疼痛,現在完全沒事了。

寇仲振起精神笑道:小陵真了得,若不是你冒死弓背一擊,恐仍傷不了她。既傷不了她就即是我們要被打傷或打死,想起來確是驚險之極。

徐子陵皺眉思索道:不過她的奕劍術真的非常玄奧,擊劍如下棋,戰場就是棋盤,不知那一招是'雙車奪士',又那一招是'棄車保帥'呢?

寇仲笑道:他們下的該是高麗棋,你少費精神吧!

徐子陵正容道:只要是下棋,棋道與精神基本上都是一樣的,首先要看破對方的佈局,再定攻守進退之道。我們以前只懂見招拆招,兵來將擋,實不算上乘的武道之法。

寇仲正要答話,異響從下游傳來。傾神細聽,竟是段玉成他們四人熟悉的足音。

兩人喜出望外,迎了上去,跟他們碰個正着,劫後餘生,自有一番歡喜。

原來傅君瑜手下留情,擲他們落大江前先解了他們穴道,寇徐不由對她惡感大減。

他們振作起來,把鹽從破船運到岸旁密林藏好,又把破船搗個稀爛,變成一堆木頭,順江流去。

到天明時,江面平靜如常,便像從未發生過任何事。

※※※

段玉成四人折騰整夜,力盡筋疲。

寇仲遂命四人在密林中休息,順便看守鹽貨,他和徐子陵則到附近的城鎮去,看看可否購置得運貨用的騾車。

兩人來到官道處,徐子陵道:你精通天文地理,告訴我該往那個方向走。寇仲胸有成竹地笑道:早知你不會放過我。我們前天才離開常熟,又躲了一個白天,理該未過江陰。若山人所料無誤,往西走不出個把時辰,就可到達江陰了!哈哈!服未?

徐子陵哂道:現在到了嗎?用你的腳走路吧!

兩人展開身法,果然不到一個時辰,江陰城出現在地平遠處。

寇仲得意洋洋道:跟着我是不會走冤枉路的,不知江陰城現在落在誰人手上呢?

徐子陵瞧着山坡下一隊朝江陰開去的騾馬隊,笑道:追上去問個究竟不是行了嗎?

寇仲撞了他一記,嘻嘻哈哈奔下山去。

徐子陵追在他身後,到快按近騾馬隊時,忽然馬隊喊叫連連,停了下來。

其中五、六騎勒馬回頭,攔着他們,一名似是帶頭的老者喝道:來者何人?

寇仲和徐子陵大感愕然,不知他們爲何會擺出如臨大敵的緊張樣子。

兩人只好停下來,寇仲抱拳道:各位老哥萬勿誤會,我們兩兄弟只是想來探聽江陰的情況,看看該否入城吧了。

老者身旁的一名濃眉大眼的中年漢子點頭道:看你們也不像鐵騎會的兇徒,究竟想探聽什麼消息呢?

寇仲恍然道:原來老哥誤認我們是鐵騎會的人。

接着以手肘撞了徐子陵一記道:鐵騎會的會主叫什麼,是否叫任'小'名?

以老者爲首的幾名漢子都笑起來,知寇仲故意把'任少名'念歪了點,登時把雙方的距離拉近了。

鐵騎會名列十幫八會之一,乃近數年才崛起江南的大幫會。幫主'青蛟'任少名,擅使流星錘,與鄱陽會會主新近自稱楚帝的林士宏並稱江南雙霸,乃江南武林舉足輕重的人物。

據傳任少名除了曾因爭奪地盤而敗於宋閥天刀宋缺的手上外,從未遇過對手。由此可見他是何了得。

老者笑道:你這小子倒有點膽識,究竟是何派弟子?

寇仲扮出恭謹的樣子,肅容答道:我兩兄弟傅仲、傅陵,乃竹花幫第七代弟子,言寬是我們的阿爺。

老者愕然道:是否揚州的忠烈士言寬?

今回輪到寇徐兩人面面相覷。

首先是老者竟然認識像言老大那樣微不足道的人物,其次是爲何言老大竟成了忠烈士。

先前曾發話的濃眉大漢忽地打出個只有竹花幫人才看得懂的手勢。

寇仲和徐子陵忙以竹花幫的手語還禮。

那六名漢子一齊掀開外袍,露出裡面襟頭竹花幫的標記。

寇仲和徐子陵這才曉得遇上了竹花幫的'自己人'。

但即管在揚州時,他們和言老大都屬竹花門的外圍人物,尚未夠道行及有資格在衣襟上繡上一根竹樹的正式低級幫徒的標誌,更不要說在這一刻了。

寇仲尷尬道:我兩兄弟三年前爲了躲避官府,四處流浪,嘿!

大漢道:我們明白的,言寬乃我幫第一位被那昏君害死的忠烈士,你們若不逃走,必性命不保。

老者臉帶懷疑道:既是竹花幫弟子,爲何見到老夫都不認得。

寇仲見他的標誌繡了八根風竹,知是堂主級的人物,心中一動道:莫非是風竹堂堂主沈北昌沉爺?拉着徐子陵忙施參見堂主之禮。

老者一捋頷下長鬚,哈哈笑道:果然是自己人。你們今趟是否聞得風聲,特來參與我幫的'竹林大會'。

寇仲和徐子陵交換了個眼色,心忖又會這麼湊巧的?

竹花幫乃組織嚴密的幫會。幫主之下,設有軍師一名,接着就是'風、晴、雨、露'四堂,統領下面的舵主、香主和衆幫徒。竹林大會是幫內最高的法會,除非在緊急的情況下,否則每三年舉行一次。

寇仲向那濃眉大漢道:我猜大爺必定是風竹堂副堂主駱奉大爺了!

駱奉對他們似頗有好感,道:我們入城再說吧!

在路途中,寇徐兩人才弄清楚是什麼一回事。原來昏君被殺,揚州陷落李子通手上,竹花幫本定在丹陽推選新幫主,豈知江淮軍又攻入丹陽,軍師邵令周乘機率衆佔領江陰,勢力雖遠及不上李子通、沉法興等人,亦成了一股地方勢力。

近年各方勢力都在拉擺他們,其中尤以佔據了江陰南面的無錫和西南方的晉陵的鐵騎會最是積極。

鐵騎會主任少名更拉攏了晴竹堂、雨竹堂、露竹堂三堂堂主,屢次阻撓了幫主的推選,意圖把羣龍無首的竹花幫歸併於鐵騎會旗下。

今趟的竹林大會,就是軍師邵令周在沉北昌支持下商議對抗任少名和其它三堂叛徒的行動,並希望能在會上推選出新幫主。

沉北昌等在來此途中,曾多番遭到鐵騎會偷襲,折損了近百人,所以纔會這麼緊張。

昔日兩人在揚州時,包括言老大在內,根本沒有人知道他們叫寇仲和徐子陵,只知他們叫小仲和小陵,當然更不知言寬是因他們的拖累被殺,還以爲言寬是對抗昏君的烈士。只有寇徐才心知肚明言老大和烈士全沾不上邊兒。

騾馬隊中有輛簾幕低垂的馬車,特別受到嚴密的保護。

寇仲旁敲側擊想探悉車內人的身分,只換來副堂主駱奉的訓斥。

入城後,兩人隨風竹堂入住城中心的風竹堂府第,趁沉北昌和駱奉去見軍師邵武周時,兩人也溜到街上去。

寇仲笑道:這邵武周果然是個人才,看他把江陰管治得多麼井井有條,外面怎麼混亂似都不關這裡的事。

徐子陵看着人來人往的熱鬧情景,同意道:南方一向富足,加上江陰乃長江口連海的交通要塞,只要不破壞生產力,人民就可安居樂業。

寇仲和徐子陵已換上竹花幫最低層幫徒只繡有一根竹的幫服,這時見到五、六名正大聲交談的竹花幫徒迎面走來,忙打出問候的手語。

那幾人見他們襟上繡的是風竹,冷哼連聲,毫不理會的去了。

寇徐兩人爲之愕然,這才曉得他們並不屬風竹堂的,且清楚四堂間鬥爭之烈。到了一間館子坐好後,夥計上前殷勤招待。

待夥計走後,徐子陵皺眉道:仲少好象忘了我們到這裡來是幹什麼的哩?寇仲賠笑道:若我胡亂砌詞,定會又被你怪我不夠老實,說倒底我們都算竹花幫的人,現在竹花幫面臨被兼併之厄,我們好應出點力相助吧!

徐子陵哂道:你不過想代鐵騎會去兼併竹花幫罷了!

寇仲道:這怎算得是同一回事,任少名乃黑道的大壞蛋,而我寇仲則是處處爲人着想的好人。竹花幫落到我手上,只會是他們的福氣。一世人兩兄弟,你究竟肯不肯幫我?

這時夥計奉上面食,卻不肯離開,恭敬道:兩位是否風竹堂的爺們。

寇仲愕然道:有什麼事?

夥計道:凡風竹堂和邵軍師的人,我們都是免費招待的。大爺們至緊要不可讓任少名得逞啊!這才憂心忡忡的走了。

徐子陵呆了半晌,嘆道:好吧!

寇仲喜出望外,道:今晚就會舉行竹林大會,我們到時再見機行事吧!

徐子陵想起段玉成四人,正要說話,有人呵呵笑道:你這兩個小子竟然在這裡。

徐子陵和寇仲嚇了一跳,往入門處瞧去,赫然是升上了香主之位的桂錫良,兩人兒時的混混朋友。他旁邊還有另一個相熟的混混幸容,此子身材瘦削,手腳特長,頗有機謀。

四人見面,自是非常高興,對桂錫良擺足香主的架子,兩人只覺親切有趣。

幸容皺眉道:你們何時變了風竹堂的人?

桂錫良懷疑道:不是又偷人家的衣服來穿吧?

桂幸兩人襟頭繡的是竹花標誌,顯示他們是直屬幫主的人,現在既沒有幫主,自然是歸在軍師邵令周麾下了。

幸容見寇仲背掛長刀,欣然道:看你兩個容光煥發,又不知從那裡偷得兵器,該是混得不錯吧!

徐子陵語帶自嘲道:何止不錯,簡直大大風光呢。仲少更曾和翟讓、杜伏威等握過手喝過酒,你說夠威風不?

幸容'啐啐'連聲,且滿臉鄙屑似在怪徐子陵瞎吹牛皮。

寇仲伸手拍拍幸容的肩頭,笑道:你羨慕不得那麼多的了。

幸容笑看撥開他的手,又嘆了一口氣。

桂錫良道:別瞎吹了。念在一場手足分上,以後你們兩人就跟着我吧!今晚待邵軍師成了幫主,我才正式向他報上。

寇仲含糊應過,問道:邵軍師定可當上幫主嗎?

幸容道:若論聲望、身分、地位、武功,邵軍師在幫內確不作第二人想,只是情況卻非那麼簡單。

桂錫良以權威的語調發言道:現在人人都想插一腳到我們的竹林大會裡,你們該知任少名那奸賊的行事吧,而任賊現時又和林士宏連成一氣,情勢很不樂觀呢。

幸容道:好在邵軍師得到宋閥的支持,否則任少名和林士宏會更肆無忌憚了。

寇仲和徐子陵交換個眼色,雙目亮起來道:宋閥?他們派了什麼人來?

桂錫良皺眉道:這種機密的事怎到你們探問。我們待會要回軍師府了,你們來不來?

寇仲扯着徐子陵站起來道:當然要隨桂香主去見識見識。

幸容不滿道:我們還未吃飽,你這麼快站起來幹嗎?

寇仲笑嘻嘻道:我們卻吃飽了,就讓我們先到門外恭候兩位大哥。

剛踏出門外,剛纔那羣雨竹堂的青年漢子,擦身而入,還故意碰撞了兩人,充滿挑惹的味兒。

兩人見慣場面,亦不予計較。

到了門外,寇仲興奮地道:今趟愈來愈好玩了。待會我們去和邵令周攀點交情,看看情況會是如何發展。

徐子陵皺眉道:我卻覺得這事很麻煩,亦非我們該沾手和管得到的。

寇仲在他眼前揚起拳頭道:在一般情況下,我們確難起什麼作用,只那兩個小子就不會服我們。但現在擺明誰的拳頭硬,誰就可話事,我們豈不是大有機會嗎?

徐子陵沒好氣的瞧了他兩眼,忽然館內傳來碗碟墮地破碎和吵罵的聲音。

兩人呆了一呆,心想難道雨竹堂的人敢公然違反幫規,找桂幸兩人動手嗎?

第九章 偎倚談心第六章 肝膽相照第一章 異地逢故章 拂袖離城第六章 招兵買馬第七章 破釜沉舟第八章 神功大成第四章 棄堡之盟第二章 董家酒樓第十一章 窮途末路第八章 洛陽來客第四章 誤會難解第十章 謀定後動第十一章 冤家路窄第七章 與卿決裂第九章 威逼利誘第十一章 兵不血刃第六章 棧道爭雄第十章 舌戰青樓第五章 你爭我奪第三章 思想分歧第九章 異地重逢第十一章 一見不疑第四章 棄堡之盟第七章 還看今朝章 兄弟情義第十三章 踏上征途第三章 連闖險關第十二章 千里救美第十章 世事難料第十一章 爲敵治病第十一章 殺人滅口第十章 兩代恩怨第十章 冤家路窄第十章 謀定後動第六章 肝膽相照第六章 寶庫風雲第三章 梵我如一第八章 真假難分第八章 披風杖法第八章 療傷奇法第八章 棋差一著第五章 親疏之別第九章 死裡求生第五章 詭幻多變第五章 禪門聖者章 時來遲到第五章 敵友難分第六章 脣槍舌劍第二章 荒村奇遇第五章 一石二鳥第五章 旗開得勝第九章 計劃周詳第七章 避難學藝第十章 舌戰青樓第十二章 伊人遠去第五章 宇文無敵第一章 矛盾之爭第六章 重會伊人第十二章 孤注一擲第十二章 三臨長安第十三章 情難自已第十一章 毒如蛇蠍第五章 廷宴風雲第九章 迴天有術第一章 長江二君第四章 造化弄人第十一章 收買人心第十一章 毒如蛇蠍第十三章 奸有奸報第五章 暮鼓晨鐘第四章 中計被擒第二章 齊王回京第八章 妙計破敵第十章 兩代恩怨第十二章 魔門邪帥第六章 血染戰袍第二章 邪兇內鬨第六章 蕭規曹隨第四章 大顯神通第一章 劍罡同流第六章 青樓賭館第三章 反敗爲勝第十章 情孽糾纏章 玄武門之變第六章 運勢逆轉第八章 籠中之鳥第十二章 胡寺激戰第四章 突厥雄師第四章 玄妙因果第六章 邪王再現第十章 大封親族第六章 美人如玉第五章 昏君末路第一章 天竺狂僧第六章 不堪回首第八章 功敗垂成第十一章 後退無路第十二章 地下珍藏第六章 商賈之爭